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派名师董兰芳:教育,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

个人简介

董兰芳,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新城中学德育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首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浙江省名师网络工作室优秀学科带头人,《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

曾获浙江省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获“金华市优秀班主任”,“磐安县首批特殊教育津贴人才”,“磐安县拔尖人才”等荣誉。

董老师积极倡导“走心”的教育理念,即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她在学生之间架起了有效的沟通渠道,运用倾听、共情、积极关注等积极的沟通技巧,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班级心理磁场,让学生的心灵自由伸展;同时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自我成长。

教育,从走进学生的心灵开始

董兰芳

我一直骄傲地认为教育者是美丽的,而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者更美丽。“走心”的教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一时兴起,也不是“乱花渐欲迷人 眼”的流于形式,它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表达,更是雅斯贝尔斯的“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诗意栖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每个孩子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花朵”,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花朵”的特性对其进行呵护和培育。

“走心”教育,源自“内功”修炼

2005年7月的一天,那是让我终生难忘的灰色记忆,小艺(化名)用极端的方式在家里结束了年仅17岁的生命。

小艺原是我校三(2)班的一名女生,相貌平平,安静内敛,成绩优秀。我曾经在他们班代过两周的课,她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内向很懂事,只是偶尔会流露出忧郁的眼神,让人萌生一丝不安和担忧。因为只是代课,我未曾深入了解这丝担忧和不安背后的故事。

事发后,才知道了一些:母亲在她六岁时改嫁,远走他乡,再也没有回来过;父亲是泥水匠,酗酒,赌博,暴力;家务都是小艺干的,还经常受打骂……我不知道她风平浪静的底下承受了怎样的惊涛骇浪,那一刻,自责、痛心、懊悔瞬间充满心头。

如果我们不是自私地只关注她的成绩,如果我们学校有更多地倾诉交流平台,如果有老师,哪怕是一位老师能走进她的内心,悲剧是否可以避免?作为学校唯一一位心理学专业的老师,我难道不应该有所作为吗?

9月份开学,我郑重地向校长递交了一份关于开设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意见书。从此,我真正与“走心”教育结缘,“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心灵导师”成了我的工作宗旨。

做学生成长的心灵导师,首先要自我修炼。通过自我修炼,改变自己心灵内部景观,获得自我认同,建构完整的自我,才能滋养教育勇气,成为学生的心灵伙伴。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灵伙伴,才能为学生送去温暖和安全。

我努力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试图做一名智慧者。我深知只有充分掌握心理知识,熟悉孩子的心理特征,提高运用心理技巧的能力,才能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自己与智慧同行。

于是,我乐此不疲地重新去温习认知,情绪,意志,动机等心理现象;重新去认识冯特、华生、佛洛依德、皮亚杰等心理学家;重新去感受 “助人自助”的乐趣。

我会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心理健康教育B证、A证培训考试,“心育导师”培训,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培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培训期间,结识了来自各地扎根于一线基础教育的各界同仁,带着一份赏识、微笑、虚心接纳的心情,享受着来自于他人的丰富经验、独到见解以及智慧成果,感受着共同学习给我带来的感悟、成长和真诚友谊。

很欣赏台湾的高希均先生的话,“自己再忙也要读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一直认为,读书是教师自我修养的首要途径和必要途径。不论平时工作再忙,我也不放弃读书。

我努力修炼自己的阳光心态,希望做一名幸福者。幸福是生活的终极目的,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应该把人的幸福作为最终目标。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和造就幸福的学生。而班主任的良好状态更能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行为。

经常会听到同事抱怨学生的调皮、领导的偏见、同事的误会和家长的不理解……面对这种境遇,我们怎么办?调整自己的心态吧。

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人不是被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困扰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存在着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绝对化的要求 、过分概括的评价和糟糕至极的结果。而实际上,所有这些信念都是我们自己强加于我们自己身上的。其实,换个角度看问题,心态就不一样了。

如果试着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用一种接纳、欣赏的方式,我们会进入另一种境界。“或许,我们没有过人的智商,但我们有良好的心态,有聪明的情商,有坚韧的品质,有执著向上的精神,和对教师职业的喜欢与敬畏,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与爱护,对生活的不公不怨不艾,对心中的梦想不弃不舍,只要我们拥有这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幸福的资本,一定会在前行的路上品尝到幸福的滋味,感受到幸福的温度。”(雷玲《教师的幸福资本》)。

“走心”沟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如何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如何把握积极的沟通技巧,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话题。

成长手记、青春接力日记、神秘小纸条、网上有约等都曾经成为我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初期,是个体品德习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渴望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开始有较强的主见,甚至出现过激的“叛逆”行为,思想情绪和行为极不稳定。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渡过这段特殊时期,我让学生以日记体的形式写下自己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所思所悟,通过撰写“成长手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成长手记”的内容包括“我的一天”(我的计划、自我激励、我的收获、我的反思)和“阶段性评估”(一周心得,我想对同学、老师、父母说以及“回音壁”),学生人手一本。

“今天与同桌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静下心来想想,实在是不应该。如果当时我不那样斤斤计较,不那样冲动,事情就不会这样了。”

“父母一直都在付出爱,我们要懂得珍惜、感恩,要多用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平时多关心他们,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我会善待自己的父母,我会为他们做我力所能及的事。”

“人生的困难,只是一种磨炼。”

“要做好一件事并不难,关键是用心了没有。”

“舞动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宰。”

就这样,学生在每一次自我激励、每一次总结反思中心灵得到了一次升华。

抒写青春接力日记,是我当班主任以来一直坚持在做的一件事情。每年开学初,我会给班里学生赠送一本漂亮的本子,作为全班的青春接力日记本。

本子的第一页是我们班学生设计的班徽,班名、班级宣言以及我对他们的青春寄语,本子的第二页是班里每个同学和我的亲笔签名。学生按学号每天一记。

学生都会把自己的困惑、烦恼、收获写在这本日记上,而我通过日记更能真实地了解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很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但却很喜欢写这本接力日记。

“今天看起来不是很开心,需要我的帮忙吗?记住,有问题别忘了找我。”

“天道酬勤,人世间没有不经过勤劳而成为天才的。本周我看到了勤奋的你,自信的你,开朗的你,真好!”

“昨天漂亮精美的黑板报是出自你的手?小燕子,你还会带给我们大家多少这样的惊喜呢,好期待哦!”……

这是我给班里某些同学的神秘小纸条。有时候,工作繁忙,我就会用这种小纸条的传递来代替学生的个别谈话。除此以外,每周六的晚上七点到八点半是我们班级同学和科任老师网上QQ有约的时间,聊作业、说趣事、拟计划、谈看法,同学之间的误会,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中解决了。

建立了多样的沟通渠道,加上积极地沟通技巧,这样的沟通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灵。而我以为,倾听、共情、尊重和积极关注尤为重要。

学会倾听是了解学生的前提。在办公室,时常会听到这样的师生对话。

老师很生气:“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来吗?”

学生低头:“自习课转过去,记名字了。”

老师态度强硬:“你知道违反这一条该怎么处理?”

学生解释:“老师,今天转过去是因为后面同学问我……”

老师更生气:“每次你都有理由,不想跟你废话,按照班规执行。我再警告你一次,再这样下去,你滚蛋!”

在老师的威严下,班规得以执行,但效果不见得好。问题就在沟通过程中没有倾听,没有尊重和共情,更不用说积极关注了。

共情运用在班级管理中,就是要求我们班主任换位思考,即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会学生此时此刻的想法、感受,并且能把这种感受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以教师的角色责任去因势利导地引领学生。

而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一个人,不管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只重视他是“一个人”。尤其是对一些经常被批评甚至羞辱的学生,教师的尊重更加重要。

很多同事问我:“你的学生怎么总是跟你很亲近,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你们的家长好像也特别通情达理,特别听你的话。”我也没有别的妙招,只是能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用同理心去看待问题,这样沟通起来自然就顺畅了。

经常会接到家长的电话:“董老师,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教育教育我的孩子,严厉处罚他,太不像话了,我们的话不听,你的话很听的。”电话那头是满满的焦虑和期待。孩子犯了什么错,通常情况下是又跟父母吵架拌嘴了。我的一般做法:共情尊重---鼓励对话---协商对策。

“今天的你看起来心情不是很好,怎么啦?”

“昨天跟妈妈吵架了。”

“昨天跟妈妈吵架了,你心里一定很难过。愿意具体说说吗?”

“昨天我放学回家,跟妈妈说我想出去……”

就是这样的平等对话,解决了很多问题。

“霍桑效应”揭示了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当学生被关注时,他的表现将更加优秀。积极关注涉及到对人的一种基本认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向上的动力,如果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外界的帮助,他们可以生活得更好。

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成功经验、可能存在的小改变与合理可行的目标,采取和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面对问题时愿意去思考:对他来说,什么是有效的解决方法。我始终相信学生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班里的小文,一个桀骜不驯的男生。平时与同学关系和谐,喜欢“行侠仗义”,因此赢得好人缘。思路敏捷,知识面广,但不知为什么,一到社会课就睡觉。社会老师找他谈过多次,效果不佳。

按社会老师的话说,罚也罚过,骂也骂过,还是要睡觉。按小文的话说,他也不想睡觉,可自己就是要睡着。我知道,什么“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之类的道理老师也一定讲了不少,即使不讲,读到初二,这点道理想必小文也一定知晓。怎么办?先进课堂了解了解吧。

第二天社会课,我悄悄坐到了教室后面。不出所料,小文没有睡觉。第三天,第四天也没有睡觉。我心中暗自窃喜,有戏了。

我找他到办公室,故作惊喜:“小文,这几节社会课,你不但没有睡觉,而且看起来很认真,你是怎么做到的?”小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你坐后面,我不敢不听课不记笔记,认真听老师讲,认真做笔记就不会睡了。”

我继续追问:“听起来,社会课睡觉好像不是你不能控制,而是你没有认真听,认真记笔记的原因吗?

小文支支吾吾:“我想……可能,应该是这样的。”

“太棒了!这么说,你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了?”

“如果上课认真记笔记,应该就不会睡着了……”

“太好了,以后的社会课我们就这样试试,行吗?”

就这样,我利用他不睡觉的那一堂社会课及时给予了正确的评价和表扬,让他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感受到自我价值,以此激发他进步的内在潜力。

“走心”活动,营造班级心理磁场

周国平先生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说:“教育即生长,除此之外,别无目的。”我认为生长的过程应该是幸福的,学习的本质也应该是幸福的。

但事实上,我们听到更多的是抱怨和叹息。班主任抱怨工作千头万绪,抱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没了教育热情;学生抱怨学习“亚历山大”,作业越来越多,少了学习兴趣。

有没有一种手段,可以让班级的学生不经常惹是生非?有没有一种办法,可以让班主任从手忙脚乱中解放出来?有没有一种途径,可以让学生的心灵自由伸展?

带着这种思考,我尝试着通过各种“走心”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收获快乐和幸福,享受进步与尊严。

我们班的每周一歌。在每年的暑假,我们的同学就会自己找励志的歌曲,每位同学一首,找好后发给宣传组,宣传组进行筛选(条件不符合的,重复的),编印成册,开学后,发给每位同学。

每周三,校园里都会听到我们班响亮的歌声,谁选的歌,谁负责组织教。 又是每周一歌的时间,每次到这个点,同学就会特别兴奋。

“听到我们班响彻校园的歌声,其他班同学只有羡慕嫉妒,哈哈,我们班就是棒棒哒!”

“每次放声歌唱,总有种无形的力量在催我奋进向上。”这是学生在接力日记上的话,可见,这每周一歌活动很受欢迎。

我们班有生日祝福墙和生日Party。每年开学,我会让学生统计好每位同学的生日,在班级设立生日祝福墙和召开生日Party。

在学生生日这天,筹备组会用极富个性的字体和图形在祝福墙上贴出“祝某某同学生日快乐”的祝福语,而其他同学纷纷在祝福墙上留下诚挚的祝福。

我们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班团活动课召开班级生日Party,有时也会请上父母,给同学一个惊喜。

“我不知道今天老师会把我的妈妈请来,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同学送我生日礼物。我一直以为我是一个很差的学生,同学和老师都不会关心我,因为我很吵,我还打架。特别是一航(上周跟他吵架过的一男生),还送了我一支笔,我很感动。还有我的妈妈,今天对我说的话我会记在心上……”

这是我班学生凯的生日感言。凯是我班的一男生。初次见到他,就能感觉到他身上那股桀骜不驯的劲,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成绩很差,上课注意力很不集中,对同学很不友好,整天搞恶作剧。父母亲在外打工,难得回家。按他自己的话说“反正没人会管我,小学时就这样,我无所谓。”而那一次简单而又隆重的生日Party,让他改变了不少。

我时常会带领学生做心理游戏。我很喜欢带领学生一起做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在快乐中获得心灵成长。

我带领学生玩“打开千千结”的游戏,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乱如麻的事,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随时调整自己,团结一心,齐心协力,问题就能解决;

我带领学生玩“投球和定位”的游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和交流分享中体会到合理定位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目标的重要性。

“10秒钟击掌挑战”、“个性名片秀”、“神奇漂流纸”、“超强大脑”等等心理小游戏,为学生创造了积极的心灵成长体验。

曾经有一段时间,班里几位女生关系紧张。 我找学生了解情况。“欣欣说我借钱不还。”“你在哪里听到?”“是小培告诉我的。”通过这样的对话,一下子就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很多时候同学间的误会就是在语言沟通交流中产生的。针对这一现象,我带领学生一起玩“复制不走样”的心理游戏。

游戏结束后,她们当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我是最后一个,虽然只有一句话,但经过五个人的复制,传入我耳朵的已经不是原来的话了。一句非常简单的绕口令都会发生这么多误解,我们生活中的交流就更容易产生误会了。”

“走心”辅导,促进学生自我成长

这里所说的“走心”辅导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是指辅导者与来访者建立开放、协调的辅导关系,运用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帮助来访者解决其个别心理困惑,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辅导活动。

初中生正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他们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很需要我们运用心理辅导技巧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小叶是我上一届的初三学生。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每学期获一等奖学金。但到了初三第二学期,成绩突然下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听她母亲说还出现了头痛 、吃不下、睡不着等症状。

“考试焦虑症”?我头脑里突然闪出这个词。多次找她沟通,获得的基本信息是这样的:“升入初三以来,连续两次综合模拟考我都没有考好,中考也肯定不会好。虽然每次考试前我都会对自己说,一定要考好。可考试时总是会感到紧张不安,手心还会出汗,担心考试失败,害怕父母批评,害怕被人家瞧不起,常常吃不下,睡不着,有时还头痛。”

征得她的同意,我给了她一份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结果,标准分63 分,属于中等焦虑。根据评估与诊断,可以确定为这就是考试焦虑症。

针对小叶这种情况,我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个别辅导。我耐心向小叶讲解有关情绪ABC相关知识,鼓励她积极发现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考试成绩是对自己价值的一个肯定,自己一定要考好,否则就没有价值”;

过度概括——“连续两次综合模拟考没有考好,中考也肯定不行了”;

糟糕至极——“没考好就是失败,就会让班主任失望、更让父母伤心、让同学笑话”。

鼓励她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得出合理信念:“一次考试成绩差,只能说明这一次成绩差,不能说明以后永远差。 ”

“本次考试成绩差,说明这次考试帮我发现了自己知识上更多的不足,能促使我尽早弥补上,中考时才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同时让她学习和练习放松技术,考试紧张时试着去做,以缓解焦虑情绪。

经过将近一个月时间,小叶自己说: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考试过程中也不再紧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上课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和测验成绩明显提高。辅导结束后一周,又迎来了一次模拟考,这次考了班级第二。

我一直觉得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心灵熏陶心灵,以情操陶冶情操。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精密工程,既需要献身其中的热情,无私忘我的爱心,以及持之以恒的耐心。

教育是一个慢功夫,急不得、快不得,因为欲速则不达。慢一点,给孩子一点成长的空间,进步就是优秀;慢一点,也给教师自己一点选择的空间,适合就是最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问题学生”转化教育的点滴感想
做学生的引路人
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初中班主任的心理教育:其实我懂得你的心
攻心术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