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产教研创,真学真做,育多元复合国商人才

2018-05-14 09:57:12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4期

姚大伟,朱惠茹

[摘 要] 本专业群依据对上海市乃至全国外经贸行业开展的相关调研,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变化,构建“产教研创”平台,落地国际商务专业“真实项目、学做一体、多元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四线复合课程体系构建、无界泛在学习环境、双元多能师资团队建设、国际化多元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获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进了国际商务专业内涵建设。

[关 键 词]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2-0214-02

国际商务专业群及时对接外贸产业最新发展动向,以列入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适应上海市“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外贸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要求,紧跟“一带一路”国家倡议,坚持“政行企校”多元联动、资源互补,构建“产教研创”平台,创新国际商务专业“真实项目、学做一体、多元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技术教育+岗位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核心素养融入”四线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积极开展“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有效培育精品课程及教学名师;整合海外优质资源,“走出去”与“引进来”双轨运行,培养多元化、国际化职业人才;组织国家级、市级培训项目,建设区域性社会服务高地,打造标杆示范国际商务专业。

一、专业定位因势而变,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国际商务职业型人才及创业型人才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纷至沓来,跨境电子商务持续推动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迭代创新,改变了传统贸易的固有模式。这对国际商务职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通过主持教育部、上海市教委课题的多项有关外经贸行业需求及人才需求的调研课题,分析上海对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区域特点,精准优化、调整专业定位,一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时开展跨境电商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二是解决培养目标错位矛盾,区别于本科的管理型人才及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技术类人才,重点培养商务型跨境电商操作型人才。

专业培养不仅立足现在,考虑到现在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也面向未来,培养能适应工业4.0时代,具备岗位迁移能力、系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本专业依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目标,培养方向分为职业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职业型人才主要是面向外贸公司、跨境电商平台公司、货代物流公司、外贸综合服务公司等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涉外企业,尤其是面向中小微企业,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通晓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熟练运用英语(或其他外语),精营销、强运维、熟物流、会通关、能结算的职业岗位人才。创业型人才则是能够独立开设网店,开发国际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提供相应的商业服务,买卖全球、商达天下。

二、搭建“产教研创”平台,产教一体,研用合一,双创推进,深耕国际商务专业内涵建设

学院在“双主体办学、多渠道合作、全方位育人”的办学模式指导下,在政府的支持下,重组国际商务专业(群)建设委员会;委员会带动企业引进真实工作项目,校企双方协同开展真实工作项目融入课程体系的课程开发工作,实现“产教一体”;校企师资在产教结合的过程中加强应用研究,动态跟进社会与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达到“研用一体”;在“产教研”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创业孵化,螺旋助推“产教研创”平台的循环递升,专业内涵建设得以不断深化。

三、依托“产教研创”平台,积极开展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依托“产教研创”平台,切实落地“真实项目、学做一体、多元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跨境电商生产性实训基地,实实在在引入企业工作项目,校企协作设计逐层递进的项目课程,实施公司化运营,确保“真实项目”的落地。

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全程融入培养过程,通过“创新创业思维训练项目”“基本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专业技术技能融合项目”“综合技术技能融合项目”“创新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五个阶段式项目,确保“学做一体”的有效性。

遵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及全面化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来体现多元培养。从个性化发展诉求的角度,培养职业型、创业型人才;从全面化发展需要的角度,培养人文化、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学生除了专业能力的递升之外,还实现了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通用核心能力的培养。

(二)依托“产教研创”平台,有效实施“专业技术教育+岗位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核心素养融入”四线复合的课程体系

“一线”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主要由跨境市场营销、跨境采购跟单、跨境电商运营实务、跨境物流与货代、报检与报关实务、外贸单证与跨境结算等六门专业主干课程组成。

“二线”是以真项目引领的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分为基本技术技能项目和专业技术技能项目两类,基本技术技能项目有跨境电商美工实训、跨境电商客服实训等;专业技术技能项目有跨境电商推广实训、跨境电商运营实训等。

“三线”是以综合项目引领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主要有跨境B2B综合实训、跨境B2C综合实训课程。

“四線”是以职业发展主导的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由生涯成长实务、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组成,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在公司化运营项目实操中融入“企业文化”熏陶,实现核心素养的潜移默化培养。

(三)依托“产教研创”平台,精心打造一支“能研、会做、善教”的双能多元师资团队

依托“产教研创”平台,专职教师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建设提升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兼职教师通过承担课程实践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能力、业务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专兼教师双向流动及培养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由行业资深专家、企业专业人员和学校专任教师组成的“大师+名师引领”型教学团队。

这支教学团队既能积极研发相关应用型科研课题,近三年来已承担了数十个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其中不乏重点内涵建设项目及政府决策咨询服务项目;也能在公司化运营环境中以现场项目经理的身份指导学生开展业务;还能建设高质量教学资源,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改革,以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智慧职教”平台及“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为依托,构建无界泛在学习空间。

(四)依托“产教研创”平台,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多元复合国际商务人才

1.构建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系统,开展个性化考核,充分发挥学生个体潜力。由学生、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施多元评价;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职业素质、创业业绩等设计多维度考核指标;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采取笔试、机试、作品展示、成果汇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

2.开放式互通,“走出去”与“引进来”双轨运行,培养国际化视角。与台湾致理科技大学、日本别府大学、日本溝部学园、西日本短期大学、英国巴斯斯帕大学、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等积极开展合作教学项目。“走出去”是推进海外访学留学工作,发展基于学分互认的合作办学项目。“引进来”是积极引入海外优秀课程资源及教学标准,邀请海外教师来校授课,同时吸引海外学生来校开展交流学习,有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多元化人才。

四、国际商务专业内涵建设成效

(一)人才质量显著提高

近几年来,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企业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上手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上均有所提升。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表达了要深化校企共育机制的愿望,甚至要求提前预订2017级学生。

此外,本专业辐射带动专业群整体发展,2012—2017年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金2银6铜的成绩,2015—2017年在上海市星光计划技能大赛中获得3金9银13铜。

(二)教学团队质量卓越

專业团队拥有上海市级教学名师一名,获上海市育才奖一项,上海市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二项、省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一项;主持一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建设工作,参与另外四个子项目建设工作;国际商务专业进入上海市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全市唯一)、组建上海高校首届市级教学团队、开发五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编写五本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九本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一本“互联网+”互动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其中《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一书在全国发行使用量超过60万册。参加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高等职业院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跨境电商方向教学标准修改审定会暨跨境电商方向教材编写研讨会,主编其中两本教材。此外,编写出版《国际商务(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标准》及获得相关专业内涵建设成果。

(三)社会服务效果良好

本学院是全国外经贸单证考试中心、全国外贸跟单员考试中心,与国家级外经贸行业协会及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合作,组织行业专业培训考试,已组织全国60余万人次的考试,同时依托全国商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上海市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分中心等单位,组织并承担了多项专业培训项目,近年来培训商贸类相关师资超过一千余人。

参考文献:

[1]江利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阻碍因素及发展趋势[J].价格月刊,2016(6):59-62.

[2]杨慧瀛,张金萍.基于创业导向的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3):64-66.

[3]陆云峰.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J].校园英语(下旬),2015(12):56-5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度开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教学,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喜迎党代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大学
3.5.1 实施“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等举措及实施成效,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
山财大学校2011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喜获丰收
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观点 | 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