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校老师谈:语文学习是需要下一些笨功夫的

语文学习是需要下一些笨功夫的

这几年高考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其中语文的变化算是大的了。由考知识转变为靠能力,由之前的死记硬背知识生搬硬套答题模板,到现在高考设问直指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可喜的,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感到无所适从,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备考。在我看来,这就需要教育教学回到真正的教学上,回到对思维的训练,队表达能力的锻炼,增加人文素养的积淀上来。具体怎么做呢?

世上没有今天服下去,明天病就好的灵丹妙药。如果有谁鼓吹有这样的灵药,智商稍微正常点的人都会认为他是骗子。

但中国的教育总是在制造各种各样的大师,鼓吹各种各样的灵丹妙药。人却趋之若鹜,甚至有人还奉为圭臬。

在我看来就是要下一点笨功夫的。

好好写字。

写也能显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内向的人,其书写一定是拘谨的;一个认真的人,写字也一定是一丝不苟的。一个把字写得“美”的人,其内心一定有一种持久的对美的追求。而一个写字“龙飞凤舞”“鬼画桃符”,其内心一定是躁动不安的。字飘忽不定,柔弱无力,其人性格一定是比较软弱,而没有坚韧的意志的……

书写的过程,从宏大的意义角度说,是延续文化的血脉。从小处说,是对一个人心性的锻炼和培养。一笔俊秀挺拔的字,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人有两幅面孔,一幅是外在的用来示人,一幅是内在的用来示己。而书写是人内在面孔的外化,是对内在修养的最好的展示途径之一,能通过有意识的训练不断提高的。

从应试的角度看,在高考中,书写好与坏也直接影响着高考成绩。同样一篇作文,字好的同学一定比字烂的同学分数高,这一分差甚至能达到15分!

抄一点名篇佳作。

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不仅体现了宋濂求学的艰辛,也说明了古人学习的古文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抄写!这固然囿于当时印刷术落后,书籍不能大量印刷发行。得书不易,乃盛行抄书。《李氏山房藏书记》引宋代苏东坡的话说:“余犹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得见之,皆手自书写,日夜诵读,唯恐不及。”《新唐书 柳仲郢传》称:“仲郢尝手抄六经,司马迁、班固、范晔史皆一抄,魏晋及南北朝史,再。”

抄书的辛苦可想而知,一部薄薄的书抄几天、几月是常有的事,大部头的书,更是耗费半生、一生心血也难以完成。古人的抄书是迫不得已,但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通过抄书、校书,通读原作,把握原作的精髓,进而消化、吸收,融化成自己的血肉。

现在当然没有耗时耗力去抄书,但是遇到好的段落句子,抄在自己的本子上,仍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好办法。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随手记下好的语句,能让人终身受益。不然,即使看过很多东西,转眼就忘掉了,仅仅记得一些故事情节,仍然不能把看过的这些东西转换成自己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在抄写的段落下面,写一点自己的评论。这样既积累了好的文段,也锻炼了鉴赏品析和写作能力。极少成多,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宝藏,经常拿出来翻翻看看,能获得很大的收益呢!

抓住课本。

课本是建筑语文学习这座大厦的基础,语文学习的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基础是否牢靠。

目前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各种“选文集”,只是编排的体例和选文不同而已。老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作为语文课程最主要的载体的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出发点。王荣生教授把教材中的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类:

“定篇”往往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这种“丰厚内涵”,以最权威的解说为主,并且这些解说要想方设法固定下来,让每一批、每一代的学生都掌握。

“例文”是为语文知识提供典范的例文。如词法、句法、章法等'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从文章、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所总结出来的基本原理和行为方法规范;“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等”。

“样本”是学生自主学习中揣摩和发现方法或形成能力的凭借。

“用件”提供信息,介绍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其材料有三个品种:一是语文知识文,二是引起议题文,三是提供资料文(可以是文,也可以是画)。利用这些材料的目的是服务于要进行的语文学习活动。

高考不考基本很难考到上课讲的那些细碎的知识,但考察的是对课堂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考察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积淀。而举一反三的前提就是把“一”掌握牢靠。

养成写作的习惯。

没有写作的习惯和能力,语文水平终究是有限的,是达不到很高的高度的。通过书写,把一个个本来没有分散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句句有温度有味道句子,形成一段段有情感有思想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只有通过书写才明白写作的艰难和痛苦,才能体悟到书写带来的快乐和充实,也才能懂得反躬自省、忠实自己内心是一件那么难以做到。书写的过程是静下心来观照自我,与心灵对话的过程,将可能一闪而过的转瞬即逝美好记录成永恒,将杂乱的思考纷乱的思绪整理成有条理的思想。

书写反过来会促进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像打球的能更好地欣赏那些精彩的比赛,下厨的更能品味那珍品佳肴。经常书写的人,更能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的愉悦,因为他知道哪里是身在此山中的困惑,哪些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哪里又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精妙。

我们大多数人写作,并不是要成为文学家,也不是为难著书立说。书写是一种很好地追寻意义的方式,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是思考成就了人生的意义。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书写就是对人生的省察过程。

对语文的学习,没有捷径。当你刷了很多题,成绩还不见提高时,其实可以静下心来,不要那么着急,下一点笨功夫,语文素养就慢慢提高了,成绩也就高起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小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语文)(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与评析
漫步语文路:六精心做好高中语文学习的自我设计
读书04|前教学、教学与后教学以及先在、预拟的教学行为
初中语文新课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