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必背】清热泻火药应用指南来了!


小编导读

炎炎夏日,人人所求不过一抹清凉。在中药中,清热泻火药也是临床使用最频繁的药物之一。那么,“清热药”和“泻火药”有什么区别?同是清热泻火药,药物之间又存在何种异同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送上清热泻火药的使用大全,还附赠对于苦味药的理解和使用注意事项哦!一起来看吧——


热为火之气,火为热之体,是火与热,一而二,二而一者也。然热伤气而火伤血,热多蒸于表,火多郁于里。热现于上,则为烦渴面赤,火行于下,则为尿血便赤,是热与火又不可无分别焉。所以在表,热薄于卫,火入于营,在里则热耗腑气,火灼脏血。而治法,热在卫宜透以清凉,热在腑宜泄以甘淡火在营宜清以甘寒,火在脏宜泻以苦寒,各有异也。然泻火之药有时可以清热,而清热之品亦间或可以泻火,则分而不分,又在人神而明之耳。

清凉透热

一、气

寒冰解热利水。

柿霜清肺胃之积热。

雪梨清热解毒,消痰降火。

知母上清肺金而泻火,下润肾燥而滋阴。

橄榄生津止渴,利咽解毒。

桑叶清肺润燥,祛风明目。

桑白皮泻火利水,除痰泄气。

天冬清火泻金。

芦根益胃止呕,清热除渴。

石膏生津止渴,清热降火。

水清热解毒。

雪水清热解毒。

竹茹清肺胃,解烦止呕。

竹叶清胃凉血,除烦渴。

芭蕉叶清热凉血。

连翘解心经之热邪,泻心包之相火。


二、血

白薇益阴清热,凉血泻火。

麦冬解热除烦,消痰止嗽。

水牛角散邪清热,凉血解毒。

生地凉血清热。

丹皮泻阴中之伏火,清血分之实热。

苎根补阴破瘀,解热润燥。

元参泻肾经浮游之火,上清咽喉。

地骨皮入肺降火,入肾凉血。

青盐润下而利尿,清血分之实热。

苦寒泻火

一、脏

黄芩泻火除热。

黄连泻火降火,凉血除烦。

灯草降心火,利小便。

青黛泻肝经实火,凉血解毒。

龙胆草大泻肝胆实火,兼除肾经湿热。

胡黄连泻肝肾之火热,为惊疳之良药。

川楝子泻热舒筋,杀虫利尿。

黄柏滋阴降火。

泽泻利膀胱之湿热,泻肾经之火邪。


二、腑

猪胆汁润燥和阴。

青鱼胆凉血降火,明目祛翳。

熊胆除湿热凉血。

大黄大下血分瘀热,荡除肠胃积滞。

芒硝清脏腑之郁热,化有形之积滞。

白头翁泻热凉血。

木通降火清热,通窍利水。

海金沙利小肠之血热,治五淋之疼痛。

栀子泻热除烦,止衄利尿。

青蒿退热除蒸,凉血解表。

童便凉血降火。

人中白除热润下,凉血降火。

此外如羚羊解之息风清热,天花粉之止渴生津,百合、沙参之补肺清金,射干、牛蒡之利咽祛痰,蒙花、七厘之祛风明目,铜青、空青之滋肝退翳,与夫西瓜之解暑,滑石之利湿,白茅根之凉血,牛黄之豁痰,以及金汁、绿豆、大青叶、山豆根、金银花、人中黄之解毒,皆与清热有关,而不列入者,以有专长,故从割爱也。又如莲子心、竹叶心、连翘心之清心热于内,料豆衣、净蝉衣、西瓜翠衣之解肌热于外,亦不列入者,以属象形之治,同类相求,非本论可范围也。


论苦药之大概


苦药其性有二,其用有六。如火生苦,曰其类火,其味苦。曰少阴在泉,为苦化。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此皆言苦之阳也。曰酸苦涌泄为阴。曰湿司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冷;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此皆言苦之阴也。至云其用有六者,如以苦发之,即麻黄、白芷、升麻、柴胡之类;以苦燥之,即苍术、白术之类;以苦温之,即附子、干姜、肉桂、吴萸之类;以苦坚之,即槐米、地榆、续断、诃子之类;以苦下之,即大黄之类;以苦泄之,即栀、柏、苓、连、木通、胆草之类。此苦药之大概也。


END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药性歌诀新编【154味】
《兰室秘藏》应用知母黄柏之浅识
健康2023
不寐常用对药
中药学知识——清热药
一个安神的好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