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悟在职场:如何知“人性”、识“人品”?

现代职场,尽管有远比之前更为方便的工具和渠道,譬如互联网,譬如社交媒体,譬如猎头公司,譬如第三方背景调查公司等等。然而,要做到真正相对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团队成员的“人性”,还是有着相当的难度。

何也?因为我们通常如此:

1、重形式,轻内容:

现代职场的一些HR们,对于各种调查表格非常熟练,至于要调查了解什么,或者说什么是值得考察的,就呵呵了。

2、重外延,轻内涵:

我们应该知道,“人性”都包括哪些东西,尤其是内涵的东西,远比外延更为重要。譬如常见的HR背景调查问:XXX工作如何,同事关系如何......看起来很职业的模式化问卷,其实连“人性”的door都没有找到。

3、重渠道,轻方法:

此处的“方法”,是指HR调查或者我们识别“人性”的“方法论”。没有正确的方法论,对于“人性”的调研和考察,要么蜻蜓点水,要么浮于表面,要么有失偏颇。因为“方法论”出了问题,譬如你调查某人之“人性”,刚好电话问到该人的“死对头”,则你得出的结论非但不能“仅供参考”,甚至是与本来面目“大相径庭”的。

4、重工具,轻策略;

如上所述,正是因为现代职场,有不少看起来很好用的“测试工具”等。于是,大家就一窝蜂的涌上去,拿来便用。殊不知,这种没有“策略”作为源点的调研或者评测工具,往往连出发点都有着巨大的问题。

综上可见,无论是HR在选拔候选人之时,还是我们的BOSS们在日常的部门总监“人性”考察。的确存在不少的误区和挑战。

然而,我一直推崇并认为:

古今完人诸葛亮老前辈,应该算是当今HR(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祖。

他对于如何“知人性”,早就有如下相当完美的描述: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人性”并不难察!)

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人性”的假象!)

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人性”考察的7种“方法”!)

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

通过上述7种“考察”方法,我们就可以对一个人才的7大方面有了非常深入内核的认识:

志趣(可以引申为“价值观”是否与你的企业文化相匹配?)

应变(随机应变能力、市场反应能力。)

见识(知识、技能)

担当(责任感、勇气、抗压能力)

性情(本色的潜在的性格)

清廉(贪财或者廉洁)

信守(守信、诚信)

看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知人性”的锦囊妙计啦。

然而,真的要实践,你却会发现一个大大的问题——考察人的水平高低!

如果考察人本身就不辨是非,口才不佳,缺计少谋,不知危机(不了解业务,看不到行业以及企业的趋势和风险)......

可以想象,这样的考察人(主考官),能够真正的运用诸葛亮前辈的“知人性”策略,并为企业找到或者甄别出优秀的“将才”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背调工具可以查哪些内容?流程是怎么样的?
精益生产:过度追求方法论,都是无用功!
HR常用的面试方法和面试问题
“我面试了我的前领导,他连做我的下属都不配”
销售从菜鸟到高手的成长路径,你趟对了没?(下)
人才盘点全攻略,全到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