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防盗,包拯死后21口棺材同时出城门,考古发掘时发现遗骸被打碎

公元999年5月28日,也是北宋建立的第40年,在安徽合肥一家包姓的名门望族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一身正气冲天地,两抽清风鉴古今。”可以说包拯是中国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了,更是普通老百姓期待清官的精神寄托。可是如此出名的人物,死后却发生一件至今让人捉摸不透的故事。

由于包拯做官时刚正不阿,清廉为民,因此他的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虽然包拯出生于名门望族,但他断案时做到了不避权贵,结果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和敬仰。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终年63岁。前面笔者提到,包拯在断案时不避权贵,这让他得罪了很多人。对于这点,包拯也深知,可能有人要在自己死后对自己的墓地下手。

或许是包拯自己留下遗嘱,又或许是亲人为了他包拯死后安宁。包拯死后出殡那天,合肥7座城门共抬出了21口棺材,这是模仿曹操当年“七十二疑冢”的做法。那么包拯死后的墓地究竟在哪里呢?

包拯的病死,让宋仁宗特别难过,他停朝一日,亲自至包拯灵堂临奠并赠礼部尚书。同时又任命包拯的女婿园子监主簿文效“为保信军节度推官,伸护丧归。即以嘉桔癸卯八月癸酉日,葬公于合肥县公城乡公城里(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前面说了,包拯出殡是21口棺材,但是最后他的墓地还是被意外被发现。

1973年春天,合肥二钢要在大兴镇修建石灰窑,结果意外发发现了一座墓地。很快考古人员来到此地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当时参与这项工作的成员吴兴汉回忆时说,“当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们觉得应该对包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避免让包公墓受到破坏,二是又能出土一些宋代文物。”

考古发掘后发掘发现,这座墓是迁葬墓,其出土的墓志铭和墓中遗骸都被打碎。当时考古人员把出土的34块已故送到北京检测,最终得到的结果说明墓中遗骸就是包拯。那么谁把包拯遗骸打碎了呢?

截至目前还是一个谜。不过也有专家表示,这很可能是包拯当年得罪的人派人做的。如今的包拯墓地是当地政府于1987年重修的,它位于包河东南畔,其建筑按照由东向西整齐排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此人死后,7个城门同时出现21口棺材,盗墓贼看后说:这是阎王墓,如今就在合肥市中心
包拯遗骨被挖出来后,竟然被禁止公葬,在破屋子里烂了好几年
包拯墓被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打开墓室,发现了一个难以接受事实
1973年专家发掘包拯墓,才知后人烧香磕头几百年,居然拜错了坟
包拯出殡当天,21口棺材从7个城门抬出,900多年后,挖开墓地,专家倒吸一口凉气
此人死后,21个城门同时出现7口棺材,盗墓贼看后说:这是阎王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