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省市金银器展|管窥“大北城窖藏”
userphoto

2022.12.31 北京

关注



五省市金银器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这里有一处展陈来自易县文物保管所选送的200余件的“大北城辽金窖藏”格外醒目……




正如许多窖藏一样,大北城的窖藏也是藏匿于一个陶罐中,像极了何家村窖藏那般,一件件道出其神秘的色彩来。


又是一个神奇的陶罐

(资料:1986年4月,在河北易县大北城村发现金窖藏,出土有银锭。(《曹密主动上交珍贵出土文物》,《文物报》,1987年8月21日)

也是神奇,这么个不起眼的罐子,竟能藏下400余件金银器和其他玉器玛瑙等物……

这次送展的约200余件金银器文物均出自易县大北城(第一次感知这个地名,就是在张石高速上有一个“大北城”出口),从此这个鲜为人知,深藏阁楼之中的“窖藏”得以闪亮登场,“大规模”向大众展示。

入窖藏年代:


墨书金箔(这次展出有21个金箔,其中12个着墨书)

窖藏出土有很多金箔和银锭,本次展出有18块银锭,其中的一块银锭上刻铭“政和六年”,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正是处于辽宋金大变革时代(银锭中有“成都府军资库起发政和六年八月“刻铭,是北宋产物,可能是作为岁币输辽。军资库为国计库。)


刻铭的平首束腰银锭

我们可能受影视剧影响,很多人认为哪个朝代的银子的形状都是元宝,其实历史不是这样的,从出土的文物和流传下来的货币看主要是银锭,宋代的银锭主要形制还是银铤。北宋通行重50两的银锭,银锭上普遍铸有文字,记有地名、用途、重量、官吏、匠人名称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白银的使用情况。


弧首束腰银锭

宋代银铤的主要形制,有平首束腰、回首束腰和弧首束腰三种形制。

这次送展的特色:

大致浏览一遍,“重金银”——是大北城窖藏的主要特色,而这些金银器又多带“胭脂气”,女性饰品居多,诸如头饰(冠饰、簪、钗、栉、耳饰等)、项饰、钏和一些其他金饰。


冠饰(银坠五佛金冠饰)

整个200余件金银器中有两种冠饰,另外还有一种为“银龙冠饰”。


银制金钿簪

说到“簪”,这里多说几句。因看到本次的展陈有许多命名上的“混乱”,故重申下概念:

《说文》中:“笄,簪也”。秦汉以后,笄改成“簪”。就形制而言,单股笄称“簪”,双股笄称“钗”,笄首有垂珠坠饰者称之为“步摇”。还有一种叫“金钿”的(如上图所示),是用金银等金属材料制作的花状发饰,形式有两种,一是金花背部有细杆,另一种背部无支撑,金花上有孔直接以簪钗贯入发髻中。


金凤首银簪


三叶纹首银钗

特喜欢上图的三叶纹银钗,钗头三叶鎏金局部已有斑驳,这并不重要,可人儿的是在钗头与钗股结合部竟然有一缠绕回首的“鸭头”(我想应该是鸳鸯吧),给冰冷的银器上平添几分浪漫温馨。


凤凰葡萄纹金饰

标明为“金饰”,按形状应为“钗首”饰件,传统的吉祥寓意。


荷叶金饰件


手痒痒了,涂鸦一幅

展陈标注为“金饰件”,从荷叶上的探孔和右边鱼嘴上的环形接口上,推测该为“步摇”饰件。

耳饰,这次送展有葵花葫芦金、荷叶形和牡丹花饰耳环三种。多为高贵吉祥,福寿等寓意。


荷叶形


葵花葫芦金

宋代女性发饰除了簪钗花钿外主要还有发梳,而这次送展的基本都是花色繁缛,金碧辉煌的那种。


半月形仰覆莲纹金梳子

繁缛富贵,还有缠枝纹的,还有金背银梳形制,大都采用模压,锤锻,錾刻,焊接等工艺。形制精美富丽,有盛唐遗韵。

釧,臂环也,俗称镯。这次送展有两种形制,一是长筒螺旋状,两头金丝缠绕;另一种是单环。


錾刻花纹,模压成型的柳叶金钏

面对金碧辉煌,银光闪烁展柜中的金银器,尤其是大北城窖藏易县文保所选送的85个花式银盘,占了整整两个展柜,够“豪”的,但我更喜爱端坐最后的那组酒具,尤其是“花式口银盏”,那纹络,细致的无法忘怀。


模压錾刻的花边,精致!

相比这些玲琅满目,过于“豪气”的饰件,探秘的心态,让我对一组“革带饰”,产生出浓厚兴趣。


展示出的效果图

由于大北城窖藏可阅的资料很少,给“读”带来诸多不便利。只能从零碎的可借鉴的资料中寻觅。

说到“带饰”,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他们习惯在腰带上佩挂弓、箭、刀等狩猎用具,所以蹀躞带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饰。

《契丹国志》二十三卷的衣服制度一节中曾记载:“蕃官戴毡冠,上以金花为饰,……系蹀鞢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缀饰。”

蹀躞带的实物在内蒙古赤峰大营子辽墓出土的一件,以丝织品包裹皮革而成,上缀有七块方形、两块心形和一块椭圆形饰牌,其中六块饰牌的模孔中,都缀有狭窄的革带,革带上还缀有带箍、带扣等装置,可以随时取下,以便佩物。

在陈国公主墓中,出土了六条目前所见辽代最完整的腰带,它们形式多样,分为蹀躞带与非蹀躞带。而在驸马的身上就出土有六条形制各异的带饰,如金銙银鞓蹀躞带,下悬小带,左、右悬佩银囊和银刀、银锥。在公主的腰间也有圭形金銙丝带、玉銙丝鞓蹀躞带等。

这次展陈,倒是引出了张家口宣化下八里韩师训墓的一处壁画来佐证。我也凑机会在网上购得一本《文物》1992年第六期刊物,里面就有“下八里韩师训墓的发掘简报”,也罗列出来墓的后室西北壁上的“备装图”(展陈给出的名称为“荐献图”)


韩师训后室西北壁“备装图”(局部)


线绘图


图中正中站立的男子,手中拿着,前面衣架挂着的都是各式的“革带”,而发掘简报也对这幅壁画给予重点推介:


发掘简报给予的肯定

展陈也给出了一些文字和图录,以便对这组“带饰”有个更多了解:


复原图

下面就将这些“革饰”细节图予以展示


扣饰


第一组五块金饰之一


第一组五块金饰之二


第二组两头扣饰


最上面一组的“心形饰”

(从细节看,一个心形饰摆放“反了”,右边的人物颠倒,这次展陈许多地方可谓太不上心,乱粥的主题,真有些对不起这些文物)


心形饰细节图

之所以能引起我的好奇,是金饰中的画面,让我有一探究竟的驱使……

请教过波师,也上图新浪微博咨询,图案中的寓意?到底几个意思?!

还是我一直关注的北京大V@鞋楦儿,给出个解释,用于本文的结尾:


微博求证贴内容

对于过往云烟,考证是永远没有答案的,只有无限接近,对于大北城窖藏,同样如此……

2019年12月12日晚于云伫山房 by 杨群佑



相知如阅读,横竖间似“,”停顿,又如“。”般驻留

感谢如约在文字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 “平安无事”十两束腰银锭
金银曜烁 美熠四方——京冀晋豫陕五省市金银器展赏析
中国古代金银器鉴赏
中国古代玉带具沿革(1)
银锭铭文、器形、重量与种类简介
元宝的前世今生(欣赏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