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翻译导练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根据近代著名学者、翻译家严复的观点,文言翻译应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信——要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达——要求明白通畅,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雅——要求造句考究,文笔优美。
    二、直译的方法
    1.保留——古汉语中的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专用名称可直接保留在译文中。
    例如:(1)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2)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2.对应——古汉语中有大量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与另一个字组合,或直接使用现代汉语的一个合成词代替,对应现代汉语的意义。
    例如:《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3.更换——由于时代的原因,古汉语中有些词的意义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翻译时应注意。这就是常说的古今异义词。
    例如:(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补充——古汉语中常常省略一些成分,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把这些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否则,就会出现语意不清。
    例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2)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 )行矣。
    5.调换——古汉语中的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调整语序,以适合现代汉语的规范化要求。
    例如:(1)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置)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定语后置)
    6.删除——古汉语中有不少虚词起凑足音节、停顿等作用,而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舍弃不译。
    例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另外,意译时主要注意古汉语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委婉、用典等。比喻要翻译出一定的文采,借代要译出它的代体,委婉应了解它的本义,用典要知道它的作用。
    三、规律揭示
    落实字词为要着,明辨句式尤重要。区分辞格求文采,依据情境不跑调。
    
  
  
  
  高考文言文翻译指津
  
  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传统的考查方法之一,它把对语言表达形式的考查与文意内容的考查两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有效手段。这类考查既可以采用客观性的选择题型,也可以采用主观性题型,直接要求考生翻译句子或语段。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的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均采用选择题。但2002年起则改由考生直接翻译,分值也由3分增至5分。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翻译文言文不是能读懂文本就可以轻易做到的,因为心里边明白不等于嘴上能够说出来,嘴上能说出来不等于笔下能够写出来,它还涉及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能力问题。我们认为,高考题型的变化,有利于考查考生真实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考生而言,也意味着试题难度的提高。
    为帮助考生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特作以下几点提示:
    (一)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三条标准。
    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译成现代汉语后应能如实传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通字顺,不能够虽然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文笔流畅优美。
    (二)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五字要诀。
    文言文翻译要能做到信、达、雅,应该掌握五字诀:留、删、增、调、变。
    1.留,即保留古今相同的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年号、某些典章制度名称以及物品名称等,这些不必翻译。硬要翻译,反而会弄巧成拙。
    2.删,删去一些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无法对应地用现代汉语进行翻译,删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的,亦可删去。
    3.增,把文言文的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也应增补出来。
    4.调,将古今汉语不同的语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调整。如:“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就要把定语“可以终身行”调到中心词“一言”之前。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两个宾语前置句,应按“不知句读,不解惑”来翻译。
    5.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译为“(湖面)风平浪静”。
    (三)处理好直译和意译的关系。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的目的出发,古文的翻译总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要译出原文用字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同原文保持一致。例如:2002年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第16题(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必须翻译成:“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译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是根据文意增补的。而原文中“及”“尽”两字,应正确理解为“到……时”、“竭尽”才算落到实处。所谓意译,则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从高考的特点来看,固然要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宏观上的掌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并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因此,命题者一般来说总是立足于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为辅助手段,如上文所举“波澜不惊”的例子。
    (四)处理好一些特殊用词和修辞手法。
    1.注意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处理。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借代精锐的部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借代曹操战船,这里借代曹操水军:“金城千里”,“金城”在文中比喻坚固的城墙,而不能译成“金属筑成的城墙”。
    2.注意古人行文中一些委婉的说法。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猎”是决战的委婉说法;再如“权起更衣”,“更衣”即上厕所。
    3.注意准确翻译“互文”现象。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又如“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五)了解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
    这是确切理解并翻译古文不可缺少的条件。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非常广泛,而教材中又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许多内容是分散在各篇课文的注释之中,往往不被重视。再加上,近几年的高考明确了古代文化常识不作考试内容,这就更加让人觉得识记古代文化常识是偏离了高考复习的方向,这实在是一大误区。因为,考生如果对古代文化常识一无所知,势必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能作出准确的翻译。就拿古代称谓来讲,古人的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居官地、住处、书斋名都可以用来称代人,并且都有一定的含义或相互间有某种联系,在翻译时都应注意。对高中学生来说,只要能掌握好课文中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部分,也就够了。
    (六)专门训练从课文抓起。
    要能在高考的文言文翻译题上少失分,不做一些专门训练显然是不行的。训练的题目不在数量多而在质量高,训练题就从课文中选取。原因是,课文经过反复诵读,文意几经揣摩,已经读通读懂,谙熟于心了,关键就是语言转化工作了,也就是用现代汉语把心中的感悟忠实地传达出来。这样的训练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做,比随便拿出一段文本让学生翻译要强得多。其中道理很简单:因为心里明白的尚且不一定译得出来;那么心里不明白的就一定译不出。先从熟悉的语段、句子着手翻译,做到信、讲究达、追求雅。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自然能摸索到一些翻译的诀窍。凭借这些诀窍再去翻译生疏一些的文句,恐怕也可驾轻就熟了。
    在平时文言文的翻译练习中,学生们常常会表现出“眼高手低”,许多人往往自以为文意知晓,就不屑于落笔翻译,这种态度是必须克服的。文言文翻译并非易事,确实需要踏踏实实地训练一番,切不可等闲视之。
  
  怎样正确地翻译文言文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解码”文言“兵法”
  
  用计——实词词义的推测
    实词词义的推测既是做好选择题和文言文句翻译的关键,也是学生知识框架中的弱项。
    原则:结合语境,调动已知,掌握方法,科学推测。
    方法:
    一、根据字形推断
    熟悉汉字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等造字方法,特别是形声、会意造字法对推断词义很有帮助。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
    二、根据语法规律推断
    一个词的语法位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它的词性、活用并进而推知它的大意。尤其是处在相同结构位置上的词语,可以凭已知去推出未知。
    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
    “朱丹”、“黝”都分别带了宾语“门”和“之”,所以就能感知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
    三、根据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快速推断
    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排比、互文、比喻、借代、拈连等,这些手法也能用来作为推断词义的凭借。象使用频率极高的对偶和排比就对词语推义很有用处。可以根据古人喜欢在两个句子里的位置相同处使用相同或相反的词语的特点很容易地去推断。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极”字因与上句的“通”位置相同就可以马上推出它的大意“通达”。
    四、根据文化、文学常识推断
    文化文学常识也是文言文中常常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时一个熟知的文化文学常识就可以帮助我们顺利推出词义。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知道古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毁坏的孝道,自然容易推断“剔”通“剃”,即“剃除”,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被剔除毛发就是蒙受极大的耻辱。
    五、根据语境推断
    有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的多义、活用、通假、偏义复词的用法、古今异义等,都容易判定。这是最常用、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前提是必须了解文段大意,抓住前后关键词语,否则就会无处下手。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由“少多疾病”可知“不行”与今义“不行”不同,而是“不能行走”即柔弱、不健康意;而“零丁孤苦”的语境,也能帮助推断“成立”不是今义的“成立”之意,而是“成人立业”的意思。
    常见文言虚词的词义或用法也可依据语境大胆而科学地推测。
    (有关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测可参考本报2005年11月8日A3版。)
    锦囊
    (1)建立知识框架
    实词部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
    虚词部分:考点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文学常识与文化常识。
    (2)整体入手,把握人物和事件。
    特别是关注文段写了几个人、几件事,人物任职有何变化及变化原因、空间位置有几次转移、上级或下级对关键人物的评价,这些都是出题人设题的题点,也是做对题目的帮手。
    (3)看清题干要求,把握命题意图,特别是看准是“选正确”项还是“选错误”项,不要犯低级错误。
    (4)对文段与词语的理解,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充分利用旧知,并结合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
    (5)学会利用单选中的最后一题中的信息,不妨在做题前先看一下这道题,以帮助自己理解短文。
    形势
    文言文阅读一般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虚词用法、文中信息筛选、归纳内容要点等诸方面的能力。
    选文一般为人物传记,多选自古代史传文,如《史记》《汉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吕氏春秋》等。
    难度:选文较浅易,内容较清晰,可读性较强,一般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个别不好理解的字词会在文本下给出简要注释。
    遵循稳定创新的出题原则,2006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与题目,仍然应是前面在几点规律中分析过的,即文段——较浅易的史传文,题型——是近几年出现过的;如果考纲没有新的调整,题型应该没明显变化,可按部就班复习,熟读课本经典篇章,系统梳理各种知识。
  
  
  
  文言文“为动用法”例析
  
  先请看一道文言翻译题: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丧之”二字下面的符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上题为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黑龙江、吉林、广西等地)第11题中的第(1)小题。题中“使群臣丧之”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解释为“为……治丧”。
    “为动用法”是动词(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名词)的一种特殊用法,即这个动词所表达的内容含有“替”“为”或“对”宾语怎样的意义。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
    1.文嬴请三帅。《秦晋殽之战》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这里的“请三帅”就不能解释为“请求三帅”呢?这就要联系原文来作分析了。《秦晋殽之战》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之间一场争夺中原霸权的战争。秦穆公派遣三帅(孟明、西乞、白乙)带兵攻打远在东方的郑国。秦军知郑有备后准备撤回。而晋军趁机在殽山伏击秦军,秦军全军覆没,孟明等三帅被俘。此时,晋襄公的夫人文嬴(本为秦国公主)站在娘家秦国的立场用花言巧语说动晋襄公释秦三帅,放虎归山。明乎此,就可知道“请三帅”该作何解释了。因此,只有联系语境,才能准确判断一个词属于哪种用法。
    2.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3.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三国志·华佗传》
    佗脉之:华佗给他切脉。
    试比较:
    4.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为取履:替(他)取了鞋。履之:替他穿上(鞋子)。
    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二、表示为了某一目的或原因而施行某一行动
    例如:
    5.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
    死国:为了国家大事而死。
    6.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距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
    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
    7.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泣之:为了病残的梅花而哭泣。
    8.君子死知己。(陶渊明《咏荆柯》)
    死知己:为知己而死。
    这种用法也可直接用“为”表示,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史记·报任安书》
    三、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行动
    如:
    9.蹇叔哭之。《秦晋殽之战》
    哭之:对着秦国军队哭泣。
    10.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汉书·苏武传》
    谢汉使:向汉使道歉。
    11.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泣臣:对着我哭泣。
    12.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誓之:对她发誓。
    有些成语中也保留了这种用法,如:捐生殉国(为国家而死);啼饥号寒(为饥饿寒冷而哭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又,现代汉语也继承了这种用法。如:
    服务顾客(为顾客服务)
    献身四化(为四化献身)
    造福后代(为后代造福)
  
  
  文言文句式
  
  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一.判断句(10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练习:
  一 、判断句
  (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5)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沈括《活板》)
  (6)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7)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8)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9)\"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1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1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1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14)我,子瑜友也。(《赤壁之战》)
  (1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16)曹公,豺虎也。(《赤壁之战》)
  (17)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
  (18)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19)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屈原列传》)
  二.被动句(9种类型)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练习:
  二 、被动句
  (1)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5)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7)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8)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9)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10)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1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赤壁之战》)
  (1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三.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
  (借疑问词“谁”)
  四.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五.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动宾倒装句)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 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 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 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 A.何功之有哉? 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再看下面几个句子(也是属于不规则的):
  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不合否定句中的情况)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不属于疑问句中的情况)
  C.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不属于否定句中的情况)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 (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 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这种句式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
  例如:A、甚矣,汝之不惠!B、悲哉,世也!(这个社会多可悲啊!)
  练习:
  五、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2)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涉江》)
  (3) 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5)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6)沛公安在?(《鸿门宴》)
  (7)客何为者?(《鸿门宴》)
  (8)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9)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10)宋何罪之有?(《公输》)
  (11)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12)何陋之有?(《陋室铭》)
  (13)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14)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16)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17)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屈原列传》)
  2.定语后置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3)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赤壁之战》)
  (4)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3.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4.主谓倒装
  (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六.省略句
  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
  1.省略主语(①承前省②蒙后省③不规则省略)
  例如: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承前省)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不规则省略)
  2.省略谓语(包括承前省和蒙后省)
  例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承前省)
  ②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蒙后省)
  3.省略宾语(①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②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③省略兼语)
  例如:①可烧()而走()也。(动宾)
  ②竖子,不足与()谋!(介宾)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省兼语)
  4.省略介词
  例如:故久立公子()车骑中。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练习:
  六 、省略句
  1. 主语的省略
  (1)儿俱,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促织》)
  (2)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赤壁之战》)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4)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扁鹊见蔡桓公》)
  (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6)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2. 谓语的省略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浪淘沙》)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琵琶行》)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4)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
  3. 宾语的省略
  (1)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2)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3)具告以事。(《鸿门宴》)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5)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6)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9)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0)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11)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12)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赤壁之战》)
  4.介词的省略
  (1)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2)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廉颇蔺相如列传》)
  (3)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赤壁之战》)
  (4)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七.固定结构
  1.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2.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3.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4.得无……乎(耶)?
  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该不会”“莫非”“恐怕”。
  5.无乃……乎?
  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翻译为“恐怕……吧?”
  6.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7.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
  8.……孰与……
  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
  9. 何……为?
  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
  10. 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1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练习:
  七.固定格式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3)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
  (5)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6)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崤之战》)
  (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题解]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B、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C、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屈原列传》)
  D、蔺相如者,赵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哪个判断句与例句相同?
  例句: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崤之战》)
  A、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游褒禅山记》)
  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D、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采草药》)
  三、 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B、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C、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四、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
  B、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促织》)
  C、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总练习]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
  D、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二、全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卖炭翁》)
  (5)宋何罪之有?(《公输》)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A、(2)(3)(5)(7) B、(2)(3)(5)(8)
  C、(3)(5)(7)(8) D、(3)(4)(6)(7)
  三、与例句相同的省略句是
  例句: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陈涉世家》)
  A、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B、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崤之战》)
  C、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D、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与众不同的被动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活板》)
  C、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
  D、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屈原列传》)
  五、 与众不同的倒装句是
  A、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赤壁》)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C、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涉江》)
  D、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天涯博客】本文地址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866595&PostID=11820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
被动句的特点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教案
文言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文言文专题考点总结及备考策略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