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第一轮你复习专题十四一般论述类文章
专题十四 一般论述类文章                                     ——字斟句酌,细加揣摩
韩寒的博文《谈革命》中说:“任何的革命都需要时间,中国那么大的国家,不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权利真空。稍微乱个五年十年的,老百姓肯定会特别期盼出现一个铁腕独裁者,可以整治社会秩序,收拾一下局面。”这里的“权利”,应该是“权力”。“权力”和“权利”,读音相同,虽只有一字之差,但用法大不相同。这两个词语的区别是:第一,侧重点不同——“权力”侧重于力量,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与服从的关系;“权利”侧重于利益,体现的是相关联者的平等关系。第二,行为性质不同——“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体现的是国家、社会的公益,它是以对应方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体现的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利益。第三,行为主体不同——权力主体,是被授予权力的国家机关及其特定的工作人员;权利主体,一般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权力真空”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谓没有任何权力存在的状况。军阀混战,天下大乱,这时的社会往往缺乏一个统一的强有力的政权机构,可以说是处于“权力真空”期。没有“权利真空”的说法。
一、真题体验
(2013·湖北高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解析:选A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B项,“个体之间”表述错误,原文是“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同时,“因果关系”于文无据。C项,“为了谋生”不对,第四段中“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表明乡民聚合是无目的的。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原因分析不当,是“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解析:选C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隔阂”表述错误,原文提到“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表明并不是没有隔阂。B项,“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于文无据。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偷换词语,造成语意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中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二、考情分析
近几年湖北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统计如下:
选文
选材范围
题号
题目要求
考查角度
2013年
《乡土本色》
文化理论
6
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重要概念的理解
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意的理解分析
2012年《中国哲
学家表达
自己思想
的方式》
文化理论
6
下列关于原文前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理解并筛选文中信息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文意的理解分析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文章的理解分析
2011年《中国建筑的“文法”》
文化理论
6
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理解并筛选文中信息
7
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重要概念的理解
8
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文意的理解与推断
9
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
筛选与概括信息
综上分析,湖北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特点如下:
1.选材范围
在高考考卷中出现的一般论述类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篇幅比较短小,文字比较简洁,大都是大众化、通俗化的普及读物;二是信息密度比较大;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考查主要是文化理论之类的文章,如社会哲学、历史科学、古代天文、建筑等。选文的社会性、文化性强。
2.命题形式
本考点近几年命题形式略有变化,2011年采用三道选择题加一道主观题形式出现,2012年和2013年取消主观题,变为三道选择题。
3.考查方向
2014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然而“筛选信息,概括文意”几乎每年都能考查到。
第1讲从考纲和考点出发,明确高考考什么
根据2014最新考纲说明和往年高考考查题型来看,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以下题型: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题型一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点是理解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概念,体现在以下词语中:
(1)体现作者意图、立场观点,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
(2)对文章结构起总领、照应或过渡作用的词语;
(3)表现作者感情倾向的词语;
(4)反映深层次含义的含蓄的词语;
(5)作者反复强调的词语;
(6)有修辞作用的词语;
(7)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
[例一] (2013·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本题从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A项,“精通现代媒体技术”中的“精通”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B项,“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错,从原文第一段最后一句可以看出,“微博粉丝”使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找到自我认同”;“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也错,原文第一段第五句说“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D项,“微博粉丝”“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错,由原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可知,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的不是“微博粉丝”,而是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此处偷换概念。
[解题方略]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五步骤”
步骤一:标注对概念解释的区域
如本题把关于对“微博粉丝”阐释的语句都标注出来。
步骤二:关注陈述对象
对概念(词语)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偷换概念,这应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如上题的B、D选项。
步骤三:思考概念的外延
对概念(词语)的理解还要抓住概念(词语)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如B项。
步骤四:界定概念的内涵
联系语境理解要看其所在的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词语)的内涵。
步骤五:综合考虑,选项与原文比对,然后确定答案
题型二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具体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起重要作用的句子。主要包括: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显示层次的句子(即领起句、过渡句、收束句);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其中,那些意蕴丰富、表达比较独特、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是考查的重点。
[例二] (2013·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科学所研究的是那些被认为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而存在的关系。这也适用于把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像在数学中就是那样。我们不一定要假设这种概念是同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相对应的。但是,一切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是“真的或者假的”(适当的或者不适当的)。粗略地说来,我们对它们的反应是“是”或者是“否”。
②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③由此看来,好像逻辑思维同伦理毫不相干。关于事实和关系的科学陈述,固然不能产生伦理的准则,但是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却能够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并且连贯一致。如果我们能对某些基本的伦理命题取得一致,那么,只要最初的前提叙述得足够严谨,别的伦理命题就都能由它们推导出来。这样的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正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我们所以觉得这类问题是有意义的,是因为在所有这类问题的讨论中,某些伦理前提被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于是,只要我们成功地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我们就感到满意。在关于说谎这个例子中,这种追溯的过程也许是这样的:说谎破坏了对别人的讲话的信任。而没有这种信任,社会合作就不可能,或者至少很困难。但是要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并且过得去,这样的合作就是不可缺少的。这意味着,从“你不可说谎”这条准则可追溯到这样的要求:“人类的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和悲伤应当尽可能减少”。
⑤但这些伦理公理的根源是什么呢?它们是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不是只是以权威为根据而建立起来的?它们是不是来自人们的经验并且间接地受着这些经验的制约呢?从纯逻辑看来,一切公理都是任意的,伦理公理也如此。但是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来,它们决不是任意的。它们是从我们天生的避免苦痛和灭亡的倾向,也是从个人所积累起来的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
⑥只有由有灵感的人所体现的人类的道德天才,才有幸能提出应用如此广泛而且根基如此扎实的一些伦理公理,从而人们会把它们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真理是经得住经验的考验的。
(选自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
第三卷,略有改动)
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B.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只关注、研究客观存在,决不会碰到“你不可说谎”这一类的命题。
C.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都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而不放任自己或者凭一时冲动处理问题。
D.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本题从或然与必然、言此与言彼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句子的理解。A项,“不充分表达”错误。从第②段第2句话来看,应该是“不表达什么感情”,而不是“不充分表达”。C项,“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错误。第②段中说“追求真理的科学家”“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而不是“像清教徒一样追求真理”。D项,第②段中为“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
[解题方略] “三入手”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第一,从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入手去理解
看选项中哪项是对里面关键词语的解释。如“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里面蕴含的意思就是“不表达什么感情”。
第二,要从位置入手去理解
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上下文对语句解释的区域往往因为句子所在的位置不同,理解其含意需要搜索的信息点的位置也不同。所以答题时首先要观察句子的位置,然后锁定搜索信息的区间,确定基本的含意。
句子的位置
信息搜索区间
起始句
答题区间在其领起的内容
收束句
相关信息宜从上下文考虑
过渡句
相关信息要审视上下文
关键句
要关注其相邻的上下句,联系文本中心
第三,要从修辞入手去理解
对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本身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考查的重点。
————————————————————————————————
“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须要分析其结构来理解其含意:
其实,复杂难懂主要是复杂在单句的修饰语和复句的关系上。因此,理解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要注意以下两点:
(1)复杂单句:要分析单句内部的成分及其意义内涵,即首先要压缩句子主干,删繁就简,迅速把握语句主要意思;其次,要筛选分析修饰语所表达的信息,特别注意显示信息功能的词语,如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程度副词等修饰成分。
(2)复句: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提取意义内涵。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如条件关系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假设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看本句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
——————————————————————————————————————
题型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筛选并整合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寻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即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筛选出来并加以整理合成,一般是指能够对照材料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
[例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
②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
③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
④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
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B.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
C.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
D.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是“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A项,是筛选整合了原文第②段“‘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等语句的信息。B项,在第②段“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已经含蓄地说出了“能引起美感的原因”。C项,是解说“通感”的,不是形成美感的原因,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偷换概念了。D项,选项信息在第③段开头句中,下文“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已经解说了“能引起美感”。
[解题方略] 筛选整合信息“两步走”
第一步:从审读题干入手,通盘把握
综观近年来高考试卷中的筛选与整合信息类题目,大多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从设问的形式上看,主要有“符合”“不符合”“正确”“不正确”等提问方式;从筛选范围上看,有的立足于全文,有的立足于对原理、过程、特点等具体阐释的文段。不管题目要求筛选什么样的信息,都必须通读文本,摸清文本的基本内容,把握行文脉络。
第二步:从甄别选项与原文语句入手,细究差异
既然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命题者一般就不会直接摘抄原文语句,而是选择一些关键词句,并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组装”“焊接”。因此,考生在具体解答时要注意对各种相关信息的比较分析,审其有无,辨其真伪,定其主次。对于压缩概括式语句,考生要看信息有无遗漏;对于语序变化式语句,考生要看语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改变;对于句式变换式语句,考生要看其表意是否准确等。
题型四 分析把握结构思路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结构是指文章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思路外在的表现形式。文章的结构反映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分析文章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分析文段内部的层次关系,就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了。从高考设题的实际来看,本考点在设置考题时,常常将“分析结构,把握思路”结合起来考查。
[例四] 阅读2013年高考安徽卷文本(原文见[例二]),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然后从科学陈述和科学定律是“真的或者假的”这一特征推导出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另外一个特征。
B.③段承②段,表明逻辑思维和经验知识能使伦理准则合乎理性;叙述得足够严谨的最初伦理前提在伦理学中的作用就像公理在数学中的作用一样,由此引出④段。
C.④⑤⑥段先确定伦理问题有意义,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接着探寻伦理公理的根源所在;最后重点明确伦理公理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D.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A项,“首先明确科学研究的内容以及科学研究所创造的概念”错误,由原文“科学陈述的对象还可以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可知,“概念”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属于科学研究的内容;C项,“举例阐述由伦理准则追溯到伦理公理的过程”错误,由原文第④段中的句子“把这条伦理准则追溯到这些基本前提”可知;D项,“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质差别的”错误,抓住原文第⑥段中的结论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可知。
[解题方略] 分析把握结构思路“四关注”
1.抓住文体特征,明确论点,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述类文章中论点是灵魂,起统率作用。要理清其行文思路,可分析其论点与材料的内在逻辑关系、材料性质、论证方法,进一步按常见的论证结构(并列、对照、总分、层进)作切分。
2.辨明重要文句
文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包括文中反复出现的文句),往往能体现文章思路,为分析文章思路提供了重要参考。如安徽卷第⑥段中的结论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就标明了行文思路,也从这句能考证出选项D的问题所在。
3.抓标志性词语
有些文章,为了表达得清晰,往往用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来表明前后、上下内容间的关系。找出这些词语并仔细区别其代表的意思,有助于我们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等,如“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是并列关系;“总之”“由此可见”表示结论,一般是分总关系;“所谓”表示有所解释,是解说关系;此外,对应的词语、相似的句式、语意的分合、方位的顺序等也是明显的标志。如安徽卷第③段的开头词语“由此看来”、第④段的开头词语“这”就标明了文章的行文思路,也由此能推断出B选项的正误。
4.分析内容疏密
有些文段,既无关联词语,又无外在的形式标志,分析结构时,就要认真研究各句段的内容,揣摩它与前后相邻句子或语段的语意疏密度。彼此语意关系最近,间隙最小,结合最紧的,便属同一个层次;彼此语意关系最远,间隙最大,结合相对松散的,便不属同一个层次。
题型五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归纳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是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与整理的能力。归纳内容要点一般是对一段或者几段文字进行分析概括,而概括中心则是就整篇文章来分析概括。
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作者的观点态度在论述类文章中的表现形态是明朗的。
“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观点态度”这一题型在客观选择题中呈现的方式是选项对
论述文章内容要点或观点态度归纳概括后选择正误,并且一个选项中既有内容要点,也有
观点态度,题干要求往往是选择“符合文意”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归纳内容要点
[例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陆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A项,张冠李戴,分析原文第二段开头的过渡句就能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陆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值得欣喜”的不是唐诗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是将唐诗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B项,张冠李戴,信息源在第二段,抓住本段的关键句“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轻重混淆,信息源在第二段的结尾句“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此项言过其实。
[解题方略] 抓住关键语段,寻找要点与中心
对内容要点及中心的寻找,要在结合命题意图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意,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需要:
1.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
2.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3.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4.由结果追溯原因,寻找内容要点。所谓“由果溯因”,就是根据文中的相关的结论或者观点,找出导致其结论出现的原因或者支撑该观点的论据。首先要找到结论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放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放在后,还是在陈述了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寻找,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寻找。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
[例六] 阅读2013年高考安徽卷文本(原文见[例二]),完成下面的题目。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事物和关系,作为科学陈述对象的概念未必要与外在世界里的任何客体对应。
B.“你不可说谎”的伦理前提是人类生活应当受到保护和苦痛悲伤应尽可能减少,这样的伦理前提是经得住经验考验的真理。
C.伦理公理源自人们的经验,是从个人对于他人行为的感情反应推导出来的;从心理学和遗传学的观点看,它决不是任意的。
D.人类道德天才提出的根基扎实、应用广泛的一些伦理公理,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被人们自觉接受并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等方面”错,从第⑥段来看,人们会把这些“伦理公理”“作为自己在大量个人感情经验方面打好基础的东西而接受下来”,但文中没有说出“自觉接受”的观点,更没有“运用于丰富自我情感、打好知识基础”的态度。
[解题方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
1.抓关键句
通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主要抓“文眼”,找关键句和中心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中心
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
3.比较辨析
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明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同时还需要注意两点:
1.要整体把握全文文意的倾向。
2.要准确理解语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语句来表现,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寻找就会出错。
(2014·荆州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9分,每小题3分)
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
陈亚军
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当我们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时,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而当我们说一个人活得正确的时候,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普遍有这样的认知:我们只要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小时候总认为,凡事总有个对错。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有太多灰色的模糊地带。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两难境地,渴望有一个大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作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使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内容。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原文有删改)
1.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解析:选D D项,由原文最后一段可知,该项将“活得正确”与“活得丰富”二者之间的关系颠倒了。命题人将选项的陈述对象有意颠倒。
2.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  )
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解析:选C C项,该项表述的内容与“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相悖。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是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要尊重既有规则。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解析:选B A项,这是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C项,“‘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表述有误。D项,该项表述无中生有。
第2讲从命题和技法着眼,透析高考怎么考,面对考题怎么办
一、高考怎么考——透析命题7大干扰类型
论述类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概念多、信息量大、推理严谨、表述严密,稍不注意就会掉入命题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中,故注意命题人常采用的设误方式,是准确解题的一种捷径。在这里,我们将对高考命题常采用的7种设误方式一一进行解读。
(一)以偏概全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表示程度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包括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等。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排除方法]
要排除“以偏概全”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重点关注:(1)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等);(2)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3)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4)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应用体验]
(2013·天津高考T7)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文信息: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
比对分析:通过比对,发现选项有两处“以偏概全”:第一,“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是有条件的——“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获得。第二,“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只是“微博粉丝”的特点。
(二)混淆时态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主要是指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或者把“或然”即“可能是”转述为“必然是”,也可能反之。
[排除方法]
要排除“混淆时态”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应用体验]
(2013·辽宁高考T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原文信息: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比对分析:选项“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错,原文为“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_南北朝时期只是“流传”,并没有“推广”。
(三)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排除方法]
要排除“因果混乱”干扰项,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在阅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应用体验]
(2012·天津高考T6)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原文信息: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比对分析:原文中强调“不仅是……同时也是……”,前后并无因果关系,D选项强加因果,不当。
(四)混淆是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排除方法]
要排除“混淆是非”干扰项,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应用体验]
(2011·福建高考T10)下列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B.可以把它概括为“效用”,也可以把它归结为“利益”。
原文信息: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
比对分析:作者对把“价值”概括为“效用”、归结为“利益”的说法是持否定态度的。
(五)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如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排除方法]
要排除“偷换概念”干扰项,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应用体验]
(2012·新课标全国卷T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原文信息:“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比对分析:原文是“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选项则是“修正”,将“选择”偷换为“修正”,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与原文不符。
(六)无中生有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或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
[排除方法]
要排除“无中生有”干扰项,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应用体验]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原文信息: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黄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比对分析:C项,“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属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
(七)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置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
[排除方法]
要排除“张冠李戴”干扰项,阅读文章时,需要圈出对象,知彼知己,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应用体验]
(2012·安徽高考T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B.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原文信息: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比对分析:B项,“形而上”“道德化的实践理性”是中国哲学的特点,不是西方哲学的特点。见第二句。
二、文章怎么读——边读边圈注命题点
了解了高考命题者设置干扰项的类型,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词语、句子,并给予圈点勾画,在解答题目时就能迅速地锁定命题源进行比对,从而做到迅速、准确解题。下面请在训练中体会阅读的技巧及解题方法。
(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1)这句话告诉我们围棋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2)“极可能”是个不确定词,命题者往往利用此类词语从“或然与必然”的角度设置命题,关注第1题选项A。
(3)“不仅”“而且”构成了递进关系,前后部分不能调换,否则就会“轻重倒置”。
(4)“这种地位”指的是“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在一般论述类文章中指示性代词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特别是上文理解清楚,因为命题者有时在此命题。
(5)“不是”“也不是”“而是”连接的几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构成转折。
(6)这句话与下两段的开头一句话都是所在段的中心句,各段围绕其展开论述。
(7)(8)时间词特别要注意,这也是命题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时命题者常常将时间与事件不对应设计题目选项,关注第1题选项C及第3题选项B。
(9)博累棋的消亡从反面说明了围棋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
(10)从这个时期开始,围棋的价值开始被认识。这个时间也是一个命题点。
(11)“围棋的价值”与“围棋”这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命题者容易将其调换,设成“张冠李戴”的陷阱。
(12)注意“并”字,表明这两句为递进复句,命题者可能把这两句的关系给换了,关注第2题C项。
(13)这句话具有总领本段的作用,下面就具体展开论述。
(14)正确认识“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的产生,是设题的一个重点,关注第3题C项。
(15)对围棋的正确态度是“国艺价值观”,这是既不神化也不矮化的观点。
(16)围棋一开始并没有被列为“国艺”,这种地位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逐步确立的。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命题点,关注第1题D项。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1)。围棋极可能(2)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3)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4)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5)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6)。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7),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8),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
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9)。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10),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11),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12)。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13)。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14)。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15)。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16)。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1.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解析:选B B项符合题意,可根据第1段第1句和第2段第1句推断出来。A项,文中说“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这只是围棋发源的一种可能性,题项把可能当成必然也就错了;C项,文中说从春秋到西汉“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并且又说东汉中期后“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由此可见,题项说“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扩大了时间范围;D项,文中说“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因此题项说“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显然是无中生有。
2.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解析:选C C项表述不合文意,人们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不存在先后关系,应是同时的。A项,据第3段第1句及第2段第2句推断符合文意;B项,根据第4、5、6段第1句来推断符合文意;D项,可据最后1段推断符合文意。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解析:选A B项,“盛极一时”指的是博累棋;C项,“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错误,原文第六段说“奕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D项,“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三、考题怎么做——三重比对锁定答案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已经知晓了高考怎么考,文章怎么读,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如何迅速、准确地对各选项进行真伪判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比对,这就是“三重比对法”。
高考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运用以下手段设置干扰项:
删(删减定语、状语等,改变语意)、添(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改(换用别的词语代替,曲解文意)。
因此,可以通过比对词语来快速把握,即看选项在对原文的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语,添加了哪些词语,改换了哪些词语。改造后是否和原文意思一致。高考常常在以下几类词上做文章:
(一)范围、程度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范围、程度的关键词,如:全部、都、全、一些、部分、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等
这一现象涉及部分与整体(把部分说成整体,或把整体说成部分)、扩大与缩小(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偶尔与往往、轻度与严重等
混淆范围
程度不当
请比对下列选项或原文中的范围程度词,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所有的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这层蛋白质外衣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原文信息] 所有的病毒都由两部分组成: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蛋白质外衣或类脂包膜(如果有的话)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然后病毒进入细胞。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选项和原文的差别是并非所有情况下“病毒都由核酸构成的核和包住核的一层蛋白质组成”,而“在有些情况下是脂肪或类脂的包膜”,而且使病毒依附上细胞膜的也可能是脂肪或类脂包膜。可见说法绝对,犯了程度不当的毛病。
2.[考题选项] 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原文信息]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选项“只是沿袭”,而原文是“大多沿袭”,混淆范围了;同时选项“没有取得突破”,说法绝对,原文是“并无根本突破”。
(二)时间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表示时间、结果的关键词,如:已经、将要、完成、成功等
这一现象涉及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涉及已然与未然、可能与必然等
混淆时态
请比对下列选项或原文中的时间词,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
[原文信息]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选项中的“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属于已然的事实,而原文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属于未然现象,这里混淆了时态。
2.[考题选项] 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克罗宁博格却改变了研究的视野:他不考虑明年,也不考虑一百年后的事,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原文信息] 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大自然的变化类似于四季交替,只不过是它的时间尺度要长得多。根据作者的描述,大自然的“春天”是在一万年以前开始的,那时,天气已开始转暖,曾经覆盖了当今人类广泛活动区域的冰层逐渐在阳光下融化,海平面上升,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则开始从渔猎转向定居农业。到现在,人类已经处在“夏季”,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担心气温上升可能会带来的危害。“夏季”终将过去,这也是自然规律,只不过是要再等待一段漫长的时期,“秋季”才会来临。那时海平面将会下降,而今天人们因为气温上升所引发的讨论也将随之结束。
克罗宁博格面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以及由此造成的极端天气频发、荒漠化加重、物种灭绝加速等情况,之所以显得十分淡定,在于他看待这一问题时使用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尺度。通常人们只考虑几十年或几百年的事情,并且一直在用这种人类的尺度去衡量大自然,结果每个人都为现在的气候最大值紧张不已。其实,这在克罗宁博格看来只不过是大自然循环中出现的“一丝波纹而已”。
[比对分析] 选项“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错,原文意思是克罗宁博格用一万年的时间尺度去看当前的环境问题,并不是说他“将目光投向了一万年以后”。
(三)指代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和原文中的一些代词,如:之、其、此、这等
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有误,或是类别上的,或是程度上的,或是陈述对象方面
偷换概念
请比对下列选项或原文中的指代词,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原文信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可以发现原文中的代词“其”是指“先秦诸子学术思想”,而不是选项中“《老子》和道家”,偷换概念了。
2.[考题选项] 法国传教士对“罪恶的白兰地交易”的批评,是源于法国的毛皮商和军队在加拿大的行为。
[原文信息] 我们且不说印第安人到底为什么对烈酒如此着迷,单说欧洲人,他们着实充分利用了印第安人的这一习惯。在与印第安人进行土地和货物贸易时,他们提供了大量的烈酒(如朗姆酒、白兰地等)。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罪恶的白兰地交易让这些地区的印第安人变得残忍、暴躁和逆来顺受,我们在深表愤慨的同时,更要阻止这种罪恶贸易,因为它会让人变得麻木和放荡。”然而,当地的法国军队不但不阻止这种贸易,反而把保证白兰地的供应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因为这些酒一部分要卖给印第安人,另一部分要留着自己喝。
[比对分析] 原文“对此,一位法国的传教士大加批评”中的“此”指前面的“法国毛皮商人给加拿大提供了大量的白兰地”,可见法国传教士的批评源于“毛皮商人”,与“军队”无关,所以此选项指代有误。
(四)是非词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比对选项句中或原文中往往会出现的含有肯定和否定的关键词,如:有、一定、接受、顺利、出现、没有、每、无、无非、拒绝、妨碍等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的词设置成否定的词,或者把否定的词换成肯定的词
混淆是非
请比对下列选项或原文中的是非词,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原文信息] 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比对分析] 通过比对,选项是“没有出现”,而原文是“才出现”,混淆是非了。
2.[考题选项]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文信息] 科学的思维方式还有另一个特征。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对于科学家,只有“存在”,而没有什么愿望,没有什么价值,没有善,没有恶;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决不会碰到像“你不可说谎”这样一类的句子。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内心受到像清教徒一样的那种约束:他不能任性或感情用事。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分析] 选项和原文的区别在于否定短语“不充分”和“不表达”,选项混淆是非了。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中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义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因此,比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总分关系等)是比对的重要内容。比对关系常常在因果关系上设题。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1.选项句中的“因”与“果”在原文中是否在同一位置
2.一些改换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是因为等
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的语句错断为“果”,“果”的语句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逻辑关系(特别关注:选项与原文貌似因果颠倒,实则是逻辑关系没有颠倒,只不过原文是先说因后说果或先说果后说因,选项是先说果后说因或先说因后说果)。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第三种情况就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因果颠倒强加因果变换原因
请比对下列选项和原文中句子间的关系,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原文信息]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比对分析] 选项结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的原因在原文中没有涉及,选项强加原因了。
2.[考题选项] 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原文信息]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比对分析] 选项的结果“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的原因与原文“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一样,选项变换原因了。
论述类文章仍然是议论文,具备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文中的观点句、结论句)、论据(说理的依据,如事实材料数字等)、论证(原因材料、条件材料与观点结论之间的关系),因而高考命题者就会在分析文意(原因、条件、依据等)或内容(观点、态度)推断方面设题。
比对关注点
命题设误点
设误类型
1.比较选项句中和原文中陈述对象、被陈述对象的位置
2.比对选项中原因、条件、结论是否有依据
1.选项将原文中句子的陈述对象和被陈述对象倒置,造成结论与依据互换而不合逻辑
2.选项所述原因、条件、结论在原材料中是否涉及,是否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原因或条件与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
主客倒置无中生有偷换依据偷换结论
比对依据与结论,分析“考题选项”错误之处。
1.[考题选项] 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原文信息]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比对分析] 选项中结论“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的依据“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在原文中都没有,选项无中生有。
2.[考题选项] 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原文信息]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比对分析] 原文中的结论是“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而不是“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选项偷换了结论。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模拟高考练(一)
(时间:40分钟 分值: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彩,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和具有此岸性、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普遍治理。
(有删改)
1.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解析:选C C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人文”只是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缩小了“人文”的范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D.“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的是“孔子以‘仁’界定‘人’”而非“仁”出现了一百多次。偷换概念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普遍治理。
D.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荀子的话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方面的问题,无中生有。
二、(2014·宜昌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浑天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它起源于战国时期,屈原《天问》中说“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意思是天有九重,谁来管理它和测量它呢?这里的“圜”,有的注家认为就是天球的意思。到了汉代,浑天说有了很大的发展,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西汉末年的扬雄提到了“浑天”这个词,这是现今所知的最早的记载。他在《法言·重黎》里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注]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这里的“浑天”是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
东汉科学家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浑天仪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书中指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可见浑天说比我国古代另一种宇宙学说——盖天说进了一步。盖天说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即认为天圆地方。而浑天说则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不过,浑天说并不认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认为“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即张衡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持浑天说的天文学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如赤道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在古代,例如,对于恒星的昏旦中天,日月五星的顺逆去留,都采用浑天说体系来描述,所以,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一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等人通过天地测试彻底否定了盖天说,使浑天说居于古代宇宙理论的主导地位。
(有删改)
[注] 落下闳:西汉天文学家,他造了一架浑天仪。下文的鲜于妄人、耿中丞也都是天文学家。
4.下列关于“浑天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浑天说起源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古代宇宙理论。
B.浑天说认为天是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这和盖天说的理论有所不同。
C.浑天说先是认为地球浮在水上,后又认为浮在气中,可能回旋浮动,这已非常接近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
D.浑天说不仅仅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运动的计算体系,和现代的球面天文学相类似。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说浑天说非常接近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是因为它“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
5.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虽然屈原在《天问》中体现了对宇宙的探索精神,但真正提出浑天说的第一人却是西汉人扬雄。
B.张衡是浑天说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天球”并不就是宇宙的界限,“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
C.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来测量天体的位置和运动,其中最常用的球面坐标系是赤道坐标系。
D.浑天说能逐渐取得优势地位的原因就在于浑象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接受其思想。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扬雄只是提到了“浑天”这个词,故A项错。C项,“最常用”无中生有。D项,浑天说能逐渐取得优势地位不仅仅与浑象有关。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在扬雄的理论基础上丰富了浑天说的基本理论,提出了“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等观点。
B.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虽然比另一种宇宙学说盖天说更为进步,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但浑天说并没有立即取代它。
C.浑仪是一种观天仪,浑天家借助于它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
D.长期以来,浑天说和盖天说各执一端,争论不休,直到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等人通过天地测试才彻底否定了盖天说。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扬雄的理论基础上”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模拟高考练(二)
(时间:40分钟 分值: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文化大国的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葛红兵
①莫言在世界文化版图上为人们贡献了一种中国化的叙述图景——一种中国的地方性知识。《檀香刑》全书弥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血腥暴力感,然而这种暴力和血腥又是那样美,以至于当代文学理论界对此束手无策。如何解释这种特殊情况的“美”,我们需要一种该地方性知识的内部逻辑。而这种逻辑的发现,我认为是20世纪末,中国现代小说终于诞生了自己的典范作品的标志。
②在语言上,我认为莫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汉语言体式,展示一种方腔小说的可能性,《秦腔》(贾平凹)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话的乡土小说,不是那种乡土无法发声的小说。《秦腔》好就好在,它是有声音的,这个声音,我数年前在莫言的《檀香刑》中就听到了,并且很赞赏,写文章传扬一通。我把莫言和鲁迅比,鲁迅的小说是没有声音的,里面的人不说话,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智慧,不配说话,也说不出话,或者,因为太有知识,太有思想,这种人看得太透,颓唐了,不愿意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阿Q、闰土是前一种人。“在酒楼上”的“孤独者”等人是后一种人。鲁迅小说里主人公的这种无声,和鲁迅小说的不能读,不能发音,是一致的。反过来,莫言的小说在寻求一种声音,他的人物是唱着的,赵甲是一个没有什么知识、修养,更没有自觉意识的人。但是,莫言对赵甲的处理,与鲁迅对阿Q的处理完全不一样。他让赵甲近乎狂欢化地发声,小说里充满了聒噪,莫言把它定义为“猫腔”。当然“猫腔”是莫言想象的。《秦腔》也是如此,它是发声的,但是,它的声音要比“猫腔”弱一点,所以它能被批评家们理解,或者准确地说,它能被那些评委理解。
③相比较而言,在语言上,莫言走得比贾平凹极端,尽管我认为这种极端,对于汉语小说的尝试来说,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极端,让莫言在现代汉语的创作上,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前辈们的路径,而且走得非常远。他彻底地摒弃了那种西化的知识分子语言,在中国民间语言的土壤上,建构了一种真正的汉语语言——我把这种语言称为“非普通话”的“方音”语言。
④莫言获奖,会成为很多人的论据,来论证我们作为现代文化大国的崛起、实现以及等等。但是,我想说的是,莫言的获奖,与其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失败,他正是一个站在现代启蒙文化、现代白话文创作的废墟上的一位作家,他显示的可能是汉语作为方言而不是作为普通话的胜利,他显示的可能是汉语小说作为民间说唱文学的延续、一种汉语叙事传统的胜利,而不是现代白话小说的胜利,他显示的是汉语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胜利,而不是一种普遍知识的胜利。
⑤莫言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获奖的汉语作家,他的获奖,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的可能:汉语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汉语小说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小说?汉语小说如何对世界构成贡献?
⑥也许我们应该暂时抛开价值判断,抛开20世纪的种种政治鸿沟,从诺奖中学会如何来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节选自葛红兵《文化大国的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选项中对第②段加点字“声音”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是小说《阿Q正传》中“阿Q”那类人发自肺腑的对生活的感叹。
B.是《秦腔》中人物喧嚣下的悲伤,热闹后的寂寥时那种综合性的乡土声音。
C.是鲁迅小说中的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的那些无语与叹息。
D.是对生活的聒噪,狂欢式的表演,犹如赵甲这个人物在行刑之前的叫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题时应明确对概念论述的区间,筛选出对概念理解的关键词句。本题为选择题,可根据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信息,仔细理解辨别。本题信息的区间在第②段,鲁迅小说的人物是无声的,莫言与贾平凹小说的人物是有声音的,A项的理解与原文相反,原文说“鲁迅的小说是没有声音的”,“不愿意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贾平凹相比,莫言在语言上走得极端,这种极端与前辈的语言创作完全不一样,这让作者为之担忧万分。
B.作者认为“莫言的获奖,与其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失败”,言外之意他不赞成这次诺奖的结果。
C.莫言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依靠他所创造的独特的汉语言体式,作者将其称为“非普通话”的“方音”语言。
D.莫言的获奖,显示了一种文化自信,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看待我们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作者认为莫言的语言“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也许正是这种极端……”没有担忧的意思;B项,曲解了文意,原文要表达的是现代文化的失败,指出可能地方方言的胜利才是获奖原因,没有否定莫言获奖的意思;D项,原文说莫言的获奖显示了“文化自信的可能”,是推测不是肯定。
3.下列不属于作者认为莫言能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的一项是(  )
A.他的作品中体现了许多中国地方性的知识。
B.他继承和发展了鲁迅、贾平凹等人的写作技巧,并将白话文小说带向世界。
C.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对民间说唱文学的延续和汉语叙述传统的优势。
D.莫言彻底地摒弃了那种西化的知识分子语言,在中国民间语言的土壤上,建构了一种真正的汉语语言——“方音”语言。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准确定位区间,根据选项筛选相关信息,仔细比较辨别。解答本题的区间在第③④段,是对莫言作品的优点即获奖原因的分析。前文第②段作者认为莫言创作了一种独特的汉语言体式,是跟鲁迅、贾平凹有区别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
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陈连山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一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展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完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含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月17日,有删改)
4.下列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其他传统节日不一样,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普天同庆”,全社会的“狂欢”。
B.元宵节的活动主要是出门娱乐,如赏花灯、猜灯谜、观舞龙舞狮、看敲锣鼓等。
C.伴随元宵节而产生的是民间进行的信仰活动以及因渴望子嗣而产生的各种习俗。
D.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的习俗从节日诞生到今天一直延续着。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诞生之日开始吃元宵,于文无据。
5.对文中画线的“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从除夕关门守岁到元宵出门娱乐,是人们由家庭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过程。
B.元宵节期间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C.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把社会中的人们聚集了起来,营造出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D.元宵节为社会中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的男女老幼提供了放松心情的良好契机。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B项,元宵节人们出门不是为了“走街串巷,走亲访友”,而是为了娱乐。
6.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除了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着长辈们对子女能够传宗接代、香火延续下去的朴素愿望。
B.古代由于礼法制度严格,所以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压抑已久的感情才得以彻底释放,尽情宣泄。
C.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和家庭观念回归的体现。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元宵节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说明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元宵节的主要功能应为“娱乐”而非“求子”;B项,“彻底释放”“尽情宣泄”在原文中没有根据;D项,“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不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与技巧解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注意代词定答题范围
高一语文学习技能培养:科技文阅读四步法
高考论述文阅读题讲析(02)| 14种错误选项例析(第464期)
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选择题选项陷阱设置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