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染病知识-每日学习(第11期)麻疹

1、麻疹的病原学:麻疹病毒,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

2、麻疹的传染源:麻疹病患者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没有中间宿主,也没有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3、麻疹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4、麻疹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5、麻疹的地区分布特征:发病无明显的地区性。

6、麻疹的季节分布特征:发病季节以冬春季为主。

7、麻疹的人群分布特征: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在使用疫苗前,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广泛采用疫苗后,发病年龄有逐步提高趋势。流动人口和免疫空白易造成局部易感人群累积,导致局部或点状麻疹暴发流行。

8、麻疹的潜伏期:7~21天,平均10~11天。

9、麻疹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

(2)前驱期:一般为3~4天。主要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流涕,以及眼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典型病例于发热第2〜3天在口腔颊黏膜出现直径约1.0mm灰白色小点,即黏膜斑(Koplik斑)。

(3)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始于耳后、颈部、沿发际边缘向下遍及全身,最后达手掌及足底。皮疹初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之退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达高峰时发热可达40°C,咳嗽加重,伴精神萎靡、畏光,结膜红肿,面部浮肿;可有谵妄、抽搐。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轻度肿大。肺部闻及湿性啰音,X射线见轻重不等的弥漫性肺部浸润或肺纹理增多。并发肺炎是麻疹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4)恢复期:疹后3~5天发热开始消退,全身症状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但伴有糠麸状脱屑和浅褐色色素沉着,经1~2周完全消失。

10、麻疹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

11、麻疹临床诊断病例的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和临床符合病例。

(1)流行病学联系病例:疑似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但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

(2)临床符合病例:疑似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

12、麻疹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疑似病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1)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者。

(2)病原学标本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者。

(3)恢复期血清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者。

13、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儿童满8月龄时基础免疫,接种1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1岁半复种1剂;6岁、大学一年级外地新生分别加强1剂。

14、麻疹疫情控制措施: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的管理;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消毒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开展健康教育。

15、麻疹标本保存和运输的要求

(1)血标本:标本采集后,无菌操作分离血清(血清量>0.5ml),于2~8°C保存于无菌微量离心管内,并于标本采集后24h内送到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麻疹网络实验室检测的所有病例血清标本于-20°C保存1年,以备质量控制抽检。

(2)咽拭子和尿液:咽拭子标本置于病毒保存液或尿液(10~50ml,最好收集晨尿)中,2~8°C保存,于标本采集后24h内在冷藏条件下送麻疹实验室。收到病原学标本后72h内完成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的标本,需在7天内进行麻疹基因分型PCR实验,14天内完成基因定型,28天内完成病毒分离鉴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疹诊断标准(WS 297-2008)
内地 1 月感染 H7N9 禽流感人数 192 人,死亡 79 人
中东呼吸综合征
王若光:问题不在确诊病例,疑似高危人群才是逆转疫情根本
职称晋升《重点传染病识别与防制》考试大纲
甲型H1N1流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