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晒书节 | 楮墨流辉——南京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展

截至2021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487家单位收藏的13026部古籍入选,其中631部为南京图书馆藏品。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图历史文献部特从入选古籍中遴选出112部,按“唐宋本”“辽金元本”“明清本”“稿抄本”四个专题进行线上分类分期展示,以体现南图在古籍收藏方面的深厚积淀与传承有序,彰显中华古籍之美。

本次展览采用线上模式,每种古籍配以文字说明,以揭示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并附有一至二幅反映版本特色的书影,较全面地展示了南图所藏珍贵古籍的特色和价值,具有极高的鉴赏性。所选古籍形式多样、珍品迭出,涵盖了内府、藩府、私人、家塾、书坊等多种刻书机构,版本包括套印本、活字本、拓本、钤印本、彩绘本等等,不一而足,具有极高的文献、文物及艺术价值。

明清本

明清两代雕版繁荣,刻书盛况远超宋元。明代刻书,不同时期特征不同。明初至正德:黑口、赵字、继元。嘉靖至万历:白口、方字、仿宋。万历至崇祯:白口、长字、有讳。清代刻书,版式多样,讲究避讳。硬体字横平竖直、字体方正;软体字个性舒展、灵动秀雅,于康雍乾三朝风行一时。

单元看点

洪武原刊,雕版古朴,雅近元刻,集古今名家校订批跋的明洪武刻本《苏州府志》。苏州府建制于明初,此为历史上第一部《苏州府志》。

明初所刻,尚有元刻遗风的《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书中夹缝多有朱笔校字,为校勘名家何焯手笔,卷末有康熙四十三年何焯跋文。

明弘治十二年杨茂仁刻《杨文懿公文集》为杨氏家刻本,杨家有“一门五进士”之谓。书经黄丕烈、汪宪、吴翌凤、汪士钟等名家递藏,末有藏书大家黄丕烈题跋。

清道光二十七年泾县翟金生泥活字印本《仙屏书屋初集诗录》。校刊精审,为存世泥活字印本之代表。

线上看展

01

[洪武]苏州府志五十卷图一卷 (明)卢熊纂修  明洪武刻本 傅增湘跋,汪希董跋并录黄廷鉴校跋及顾遴士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卢熊(1331-1380),字公武,昆山人。从学于著名学者杨维桢,元末明初任吴县教谕,官至兖州知州。

苏州府建制于明初,此为历史上第一部《苏州府志》。洪武原刊至民国间已十分少见。傅增湘曾购得一部,为康乾间宋宾王手校本。当时的过云楼主人顾鹤逸因此书为本郡名志,有意收购,但傅氏未能割爱。之后,傅氏为顾鹤逸另购得同版一部,即此本。(见卷端傅氏手跋)此洪武原刊雕版古朴,雅近元刻,又集古今名家校订批跋,甚为宝贵。

框高24.8厘米,宽16.5厘米。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黑或双对鱼尾。钤“藏园”、“傅印增湘”、“沅叔”等印。国家名录号11660。

02

琼林雅韵不分卷 (明)朱权撰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刻本 丁丙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朱权(1378-1448),朱元璋第十七子,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十三岁封宁王,永乐元年改封南昌。朱权一生涉猎广泛,于音乐、道教、星历、医卜、戏曲等皆有成就。

是书为曲韵专书。正文不分卷,分十九个韵部:一穹窿,二邦昌,三诗词,四丕基,五车书,六泰阶,七仁恩,八安闲,九囗(左角 右端)鸾,十干元,十一箫韶,十二珂和,十三嘉华,十四砗琊,十五清宁,十六周流,十七金琛,十八潭岩,十九恬谦。共收字八千余个,并于各字之下加注字义。

框高24.9厘米,宽16.7厘米。半叶九行,行字不等,小字双行,字无定数。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钤“璜川吴氏收藏图书”、“八千卷楼珍藏善本”、“四库坿存”、“丁氏八千卷楼藏书记”等印。国家名录号02280。

03

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集四十三卷别集二卷外集二卷 (唐)柳宗元撰 (宋)童宗说注释 (宋)张敦颐音辩 (宋)潘纬音义 附录一卷  明初刻本  何焯批校并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是书为柳宗元诗文集之宋代注释本。编者将童宗说、张敦颐、潘纬三家注释合为一书,以“童云”、“张云”、“潘云”别之。随文附有注音及释文,僻音难字,一一疏通。选编严谨,虽详博不足,但简明易晓,对研读柳文颇有帮助,是柳集早期注释本中流传较广的一部。

此本为明初所刻,尚有元刻遗风。该书曾为清代校勘名家何焯所藏。书中夹缝多有朱笔校字,为何焯手笔,卷末有康熙四十三年何焯跋文一篇。

框高19厘米,宽12.9厘米。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小字双行同,四周双边,上下黑口,双顺黑鱼尾。钤“周震”、“谢印复申”、“陈留世家”、“周翰”、“语古”、“惟守艹堂”等印。全书有印九十余枚,大多为此类闲章。国家名录号11852。

04

历代名臣奏议三百五十卷(明)黄淮 杨士奇等辑 明永乐内府刻本 丁丙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杨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号东里,以字行,泰和(今江西吉安市泰和县)人。官至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

正文三百五十卷,卷帙宏大,辑录历代名臣学士所进奏、疏、议、札子、封事、策对等共八千余条。全书分为君德、圣学、孝亲、敬天、郊庙、务农、田制、学校、风俗、礼乐、用人、求贤、知人、建官、选举、法令、兵制、赋役、律历、御边、夷狄等共六十五门,以为治国之鉴。

框高25.2厘米,宽16.1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六字,四周双边,上下黑口,双对黑鱼尾。钤“广运之宝”、 “大将军图书之府”等印。国家名录号03873。

05

天元玉历祥异赋七卷(明)仁宗朱高炽撰 明洪煕元年(1425)内府刻本 丁丙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朱高炽(1378-1425),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在位十个月。庙号仁宗。

是书为星占术著作,专记有关天文、气象等内容,如日食变异、月凌犯五星、帝王气象等。乾隆年间曾入禁毁书目,后世多以抄本行世。

框高18.6厘米,宽12.7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或三行,字数不等。黑口,双对花黑鱼尾。钤“广运之宝”、“内府之章”等印。国家名录号01831。

06

历代臣鉴三十七卷(明)宣宗朱瞻基撰  明宣德元年(1426)内府刻本 丁丙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是书乃宣宗敕令臣工编就,总执笔人为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杨荣。

该书选取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历代权臣,从历代经史读本中摘抄其代表性事例加以编辑,以为鉴戒。正文三十七卷,分两部分,卷一至二十九“善可为法”,卷三十至三十七“恶可为戒”。

框高27.3厘米,宽18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四周双边,上下粗黑口,双对花鱼尾。钤“八千卷楼珍藏善本”、“钱唐丁氏藏书”、“八千卷楼”、“四库坿存”、“光绪壬辰钱塘嘉惠堂丁氏所得”等印。国家名录号03915。

07

周易传义十卷(宋)程颐 朱熹撰  上下篇义一卷  (宋)程颐撰  易图集录一卷易五赞一卷筮仪一卷  (宋)朱熹撰  易说纲领一卷  (宋)程颐 朱熹撰  明正统十二年(1447)司礼监刻本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司礼监始设于明初,是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官署之一,有“第一署”之称。其下属经厂专掌刻书出版事宜,规模大、分工细,所刻之书版式阔大,刻印皆精。

该书前有司礼监奉旨重刊《五经四书》文,无总目录。正文十卷,卷一至四为上经三十卦,卷五至八为下经三十四卦,卷九系辞传分上下,卷十说卦传、杂卦传。

框高23.4厘米,宽16.8厘米。半叶八行,行十四字,小字双行,行十八字。四周双边,上下黑口,双顺黑鱼尾。国家名录号10030。

08

历代君鉴五十卷(明)代宗朱祁钰撰 明景泰四年(1453)内府刻本 丁丙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朱祁钰(1428-1457),明宣宗次子,明朝第七位皇帝。是书总执笔人为宣宗宣德五年探花、翰林院编修林文。

与《历代臣鉴》相类,本书择取历代帝王善恶事迹,以为鉴戒。卷一至三十五为“善可为法”,卷三十六至五十为“恶可为戒”。

框高27.7厘米,宽18.1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四周双边,上下粗黑口,双对花鱼尾。钤“求己室”、“八千卷楼珍藏善本”、“钱唐丁氏藏书”、“八千卷楼”、“四库坿存”、“光绪壬辰钱塘嘉惠堂丁氏所得”等印。国家名录号03925。

09

润州先贤录六卷(明)姚堂 刘文徽辑  明天顺七年(1463)刻本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姚堂,字彦容,又字仲升,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人。明正统四年进士。历任广信知府、苏州知府、镇江知府,成化时为广东参政。著有《广信先贤事实录》。刘文徽,字迪猷,湘阴(今属湖南岳阳)人。明宣德四年举人。官至扬州同知。

正文凡六卷,卷一高风,卷二忠节,卷三相业,卷四直谏,卷五德望,卷六文学。全书辑录镇江先贤二十人,自周延陵季子迄宋洪兴祖止,分六门,先为像、赞,再列其人传记事实、著述或名公碑记吊祭之文。

框高23.3厘米,宽14.6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一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钤“真州吴氏有福读书堂藏书”印。国家名录号01561。

10

贞观政要十卷 (唐)吴兢撰  (元)戈直集论  明成化十二年(1476)崇府刻本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历任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等。

是书分类编辑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关于国家治理的言论。元戈直于每条之后列举古人论说及自己的见解。

框高25.6厘米,宽18.4厘米。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双对鱼尾。钤“赐锦堂收藏图书”、“时还轩藏书记”、“欧寄室王氏收藏”等印。国家名录号03840。

11

杨文懿公文集三十卷 (明)杨守陈撰  明弘治十二年(1499)杨茂仁刻本  黄丕烈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杨守陈(1425-1489),字维新,号镜川,一作晋庵,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卒谥文懿。杨氏一门,除杨守陈外,他的弟弟守址,堂弟守随、守隅,侄子茂元均系进士出身,故有“一门五进士”之称。

此本为杨氏家刻本。经黄丕烈、汪宪、吴翌凤、汪士钟等名家递藏。末有藏书大家黄丕烈题跋。

框高19.5厘米,宽13.6厘米。半叶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钤“枚庵浏览所及”、“吴翌凤家藏文苑”、“汪士钟藏”、“平阳汪氏藏书印”、“平江汪宪奎秋浦印记”、“顾遴士”、“顾鹤逸藏书印”等。国家名录号11929。

12

渭南文集五十卷 (宋)陆游撰  明弘治十五年(1502)华珵铜活字印本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剑南诗稿》等。

是书为陆游晚年亲自编定的词文集,因其受封渭南伯,故名。正文依次为:表、笺、札子、奏状、启、书、序、碑、记、铭、传、疏、祝文、劝农文、跋、墓志铭、墓表、塔铭、祭文、哀辞、天彭牡丹谱、致语、入蜀记、词。

华珵(1438-1514),字汝德,号梦萱,江苏无锡人。有藏书楼名尚古斋,所制活板甚精密,印有多种书籍。

框高23.4厘米,宽14.1厘米。半叶九行,行十八字,左右双边,小字双行,行十八字,白口,单黑鱼尾。钤“仲鱼图象”、“得此书费辛苦后之人其鉴我”、“鸥寄室王氏收藏”等印。国家名录号02083。

13

楚骚五卷 (楚)屈原撰 附录一卷 (汉)司马迁撰 明正德十五年(1520)熊宇篆字刻本  查日华跋 

上下拉动查看简介

明正德嘉靖年间复古之风盛行,好古之人以篆文抄写刊刻先秦典籍,颇具艺术欣赏价值。然篆字上版刊刻不易,故较为少见。是书首为正德十五年长沙熊宇撰“楚骚序”,正文凡五卷,皆于篆字下附正字。

框高19.4厘米,宽14.8厘米。半叶五行,大小字相间,每行五个大字篆字,下附五个小字正字。四周单边,白口,无鱼尾。钤“经训堂”、“济阳经训堂查氏图书”、“猷州查子穆藏书之印”、“查氏松森家藏”、“丽圃审定”、“泾川樝氏紫藤花馆藏书之印”、“酉山手校”等印。国家名录号0200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清古籍鉴定
南京图书馆古籍线上展(之三):10部宋版,名家钤藏题跋
古籍名词术语
读《清代内府刻书图录》发现的一点小问题
明初木刻孤本《诗学权舆》
刻本类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