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例分享|董培康: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1例
『推荐理由』 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病例。中年女性,ACS入院,造影示三支病变,LAD近中段弥漫长病变,最狭窄90%,LCX近、远段中重度狭窄,粗大OM开口重度狭窄,RCA近段以远完全闭塞,结合左向右侧支循环及病史,考虑为CTO病变。术者分步处理,先开通RCA CTO病变,采用DK-mini-Culotte术式处理LCX-OM分叉病变,最后采用Jail-Balloon、POT技术完成LAD血运重建。整个手术过程策略合理,操作熟练,体现了术者良好的介入手术功底,成功完成了三支血管的完全血运重建,手术效果满意,术后讨论更值得学习。当然,药物治疗是基石,该病例有诸多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ACS伴糖尿病、多支病变、复杂操作,替格瑞洛是首选的强化抗血小板药物。
病史资料(女,49岁)

主诉: 因“发作性胸部及肩背部不适8个月,加重3天”入院。

既往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10余年,血压最高在160/100 mm Hg左右。近一周开始规律服用“利血平1# tid”降压治疗。有“2型糖尿病”病史3年,近一周开始规律服用“二甲双胍1# tid”降糖治疗。

入院查体: T 36.7℃,P 84/分,R 17次分,BP 130/102 mm 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4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实验室检查: 肝功、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正常。

入院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初步诊断

病症: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2. 高血压病2级,很高危;3. 2型糖尿病。

给药情况: 阿司匹林100 mg qd;替格瑞洛90 mg bid;阿托伐他汀20 mg qn;美托洛尔25 mg bid;贝那普利10 mg qd;阿卡波糖50 mg tid (餐中口服)。

冠脉造影

造影途径: 右桡动脉。

器械: 6F动脉鞘管;超滑导丝;5F TIG导管。

造影结果(一):

造影结果(二):

造影结果(三):

治疗策略: CABG:首选;PCI治疗:分次还是全部处理?先处理哪支血管;保守药物治疗。

右冠手术过程

术中器械: 6F SAL 1.0 GC;Fielder XT,两根Runthrough NS;Finecross微导管;Maverick 2.0×20 mm;Quantum Maverick 2.75×12 mm;PROMUS Element Plus 2.5×38 mm、2.75×38 mm和2.75×32 mm。

手术过程(一): Fielder XT在微导管支撑下穿过闭塞段;微导管造影。

手术过程(二): Maverick 2.0×20 mm扩张病变;扩张后造影。

手术过程(三): 另一Runthrough NS进入后降支;球囊扩张左室后支。

手术过程(四): 置入第一个PE 2.5×38 mm;置入第二个PE 2.75×38 mm。

手术过程(五): 置入第三个PE 2.75×38 mm;Quantum Maverick 2.75×12 mm后扩。

手术过程(六): 右冠最终造影。

右冠术后讨论

CTO导丝塑形的角度,如何判断导丝在真腔?

微导管配合下的导丝尖端塑形:为了提高通过性,第一弯应尽量小(30°~45°),最大60°。从尖端下方1~2 mm处开始塑形。根据病变近端血管直径和弯度决定第二弯的大小(10°~30°)。可利用微导管的进退来改变导丝尖端弯度。

左回旋支手术过程

术中器械: 穿刺股动脉;7F XB 3.5 GC;Pilot 50,Runthrough NS;Maverick 2.0×20 mm;两个Quantum Maverick 2.5×12 mm,2.75×12 mm;PROMUS Element Plus 2.5×24 mm,2.5×28 mm和2.5×38 mm 。

治疗策略: 单支架还是双支架?双支架应选什么术式?采用DK-mini-Culotte术式。

手术过程(一): 球囊扩张LCX远段;球囊扩张OM。

手术过程(二): 置入PE 2.5×24 mm支架;造影看OM支有无闭塞。

手术过程(三): 交换导丝;扩张网孔。

手术过程(四): Quantum Maverick 2.5×12 mm扩张LCX远段;第一次双球囊对吻。

手术过程(五): LCX-OM置入PE 2.5×28 mm支架。

手术过程(六): 再次扩网孔;第二次对吻扩张。

手术过程(七): LCX最终造影。

左回旋支术后讨论

DK-mini-Culotte比Culotte优势?

前降支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一): Maverick 2.0×20 mm球囊分别扩张LADp及D1。

手术过程(二): 采用拘禁球囊技术保护D1,Maverick 2.0×20 mm在D1,PE 2.5×38 mm置入在LADp。

手术过程(三): 撤出D1的球囊;Quantum Maverick 2.75×12 mm;应用POT技术扩张近段支架。

手术过程(四): LAD最终造影。

前降支术后讨论

边支保护措施有哪些?

1. 导丝保护技术;2. 拘禁球囊技术;3. 球囊支架对吻技术。

病例总结

挤压球囊技术: 又称拘禁球囊技术:在主支支架释放前预先于分支开口处放置一抽瘪的球囊,主支支架释放后,分支球囊被压挤于支架下分支开口中,以抵抗主支支架释放时所致斑块移位及Carina移位(分叉界嵴移位)。

BSKT技术: 在主支支架以低压(6~8 atm)释放扩张的同时以低压对吻扩张垫于分支开口的球囊,抽瘪主支及分支球囊后撤出分支球囊,再以较高压力扩张主支支架使其充分贴壁。

用药经验: 替格瑞洛起效快,在降低心血管死亡率和支架内血栓方面都优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或多个支架串联的病变中应用更好。

医师介绍

董培康,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潍坊学院附属医院,留母校工作,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对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经验。

二维码(扫一扫即可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病例分享|丁风华:4-in-6指引导管在严重钙化PCI病变中的应用
心守护 | 两岸大咖说-当 OCT 遇到钙化病变
教科书般的讲解:图示LAD开口部病变Szabo一例
颈内动脉次全闭塞之CAS
冠状动脉导丝引起冠状动脉小血管穿孔的病例分析
【病例】介入意外:冠状动脉穿孔的急诊处理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