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罕的元代串玉珠金镯》·苏迅·

       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家族号称“陇右豪门”,从汪世显到其曾孙五代,贯元朝始终,“为官者一百八十余人,其中王者三(汪世显、次子汪德臣、孙子汪惟正),公者十”,即著名的“三王十国公”。汪氏一门至少有3位驸马。他们父子兄弟相继担任“巩昌等二十四处便宜都总帅”,长期镇守西南、西北的广阔疆土。
       汪氏家族墓地,约建于蒙古乃马真后癸卯(1243年),止于明万历丙辰(1616年),历经14代,计360余载。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墓群,共有270多座墓葬。
       自2011年起,考古学者已清理发掘了29座,出土各类文物735件,包含陶器200余件、瓷器60余件、漆木器140余件、铜器50余件,还有金器、玉器、丝织品等各类文物。汪氏墓群是我国保存完整且比较少有的家族墓群,是我国最大元墓群。
       出土的珍贵文物有:

元代琉璃莲花托盏。国宝级。全国仅此一件。

南宋官窑粉青釉瓜棱瓶,国宝级。高15.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8.8厘米。汪氏家族墓出土的两件官窑粉青釉多棱直颈瓶,被视为汪氏家族墓最珍贵的两件藏品,现在分别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与漳县博物馆。

元代釉里红高足杯。一级。甘肃省博物馆藏。2高8.7厘米,口径8.9厘米,足直径3.6厘米。

“复古殿冬”定窑刻花盘。一级。甘肃省博物馆藏。4号墓出土了两件定窑瓷器,底部刻有“复古殿冬”四个字。“复古殿”是皇帝休息的场所,学者认为这款瓷器应是南宋高宗时候所造,但它如何流传到陇西,目前尚未有结论。

元代串珠,漳县博物馆藏。珠径1.2厘米。以16枚乌木雕核花面、橄榄核与14枚白色料珠相串连成饰物。

元代金冠顶,漳县博物馆藏。高1.4厘米,对角长4厘米。正中为一圆珠形,圆珠底部接珍珠纹一周。珍珠纹正中接三个相连的圆环。圆珠上部有一近方形开口,内有珍珠一颗。

       汪氏家族墓出土的玉器共20余件。其中最为罕见的是元代串玉珠金镯一对,未见有同类器物出土:

【1】元代串玉珠金镯,漳县博物馆藏。径6厘米。两件。金玉质,呈条形环状,每串以赤金片串18粒彩色弧形玉珠而成。完整。

【2】宋元鱼闹莲纹玉佩,漳县博物馆藏。长6厘米,宽3.4厘米,厚0.3厘米,白玉材质。

【3】元代海东青啄天鹅带饰,漳县博物馆藏。长7.85厘米,宽6.4厘米,厚1.3厘米。白玉材质,椭圆形。

【4】元代白玉佩饰,漳县博物馆藏。长7厘米,宽5厘米,厚0.5厘米。

【5】元代玉带饰,漳县博物馆藏。由15块大小不等的长方形白玉片组成,长1.1厘米至5.5厘米,宽1厘米至3厘米,厚0.3厘米至1.2厘米,正面雕刻鹤、龟、云等图案。

【6】元代花卉纹玉带饰,漳县博物馆藏。8件。

【7】元代金镶玉耳坠,漳县博物馆藏。断面0.15厘米,长12.5厘米,白玉透雕,有卷曲状金线饰于其间,后有金质柱形柄。此件外型虽然像耳坠,但学者从重量和大小分析,或有其他用途。

 【8】螭纹玉带钩, 甘肃省博物馆藏。长12厘米,宽2.4厘米,高2.5厘米,带钩为琵琶肚,钩头雕成兽头,作螭状,螭身细长,呈弯曲爬行状,头部较扁。

【9】元代琥珀佩饰 漳县博物馆藏。宽5厘米,厚0.73厘米,长6.5厘米。为半透明红琥珀,透雕云龙纹,佩饰。完整。

【10】元代金玉宝顶鈸笠帽。以细竹丝编织成形,外蒙乌纱。青玉帽顶,上缀金片饰件,帽顶连有30余颗玛瑙珠串装饰。

苏迅,江苏无锡人。长期从事文化研究,发表社科论文数十万字,获得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社科联“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江苏省社科联“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市社科奖项。无锡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无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元6世纪.兽首金镯,观复博物馆藏
秦古柳 《松下吟诗图》无锡市博物馆藏
“陇西豪门”的玉器珍宝
汪世显家族墓出土文物鉴赏
『建议收藏』这些出土的元代珍品玉器您想看吗?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