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留住回忆,留住乡愁,留住美丽的念想——琶村村史馆

换个角度  洞察世界 一叶轻舟 期待与你相遇  发现更好的所在

留住历史,留住乡愁,留住人类发展的轨迹,是一个乡村赖以生息、繁衍、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是美丽乡村的基因和灵魂。


当你到农村寻访有关村庄的旧事,查寻历史上村子曾经历的人、事和自然景观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找谁了解呢?是不是要找村里的老人。

当老年人记忆力逐渐衰退,以及他们所处的角度和个人主观意愿不同,所提的内容往往是带有个人见解的只言片语,很难获取详实的村庄历史的时候;

当你的“乡 愁”泛滥,向老人们寻根问祖,而老人们回望寻找乡村记忆时,只能片面了解自己小圈子的一些人和事,无法解答你急切疑惑的时候;

当人类失去往事、逐渐淡忘生养自己故土历史的时候,最好的找寻村庄历史的途径又是什么呢?建立村史馆是不是最有效的途径?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琶村村史馆,很好的诠释了这些疑问。

201823日,当我走近村史馆,看见这块用原生态的木料板材设计的琶村馆史牌,一种乡土回归感油然而生。

残缺的火熜、斑驳的木犁、破旧的油灯、泛黄的粮票……一件件富有乡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物件,陈列在琶村村史馆内,是否会勾起你心灵深处难以磨灭的记忆。

这里有陈旧的耕作老农具、斑驳的木制蜂箱,有老农人编织的草鞋、布满生活印迹的古老器具……

这些物件是否是你家几十年前的就有的东西,看着它们,是否会想起以前生活的点点滴滴?

这里有针线篮、刺绣、布鞋……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气息的民俗文化物品;

还有记录社会发展和变迁的书籍、泛黄的老照片,每一件馆藏是否都能让你忍不住驻足细细品味?

琶村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村史馆面积约500平方米,一楼为展厅和多功能活动区,展陈内容主要是:

挖掘琶村历史、新四军二支队驻留痕迹等红色文化、创意人士来琶村的外来文化、还融入了蔬菜主导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在琶村生活了五十多年的黄好女,得知村里要收集历史人文、地域特色、民俗文物这类物品,立刻就将自家的蓑衣、竹茶桶、毛主席石膏像送到了村史馆。

黄好女说:现在政策好,镇里村里都帮助我们改修,修得这么好,我们每家每户只要有的东西,都会赶紧搬来的。

在村史馆门口醒目地张贴着“琶村村史馆实物捐赠一览表”,写满了捐赠者的姓名和捐赠物件,馆内现有馆藏都来自于村民的捐赠,目前捐赠还在进行中。

让我们一起去琶村村史展览馆细细品味一番:


琶村村史馆,把当初的老物件、先进典型代表、历史素材等纳入村史馆中,还收集各类村集体及村民所获得的荣誉,陈列在村史馆内。

让村民知晓自己家乡的发展史,知晓这片土地的发展轨迹,折射着村落的历史变迁,让全体村人充分感受到由衷地自豪。

把往昔的点点滴滴捡回来,凝聚族人的民心,通过对琶村村庄历史变化的认知,是否可以调动村人富而思进的积极性?让年轻一代认识到肩上所担负的责任。

 村史馆是美丽乡村打造的重要部分,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村落品位为重点。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培育乡村文明,传承优秀村风家风,弘扬民间文化,留住大家的记忆,留住所有村人的乡愁。。

村史馆是承载村人生活历史文化传承的精神家园,让乡愁文化得以延续,继而形成穿越时空的宜居宜养的美丽村落,是否会激起你参与家乡村落的建设中来?

一起共勉!

图片自拍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
有一种相知叫留言
感谢你我的相遇,
THEBEST
感谢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通州:留住看得见的乡愁
《今日聚焦》——留住乡村记忆 传承乡土文化
蓝田张勇散文:馈赠的礼物《蓝田张寨村村史》
村志村史编修渐成热潮 抢救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考述并重凝乡情(《宁陵县村史》序二)
贵州赤水:村里建起村史馆 留住乡愁促旅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