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纳玛莱 | 如果你真的安住于真我
userphoto

2023.05.25 广东

关注

安纳玛莱·斯瓦米:
最后的谈话
Annamalai Swami:
Final Talks

作者:安纳玛莱·斯瓦米
编撰者:大卫·高德曼
中译者:灵智宝鬘翻译团队

第十八篇

问:断食有益吗?我听说人在禁食期间,念头会减少。

安纳玛莱·斯瓦米:这是有可能的,但须注意的是,方式上不要太过极端。薄伽梵说过,适量地摄取萨埵属性(sattvic)的食物,这样做为修行提供了最好的外在助缘。但忍饥挨饿长久来看是无益的。薄伽梵还建议我们应该饿死头脑里的念头,而不是这个色身。我们需要维持身体的健康,这样才能更好地修持。剥夺身体所需的食物,使它变得虚弱,这并非是迈向正确方向的一步。

薄伽梵的一位弟子,拉克什曼·夏尔马(Lakshman Sharma)是自然疗法和断食的极力倡导者。他是一位优秀的弟子,曾写过一篇很棒的对《实相四十颂》的释论。薄伽梵在此项工作进展的过程中,给出了很多教导,拉克什曼·夏尔马的释论将薄伽梵本人给出的解释囊括在了其中。

20世纪40年代,有个20岁左右的男孩从伦敦来到这里。他曾遭遇过一次炸弹爆炸,他的听力因此受损。拉克什曼·夏尔马想通过自然疗法来医治他。通常情况下,这需要禁食,尽管也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尝试。这个男孩禁食了几天,但不幸的是情况并没有好转。于是,禁食的治疗时间被延长了,但这个男孩却变得越来越虚弱。最终他衰弱而死。直到最后这个男孩都在期待这种疗法能医好他,但最终却导致了他的死亡。

必须谨慎对待这类疗法。有很多人无法从中受益。

问:所以我们应该确保有一个有规律的饮食习惯?

安纳玛莱·斯瓦米:如果肚子不饿,就不必强迫自己吃东西,饿了才吃。通常当你有食欲时,食物会更可口一些。依照别人制定的时间来进食,这会让进食带来的满足感大幅下降。有胃口时再进食,这样不容易生病。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建议。伟大的泰米尔圣人阿夫瓦亚尔(Avvayar)在她的一首诗中也给出了同样的建议,而我们的另一位伟大的诗圣,蒂鲁瓦卢瓦尔(Tiruvalluvar)也曾写到过:“如果只在饥饿的时候进食,你就不会生病;如果照此生活,你就永远不用出去找药了。”

问:我想问斯瓦米一个问题。我想更为放松地进入当下,臣服于薄伽梵,但我不清楚这是否真的是我能做到的。在斯瓦米本人的书里,其中的第五讲,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依照人的宿业,注定要付出的努力,注定会在那人心中升起某种冲动。”

这句话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按照我的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所有活动都遵循薄伽梵的意志。就连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似乎也是来自于薄伽梵,而且是预先设定好的。

安纳玛莱·斯瓦米:是的,一切都来自薄伽梵。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神性意志的展现。我们的业力是这个命运之神的一部分。

问:好吧。但我还是想在当下就能放松,臣服于薄伽梵。我发现自己一整天都念头不断。有时,一个念头蹦了出来:“我想要了悟真我。”我提醒自己:“此时此地我就是真我。这个愿望并非来自于真我,因为真我不需要了悟自身。所以这一定只是我的习气冒出来了而已。不理睬这个念头就可以了。”

这类特定的一连串念头,接连冒出来,而且,我也阻止不了,因为斯瓦米曾说过,这些念头之所以以那种特定的顺序显现,源自于薄伽梵的意志,也就是我的命运。我可能会认为自己有选择权,但那个选择最终看上去也包含在了我的命运之内。当我看着这些念头生起的时候,若是去斩断它们,或是顺从它们,又或是沉迷于它们,我觉得自己都无能为力。我可以放手并看着它们,这看来就是我唯一能做的事了。

安纳玛莱·斯瓦米:由于习气的缘故,你的念头无时无刻不在生起,但如果你认为你对它们无能为力,那就错了。你可以对它们感兴趣,也可以不理睬它们。如果你对它们表现出兴趣,它们就会持续存在,而你也会缠缚其中;如果你不理睬这些念头,把注意力放在源头上,它们就无法壮大自己。当它们停止了雪球越滚越大,便会消失。

在《我是谁》一书中,薄伽梵将这一过程比喻为围攻一座堡垒。如果你把从头脑这座堡垒里生出来的念头,一个接一个地斩断,那么,迟早那里会一个念头也不剩的。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就是参问自性。当每个念头生起时,你要问自己:“这个念头是对谁而出现的?”如果你警觉地这么去做,念头的密林就会越来越稀疏,直到一无所剩。当念头们走后,心就会沉入源头去体验源头。

问:我想搞清楚不理睬念头的这个过程。念头会出现:“我想要了悟真我”;“我还没有了悟真我”;或者,“我必须做这样或那样的修持才能了悟真我”。我明白,这些都是欲望,都是习气,所以我对自己说:“我就是真我。此时此刻,我就是”。正如斯瓦米所说,这样看上去可以暂时止住念头的流动。我试着照斯瓦米的建议,守住“我在”之念,但我似乎没有办法真正掌握它。我仍然觉得,我能否成功取决于薄伽梵的意志,那并不在我的掌控之内。我感到很无助。我记得,每当心念一动,它就会徒劳无功的去追逐那些本不存在的幻影。所以我记起斯瓦米的建议,并提醒自己:“当下此刻我就是真我了”。这样有些帮助,但不会太久。念头还是会再次出现。

安纳玛莱·斯瓦米:假设你正走在一条繁华的街道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事:某个地方正好有人在交谈;也许某处有工人在挖一个地洞;在某家商店里,可能有一位顾客正对商品讨价还价;而在马路中间,可能有一群人正在围观一场交通事故,其中还有伤亡者。虽然这些都不关你的事,但你总是会对这些事件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感兴趣,从而忘记了自己为何会走到街上来。面对任何你看到和听到的事情,都不要激动,只是稳稳地朝你的目的地前进。

习气是什么?就是在你脑子里上演的杂耍,它们会把你的注意力拽离了“了悟真我”的这项主业。如果你对它们不感兴趣,你就能径直走向你的目标;如果某些东西暂时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就应该通过自问:“对这一切感兴趣的是谁?是谁对这类分心之事越来越有兴趣了?”从而把自己带回来。这将能挫败欲望的干扰,并让你重新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初心。

记住,头脑中出现的一切,都不是你,这些都与你无关。

你不必担心自己内心生起的念头。你只需记住,这些念头都不是你,就足够了。

问:各种各样的念头,都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吗?

安纳玛莱·斯瓦米:无论升起怎样的念头,都以同样的方式应对:“不是我,不关我的事”。它可以是好的念头,也可以是不好的念头。对治它们的方式都一样。这些念头是对谁生起的?对你。那也就意味着,你不是那些念头。

你就是真我。安住于真我,对真我以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要执著。

问:就我的情况,还有另外要补充的一点是:我会有一种想要永远记住真我的热切的渴望在。头脑会抓住这一点,然后开始想:“我应该再多修一些禅修。我应该给予当下的存在更多的关注。”诸如此类的想法引发了整个思维的连锁反应。然而在我看来,这仍然是自我为了觉悟本就存在的真我而试图要做出的某种努力。这对我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干扰。

安纳玛莱·斯瓦米:如果你真的安住于真我,就不会有任何习气或业力可以触动或影响到你;如果你还停留在头脑上,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就会一直困扰你。

问: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我的业力就是今生我的身体要从事的所有活动。我可以成为它的见证者,但我没法改变它。如果我拿起眼前的这个玻璃杯,这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的业力导致此刻让我拿起了它。我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我注定会拿起它,要么我注定就不会。薄伽梵也是这么说的。当有人捡起一把扇子,并问他那个举动是不是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的,薄伽梵回答道:“是的,这是命中注定的。”

安纳玛莱·斯瓦米:如果生起了“我应该禅修”或“我应该觉悟”的念头,问问你自己:“这些念头是从谁那里生起的?”你为什么如此惦记自己的身体和想法呢?如果你是光,那就不会有黑暗;如果你是真我,那就不会有念头、不会有身体、也没有头脑来给你添烦恼了。可能会有许许多多的念头出现,随它们去吧。但要时刻记住,“我是真我”。你不是习气,你不是念头,你是真我。保持这样的了知,不要过于担心你头脑里发生的事情以及它们意味着什么。

不要让任何的身份认同驻留在你身上。别去想,“我正坐在薄伽梵的大厅里”;别去想,“我正在做,我正在行动,我正坐着”。

你就是真我,不是身体。甚至你的习气也是真我。一切都是你的真我。在真我中没有分别,没有差异。没有什么与真我是分离的。你找不到一个原子、一个念头是与真我分离的。一切都是真我。

问:但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洞见这一点呢?如果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都是预先设定的,那么所有努力岂不是都毫无意义?

安纳玛莱·斯瓦米:所有这些疑惑之所以困扰你,不过是因为你陷入了“我是身体”的念头及其带来的所有混乱后果之内。保持意识到“我是真我”,这比去分析“努力是否有用更具成效。修持、精进和努力,以及你对它们产生的任何想法,都仅仅是在你相信自己不是真我时,以及当你相信你必须做点什么才能企及真我时,才会生起的概念而已。

就连后续升起的,“这个念头是对谁产生的?是对我产生的”这样的想法,基于的也是对真相的无知。为什么?因为它是一种空谈的无知状态;它是在延续一种错误的假设,即认为,存在着某个正在被念头困扰的人。你是真我,而不是某个有各种念头的假想出来的人。

如果你安住于真我,作为真我,没有危险能靠近你。在那种状态下,无论你遭遇什么都不会构成问题。当你安住于真我的时候,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没有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的念头,也没有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的念头。重点是不要脱离真我。当你打开了灯,黑暗就进不来了,即使你想让它进来也办不到。

问:斯瓦米经常说,我们应该不间断地禅修,安住在真我之中。我发现自己没法持续地禅修。当我意识到自己没在禅修时,头脑会提醒我,“我应该做点什么来回到真我”。我禅修时的真实状态就是这样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我没办法一直安住在真我中。

安纳玛莱·斯瓦米:当这种想法,“我没在禅修”或“我不在真我中”的念头生起时,不要理会它,回到真我中去。当诸如此类的念头出现时,看着它们并思维:“不是我,不关我的事”,然后回到真我。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思考或评估自己的禅修有多好或多差上。

问:当我丧失专注,意识到自己不在当下、没有在禅修的时候,难免是会分心。念头、评判总归会升起来,还对自己说:“我又分心了”。

安纳玛莱·斯瓦米:无论升起什么念头,都不要理睬。你必须忽视任何与身心有关的想法,以及任何以你是头脑或身体的观念为基础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这点,生起的念头就无法干扰你或使你分心了。一瞬间,它就会离去。

任何想法都是干扰,包括“我正在禅修”这样的念头。如果你是真我,黑暗就无法战胜你。在那种状态下无论生起什么念头都无法影响你。

问:记住了“我即是真我”——做到这一点也是一个人的命运所决定的吗?

安纳玛莱·斯瓦米:如果你是真我,任何命运都影响不了你。如果你撕破了你的衬衫,是否意味着你也被撕破了呢?不会的,某些事情发生在某些事物上,但与你无关。同样地,身体和头脑会体验到的快乐、幸福、痛苦等等,都依照今生的业力而定。但对真我来说,没有所谓的执著或要离于执著,没有快乐或不快乐,没有业力。身体不是真我,头脑也不是真我。真正的那个我,才是真我,并且对真我来说,一切从未发生,也没有什么会影响到真我。

只要你内部还有接收念头的潜能,它们就会出现。好的念头、不好的念头,都会继续涌现。对这种流动,你做不了什么,但于此同时,这种念头的流动也未必是个问题。成为真我,成为宁静,那才是你的真实本性,如此一来,出现什么就无所谓了。走路、吃饭、喝水、睡觉、禅修……但绝不要认为自己是正在做这些事情的那个人。认为自己正在做某件事,这种想法毒害了你的一生。因为一旦你认为是自己在做某件事,你就会开始琢磨自己需要另外做些事情来改善自己的处境。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来尝到真我的甘露。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你正在做任何事情的那种想法。

你需要改变你的见地、你的观点。当你活在头脑中,看到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与你分离的世界,你就会制定计划、你就会担心、你就会有诸如今天跟我提起的那些疑惑。这些疑惑不断的在你内部涌现,因为你没有安住在源头、没有安住在基底上。在那里,唯有“一”,在这种一体之中,所有分别、所有分离都不存在。

如果你作为真我而存在,你就会视世界为真我。事实上,世界根本不存在。没有世界、没有幻相、没有头脑、没有任何形式的差异。就像在一座木雕大象身上,看到的只是木头;在一块染色的布料之上,看到的只是丝线。在那种成为了并了知着真我的状态下,对与错、要做什么或不要做什么的念头都将消失。你会明白它们只是精神上的概念而已。在那种状态下,你会知道,头脑也是真我、束缚也是真我,一切都是真我。有了那种见地,就没有什么能捆住你,没有什么会让你痛苦了。

真我可能会以显化的世界和差异缤纷的客体对象的形式呈现,但背后的实相,那作为基底的唯一真实,依然还是那个一切都在其中出现和消失的真我。人和事,可能会出现在这个基底之上,你可以使用它们或与他们有了联系,但你的平静却永远不会被打扰。

当你作为真我而存在时,并没有某个留下来的“人”,在做选择、在做决定。生活自动继续前进。你将拿起需要的东西,而不会拿起不需要的东西。你拿起什么或不拿起什么,不再是你的喜好所决定的结果。这类偏好将不复存在。

当你放弃或不再相信“我不同于这个世界”的想法时,你将拥有全新的视野。放下这个想法,其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修行;抛弃这个错误的想法,这足以带给你宁静。

有那种想法的时候,这个世界上似乎充满了许多的好人和坏人,他们都在忙于那些在你看来的好事和坏事。当那种想法不在时,你就会知道他们都是你的真我。在那种状态下,你将不会喜欢他们、讨厌他们或评判他们,也不会意识到他们有别于你的真我。当喜欢、讨厌和评判不在时,你将处于你本然的平和宁静的状态之中。

牙齿和舌头都是你的一部分,它们没有扭打在一起、没有相互对抗,它们和谐地相处,和谐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当有了这样的智慧,知道头脑和真我是同一个,就不会有冲突,不会有对抗了,也不会试图去评判或是强求什么。要想拥有这种和谐,就要把心安住在真我中,并保持那样。这才是真正的禅修。

然而,在达到这种无有分别、无有偏好的状态之前,你应当在如何看待某人,以及应该与什么人交往上,具有适当的辨别力。避开恶友,避开恶念,同时尽量保持“没有什么与我分离”的坚定信念。

睡着的时候,你并没有喜欢或是不喜欢。智者和婴儿在醒着的时候就能做到这个。婴儿的心是善的,智者的心也是善的,而相信“我是身体”的头脑却是非常非常糟糕的。

问:这是一个有毒的想法!

安纳玛莱·斯瓦米:是的,是的。“我是身体”的念头就像眼镜蛇一样有剧毒。

“一切都是我的真我”,“一切都是真我的甘露”……这些都是很棒的可以用来逆转“我是身体”的想法的箴言。抓住这些教导中的任何一句,就等同于积累了百万计的福德。如果我们不断地冥思这些话语中的真理、如果我们坚定于它们所指向的真理,我们身上就会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

有很多其他的咒语,但都不如这些有用。《黎布梵歌》(Ribhu Gita)里讲到,“一切即一。一切都是真我。”这是你必须坚持的真理。对于真正的我,即真我来说,整个宇宙都不是什么外来之物。如果你知道你即是一切,就不会有欲望去追求某些事物而排斥其他事物了。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其他东西能让你更加喜爱。你会喜欢或渴求你的手臂多过你的脚吗?当你的身体就是整个宇宙的时候,喜欢或不喜欢,还有欲望,都将不复存在。

问:我知道智者没有不喜欢,也没有偏好,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做不到。我有强烈的想待在您身边的渴望。我相信待在这里对我有益,所以我留下了。[对着译者说] 在这里我觉很好,有一种没有其他人会像他那样爱我的美好感觉。

安纳玛莱·斯瓦米:放下身心的概念,你将发现你不再有任何的喜欢或是不喜欢。你不会认为你穿的衬衫就是你自己。同样地,智者也不相信他就是他的身体或是他的头脑。智者明白身心都由真我所驱动,但他也明白,无论身心在与不在,他都作为真我而闪耀着。

没有真我,这具身心就什么也做不了;没有真我,你根本无法吃饭、睡觉、说话或做任何事情。

让身体保持健康,你可以这样做,但千万不要相信它就是你;你可以让你的车性能保持良好,但不必相信你就是那辆车。对待你的身体也要用上同样的态度。你不是你的车,你也不是你的身体。两者都会消亡,但真我会继续存在,因为它总在那里。当你与转瞬即逝的东西认同时,你也会逝去或消亡;但当你认同于真我时,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消逝或改变。真我没有生,没有死,没有束缚,没有痛苦,没有年轻,没有年老,也没有疾病。这些都是变化的身心会出现的特征,而并非真我会有的特征。成为真我吧,所有这些事情都将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了。

第十八篇完


点击“

喜欢作者”,支持原创翻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察与观察的想法
3,安纳玛莱 | 幻相根本就不存在
闭关分享 | 回归本来再出发
你的世界从未有过别人
相信自己
寡情薄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