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未读懂毛姆《刀锋》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userphoto

2023.03.12 河北

关注

作者:洞见·瑾山月

英国剧作家毛姆,被誉为20世纪“最会讲故事的人”。

他阅历丰富,著作等身,观察敏锐,笔锋犀利。

他当过医生,做过间谍,上过战场,环游过世界,创造了数百部佳作。

当精彩的过往飘然远去,晚年的毛姆时常陷入回忆。

他反复咂摸生命的况味,写作的冲动像一股股巨浪,在脑海里冲撞。

70岁这年,他终于忍不住再次拿起笔,将毕生的深刻顿悟,凝聚成了心血之作——《刀锋》。

他说:这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让我一吐为快!

小说里,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底层人民的苟且偷生,三教九流的堕落沉沦,让人读来欲罢不能。

更震撼心灵的,是芸芸众生,在各自命运中的求索。

有人目睹死亡后,思考灵魂的秘密;有人经历惨剧后,探索活着的意义,还有人甘愿去历险,只为寻找精神中的宝藏……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如果你也有此疑虑,毛姆的《刀锋》,或许可以给你答案。

1

勇气:

神明都无法剥夺的财富

在《刀锋》一书中,毛姆“亲自登场”,甘愿当线索人物,只为讲述朋友拉里的传奇人生。

拉里的故事,始于一场惨烈的意外。

1914年,拉里应征入伍,成为法国空军的一名飞行员。

在部队,他最好的朋友,是个叫帕特西的爱尔兰人。

帕特西小小的个子,顶着一张有趣的脸,从不知道“害怕”为何物。

每次从战场上脱险归来,别人都吓尿裤子,帕特西反而兴奋得像个孩子,哼着小曲,说着笑话。

1918年的一天,拉里和帕特西,分别驾驶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

谁曾想,刚起飞,他们就与敌机激烈交火。

敌机像闪电一样扑过来,眼看就要撞毁拉里,帕特西猛一个掉头,冲向了敌人。

结果拉里活了下来,帕特西当场死去。

拉里悲痛欲绝,几近崩溃,但一想到朋友为了救他是那么勇敢,他只能擦干眼泪,逼自己振作。

在之后的人生中,无论面对凶狠的敌人,遭逢巨大的意外,还是被病痛折磨,拉里总能像个英勇的战士,击碎恐惧,直面痛苦。

帕特西没有死去,他幻化成了拉里的勇气,让拉里也成长为无所畏惧的人。

罗翔老师说:“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是人类最珍贵的美德。”

当我们置身险境,勇气是我们只要想,就能抓住的救命绳索。

勇敢,是神明都无法剥夺的财富,是人生这场冒险中,我们手中最大的底牌。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或有意外,或遇危险。

但只要鼓起勇气,激活生命深处的能量,我们就能迎难而上,突出重围。

2

善良:

是造物主预留的火种

小说里的拉里,身世坎坷,有着极其不幸的童年。

母亲难产而死,父亲早早过世,他只能去孤儿院过苦日子。

后来,父亲的老同学纳尔逊医生实在不忍心,便将拉里收养。

善良的纳尔逊,待拉里如亲生一般。

自己省吃俭用,也要确保拉里衣食无忧;自己不舍得花钱,也坚持供拉里读书。

被爱滋养着长大,拉里也长出一颗善良的心。

见朋友落难,他慷慨解囊,哪怕自己吃不上饭,也要帮人到底;

见长辈孤单,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回家陪伴,悉心照顾;

不管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还是流落风尘的失足女,拉里总会施以援手,不计得失地付出。

诚然,纳尔逊和拉里都没有显赫的地位,却一直深受众人的尊敬。

因为,善良,才是他们取之不竭的宝藏。

人的爱心,像一簇可以隐藏但绝对不会熄灭的火焰 。

它可以驱散厄运的阴霾,烧尽世间的险恶。

无论命运如何颠簸,境遇如何落魄,善良的人永远不会被抛弃、被遗忘。

善良,是造物主预留在人间的火种,此火不灭,人生永无绝境。

多行良善之举,才能筑牢生命的根基。

3

责任:

垫高生命的阶梯

《刀锋》里,最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拉里与伊莎贝尔的“错过”。

他们本是青梅竹马的一对璧人,谁曾想两人分歧越来越大。

拉里崇尚自由,视金钱如粪土,渴望自由,不受约束。

而伊莎贝尔却非常现实,她认定一个人的价值,是赚钱养家。

谁也没有错,却都说服不了对方,“和平分手”成了必然结果。

解除婚约后,拉里开始流浪,而伊莎贝尔则嫁给了富二代格雷。

1929年,纽约证券市场突然崩盘。

靠投资起家的格雷,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但格雷没有消沉,而是放低姿态,四处谋职。

他从小职员做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又承包了一个农场,一有空就去干活。

有朋友好奇:他是怎么戒掉富家子弟习气的?

格雷笑笑说:一想到要对伊莎贝尔负责,我就有满满的干劲。

小说最后,伊莎贝尔终究没有过上贵妇人的生活,但她却自信地对所有人说:

“我从来没有后悔选择了格雷,他是个很棒的丈夫!”

而对于拉里当年的离开,她也明白,那不是对爱的背叛,是另一种负责。

拉里,最终成为伊莎贝尔夫妇的好友,与他们建立起了毕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维克多·费兰克说过:“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坚定地追寻梦想,是对自己负责;

扮演好各种角色,是对家人负责;

做好分内的差事,是对工作负责;

恪守道德,不行违法之事,是对社会的负责。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恰恰因为担得起责任,生命才会变得崇高。

4

理想:

是一个人最迷人的状态

拉里,是毛姆笔下,最为典型的“理想主义者”。

自从目睹好朋友帕特西的死亡后,他一心只想探索生命的意义。

为了这个别人眼中荒诞不羁的梦想,他甘愿放弃真挚的爱情,拒绝高薪的工作,吃苦受穷,四处漂泊。

比起拉里,小说里,还有另一个“理想主义者”——艾略特。

艾略特白手起家,靠结交名媛贵妇,一步步融入顶层社交圈,实现了人生逆袭。

他的理想很直接,就是成为人上人,并有足够的影响力。

每个人的理想不同,但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却是一样的。

为了游荡,拉里也下过矿井,当过劳工;也会去村庄里学农户种地,去贫民窟干苦力。

同样的,为了发迹,艾略特研究人际关系,学习社交礼仪,提升艺术品位,他与各类人打交道,被各种事磨砺。

通往理想的路并不好走,但因为热爱,他们都创造了专属的“个人神话”。

艾略特一生富贵,一辈子活得体面从容;拉里内心丰盈,实现了完美的自洽。

人,为什么要有理想?

因为,唯有理想,能照亮生命之河的流向,是人生向前奔腾的力量。

一个人为理想努力的状态,是最迷人的。

有理想的人,自成宇宙,灿烂夺目。

5

底线:

人生的最后一道屏障

《刀锋》中,唯一的悲剧人物,是一个叫索菲的女人。

她本有着美满的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日子。

只可惜好景不长,婚后没几年,丈夫和孩子便在一场车祸中丧生。

巨大的悲痛,彻底将她击溃,索菲开始肆无忌惮地挥霍人生。

她酗酒、吸毒、滥交,花光积蓄之后,又去诈骗,行窃,卖淫。

她一步步堕落,越过道德与法律的底线,坠落地狱的深渊。

她身体迅速枯萎,精神萎靡不振,不定时地发疯,持续性地抑郁。

一个冬日早晨,索菲竟不知被谁杀害,抛尸河滩。

可结果呢,警察懒得调查,众人只说:她是自作自受。

索菲,就这样结束了她潦草的一生。

小说里的毛姆,十分心疼索菲,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

“不幸不是她堕落的理由,本性中缺乏克制的人,才会破罐子破摔。”

克制自我,守住底线,看似是束缚,实则是保护。

不管我们活得多难,有些事是断然不能做的。

背弃道德,僭越规则,或许是种宣泄,但最终会给自己招致祸患。

底线,是为人格托底的基石,是我们与毁灭之间的最后一道屏障。

一个人对自己最大的善待,不是放纵,而是约束。

6

信心:

是活下去的力量源泉

在书里,还有个女人叫苏珊,和索菲一样,也都遭遇过诸多不幸。

但比起索菲的沉沦,她却凭着对生活的信心,走出了无望的绝境。

苏珊幼年丧父,17岁这年,少不更事的她被一名画家诱骗。不仅委身对方,还成了人人唾弃的“裸体模特”。

几年后,画家不辞而别。

被抛弃的苏珊,混迹于三流画家之间,被男人们当玩物,还曾因流产差点死去。

但不管多难,苏珊从来没有丧失生活的热情,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当模特的时候,她细心观察画家们的笔触;当交际花时,她就默默积攒人脉。

四十岁这年,苏珊开始画画,认定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能卖画赚钱。

起初,众人都笑她不自量力,但几年后,苏珊真的画出了卖座的作品。

苏珊,是拉里穷游法国时,偶然间结识的朋友。

当拉里在穷困中,饱受非议之时,是苏珊坚定了他的信心。

拉里不止一次感慨:混乱的世界里,向往着美好,是多么感人的一件事!

东野圭吾在《时生》里,写过一句话:

“人一定要努力活下去,因为有美好的未来,在等着你。”

生活中,风平浪静的日子少,多的是惊涛骇浪,艰难险阻。

当人生的航船触礁搁浅,我们需要在心中亮起灯塔,相信自己可以穿越风浪。

只要相信,人便不再彷徨迷茫;只要足够坚定,人就永远不会被摧毁。

7

灵魂: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证明

《刀锋》中,拉里有这样一段独白:

“我要走遍世上的每一条路,经历深沉的悲伤、莫名的忧愁、无尽的喜悦,只求放手一搏,体验人生,追求灵魂中的星辰。”

纵观拉里一生,他有过儿时的苦厄,历经过战火洗礼,目睹过好友丧生,告别了毕生挚爱,旁观过富人的纸醉金迷,也见证过厄运对人的摧残……

愈是深入生活,拉里愈发迷茫,他发疯一样想知道生命的真相。

人为什么会死?肉体腐烂后,灵魂会去哪?到底什么是命运?这世道为何总是不公?

为了想明白,活通透,他放弃爱情,舍弃富贵,孤独上路,奔波劳苦。

他走遍欧美各国,又远赴亚非两洲,最终在印度,参透了生命真谛。

他见过阔绰的土邦主,为求心安,散尽家财,苦行参悟;

他见过登山者,在喜马拉雅山上,迎着风雪咬牙前行;

他见过隐居的老人,在深山里风餐露宿,却面容安详,怡然自得。

原来,荣华富贵,安逸享乐都不是快乐的源泉。内心富足,精神丰盈,才是幸福的根本。

争名逐利,取巧钻营,不过是被欲望奴役;唤醒觉知,滋养灵魂,才是人类应有的追求。

我们总是忙着认识人,急着去赚钱,以为那就是成功与圆满。

殊不知,盲目追求外界的认可,恰恰是舍本逐末。

人生是遇见自己的过程,唯有先向内行走,才会有心智向外感知。

周国平,提出过一个“人生三次觉醒”的理论。

第一个觉醒,是生命的觉醒,人首先得填饱肚子,有个健康的体魄;

第二个觉醒,是自我的觉醒,看清自己的理想,担负自身的责任,去过想要的日子;

第三个觉醒,是灵魂的觉醒,跳脱出世俗人情,唤醒觉知,坚定心念,平和内心。

这三重觉醒,在《刀锋》中,被毛姆用故事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

他用毕生的思索,警醒世人:

生命里最宝贵的,是敢作为的勇气,不泯灭的良心,热烈的理想和坚韧的信心。

是无论怎么被为难,都不让步的原则,是不管经历什么,都不放手的追寻。

最后,送给大家毛姆的一句话:

“生活辽阔无际,我希望你活得足够精彩,精神足够丰富。”

点个赞吧 ,愿我们都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与灵魂的相伴中,活出通达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姆《刀锋》里的18句话,毒舌却真理,句句说透人生!
毛姆《刀锋》:一名神秘男子,十年之间,追寻人生意义的生命体验
毛姆《刀锋》:你怎样对待爱情,就过着怎样的人生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应该有的人生?”读毛姆《刀锋》
毛姆的《刀锋》:拉里的精神,伊莎贝尔的物质,他们都选择了爱自己
刀锋见血,即是重生——读毛姆《刀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