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古诗必备资料

高考古诗必备资料

1.从体式入手读懂古诗

“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起”: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①承上启下,②铺垫下文。

: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合”:①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②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③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2.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

中国古诗大致有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怀古咏史诗、托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即事抒怀诗等几种类型。

①山水田园诗        代表诗人 王维、孟浩然

常见意象有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

表达常见的思想情感有: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另有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远近高低结合、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反衬等。

②边塞军旅诗        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

对边塞风景的描写,展现边塞独有的自然风貌,更为抒发将士边塞生活做了很好的铺垫、烘托.

意象用品看,主要有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从地名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等。

在唐代的边塞征战诗中,还有着一种浓郁的汉代情结: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思想感情较丰富。或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或状写将士的乡愁、家中妻子的离恨,或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边塞征战的残酷,或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惊叹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等。更多边塞诗体现的是一种矛盾的心情: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

③怀古咏史诗

一般以凭吊古迹、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借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

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史实、有关人物。比如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

此类诗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评判历史,发表观点,诗人只是旁观者,不置身其中,另一种是把史实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或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类比对比,寄托伤感;或借古讽今,哀叹兴衰;或总结经验,以古谏今等。

怀古咏史诗的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内容有: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手法有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等。

④托物言志诗

指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寓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诗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从表现手法上是托物言志,从修辞角度看有拟人、比喻,从描写方法上讲有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⑤送别怀人诗

一般是即景抒情,开头是叙事,或写景,然后是抒情表意。就律诗(绝句)而言,首联叙题写意,颔联写人事,或叙别,或议论;颈联写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颔、颈联或颠倒并说亦可)尾联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常见意象:杨柳、长亭、短亭、劳劳亭、酒、月、阳关、舟、灞桥等。

一般的情感有: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绪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常用的手法有: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②想象、虚实相生,③比喻,④衬托、烘托。

⑥羁旅思乡诗

意象:①月——月是故乡明,诗人移情于月,象征人世间的聚散;②雁——人归落雁后,它是触动诗人乡思的重要媒介;③危楼——独自莫凭栏,古人常因思乡情切而登楼凭栏,借此表现归思;④书信——家书抵万金,书信是用来传递相思之苦的,要领会诗中家信的作用。

抒发的情感大致有:①羁旅孤凄之愁,②恋家怀人之思,③怀才不遇之苦,④厌战思家之情。

常见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即事写情(先写所遇之事纷扰,再写故园之思深浓),另有“对面落笔”(对写法)、虚实相生手法也最值得关注。

⑦即事抒怀诗

指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抒怀诗”。

3.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4.注释的暗示

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考生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题型一 形象鉴赏题

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其笔下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感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常见的人物形象有:①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⑤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解答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从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入手。

人物形象答题步骤:①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景物形象答题步骤: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还可接着分析蕴涵的思想感情)

事物形象答题步骤:①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②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题型二 语言赏析题

赏字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诗词中使用色彩词,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是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还可以摹拟各种声音,使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虚词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赏句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语言风格有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活泼、庄重、简洁、精练、生动、含蓄、明快、通俗等。王维的恬淡自然、李白的清新飘逸、白居易的直白清新、李清照的缠绵婉约等。

炼字题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的含义(表层、深层);②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③指出该字的特点(如是否为色彩词、叠字,有无活用等)和所用的手法(如比喻、拟人);④适当展开想象,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变式步骤:可依据所给字词的特点,省去①③步骤,保留②④步骤。

如是版本比较赏析题,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①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②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③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眼”(或关键词)题答题步骤①指出该字(词)对主旨的表达所起的作用②结合全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③从该字(词)在全诗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赏句类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②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③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④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题型三 表达技巧鉴赏题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艺术构思)四大部分。

1.全面掌握12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古典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设问、反问、顶真、互文、双关等。

2.重点掌握两种表达方式:描写和抒情

(1)描写角度: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等。方法:多种感官结合,如常见的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入手等。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工笔、细节描写等。

①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多用于人物的刻画,正面描写指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直接表现人物;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②动静结合指在一首诗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以动写静,二是以静写动。动静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动态和静态相互结合,相互映衬。

③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揭示主题思想等作用。

(2)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等,这几种与表现手法重合。

3.重点掌握六种常考的表现手法

江苏卷通常是在狭义方面使用它,主要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等。

①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古诗最常用、高考最常考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情感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

②托物言志(托物言情)将情志寄托在对某一外物的咏叹描摹之中,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

③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是对于一个描写对象,可以写其眼前之景、现实之景,也可以写假设之景、想象之景、回忆之景。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扩大意境,使形象鲜明,并使容量增加。

④衬托对比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诗人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正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反衬,就是用次要的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红花绿叶)

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红墙绿瓦)

⑤联想想象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它比联想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

⑥化用典故(用典)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4.关注结构技巧(艺术构思)照应、过渡、线索、悬念、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①卒章显志。在诗歌的结尾运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志向、诗歌的主旨。

②以景结情。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判定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1.把握关系借景抒情是情与景的关系,托物言志是物与志的关系,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关系,对比是甲与乙的关系,衬托是主与次的关系,虚实结合是虚与实的关系。

2.区别易混

①借代与借喻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不能。

②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某种景物来抒情的。“借景抒情”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通常是多种景,需要从多方面来细致描绘出这些景物的自然形态特点;所抒之“情”多是指热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托物言志”中所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

③衬托与对比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点。二者的区别主要是:①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衬托主体未必出现。

表达技巧题的审题答题规范

“整体看手法”,意谓鉴赏全诗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

“局部看修辞”,意谓鉴赏局部的表达技巧首先、优先从修辞手法角度切入。

大角度,要从几个角度入手,优先考虑某个角度。小角度,角度很明确,不能乱答。

表达技巧题可以分为两种:简单题型和完整题型。所谓简单题型,就是只答出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即可,不需要作分析说明。所谓完整题型,就是答题时要包含完整的步骤,即实行“三步走”:指出表达技巧(是什么)——分析表达技巧(为什么)——点明表达效果(怎么样)。

其中第二、三步要注意:分析该技巧一般要说三个要点,如答“借景抒情”,则包括何景、何情、景与情的关系;对比则要答出谁与谁对比,在哪方面(点)上对比等。点明表达效果时应答出两个要点:一是该技巧本身的效果,二是该技巧在文中的效果(重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古诗文阅读之诗歌鉴赏知识点及答题方法
古诗鉴赏技巧点拨
诗词曲区别及鉴赏
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第2章 古诗鉴赏 专题3 考点突破3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中考古诗词鉴赏方法指导
高考古代诗歌夺分指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