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粹问答 | X线诊断的原则和步骤


讲者:田军

单位: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

来源:熊猫放射

投稿邮箱: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前言

以下内容选自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田军主任的著作《放射诊断要点与难点解析》一书。


以获田主任授权,田主任愿意将他数十年的丰富的放射诊断经验与广大影像医生共享。


在此,我谨代表广大同仁对田主任的不吝分享表示感谢!!!

Q

X线诊断需掌握哪些原则?


① 根据解剖、生理的基础知识,认识和熟悉人体器官和组织在荧光屏或照片上的正常表现。


② 根据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识别病理性影像。


③结合临床资料(病史、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结论。


概括起来十六字:认识正常,识别异常,结合临床,作出诊断。


Q

X线诊断受到哪些因素的限制?


① 病变密度的限制:如脓胸、血胸、水胸X线不易鉴别。


② 病部部位的限制:如支气管内膜结核,平片不易检出。


③ 发病时间的限制:如大叶性肺炎、急性骨髓炎、疲劳骨折等需要在发病后一定时间内始有X线改变。


④ 发病年龄的限制:由于年龄太小,人体某些部分尚未发育成熟或定型,使诊断受到限制,如鼻窦两岁时才能在X线上显影。


⑤ 检查方法的限度:X线检查对缺乏天然对比的器官和组织如肝、脾、胰腺、肌腱和软骨等不能显示,对空腔器官需造影检查,对纵隔、心血管、骨关节特别是骨髓病变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Q

在阅片和透视时对病变观察的要点有哪些?


① 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② 病变的数目;

③ 病变的大小;

④ 病变的形状;

⑤ 病变的边缘;

⑥ 病变的密度;

⑦ 病变邻近组织、器官的改变;

⑧ 器官功能的变化;

⑨ 病变的动态变化。


Q

结合临床分析影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影像学表现存在大量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的情况,与临床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对诊断十分重要,不同疾病的诊断需要了解相关的信息,结合临床时应注意患者性别、年龄、体型、职业史和接触史、生长和居住地、过去史和现病史、起病原因和发病过程、临床体征、化验结果、病理及治疗经过等。详细的病史及临床资料往往需要诊断医师亲自看病人和查看病历资料。


Q

X线诊断报告的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 书写X线诊断报告时,应首先检查X线照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诊断要求。


② 要做到“三查”、“三对”:查 X线照片号、查X线照片序号、查日期和左右号,对姓名、对申请单和对X线照片。


③ 要以严格的科学态度书写报告,用X线诊断术语进行描写,不能掺杂任何主观臆断成份。


④ 认真填写一般项目。内容分叙述部分和印象部分。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一定顺序描写X线所见,紧扣检查项目所能了解的范围;然后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逻辑推理、把握诊断尺度,总结出诊断结论,可有多个印象。


诊断结论应注意:

  • 诊断意见和份量与影像描述要对应和前后呼应;

  • 诊断用语要严谨,不留歧义;

  • 结论有多个诊断或印象时,按先重后轻,先病变次先天异常,再次为解剖变异的顺序排列。


⑤ 必须重点突出和针对临床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⑥ 遇有疑难病例,应根据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与上级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研究,作出诊断结论。切忌追随临床或固执己见,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临床影像诊断九要,你get了吗?
【病例】深井杯盏:当心“脑供血不足”的陷阱
「抽丝剥茧」从主诉开始
临床诊断靠什么?
颅底骨质破坏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思路
消化系统病变——小肠梗阻的影像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