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南方朋友解惑几个北方特色
userphoto

2022.11.29 河北

关注

我国划分南北的自然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

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5 个省区市。

南方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16 个省区市。

2022年的冬天到了,北方供暖最早的地区已经有一个月了,北京也一周了。每年这个时候,网上就讨论北方人有暖气温暖过冬,南方人没暖气哆嗦过冬。

暖气引发的南北方差别一直是热门话题,主要原因是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北方少雨、缺水、寒冷;南方湿润、水多、温暖。

用不用暖气,主要看使用效率和成本;北方暖气普遍使用5-7个月。

我问过一些南方朋友,他们说是只是大寒,也就是12月底到1月份,有15-30天比较冷。过了这段时间,天气就暖和了。南方暖气使用效率不高,但安装成本比较高。

气候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有时候很微妙,比如南腔北调和南拳北腿。

南方山多,历史上地理分割严重,彼此接触比较少,每个地方语音不一样,结果南方说话外地人普遍听不懂。

北方地势相对平缓,人们交流多,语音逐渐融合,只是各地音调不一样,容易听懂。

气候原因,南方热带地区的人普遍没有北方寒冷地区的高,所以南方人腿短,腿的攻击性弱,就在拳头上下功夫。北方人高大腿长,腿上功夫厉害。

北方人囤大白菜

惊!北方人过冬居然买上百斤大白菜,我们南方人一次只买一棵。

过去北方除了大白菜,其它蔬菜产量低,不便宜,很多人消费不起。便宜且产量大的白菜成了平民蔬菜,都能吃得起,每家吃的多。大白菜就成了北方蔬菜之王。

北方人少,居住分散,每个地区农贸市场或者菜店少。冬天冷或者下雪,人们出行不方便,即使有卖白菜的,也不愿意隔三岔五去买。过了白菜大量上市的秋冬,以后白菜会涨价。

就这样,北方人喜欢冬天储存大白菜。

白菜除了冬天吃,到了第二年春季也要吃。白菜放不到春季,春季热,白菜容易烂掉,北方人就发明了酸菜。不是酸菜有多好吃,而是没办法储存。

现在中国物流发达,北方新鲜蔬菜全年供应。北方家庭做酸菜少了,尤其是大家都住楼房后,更少了。现在酸菜基本是工业化生产,想吃酸菜去超市买。

得益于现代冷链技术,纵然隔着太平洋,中国人也能吃到新鲜的智利车厘子。

囤白菜也是上了岁数人的习惯,大白菜上市了,不囤点感觉对不起冬天。年轻人囤白菜的很少,当然疫情期间除外。

说到这里,牛肉干、葡萄干、小鱼干、腊肉等,其实都是过去没有冷藏设备保鲜,但还要保存食物的土办法,和酸菜一样。

北方菜量和菜品

网上经常讨论的另外一个话题是北方饭店菜量大。其实这个判断比较主观,我去南方吃饭,觉得菜量也可以。

即使有,原因可能是:

其一,北方人吃的比那南方人多。但吃多吃少,因人而异,比较主观,不好判断。

其二,南方人吃饭时,吃米饭多,吃菜就少;反过来北方人吃饭时,吃米饭少,吃菜多,量小不够吃。

另外一个原因是南方菜品丰富,一顿饭可以吃多个菜,每个菜的份量就会少一点;过去北方菜品少,每个菜的份量就会大一些,形成北方菜量大的特点。

比如东北乱炖,本来应该炒好几个菜,但放在一起煮,最后就一个菜,每人一大碗。

我们看看中国清末民国年初形成的八大菜系,也就是鲁菜、川菜、粤菜、江苏菜、闽菜、浙江菜、湘菜、徽菜。

北方只有山东鲁菜撑着,其它七大菜都是南方菜。这说明清末民国初年南方饮食比北方丰富,北方比较单调。

即使到了今天,说起北方菜,大家能想到基本都与肉和面相关。

东北乱炖、东北烧烤、内蒙古烤羊、新疆肉串、新疆大盘鸡、河北驴肉火烧、陕西肉夹馍、陕西羊肉泡沫、山西刀削面、山东煎饼、山东大馒头,北京卤煮、北京炸酱面、天津煎饼、狗不理包子。

菜系首要是菜品丰富,菜品丰富的前提是食材丰富。南方之所以有七大菜系,最根本原因是南方食材丰富。

即使北方的鲁菜,也是得益于山东海产品丰富,菜品丰富,比如著名的葱烧海参、糖醋鲤鱼、油焖大虾。

北方特色是牛羊牛多,蔬菜少。南方除了肉类,还有丰富的海鲜和蔬菜。这样南方人就可以做出更多菜品。

2020年,除了山东和河南两个蔬菜量产大省,蔬菜产量江苏第3名到重庆13名都是南方地区。

除了食材,还有调料。南方辣椒、花椒、大料等调料多,同样的食材可以做出不同的菜,比如清蒸鱼、红烧鱼、水煮鱼、糖醋鱼等。

过去北方肉菜和面食调料不多,比较简单,味道变化少。

很多人说内蒙古烤羊肉和炖羊肉只放食盐和少量调料,保持了羊肉的本来味道。

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内蒙古当地没有丰富的调料,只能这样吃,可以说保持了原味,也可以说粗茶淡饭。

全国范围内,北方菜能在全国开店的不多,常见就是青海人开的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水饺、以及河南烩面等小吃,高档的比较少。

南方有沙县小吃、成都小吃、尤其是开遍全国的川菜、徽菜、粤菜、和湘菜。

还有是剩菜的处理问题。过去人们家里冰箱少。南方一个菜做多了,吃不了,就要扔了。但北方,因为天冷,可以放到下一顿或第二天吃,所以多做点吃不了没关系。

北方餐饮单品之王莫过水饺。

水饺其实就是结合了北方食材特色:有面、有肉、有菜。过去人们生活困难,很难吃到肉,平时吃不到饺子,到了重大节日,吃饺子多。南方人到北方,发现过节就吃饺子。

快要冬至了,又要吃饺子。冬至以后白天逐渐变长,难熬的冬天总算有盼头,春天不远,庆贺吃饺子。

北方澡堂往事

南方同学到北方上大学,首先要过北方洗浴这一关。北方洗澡方式,就像北方饭菜一样粗犷,洗澡没有私人空间,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

北方夏天洗澡还好说,冬天就不方便。过去很多家庭没有独立洗澡空间,所有要去公共澡堂。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不信。如果你现在去北京二环胡同,你依旧会看见很多澡堂,就是因为住在胡同里的人,房子太小,没有独立的洗浴空间,只能去公共澡堂。

洗澡就像逛街一样,隔一段去一次。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就比较脏,就要用搓澡巾。

洗澡不仅是洗澡,还是一种休闲活动。洗完后要吃饭、要按摩,看电影,总之就是一次彻底的放松。

现在住楼房里的人越来越多,冬天北方人也不是每天都洗澡,很多人觉得冷,或者就是单纯的习惯。南方不经常洗澡,身体会黏糊糊的,北方这种情况少一点。

考编制

这几年全国年轻人考编热情高涨,但北方一直以来对考编就很热衷。北方一些人眼里,有编制就是人上人,其它都是不务正业,尤其是东北和山东。

考编动力还是南北方经济和气候差别造成的。

南方天气热,很多行业可以全年开工,季节变化对南方经济活动小影响。但北方就不一样了,过了10月份一年就收尾了,接下来整个冬季基本停工。就拿建筑工程来说,一年干半年,坐半年。

一个北方人不在体制内,很可能一年收入波动很大,但进入体制内就不一样了。

北方民营经济不活跃,没挣钱的地方,很多地方靠财政养着,除了进体制,没什么出路。

最后

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南北方生活习惯差别其实在缩小,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基本一样,附近有超市,买东西很方便;楼房内部设施也基本一样。这样大家生活基本差不多。

就在南北方生活习惯差距变小的时候,南北方经济差别在扩大。

2013到2020,北方平均GDP增长率6.3%,南方8.7%;北方占全国GDP的比重从42.57%降到35.22%,南方则从57.42%上升到64.78%;南方GDP差距从14.85百分点扩大到29.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季养生吃白菜
简单的东北酸菜腌制方法(转载)
腌酸菜的绝招可以请教一下吗?
100斤白菜砸懵南方人,一碗腐竹糖水噎住北方人…南北差异之争让人笑劈叉
买菜虽易 种菜不易 且行且珍惜
食在年少(一三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