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乡牧河湿地公园 有100多种鸟类!

陕西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鸟类15目39科105种,占陕西秦岭与大巴山地区的鸟类种树(475)的22.11%。可见鸟类资源相对丰富。在记录到的105种鸟类中,鹤形目、雁形目和鸻形目鸟类共有37种,占非雀形目鸟类又是当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湿地类型的水鸟在当地占了较大优势,体现了湿地鸟类群落的组成特点,也与本地区主要为湿地类型生境直接相关。牧马河湿地公园内生态环境复杂,鸟类群落组成多样,形成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对各种候鸟的迁徙和繁殖以及生存状态有着重要意义。

朱鹮国家Ⅰ级

朱鹮属鹮科朱鹮属,系东亚特有物种,古称朱鹭、红朱鹭。由于性格温顺,我国民间都把它看做是吉祥的象征,称为“吉祥之鸟”。朱鹮一度濒临灭绝,经多年保护,现在湿地公园内很常见,尤其在牧马河、泾洋河交汇处及其下游较多。

金雕 国家Ⅰ级

金雕俗称洁白雕、老雕等,是隼形目鹰科的大型猛禽。金雕全长86cm左右,翼展可达2.3米,体羽主要为栗褐色,趾、爪黄色。金雕是珍贵猛禽,在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数量稀少,而且因其羽毛在国际市场价格昂贵,特别需要保护。

红腹锦鸡国家Ⅱ级

红腹锦鸡属雉科锦鸡属,俗称金鸡。中国中部特有种,也是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特有鸟类。雄鸟羽色华丽,全身羽毛颜色互相衬托,赤橙黄绿青蓝紫具全,光彩夺目,是驰名中外的观赏鸟类。雄性红腹锦鸡美丽的外表使得它成为偷猎者热衷的目标,野外数量已大幅减少。

大天鹅国家Ⅱ级

大天鹅是一种候鸟,没有亚种分化,体型高大,性机警、胆怯,善游泳。迁徙时以小家族为单位,呈“一”字“人”字或“V”字形队伍,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冬季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春季迁经华北、新疆、内蒙古而到黑龙江、蒙古及西伯利亚等地繁殖。

鸳鸯国家Ⅱ级

鸳鸯属雁形目的中型鸭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鸳鸯为中国著名的观赏鸟类,因其常常出双入对,故被看成爱情的象征。主要栖息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水塘、芦苇沼泽和稻田地中。每年3月末4月初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10月初离开繁殖地南迁。

灰鹤国家Ⅱ级

灰鹤是鹤形目鹤科的大型涉禽,全身羽毛大都灰色,头顶裸出皮肤鲜红色,眼后至颈侧有一灰白色纵带,脚黑色。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河滩、旷野、湖泊以及农田地带。春季于3月中下旬开始往繁殖地迁徙,秋季于9月末10月初迁往越冬地。

白琵鹭国家Ⅱ级

白琵鹭是鹮科琵鹭属大型涉禽全身羽毛白色,嘴长直、扁阔似琵琶。栖息于沼泽地、河滩、苇塘等处,涉水啄食小型动物,有时也食水生植物。繁殖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在非洲,印度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南亚越冬。

苍鹭省重点

苍鹭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栖息于江河、溪流、湖泊、水塘、海岸等水域岸边及其浅水处。主要以小型鱼类、泥鳅、虾、喇蛄、蜻蜓幼虫、蜥蜴、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在本地的苍鹭不迁徙,四季可见。

草鹭省重点

草鹭是鹭科鹭属大、中型涉禽,额和头顶蓝黑色,枕部有两枚灰黑色长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悬垂于头后,状如辫子,胸前有饰羽。常成小群栖息于稠密的芦苇沼泽地上或水域附近灌丛中,主要以小鱼、蛙、甲壳类、蜥蜴、蝗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大白鹭省重点

大白鹭是鹭科白鹭属大中型涉禽,成鸟的夏羽全身乳白色,头有短小羽冠,冬羽的成鸟背无蓑羽,头无羽冠。栖息于海滨、水田、湖泊、红树林及其他湿地。步行时颈劲收缩成 S形,飞时颈亦如此。以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以及小鱼、蛙、蝌蚪和蜥蜴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小白鹭省重点

小白鹭是鹭科白鹭属中型涉禽,生殖期在枕部有长羽2枚,如双辫状,眼黄色,嘴黑色,体形纤瘦,全身白色。栖息于沼泽、稻田、湖泊或滩涂地。以各种小鱼、泥鳅、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喜集群,常呈3-5只或10余只的小群活动于水边浅水处。

牛背鹭省重点

牛背鹭是鹭科牛背鹭属,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头和颈橙黄色。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黄鳝、蚂蟥和蛙等其他小动物。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

池鹭省重点

池鹭是鹭科池鹭属涉禽,翼白色、身体具褐色纵纹的鹭。栖息于稻田、池塘、沼泽、喜单只或3-5只结小群在水田或沼泽地中觅食,性不甚畏人。食性以鱼类、蛙、昆虫为主,幼雏与成鸟的食物成分相类似。常与夜鹭、白鹭、牛背鹭等一起组成巢群,在竹林、杉林等林木的顶处营巢。

豆雁省重点

豆雁是鸭科雁属鸟类,体重约3千克,上体灰褐色或棕褐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褐色、具橘黄色带斑。豆雁在中国是冬候鸟,从西伯利亚等地迁飞至海南岛、台湾及东南沿海,每年10月底至11月中下旬经过湿地公园,迁徙多在晚间进行,白天多停下来休息和觅食。

斑头雁省重点

豆雁是鸭科雁属中型雁类,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二道黑色带斑。每年秋冬季从青海、西藏的沼泽和湖泊,经唐古拉山口迁至我国中部及南部,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越冬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

绿翅鸭省重点

绿翅鸭是鸭科鸭属的小型鸭类,雄鸟头至颈部深栗色,头顶两侧从眼开始有一条宽阔的绿色带斑一直延伸至颈侧。在西伯利亚、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繁殖,于10月经长江流域迁飞至东南沿海。迁徙时常集成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活动。

赤麻鸭省重点

赤麻鸭是鸭科麻鸭属的鸟类,比家鸭稍大。全身赤黄褐色,翅上有明显的白色翅斑和铜绿色翼镜,雄鸟有一黑色颈环。栖息于开阔草原、湖泊、农田等环境中,杂食性。在亚洲中部繁殖,每年10月至11月迁飞至我国东南沿海及日本、朝鲜半岛、印度等地越冬。

白骨顶鸡国家Ⅱ级

白骨顶鸡属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体羽全黑或暗灰黑色。栖息于有水生植物的大面积静水或近海的水域,善游泳,能潜水捕食小鱼和水草。在北方繁殖生长,秋季于10月中下旬迁离繁殖地前往南方越冬。

黑水鸡省重点

黑水鸡是鹤形目秧鸡科的鸟类,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栖息于灌木丛,蒲草,苇丛,善潜水,多成对活动,以水草,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长江以北主要为夏候鸟,长江以南多为留鸟。

小䴙䴘国家“三有”动物

小䴙(pì)䴘(tī)是䴙䴘目䴙䴘科小䴙䴘属的一种。因体形短圆,在水上浮沉宛如葫芦,故又名水葫芦。体较小,翅长约100毫米,前趾各具瓣蹼,上体黑褐而有光泽。平时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湖泊。食物以小鱼、虾、昆虫等为主。

金眶鸻国家“三有”动物

金眶鸻是一种小型鸻科鸟,全长约16厘米,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活动时行走速度甚快,常边走边觅食。栖息于湖泊沿岸、河滩或水稻田边,以昆虫为主食。在非洲过冬,其它时候则在欧洲和亚洲西部栖息繁殖。

白腰草鹬国家“三有”动物

白腰草鹬为鹬科鹬属的小型涉禽,夏季上体黑褐色具白色斑点,腰和尾白色,尾具黑色横斑,下体白色。多活动在水边浅水处、砾石河岸、泥地、沙滩、水田和沼泽地上,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于春季迁往我国东北繁殖,9月飞往南方越冬。

鹮嘴鹬国家“三有”动物

鹮嘴鹬是鹮嘴鹬科鹮嘴鹬属鸟类,识别特征为腿及嘴红色,嘴长且下弯,一道黑白色的横带将灰色的上胸与其白色的下部隔开。栖于海拔1700~4400米间多石头、流速快的河流,主要食蠕虫、蜈蚣、昆虫和昆虫幼虫。 分布于中国、中亚,喜马拉雅山地区至印度。

山斑鸠国家“三有”动物

山斑鸠是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嘴基部柔软,被以蜡膜,嘴端膨大而具角质。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成对或单独活动,多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寺院周围,或小沟渠附近,取食多为带颗谷类。北方鸟南下越冬。

白腰雨燕国家“三有”动物

白腰雨燕是雨燕属鸟类,两翼和尾大都黑褐色,头顶至上背具淡色羽缘、腰白色。常成群的在栖息地上空来回飞翔,飞行速度快,以各种昆虫为食。夏季4-5月在西伯利亚、日本、我国大部分地区繁殖栖息,9-10月迁飞至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越冬。

普通翠鸟国家“三有”动物

普通翠鸟是翠鸟属小型鸟类,耳覆羽棕色,翅和尾较蓝,下体较红褐,耳后有一白斑。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通常营巢于水域岸边或附近陡直的土岩或沙岩壁上,掘洞为巢。

冠鱼狗

冠鱼狗是翠鸟科大鱼狗属中型鸟类。具显著羽冠,体羽黑色,具许多白色椭圆或其他形状大斑点,羽冠中部基本全白色,只有少许白色圆斑点。栖息于林中溪流、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食物以小鱼为主。

大斑啄木鸟国家“三有”动物

大斑啄木鸟是啄木鸟属小型鸟类,上体主要为黑色,额、颊和耳羽白色,肩和翅上各有一块大的白斑,下体污白色,下腹和尾下覆羽鲜红色。栖息于山地和平原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中,主要以甲虫、天牛幼虫、等各种昆虫、昆虫幼虫为食,喜食很多林业害虫,因此被誉为“森林医生”。

星头啄木鸟国家“三有”动物

星头啄木鸟啄木鸟属的小型鸟类,额至头顶灰色或灰褐色,具一宽阔的白色眉纹自眼后延伸至颈侧。主要栖息于山地和平原树林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营巢于心材腐朽的树干上,一般距地高多在3-15m。

鸬鹚国家“三有”动物

鸬鹚是鸬鹚属大型食鱼游禽,善于潜水,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栖息于沿海海滨、岛屿、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河口及其沼泽地带,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

大鵟国家Ⅱ级

大鵟为鹰科鵟属的鸟类,是一种大型猛禽,头顶和后颈白色,各羽贯以褐色纵纹,头侧白色,有褐色髭纹,上体淡褐色,下体大都棕白色。栖息于山地、山脚平原和草原等地区,喜停息在高树上或高凸物上。主要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短耳鸮国家Ⅱ级

短耳鸮是鸮形目鸱鸮科的鸟类,翼长,面庞显著,短小的耳羽簇于野外不可见,眼为光艳的黄色,眼圈暗色。栖息于低山、丘陵、苔原、沼泽、湖岸和草地等各类生境中,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和猎食。飞行时不慌不忙,多贴地面飞行,以小鼠、鸟类、昆虫和蛙类为食。

雕號国家Ⅱ级

雕鸮是雕號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脚强健有力,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定位。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蛙、刺猬、昆虫、雉鸡和其他鸟类。

红尾水鸲国家“三有”动物

红尾水鸲是鸫科水鸲属的小型鸟类,雄鸟通体大都暗灰蓝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栗红色。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斑嘴鸭国家“三有”动物

斑嘴鸭是雁科鸭属的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雌雄羽色相似,上嘴黑色,先端黄色,脚橙黄色。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

绿头鸭国家“三有”动物

绿头鸭是雁科鸭属游禽,大型鸭类,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海湾和沿海滩涂盐场等水域,以植物为主食。

纵纹腹小鸮国家Ⅱ级

纵纹腹小鸮是鸮形目鸱鸮科小鸮属鸟类,上体为沙褐色或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斑点,下体为棕白色而有褐色纵纹。通常夜晚出来活动,在追捕猎物的时候,不仅同其他猛禽一样从空中袭击,而且还会利用一双善于奔跑的双腿去追击,以昆虫和鼠类为食。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湿地是多种动物栖息、生长、繁殖和发育的良好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意义重大,尤其在维持水禽的修养生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湿地公园中的鸟类,你都认识了吗?来源西乡牧马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鸟鸣叫 看鸟嘻闹 亲亲自然 和谐世界真美好
【南阳知多少】白河国家湿地公园,竟然栖息十八种水鸟!!!惊呆了!
鸟类科普:谁说我臭美了,我是真的美—画眉科
中国生活的11种翠鸟,网友:这些可爱的小精灵真是太漂亮了!
中国珍稀动物邮票 猛禽
陆禽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