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对数学创新题一例的思考

对数学创新题一例的思考

大罕

   

    现代心理学从不同方向对思维进行了分类。从品质上划分,思维可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再现思维是指依靠记忆而进行的思维,创造思维是指把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综合运用从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的特征一是依旧,二是创新。依旧是基础。创新是此基础上的精彩发挥。进行创造思维时,既有收敛,又有发散,不拘一格。收敛以集中思考,发散以捕捉灵感。

    新与旧是相对而言的,因而也是因人而异的。一则看似平平的数学问题,如果某学生在新意识下得以解决,也是一个创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时,情景的特殊性致使抽象出来的数据并非像数学教材里那么“规范”、“养眼”,如我们仍能迎刃而解,则不能不称之为一次创新。

    以下的数学高考题,题目背景虽不知其出处,但无疑来自于某研究领域。题目读下来,感觉怪怪的:学习次数作为自变量,掌握程度作为函数,参变数则是与正实数a有关的学科知识。我们先读读题目吧:

   上海市2009年高考数学(理科)第20题如下:

   有时可用(分段)函数:当x≤6时,f(x)=0.1+15ln[a/(a-x)];当x>6时,f(x)=(x-4.4)/(x-4)描述学习某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x表示某学科知识的学习次数(x∈N*),f(x)表示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实数a与学科知识有关。

   ⑴证明:当x≥7时,掌握程度的增加量f(x+1)- f(x)总是下降;

   ⑵根据经验,学科甲、乙、丙对应的a的取值区间分别为(115,121],(121,12],(121,133],当学习某学科知识6次时,掌握程度是85%,请确定相应的学科。   

   评析:第⑴问是证明函数的单调性。一般情况下是给出一个函数F(x),本小题“怪”在没有直接给出欲研究其单调性的函数,给出的是掌握程度的增加量f(x+1)-f(x)——这个函数当x≥7时单调递减性,哈哈,迷惑了一部分学生。

  第⑵问给出甲乙丙学科对应的a的取值范围,依条件求出a值后对号入座,确定相应的学科。这里既不是求自变量的值,也不是求函数值,而是在已知自变量x=6,函数值为0.85的情况下求参数a的值,你说怪不怪?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看穿题目之用心,竟如此简单!

  其实,此题如按下述方式给出,则清澈如许:

  已知分段函数:当x≤6时,f(x)=0.1+15ln[a/(a-x)];当x>6时,f(x)=(x-4.4)/(x-4)

   ⑴设G(x)=f(x+1)- f(x)(x≥7),求证G(x)为减函数;

   ⑵当x=6,f(x)=0.85时,求a的值,并判断此时a属于下列区间的哪一个:(115,121],(121,12],(121,133].

  不过,一经改动,此题的创新意识全然消失了。悲乎,还是不改的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8道初中数学函数及其图像检测题,每道都是经典!(内含答案)
高中数学第三节:函数的解析式,精选题解析!
上海的这道填空题出的好
高中数学函数相关知识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老师拍胸脯:28道函数检测题,会做的孩子都考上了重点!
2019扬州中考数学,学生考后比较轻松,27题几何代数相结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