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孩子不需要条件(十八):奢望与苛求

爱孩子不需要条件(十八):奢望与苛求

由于“文革”这一历史原因,现在青少年们的家长大多没有能够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他们本是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青年,有着很多很美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已随着时光而流逝,永远不可能实现。于是他们一面把自己全部精力、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一面也将自己青年时期的理想移植在孩子身上,渴望他们成为各方面的英才,弥补自己心中几十年的缺憾。我们走访过许多这样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调查证明,他们要求孩子努力苦攻的目标中都带有着他们当年的梦想的痕迹。正是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原因,奢望和苛求成为目前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严重问题。__奢望具有以下特征:只是家长的主观愿望,大多并非孩子的愿望,有着强加性;会连带出苛求行为,具有强迫性;超出了家庭和孩子的客观条件;是竭尽全力也难以达到的愿望。不难看出,奢望是苛求的原因,苛求是奢望产生的必然结果,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

奢望和苛求之所以是一种很有害的家庭教育现象是因为:

①奢望是家长的主观愿望,苛求把家长的这种愿望移植给孩子,强迫其接受井为之奋斗,因此孩子对奢望的内容可能感兴趣、一时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使奢望成为空想,一经苛求就会一律地成为没有兴趣的事情,使奢望成为空想,这是苛求反作用于奢望的主要形式。强迫孩子去做甚至超负荷地去做毫无兴趣的事情,有如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学习效果不会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本来可能成为某方面人才的孩子,却因为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育行为而被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杰出人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因势利导,或者成功地将自己的兴趣影响并最终转化为孩子的兴趣,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培养才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度地强化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也是正确的,但强化一旦过了度就成了苛求,而苛求是逆转化的开始。在兴趣和志愿上任何形式的苛求和强迫都会遭到孩子的心理排斥,必然事与愿违。

②我们必须承认人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以及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限性和一定的有效性。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苛求自己,苛求子女,殚精竭虑为难以实现的奢望去努力,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这种超出儿童主观能动范围的要求和教育行为,不但会给他们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他们丧失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他们本应有的文娱生活和生活乐趣,大量侵占他们的休息时间,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他们的健康。劳而无功,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倒使孩子在看不到成功希望的艰途中爬行,这奢望与苛求实在应受所有家长的大力挞伐。

③对孩子抱有奢望并苛求孩子去拚搏的家长大多对人才观和成才观抱有偏见。一些家长认为,如果我获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我完全可以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而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经理、厂长或者工人。这种假设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有杰出人才,就会有高级人才、一般人才之分,谁也不能否认时传祥、雷锋、焦裕禄不是人才,准也不能否认经理、厂长,有成就的工程师、中小学教员、工人不是人才。全国每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只有4%左右能够进入高校深造,这4%左右的大学生中最终又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名声显赫的杰出人才,我们绝不能说那98%左右的人都不是人才。从自己的奢望出发苛求子女成为未来的杰出人才是社会人才结构所不允许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成才问题上,抱有奢望和苛求的家长也存在一定偏见。不少家长苛求小学生次次考试得双百,以为不如此便不能打好成材的基础;有的家长认为不考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并且不门门优秀就难以成为杰出人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诚然,成才应该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但全面发展绝不等同于门门优秀,实际上门门优秀的人倒不一定能够成为杰出人才。__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爱迪生、陈景润等在学生时代都不是门门出类拔革者,而是平平者甚至是劣者。笔者曾有过一个学生,高中3 年拒绝交数学、物理和化学作业而刻苦攻读外语,但每次考试数、理、化3 科均在70 分左右,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就以满分获得通过。综上所述,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和自愿地发挥其特长才可能成才;违背子女志趣,苛求其成才,他们就很难成才。

奢望和苛求,这种堰苗助长式的家庭教育,几千年来不知摧残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悲剧。而至今,还有数不清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正是束缚人才发展的有害教育,仍在那里重蹈覆辙,并呈现出日甚一日的趋势,这不能不令全社会深深忧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
门门考优的学生未必优秀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怎样才能保持健康心态呢?
现在的教育让孩子太累太忙,没有了真正的兴趣
A娃吃了药,还是不想学习咋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