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           

   

开题日期:      00八年九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新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作为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学校,面对生源的参差不齐,教师的结构老化,公办学校的升学压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没有充分体现,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课堂民主停留在表层。不少学科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均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医治,被动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面对如此的窘境,我们冷静思考,确定了“科研先导”的意识,提出了“以课题促进教学,让教学催生课题”的解决策略,因此,产生了课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以教师的备课策略、上课策略、评估策略的研究为主。  

2、对兴趣、情境、问题、合作、探究、练习、实践、体验、评价九个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因素进行研究。  

3、探索出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教学策略。  

(具体阐述见研究内容一节)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研究认为:教学就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等,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有效教学研究有影响的国外以赫斯特为代表,他认为下列三种情况可以称得上是有效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上课结束很久,学生还在继续研究和探讨上课内容;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国内有代表性的是 崔允漷 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崔 教授的观点主要有:“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教师要有全能的观点”,“教师要有时间和效益的观点”,“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近年来,国内关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还是比较多的。为了达到“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课题组决定立足学校特点——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公办学校、生源参差不齐、教师结构老化,教学手段落后,设计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的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民主与创新型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案、办法或模式。为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实践性强的参考和借鉴依据。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为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亮点所在。  

2、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是在“日常情境中的学习成长”,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注意学生的意义建构,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全体”、“全面”、“全人”的发展。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从教学理论上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从整体上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更新教育理念,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策略既是教学过程理论体系的具体化,又是建立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的,既具体、简明、可操作,又具有概括、完整和系统性,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于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此外,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可以取得另外两个收获:  

   1)端正教师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科研工作中的务实态度,为学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研究型教师提供经验。  

   2)探索总结以“求真务实”的科研为导向,促进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重视提供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验。  

二、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有效是指效率、效果、效益。效果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效益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和个性的最优化发展。因此,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得到发展是高效教学,学生得不到发展是低效教学或无效教学。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指定的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1、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要建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表征,但它并不是外界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  

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3、多元智力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研究认为:教学就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开始关注课堂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如程序教学、课堂观察系统、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分析、教学效能核定等,有效教学因此诞生。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主要调查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文献研究法 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  

3、案例分析法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做好个人、子课题、总课题的理论、实践的经验总结,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翼齐飞。  

5、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任务分工:  

1、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因素研究。  

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际与评价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支撑,要对现行的课堂教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全面深入的微观分析。对课堂教学环节要观察、听课、评课、个案跟踪研究;对课堂教学结构要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媒体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中师生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和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对筛选、提炼各科有效教学策略并加以验证分析;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优化的方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务实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  

2)学科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在课题的研究中,将突出探索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际如何有机融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将重点探究化课堂教学的策略,并构建传统与革新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将开展课堂中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矫正研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开展后进生的多元评价研究,让我们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以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3)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激励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包括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实践,教师教的实践和学生学的评价。本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的评价上。从理论层面考虑,课堂教学实践复杂多样,又是随教学情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教学理念又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实践,因此本课题研究范围限定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效性上。评价主要是关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实现程度。从实践层面考虑,各种教学实践在操作上往往不在一个水平上,大到选择教学方法,小到对某个知识点过程的讲授,因此本课题将课堂教学实践与评价研究范围限定在课堂教学环节和课堂教学过程上。  

学科子课题:  

      “期待视界”与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课堂教学引领式提问策略研究  

物理化学  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2、任务分工:  

姚建和:指导课题研究,负责宏观规划。王美华:课题研究策划人,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缪德云、缪汉云、徐洪进:“期待视界”与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王稳琴、孙鹤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策略研究。王亚云、孙  霞:英语课堂教学引领式提问策略研究。储  容、周汉中: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五、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自200710月~20112月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0710 - 20087月)  

① 查阅文献,收集国内外最新的课堂教学研究资料,组织研讨,分析论证。  

② 组织调查部分学科的教学课堂现状,分析课堂教学高效与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确立课题,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③ 组建课题组,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成员培训会,提高具体任务和要求。  

2)实施阶段(20088-20109月)  

① 分工落实。  

② 进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研究典型案例。  

③ 通过同课异型、异课同型等赛课及分析完成有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阶段实验报告。  

④ 邀请专家会诊,引领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有效性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010月—20112月)  

① 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报告。  

② 撰写总课题结题报告。  

③ 总课题结题大会。  

④ 经验成果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结果:  

1、研究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是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基础,通过选择、设计和实施具有前置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案,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旨在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标。通过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策略研究具体实现以下研究目的:  

   1)形成教师对有效学习指导的具体策略和一般性策略,构建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平台;  

   2)形成教师对有效教学实验的通识策略和个性化策略,构建教师有效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模块;  

3)构建理论支撑框架,实施具有可行性,操作性的有效课堂案例研究的实验方案;  

4)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授课形成有效的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  

5)结合学校实际,进行“教”和“学”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效率。  

 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并为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性较高的新鲜经验。  

2、研究成果:  

1)论文  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参加各级教学论文评比,编印论文集,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
  
2)课例  在区级以上教学研讨会上上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案例集,并保留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3)结题报告  5000字左右,通过专家评审,力争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4)资料汇编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研究方案、结题报告,参加课题研究教师的课例、案例集,以及经验总结和科研论文集。  

七、课题的经费筹措及管理:  

 1人力保障  以课题组为核心,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形成优势互补的研究队伍,各子课题主持人都有参与区市级课题研究的经历,课题组成员都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兴趣。  

2、组织保障:以校长为领导,以学科组为实施单位,建立上下一体、内外结合、协作攻关的研究组织;研究是以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等为主要研究方法,是基于课堂的草根化校本教学研究,适合于一线教师,参与人员和时间都有保障。  

    3、物力保障  学校为课题研究自筹经费,并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信息资料、实验研究对象等,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  

4、制度保障  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每月组织教学研究课或观摩课,在教学中尝试。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设听课、评课、说课活动,探讨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每学期举行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论坛,收编教师优秀论文集并组织投稿。  

八、参考文献:  

1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厚德:《有效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4Linda Campbell:《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9  

5、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实施方案
《历史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开题报告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