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寺庙里的那些佛菩萨,为什么都闭着眼睛?

去过寺庙的人里,肯定有一部分人发现了一个问题:佛菩萨的眼睛,大都是闭着的。不是说,佛菩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度化世间众生吗,闭着眼睛怎么看呢?

其实,这里有些误解,佛菩萨的眼睛并不是闭着的。

标准的佛菩萨像,其实是在坐禅的姿势,如果有过禅修经验的人,马上就会明白,佛菩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闭着眼睛,而是介于闭着和睁开之间的一种状态。

为什么呢?

有过禅修经验的人肯定知道,禅修忌讳两种极端:眼睛完全睁开时,内心容易散乱(被外物干扰);眼睛完全闭上时,内心容易昏沉(瞌睡)。而禅定的状态,既不是昏沉(睡着),又是很宁定的,所以,以佛像的形式来表现,便是半睁半闭的一种形象。

佛陀住世时,他自己是明确反对偶像崇拜的,而在释迦牟尼灭度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佛教徒也的确没有偶像崇拜的习惯。不过后来,犍陀罗艺术的兴起,使得佛陀的形象被刻画成雕像,并为信徒们所膜拜。

那么,既然是膜拜的偶像,自然是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而佛像的形象,是否写实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表现出来的含义。

佛教追求禅定,因此,标准的佛像,就以一种禅定的形象示人,让人——不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一见之下就马上能认出来,这就是禅定的佛!

有漏君看到网上有人解释说,佛菩萨像闭着眼睛是因为觉得世间众生太苦,慈悲而不忍见受苦众生。这个说法,有漏君也只能付诸一笑了。

慈悲的佛菩萨,怎么会不忍见众生受苦呢?人家救苦救难还来不及,怎么会看一眼都不忍看呢。

这佛菩萨的“闭眼”,和观音菩萨的名号类似:鸠摩罗什翻译为“观世音菩萨”,并且为后世沿用,但玄奘在翻译《心经》时翻译为“观自在菩萨”,而我们今天熟悉的《心经》版本,也是玄奘翻译的版本。

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是同一位菩萨,但《心经》着重于讲自性,因此,翻译成“观自在”更贴切一些,这就像佛菩萨像,半睁半闭眼睛,其实表现得更多的是禅定的状态,而对于度化群生的意象,则较少涉及。

事实上,标准的佛像虽然是半睁半闭着眼睛的样子,但人们熟悉的观音菩萨,半睁半闭的形象却并不明显。

这是因为,在大乘佛教里,菩萨都是“自觉觉他”的,并不专重于自己的禅定,因此,也就不必拘泥于表现半睁半闭的姿态了。

作者微信:1398989034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菩萨和佛的眼睛!为何要七分闭,三分开?
中国寺庙的由来及寺庙的建筑特点
探秘五台山,世间诞佛元!“佛元”“空间善”的起缘,讲述一段先生受点化的真实故事。
旅行志之——闲话“寺”
老黄跟你说佛像的起源
莫高窟,一个皇家、平民共建的古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