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
userphoto

2022.12.18 河北

关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问题

一个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是任何一门科学的前提之一,而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是没有彻底解决的。

过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虽然也是一个科学的体系,然而问题甚多,缺点不少,亟须改进。

近年来围绕着旧体系的评价和新体系的建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至今未出现多数学者认为满意的体系,但在根据什么原则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方面得出了不少共同的看法,例如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这就为体系问题的解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世界观问题

受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思想的影响,我国不少学者也主张否定物质本体论,这实际上是要从根本上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但是,大多数哲学工作者不理会这一错误偏向,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的成就为根据广泛开展了世界观研究,深入而广泛地研究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人与世界、人化自然与自然的人化、世界的各式各样的一般辩证规律,力图构建一个现代的科学的世界图景,这个图景虽然还来形成,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呼之欲出了。

(三)关于历史观问题

10多年来对实践的重视和研究推动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历史观的研究,因为所谓历史不外就是人类全部实践的总和。

实践总是人的实践,有的人从此出发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但大多数学者主张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历史决定论,更精确、更细致地揭示和表述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并进行了大量工作和热烈讨论,酝酿着新的突破。

(四)关于人的问题

人学的研究是10年来的一个热点。过去由于革命和战争的严峻环境,理论工作对个人的研究有所忽视,因而对人的许多问题研究不够。

10年来人们认识到对人的本质、人性、人权、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平等、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不研究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怎么研究,是不是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

大多数学者都力图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赞成抽象地实际是用资产阶级观点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我国方兴未艾。

(五)关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问题

过去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是忽视的,有时谈论也限于认识论范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首先不是认识论问题而是历史观问题,人作为主体首先也不是认识的主体而是实践的主体。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而人的活动大体上可区分为实践、认识和评价,三种活动又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因而三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此外还有三种活动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六)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10年来发表了大量关于认识论的论著。尽管认识论研究受到否定反映论思潮的干扰,但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关于认识的前提、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和阶段、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检验、真理与谬误、认识与决策,都发表了有一定水平的论著。

(七)关于应用哲学问题

应用哲学能否成立,学者们仍有分歧,但许多学者不理会这种分歧,对各种应用哲学,如改革哲学、管理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人的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等,都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写出了专著。

实际上,人们早就开始研究的自然观(自然哲学)、历史观(历史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美学(艺术哲学)、人生观(人生哲学)等等都可以说是应用哲学。无论如何,应用哲学可以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发挥中介桥梁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仅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哲学领域中呈现出来的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会逐渐枯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任何科学,只要是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而得到证明了的,就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修正、丰富和发展,决不会被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当然不会例外。

从它目前的状况和处境来看,还没有任何实践从根本上动摇了它,更不用说推翻它。它经得住时代的挑战,经过修正、补充和丰富,它完全能够满意地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成功地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它将以崭新的完全现代化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的命运只能是不断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它的基本观点不会被动摇,更不会被推翻。

一切活动的主体,而人的活动大体上可区分为实践、认识和评价,三种活动又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因而三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相互交叉,错综复杂。此外还有三种活动的主体性与客体性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六)关于认识论的问题

10年来发表了大量关于认识论的论著。尽管认识论研究受到否定反映论思潮的干扰,但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关子认识的前提、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和阶段、知性和理性、认识的检验、真理与谬误、认识与决策,都发表了有一定水平的论著。

(七)关于应用哲学问题

应用哲学能否成立,学者们仍有分歧,但许多学者不理会这种分歧,对各种应用哲学,如改革哲学、管理哲学、教育哲学、政治哲学、法哲学、人的哲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等等,都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写出了专著。

实际上,人们早就开始研究的自然观(自然哲学)、历史观(历史哲学)、伦理学(道德哲学)、美学(艺术哲学)、人生观(人生哲学)等等都可以说是应用哲学。无论如何,应用哲学可以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发挥中介桥梁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仅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哲学领域中呈现出来的是兴旺发达、欣欣向荣的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会逐渐枯萎,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任何科学,只要是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而得到证明了的,就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修正、丰富和发展,决不会被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当然不会例外。

从它目前的状况和处境来看,还没有任何实践从根本上动摇了它,更不用说推翻它。它经得住时代的挑战,经过修正、补充和丰富,它完全能够满意地回答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成功地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它将以崭新的完全现代化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它的命运只能是不断发扬光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它的基本观点不会被动摇,更不会被推翻。

从前面叙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哲学、实践的哲学,它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又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服务的。因此,马哲史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哲学理论相统一的历史,是二者互相推动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它是在人类实践总和与各门科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又指导着人类实践活动和各门科学理论的发展,因此,马哲史是科学发展和哲学理论互相统一和互相推动的历史。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前进的哲学,因此马哲史是一个前进的过程。马哲史中无疑有失误,有曲折,甚至有暂时的倒退,但从总体上看,它是前进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战斗的哲学,它是在同错误的观点作斗争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马哲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同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斗争的历史。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着无限前途的哲学,它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被修正、丰富和发展,但决不会被根本推翻,因此,马哲史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无限发展的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历史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意义
2023辽宁大学哲学考研考试特点、出题思路与复习经验方法
现代西方哲学的真理观及其启示
认识论
陈晏清 ||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原则改造哲学体系
关于列宁的《哲学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