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浔阳江头,九江史迹 | 你崇拜的文人墨客都去过这里

庐山北麓,鄱阳湖畔,长江中游的南岸,是九江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所谓的浔阳江万里长江流经江西省九江市北的一段,因九江古称浔阳,所以又名浔阳江你第一次听到“浔阳江”名字的时候,一定是那首“浔阳江头夜送客”吧?

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让浔阳江妇孺皆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大诗人白居易是当时浔阳的江州司马,浔阳九江的标志,自古以来就是人集之地。如今的浔阳楼虽然是重建的,但浔阳江头的人生百味,千百年来都在写照着真实的九江

上图:浔阳楼今昔

位处江边的九江地势低洼,古常遭水患明万历十四年,当时的郡守吴秀笃信风水,便在回龙矶上历时18年,募资兴建了锁江楼。随后他又借鉴大禹治水时曾用铁牛镇水,在锁江楼旁铸铁牛四只文风是古时的官人大力倡导的,锁江楼塔作为文峰塔也被建起。史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夜,九江发生强烈地震,矶岸崩塌,锁江楼和铁牛都坠入长江,唯有文峰塔屹立不倒

上二图:锁江楼与锁江楼塔(国七)

九江城内另一座古塔——能仁寺内大胜塔,古塔有宋风,始建于宋代,后历代均有重修。

上二图:大胜塔(国七)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对鄱阳湖浩渺水色的描写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入海量的总和,因此,鄱阳湖又被称为“长江之肾”。

我是从江西省九江市走近鄱阳湖的,生平两次踏足九江访古都是冬季,看冬日的鄱阳湖上,满目枯黄,流水似线,一派悲壮苍凉的景象,正可谓是:“一任寒冬起冷飙,鄱阳湖上也逍遥”。枯水期的鄱阳湖很容易另人为第一大淡水湖担忧,置身其中,恍惚间更像是来到了塞外草原不见想象中湖水泛舟的样子,孤独的炊烟自无名州上笔直滚滚升起,弥漫之后则袅袅散去。

上二图:冬日的鄱阳湖,背景是庐山

也好,正是这种枯竭,紫阳堤完全露出湖面,让我看清了它有两道堤坝。那是历史中南宋的记忆:彼时江西、岭南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朝廷要确保鄱阳湖、赣江水道的安全与漕运的通畅。但浩瀚的鄱阳湖,一旦大风吹起,洪涛扑来,必将岸崩石落,往来船舶难以停泊。于是南康知军吴审礼,派人“构木为障”。崇宁年间,知军孙乔年改以石建堤,“堤长百五十丈,广三丈,可容千艘”,这些是紫阳堤历史上的记载。

上二图:紫阳堤(国七)

枫叶飘零,落红乱舞,遥想古人划着船航行在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里遥望庐山是怎样一种惬意?脚步切换到庐山脚下的观音桥,桥身上宋大中祥符七年的营造题记,娓娓的记述着1000年以来他走过的日子。千年来任凭桥下银河倾泻撞击,观音桥桥身至今安然无恙,古桥的建造者陈氏兄弟凭借劳动的双手凌空飞架巨桥,真是神来之笔

上四图:观音桥(国三)

庐山五老峰青山环绕,道贯溪从庭院前面的翠碧中穿过,傍溪而行的,是朱熹当年往返南康的古道。白鹿洞书院是一座绿树掩映中的楼阁庭院式古建筑,说是书院,其实是一座很简朴的山间居舍,灰墙青瓦,石阶木檐,所有的门窗都向青山开着。回望历史,对白鹿洞书院贡献最大应该就是朱熹,他刚到江西为官时,就派人访查白鹿洞旧址,拨巨款重建书院,搜遍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用品以供办学之用。

上六图:白鹿书院(国三)

朱熹目睹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佛道的流行,传统儒学的独尊地位被打破,加上金军的入侵宋室的南渡,在国家山河破碎的政治背景下,文化与教育事业陷于崩溃边缘,世袭官学的衰落和科举制度的腐败,再也无法肩负起培养社会人才的作用,官学教育成了有名无实的摆设。眼看国家日益走向衰败的局面,朱熹心急如焚,于是立志通过创办书院来实现教育改革的宏愿。

同样与九江有缘的还有周敦颐,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曾在甘棠湖上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中烟水二字,名烟水亭。如今的九江烟水亭是清末重建的,亭前石雕围栏贴水而起,垂枝翠柏点缀其间,小众古建贵在环境之美,有了湖光山色的映衬,古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上五图:烟水亭(省保)

上三图:位于九江市郊的周敦颐墓(省保)

苏东坡也来过九江,一座石钟山的著名,和苏东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石钟山曾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在石钟山深潭上听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悦耳,故名石钟。为揭开谜底苏东坡在一个月圆之夜亲自泛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便发出钟鸣般的声响,于是苏轼《石钟山记》诞生了从此石钟山也成为名山了。

上三图:石钟山(国七)

李白一首《望庐山瀑布》使庐山早已是妇孺皆知,实际上庐山以其独特的奇峰飞瀑所处地理位置大江大湖之旁的交通便利优势历史上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与文武官员他们或游览、隐居、讲学咏叹并题刻于峭壁岩石上笔体或娟秀或豪放,美不胜收。秀峰摩崖石刻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庐山胜水辉映成趣,是庐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家之众多,书道之精深,这种大自然中的书法与诗歌殿堂,中华名山中绝对位列前席

上二图:庐山瀑布

上四图:秀峰摩崖(国六)

九江,岁月流逝里,这古城历经太多世事沧桑这些零星散落的史迹,日间望江沉寂,夜间灯火通明在现代繁华的城市里,呈现历史岁月中古城曾有过的的丰韵。站在楼台亭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把斑驳的光影投在褪色的老墙和泛着青光的江堤上,远去的繁茂虽已是捕风捉影的感叹却绝不是庸俗之地,世事都是沾染着人间烟火,倚栏和风而已。

上图:美孚洋行旧址(国六)

上图:同文书院(国七)

上图:姑塘海关旧址(国八)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九江”便是本文中涉及的所有国保简介与定位,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地输入关键字查找简介和定位;可以统计自己去过多少“国保”点,再一个个划去心愿单;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寻访所得,所有国保点均直接导航即可。

斯飞坐标 交易担保 放心买 斯飞坐标 小程序

推荐目前一个大展——故宫的“何以中国”线上图文直播。特别适合来不了北京,或者人在北京却没时间去现场的朋友;也非常适合看了现场,但需要专业讲解的朋友。扫码订阅,无限回播,高清美图,专业讲解。

古迹探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遍中国》之江西省九江
九江府
跟着唐宋诗词游长江(23):江州(九江)之长江、鄱阳湖
九江为什么叫九江?
大九江赋
美丽中国行之江西 九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