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语文错题本3

3年高考2年模拟高考语文错题本3

[第248页第1题] (2015广东百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惜 花

[清]姜宸英

一春强半是春愁,浅白长红付乱流。

剩有垂杨吹不断,丝丝绾恨[注]上高楼。

[注] 绾恨:把恨绕住。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这首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第248页第2题] (2015广东湛江调研,10,7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隔浦莲·荷花

黄 载

瑶妃香袜透冷,伫立青铜镜。玉骨清无汗。亭亭碧波千顷。云水摇扇影。炎天永。一国清凉境。

晚妆靓。微酣不语,风流幽恨谁省?沙鸥少事,看到睡鸳双醒。兰棹歌遥隔浦应。催暝。藕丝萦断归艇。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答:

(2)词的下阕主要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

 

[第248页第3题] (2014广州调研,10,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①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②凉生。莲芰③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第居住。②轩槛:长廊的栏杆。③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答:

 

[第248页第4题] (2014广州执信、广雅、六中三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县斋愁坐作[注]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宋徽宗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葛胜仲因故被贬到歙州休宁县(今安徽休宁),这首词便作于此时。县斋:县衙斋室。

(1)结合全词,简要说说“闲愁几许”中“愁”的内涵。(3分)

答:

(2)“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第248页第5题] (2014广州海珠摸底,10,7分)阅读下面的明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明]沈宜修

君庸①屡约归期无定,忽尔梦归,觉后不胜悲感,赋此寄情。

粉箨②初成,蔷薇欲褪,断肠池草年年恨。东风忽把梦吹来,醒时添得千重闷。

驿路迢迢,离情寸寸,双鱼几度无真信。不如休想再相逢,此生扌弃欲愁消尽。

[注] ①君庸:指作者之弟。②粉箨:指竹笋上一片片粉色的皮壳。

(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答:

(2)作者为什么说“不如休想再相逢”?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4分)

答:

 

[第248页第6题] (2014广东珠海一中等六校第一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

[宋]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萧萧,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①,数竿修竹②,几叶芭蕉。

[注] ①“萱草”又名“谖草”,古人以为此草可以忘忧。②杜甫《佳人》诗中有“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句。

(1)本词上片词人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3分)

答:

(2)结处三句,“萱草”“修竹”“芭蕉”,一句一景,而含不尽之意,试简要分析。(4分)

答:

 

[第249页第1题] (2015广州海珠等四区联考,10,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浈阳峡

[唐]张九龄

行舟傍越岑,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谁知造化心。

(1)诗中描述了浈阳峡的哪些特点?请逐一列出。(4分)

答:

(2)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3分)

答:

 

[第249页第2题] (2015广东实验中学段考,10,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1)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3分)

答:

(2)结合下阕简要分析末句“画堂双燕‘栖’”所蕴含的情感。(4分)

答:

 

[第249页第3题] (2015广东韶关十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注] 邱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临平山学道。“二十二”是他的排行。

(1)开头两句展示了作者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阅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4分)

答:

 

[第249页第4题] (2014广东珠海摸底,10,7分)阅读下面的元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 父①

吴 镇

洞庭湖上晚风生,风触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衣轻,只钓鲈鱼不钓名。

[注] ①本词是吴镇临摹荆浩《渔父图》之后写下的十六首《渔父》词中的一首。

(1)在“风触湖心一叶横”这句词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3分)

答:

(2)整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分析。(4分)

答:

 

[第249页第5题] (2014广东十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①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②,爱杀江南。

[注] ①芰:菱角。②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1)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答:

(2)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4分)

答:

 

[第249页第6题] (2014广州测评,10,7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秋江

张 炎[注]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 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答: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答:

 

[第250页第1题] (2015广东深圳五校第一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雨夜眠

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1)作者是如何表现老翁的“安闲”的?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请简要赏析“霜叶满阶红”一句。(4分)

答:

 

[第250页第2题] (2015广东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一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1)颈联描绘了吴越水乡怎样的景象?试作具体分析。(4分)

答: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第250页第3题] (2015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宋]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3分)

答: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这首词展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

 

[第250页第4题] (2014广东汕头测评,10,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

[唐]刘禹锡

唱得《凉州》②意外声,旧人惟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注] ①米嘉荣是中唐著名的歌唱家。②《凉州》是具有奇特之调的曲子。

(1)概括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分析。(5分)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

答:

 

[第250页第5题] (2014广东湛江调研,10,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戊辰即事①

[宋]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②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 ①戊辰: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胄当政,为了“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草草出兵北伐,结果招致大败。②和戎:戊辰战后和约,南宋每年需向金国交付大量钱财。

(1)这首诗首句的“安得”二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说从此西湖要改为“栽桑树养吴蚕”?请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第250页第6题] (2014广东百校联考,10,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连州阳山归路[注]

吕本中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注] 连州:今广东连县。吕本中:宋代诗人。这首诗是诗人为避战乱,从广东返归湖南途中所作。

(1)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境况?请结合注释简要分析。(3分)

答:

(2)试分析诗中“不知”“强言”两词的妙处。(4分)

答:

 

[第250页第7题] (2014浙江,21—22,7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 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徐 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①。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 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1)这两首诗都以________来写愁。(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

答:

 

[第251页第8题] (2014天津,14,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暮 春

[宋]黄 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答: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答:

(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答:

 

[第251页第9题] (2014大纲,12,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答: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随”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第251页第10题] (2014北京,14,11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③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 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②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明·王象巽《游曲江》)

③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第251页第11题] (2013福建,6,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答:

(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

 

[第251页第12题] (2012湖北,14,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4分)

答:

 

[第252页第1题] (2015广东百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锲而舍之,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荀子·劝学》)

(2)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3)高低冥迷,__________。歌台暖响,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

 

[第252页第2题] (2015广东湛江调研,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4)参差十万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

 

[第252页第3题] (2015广东佛山一中月考,14,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大块假我以文章。_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淇水汤汤,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诗经·氓》)

(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

 

[第252页第4题] (2015广州海珠等四区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所以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第252页第5题] (2014广州调研,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3)人生代代无穷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252页第6题] (2014广东惠州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4)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第252页第7题] (2014广州海珠摸底,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所以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第252页第8题] (2014广东十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重湖叠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海潮》)

(4)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第253页第1题] (2015广东实验中学段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潜《归园田居》)

(3)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253页第2题] (2015广东韶关十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湖月照我影,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53页第3题] (2015广东惠州第一次调研,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253页第4题] (2015广东深圳五校第一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此时相望不相闻,________________。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253页第5题] (2015广东中山一中等七校第一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253页第6题] (2014广州测评,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3)樊迟未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53页第7题] (2014广州花都摸底,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

(3)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第253页第8题] (2014广东中山一中等六校第一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积水成渊,蛟龙生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253页第9题] (2014广东汕头测评,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4)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

 

[第254页第1题] (2015广州海珠摸底,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4)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第254页第2题] (2015广东六校第一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言笑晏晏。(《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第254页第3题] (2015广东增城中学、三水中学等六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2)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第254页第4题] (2015广东汕头金山中学期中,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第254页第5题] (2014广东珠海一中等六校第一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多答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书愤》)

(2)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第254页第6题] (2014广州海珠综测二,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子曰:“夫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________________,微冷,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江天一色无纤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第254页第7题] (2014广东百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七十者衣帛食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乌鹊南飞。__________,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自胡马窥江去后,__________,犹厌言兵。渐黄昏,__________,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第254页第8题] (2014广州执信中学期中,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_______________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风华正茂;__________,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第254页第9题] (2014广州执信、广雅、六中三校联考,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暧暧远人村,____________。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陶潜《归园田居》)

(4)__________,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

 

[第255页第9题] (2014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期中,11,6分)默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诗经·氓》)

(4)旌旗蔽空,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第255页第10题] (2014广东广雅中学期中,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______________,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第255页第11题] (2014广东湛江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子曰:“夫仁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又有清流激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3)淇则有岸,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55页第12题] (2014广东茂名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4)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

 

[第255页第13题] (2014广东江门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255页第14题] (2014广东韶关一模,11,6分)默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兰亭集序》)

(2)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第255页第15题] (2014广东肇庆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

 

[第255页第16题] (2014广东揭阳一模,11,6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2)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第240页二] (2015广东佛山一中期中,5—9,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仲山甫之后也。父为定陶令,有财三千万。父卒,暠悉以赈恤宗族及邑里之贫者。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汉)顺帝末,为侍御史。帝擢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出迎太子,时太傅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出为益州刺史。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在职三年,宣恩远夷,开晓殊俗,岷山杂落皆怀服汉德。其白狼、槃木、唐菆、邛、僰诸国,自前刺史朱辅卒后遂绝;暠至,□复举种①向化。时永昌太守冶铸黄金为文蛇,以献大将军梁冀,暠纠发逮捕,驰传上言,□二府畏懦,不敢案之,冀由是衔怒于暠。会巴郡人服直聚党数百人,自称“天王”,暠与太守应承讨捕,不克,吏人多被伤害。冀因此陷之。传逮暠、承。太尉李固上疏救曰:“臣伏闻讨捕所伤,本非暠、承之意,实由县吏惧法畏罪,迫逐深苦,致此不祥。比盗贼群起,处处未绝。暠、承□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莫复尽心。”梁太后省奏,乃赦暠、承罪,免官而已。

后凉州羌动,以暠为凉州刺史,甚得百姓欢心。被征当迁,吏人诣阙请留之,太后叹曰:“未闻刺史得人心若是。”乃许之。暠复留一年,迁汉阳太守,戎夷男女送至汉阳界,暠与相揖谢,千里不得乘车。及到郡,化行羌胡,禁止侵掠。迁使匈奴中郎将。时辽东乌桓反叛,复转辽东太守,乌桓望风率服,迎拜于界上。坐事免归。

后司隶校尉举暠贤良方正,不应。征拜议郎,迁南郡太守,入为尚书。会匈奴寇并、凉二州,桓帝擢暠为度辽将军。暠到营所,先宣恩信,诱降诸胡,其有不服,然后加讨。羌虏先时有生②见获质于郡县者,悉遣还之。诚心怀抚,信赏分明,由是羌胡、龟兹、莎车、乌孙等皆来顺服。暠乃去烽燧,除候望,边方晏然无警。

入为大司农。延熹四年,迁司徒。在位三年,年六十一薨。并、凉边人咸为发哀。匈奴闻暠卒,举国伤惜。单于每入朝贺,望见坟墓,辄哭泣祭祀。

[注] ①举种:举众,全体。②生:生口(俘虏)。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其有进趣名利,皆不与交通  交通:交际、往来

B.暠素慷慨,好立功立事慷慨:大方、爽快

C.暠与相揖谢谢:道别、辞别

D.会匈奴寇并、凉二州寇:侵略

[[分隔]]

2.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暠至, 复举种向化

②驰传上言, 二府畏懦

③暠、承 首举大奸,而相随受罪

A.①而 ②以 ③以  B.①乃 ②以 ③则  C.①而 ②而 ③则  D.①乃 ②而 ③以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

B.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

C.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

D.梵辞屈不敢对/驰命奏之/诏报/太子乃得去/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种暠一生轻虚名,轻财物,一向不爱结交追名逐利的人,但喜欢“立功立事”。

B.种暠为人为官谨慎小心,在监护太子时,为了国家与百姓的命运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大胆质疑中常侍不合常理的行为,深得太傅杜乔的钦佩。

C.种暠担任刺史敢作敢为,发现太守的不法行为后及时奏报朝廷,后来太守伺机报复种暠,种暠被免官。

D.种暠担任地方官时深得民心,边境地方的百姓因为种暠而感念朝廷,臣服汉朝,边地平安无事。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8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2分)

译文:

②臣恐沮伤州县纠发之意,更共饰匿。(3分)

译文:

(2)作者评价种暠“好立功立事”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答:

 

[第240页一] (2015广东百校联考,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刘之遴,字思贞,南阳涅阳人也。父虯,齐国子博士,谥文范先生。之遴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沈约、任昉见□异之。起家宁朔主簿。吏部尚书王瞻尝候任昉,值之遴在坐,昉谓瞻曰:“此南阳刘之遴,学优未仕,水镜所宜甄擢。”瞻即辟为太学博士。时张稷新除尚书仆射,托昉为让表,昉令之遴代作,操笔立成。昉曰:“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御史中丞乐蔼,即之遴舅,宪台奏弹,皆之遴草焉。迁平南行参军,尚书起部郎,延陵令,荆州治中。太宗临荆州,仍迁宣惠记室。之遴笃学明审,博览群籍。时刘显、韦棱并强记,每与之讨论,咸不能过也。

还除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迁正员郎,尚书右丞,荆州大中正。累迁中书侍郎,鸿胪卿,复兼中书舍人。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南郡太守,高祖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后转为西中郎湘东王长史,太守如故。初,之遴在荆府,尝寄居南郡廨,忽梦前太守袁彖谓曰:“卿后当为折臂太守,即居此中。”之遴后果损臂,遂临此郡。丁母忧,服阕,征秘书监,领步兵校尉。出为郢州行事,之遴意不愿出,固辞,高祖手敕曰:“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遂为有司□奏免。久之,为太府卿,都官尚书,太常卿。

之遴好属文,多学古体,与河东裴子野、沛国刘显常共讨论书籍,因为交好。是时《周易》《尚书》《礼记》《毛诗》并有高祖义疏,惟《左氏传》尚阙。之遴□著《春秋大意》十科,《左氏》十科,《三传同异》十科,合三十事以上之。高祖大悦。

太清二年,侯景乱,之遴避难还乡,未至,卒于夏口,时年七十二。前后文集五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刘之遴列传》,有删节)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值之遴在坐     值:遇到

B.瞻即辟为太学博士辟:征召

C.操笔立成立:立即

D.丁母忧,服阕忧:忧虑

[[分隔]]

2.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沈约、任昉见 异之

②遂为有司 奏免

③之遴 著《春秋大意》十科

A.①而 ②者 ③以  B.①且 ②所 ③以  C.①而 ②所 ③乃  D.①且 ②者 ③乃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B.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C.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D.朕闻妻子/具孝衰于亲/爵禄具忠/衰于君卿/既内足/理忘奉公之节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吏部尚书王瞻曾探望任昉,任昉极力向王瞻推荐刘之遴,说明鉴的人应当选拔任用刘之遴。

B.刘之遴的舅舅乐蔼是御史台中丞,御史台的奏弹,都由刘之遴起草。刘之遴曾担任宣惠记室。

C.高祖在刘之遴坚决推辞郢州行事一职的情况下,亲自写诏书留住了他,刘之遴后又担任多职。

D.当时只有《左传》没有高祖的义疏,刘之遴就著《左氏》十科等合三十事上奏,高祖很高兴。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荆南秀气,果有异才,后仕必当过仆。(3分)

译文:

②卿母年德并高,故令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4分)

译文:

(2)刘之遴的奇特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答:

 

[第241页三] (2014广东惠州二模,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刘观传

刘观,雄县人。洪武十八年进士。授太谷县丞,以荐擢监察御史。三十年迁署左佥都御史。坐事下狱,寻释。出为嘉兴知府,丁父忧去。

永乐元年,擢云南按察使,未行,拜户部右侍郎。二年调左副都御史。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四年,北京营造宫室,观奉命采木浙江,未几还。明年冬,帝以山西旱,命观驰传往,散遣采木军民。六年,郑赐卒,擢礼部尚书。十二月与刑部尚书吕震易官。坐事为皇太子谴责。帝在北京闻之,以大臣有小过,不宜遽折辱,特赐书谕太子。八年,都督佥事费瓛讨凉州叛羌,命观赞军事。还,坐事,谪本部吏。十三年还职,改左都御史。十五年督浚河漕。十九年命巡抚陕西,考察官吏。

仁宗嗣位,兼太子宾客,旋加太子少保,给二俸。时大理少卿弋谦数言事,帝厌繁琐。尚书吕震、大理卿虞谦希旨劾奏,观复令十四道御史论其诬妄,以是为舆论所鄙。

时未有官妓之禁。宣德初,臣僚宴乐,以奢相尚,歌妓满前。观私纳贿赂,而诸御史亦贪纵无忌。三年六月朝罢,帝召大学士杨士奇、杨荣至文华门,谕曰:“祖宗时,朝臣谨饬。年来贪浊成风,何也?”士奇对曰:“永乐末已有之,今为甚耳。”荣曰:“永乐时,无逾方宾。”帝问:“今日谁最甚者?”荣对曰:“刘观。”又问:“谁可代者?”士奇、荣荐通政使顾佐。帝用度出观视河道,以佐为右都御史。于是御史张循理等交章劾观,并其子辐诸赃污不法事。帝怒,逮观父子,以弹章示之。观疏辨。帝益怒,出廷臣先后密奏,中有枉法受赇至千金者。观引伏,遂下锦衣卫狱。明年将置重典。士奇、荣乞贷其死。乃谪辐戍辽东,而命观随往,观竟客死。七年,士奇请命风宪官考察奏罢有司之贪污者,帝曰:“然。向使不罢刘观,风宪安得肃。”

(选自《明史》)

[[分隔]]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坐事下狱    坐:因……犯罪

B.以弹章示之示:给……看

C.寻释寻:不久

D.风宪安得肃肃:庄重

[[分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以荐擢监察御史   以佐为右都御史

B.坐事为皇太子谴责以是为舆论所鄙

C.帝厌其繁琐并其子辐诸赃污不法事

D.永乐末已有之时未有官妓之禁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

B.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

C.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

D.时左都御史陈瑛残刻/右都御史吴中宽和/观委蛇/二人间/务为容悦。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永乐元年,刘观升任云南按察使,到职不久,又拜任户部右侍郎。

B.永乐四年,山西发生旱灾,成祖命刘观起草紧急公文,遣散了采木的军士和民夫。

C.御史张循理等人上奏章弹劾刘观,宣宗大怒,下令逮捕刘观,拿出弹劾的奏章给他看,他立即认罪了。

D.刘观父子入狱后,本来要处以极刑,杨士奇、杨荣请求免其一死,于是将刘辐谪戍辽东,命刘观随同前往。

[[分隔]]

5.(1)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帝在北京闻之,以大臣有小过,不宜遽折辱,特赐书谕太子。(4分)

译文:

②观引伏,遂下锦衣卫狱。(3分)

译文:

(2)宣宗所说的“年来贪浊成风”,具体表现有哪些?(3分)

答:

 

[第242页一] (2015广东韶关十校联考,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张纲传

张纲少明经学,虽为公子,而厉布衣之节,举孝廉不就,司徒辟为侍御史。时顺帝委纵宦官,有识危心。纲常慨然叹曰:“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生,吾不愿也。”汉安元年,选遣八使徇行风俗,皆耆儒知名,多历显位,唯纲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纲独埋其车轮于洛阳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帝虽知纲言直,终不忍用。

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①,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以纲为广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马,纲独请单车之职。既到,□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初大惊,既见纲诚信,乃出拜谒。纲延置上坐,问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贪暴,故致公等怀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禄相荣,不愿以刑罚相加,今诚转祸为福之时也。若闻义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岂不危乎?若不料强弱,非明也;充善取恶,非智也;去顺效逆,非忠也;身绝血嗣,非孝也;背正从邪,非直也;见义不为,非勇也。六者成败之几,利害所从,公其深计之。”婴深感悟,明日,将所部万余人与妻子面缚归降。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纲,而婴等上书乞留,乃许之。纲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携,诣府赴哀者不可胜数。张婴等五百余人制服行丧,负土成坟。

(以上三段选自《后汉书·张纲传》)

张纲单骑诣贼垒,谕张婴而降之,言弭盗者侈为美谈。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民行为盗,无以自容,使游泳于非逆非顺之交,翱翔而终思矫翮②;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能得哉?张纲者,以缓一时之祸,而不暇为国谋也,何足效哉!

(本段出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 ①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②翮:鸟翼,翅膀。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厉布衣之节       厉:劝勉

B.征欲擢用纲擢:提拔

C.南州晏然晏:安定

D.言弭盗者侈为美谈侈:夸耀

[[分隔]]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秽恶满朝,不能奋身出命扫国家之难, 生,吾不愿也。

②既到, 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

③抑且宠而荣之,望其悔过自惩而不萌异志, 能得哉?

A.①所以 ②因 ③然  B.①则 ②且 ③而  C.①而②以③焉  D.①虽②乃③岂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B.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C.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D.纲乃单车入婴垒/散遣部众任从/所之子弟欲为吏者/皆引召之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纲年轻时就通晓经学,虽然是官宦之家的公子,却磨砺布衣的节操,被举孝廉,他却不赴命,后来被任命为侍御史。

B.当时顺帝纵容宦官,张纲为国家的命运担忧,却因出言不逊,得罪了高官耆儒,让皇帝很不高兴,于是得不到重用。

C.广陵寇乱已十多年,朝廷派张纲任太守平息寇乱。他不像前任那样多求兵马,而是单车径至贼营,分析利弊,晓以情理,结果张婴等万人归降,广陵安定。

D.张纲在广陵任职只有一年,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去世后,百姓老幼相扶前去吊唁。张婴等人还穿着丧服,背土筑坟。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豺狼当路,安问狐狸!(3分)

译文:

②然纲卒未几,婴复据郡以反,纲何尝能弭东南之盗哉!(4分)

译文:

(2)联系全文看,王夫之如何评价张纲劝喻张婴之举?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3分)

答:

 

[第243页二] (2014广东百所高中联考,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也。及长,博学能属文,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善谈论。与王沈俱被曹爽辟。沈劝就征,祜曰:“委质事人,复何容易。”及爽败,沈以故吏免,因谓祜曰:“常识卿前语。”祜曰:“此非始虑所及。”其先识不伐如此。

帝[注]有灭吴之志,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每为边害,祜患之,竟以诡计令吴罢守。于是戍逻减半,分以垦田八百余顷,大获其利。祜之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积。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祜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人有略吴二儿为俘者,祜遣送还其家。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名也。

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闻令望,必与此山俱传。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祜寝疾,求入朝。及侍坐,面陈伐吴之计。疾渐笃,乃举杜预自代。祜卒二岁而吴平,群臣上寿,帝执爵流涕曰:“此羊太傅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羊祜传》)

[注] 帝:晋武帝司马炎。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委质事人,复何容易    委:放弃

B.其先识不伐如此伐:夸耀

C.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当:挡住

D.面陈伐吴之计面:当面

[[分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沈以故吏免

竟以诡计令吴罢守

B.每为边害,祜患之

石城以西,尽为晋有

C.自是前后降者不绝

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

D.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

至若湛辈,乃当如公言耳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B.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C.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D.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羊祜不仅仪容俊美,善于谈吐,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曹爽早年征召羊祜,羊祜拒绝,后来曹爽失败,羊祜免难。

B.羊祜在出镇南夏期间,开办学校,发展生产广积粮食,采取怀柔策略征服吴人民心,为后来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C.羊祜用计平定边害,为晋国守边腾出了一半兵力。羊祜命腾出的将士去垦田种粮,使得晋军储备了十年的军粮。

D.羊祜率军外出打猎不越边界,凡自己的士兵得到吴人打伤的猎物,悉数归还。吴人深服羊祜此举,称其“羊公”。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3分)

译文:

②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4分)

译文:

(2)除有远见卓识外,羊祜还有哪些美好品质?(3分)

答:

 

[第243页三] (2014广东十校联考,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吾彦,字士则,吴郡吴人也。出自寒微,有文武才干。身长八尺,手格猛兽,旅力绝群。仕吴为通江吏。时将军薛珝杖节南征,军容甚盛,彦观之,慨然而叹。有善相者刘札谓之曰:“以君之相,后当至此,不足慕也。”初为小将,给吴大司马陆抗。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患众情不允,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唯彦不动,举几御之,众服其勇,乃擢用焉。

稍迁建平太守。时王濬将伐吴,造船于蜀,彦觉之,请增兵为备,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吴亡,彦始归降,武帝以为金城太守。帝尝从容问:“孙皓所以亡国者,何也?”曰:“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帝笑曰:“君明臣贤,何为亡国?”彦曰:“天禄永终,历数有属,所以为陛下擒。此盖天时,岂人事也!”张华时在坐,谓彦曰:“君为吴将,积有岁年,蔑尔无闻,窃所惑矣。”彦厉声曰:“陛下知我,而卿不闻乎?”帝甚嘉之。

迁雁门太守。时顺阳王畅骄纵,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及彦为顺阳内史,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皆畏惧。畅不能诬,乃更荐之,冀其去职。迁员外散骑常侍。帝尝问彦:“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彦对曰:“道德名望,抗不及喜;立功立事,喜不及抗。”

会交州刺史陶璜卒,以彦为南中都督、交州刺史。重饷陆机兄弟,机将受之,云曰:“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机乃止。因此每毁之。长沙孝廉尹虞谓机等曰:“自古由贱而兴者,乃有帝王,何但公卿。若何元干、侯孝明、唐儒宗、张义允等,并起自寒微,皆内侍外镇,人无讥者。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吾恐南人皆将去卿,卿便独坐也。”于是机等意始解,毁言渐息矣。

初,陶璜之死也,九真戍兵作乱,逐其太守,九真贼帅赵祉围郡城,彦悉讨平之。在镇二十余年,威恩宣著,南州宁靖。自表求代,征为大长秋。卒于官。

(选自《晋书·吾彦传》)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抗奇其勇略        奇:对……感到惊奇

B.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率:率领

C.乃更荐之更:改变

D.陆喜、陆抗二人谁多也多:优秀

[[分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此盖天时,岂人事也

后当至此,不足慕也

B.抗奇其勇略,将拔用之

卿以士则答诏小有不善,毁之无已

C.蔑尔无闻,窃所惑矣

所以为陛下擒

D.以君之相,后当至此

前后内史皆诬之以罪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B.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C.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D.皓不从/彦乃辄为铁锁/横断江路及师/临境缘江/诸城皆望风降附/或见攻而拔/唯彦坚守/大众攻之不能克/乃退舍礼之。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吾彦虽出身寒微,但面对突袭,他举几御之,英勇无比,陆抗提拔了他,众人没有谁不服的。

B.吾彦在回皇帝问话时客观指出陆抗和陆喜的不足,但陆抗的两个儿子陆机和陆云因而心生怨恨,总是诋毁吾彦,后来在长沙孝廉尹虞的劝导下,才消除了对吾彦的恨意。

C.吾彦清身率下,威刑严肃,众人都畏惧他。顺阳王畅纵使骄纵也不能诬蔑他,而且举荐他到其他地方当官。

D.孙皓不接纳吾彦的建议而导致了吴国的灭亡,但武帝问吾彦吴国为何亡时,他却说“吴主英俊,宰辅贤明”,可见他对先主的忠诚。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8分)

①乃会诸将,密使人阳狂拔刀跳跃而来,坐上诸将皆惧而走。(4分)

译文:

②彦本微贱,为先公所拔,而答诏不善,安可受之!(4分)

译文:

(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吾彦武干的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2分)

答:

 

[第244页一] (2015广州执信中学期中,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1—5小题。

舟人传

[清]张光纬

舟人不知何姓名,亦未悉其里居,及其□操何业。偶遇之舟,遂以舟人名。吾郡陈泰岩者,文士也,遣仆买舟,收债远乡。携其侄与仆抵舟,见舟人髯如戟,目如炬,风仪伟甚,裸而刺船①。泰岩心异之。至舟中,复见一十六七女郎,依约闺中之秀。泰岩又窃窃然疑之。既放舟,鼓棹如飞,顷刻至岸。岸旁有牛三头,蹲水中,妨舟泊。舟人招牧者牵之起,二牛起,其一犹浮沉水滨,格格不就牵。舟人乃探手掇牛后肘,掷岸上。岸上聚观,无不辟易,泰岩愈疑。

收债毕,泰岩持金数十归舟。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舟人曰:“毋恐。虽数百万缗,行数万里,可不辱命,何虑此琐琐也。”泰岩不能强,姑听之。至中流,落日衔山,微风拂波,舟人忽舣舟就岸。泰岩恐甚,询泊故。舟人曰:“风雨至矣。”稍顷,天半霹雳,水立云飞,舟依巨柳而荫。雨止,复行,卒无恙。

未抵郡数里,泰岩复语舟人曰:“前村隐隐,帘出树杪,可沽酒乎?”舟人曰:“诺。”提壶去。泰岩□询船尾女郎曰:“子何为?子何自从彼髯者行乎?吾恐彼髯非良人,且彼髯复何为?子心知之,试语余。”女郎掩涕曰:“不然,妾亦宦之息也。向从父母行三泖②间,夜遇强盗,杀父母投之湖,掳资财及妾行。忽见此髯从暗中跃入舟,手刃群盗数十人,复携妾去,妾涕泣请死。彼髯者曰:‘今子父母既死,茕茕何依。幸子仇既歼,吾当徐访子亲属,送子归,纵无所归,吾更当觅倩③嫁子。吾义勿污子,效彼群盗为也。’妾故忍死留此。”言,泪如雨下。泰岩又曰:“舟甚窄,奈起居何?且彼髯终何为?”女郎曰:“自妾来,彼髯恒卧篷橹间,虽风雨无所苦。舣舟亦无定踪,所往来不一人。所谈者,妾皆不解,每痛饮辄去。夜必登高陵星斗,还舟恒猝猝不乐,亦未知甚何为。”

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舟人乃曰:“萍踪相遇,愿赠□言。天下大乱,各自爱,余亦从此去。”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至郡,慷慨分手,后卒不遇。

(选自《息庐剩稿》,有删节)

[注] ①刺船:用篙撑船。②三泖:湖名。③倩:古代男子的美称。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未悉其里居        悉:知道

B.妾亦宦之息也息:子女

C.吾当徐访子亲属访:拜访

D.天下大乱,各自爱爱:爱惜

[[分隔]]

2.填入下列句子“ ”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亦未悉其里居,及其 操何业

②泰岩 询船尾女郎曰

③萍踪相遇,愿赠 言

A.①之 ②以 ③而  B.①所 ②乃 ③以  C.①之 ②且 ③而  D.①所 ②以 ③之

[[分隔]]

3.下列各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B.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C.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D.舟人沽酒至/斜睨/女郎若已知其所言而嗔之者/泰岩乃稔/为异人长揖请罪/因煮酒扶坐/相语甚欢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泰岩买了一条小船去收债,见到舟人与船上女子,心中就有疑虑,而舟人掷牛上岸,更加重了他的疑忌。

B.女子一家人出行,途中遭遇强盗,父母被杀,钱财被抢,舟人从黑暗中跃入舟中杀死了强盗,替她报了仇。

C.陈泰岩知道了舟人的义举后,对舟人疑虑全消,敬佩不已。回到郡中,两人感慨叹息着分了手,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D.文章欲扬先抑,通过写陈泰岩对舟人由疑虑到害怕再到敬为异人,塑造了舟人本领高强、行侠仗义、疾恶如仇的形象。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请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语舟人曰:“日且西,盍止诸?”(3分)

译文:

②讯之姓氏里居,舟人曰:“四海紊紊,安用此乎?”竟勿言。(4分)

译文: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舟人“勇义”的两个事例。(可以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答:

 

[第245页二] (2014广东珠海摸底,5—9,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刘廙,字恭嗣,南阳安众人也。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太祖在长安,欲亲征蜀,廙上疏曰:“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故能成功于千载者,必以近察远,智周于独断者,不耻于下问,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且韦弦①非能言之物,而圣贤引以自匡。臣才智浅,愿自比于韦弦。昔乐毅能以弱燕破大齐,而不能以轻兵定即墨者,夫自为计者虽弱必固,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自殿下起军以来,三十余年,敌无不破,强无不服。今以海内之兵,百胜之威,而孙权负险于吴,刘备不宾于蜀。夫夷狄之臣,不当冀州之卒,权、备之籍,不比袁绍之业,然本初②以亡,而二寇未捷,非弱于今而智武于昔也。斯自为计者,与欲自溃者异势耳。故文王伐崇,三驾不下,归而修德,然后服之。秦为诸侯,所征必服,及兼天下,东向称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毙于外,而不恤民于内也。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天下有重得,有重失:势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势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于今之计,莫若料四方之险,择要害之处而守之,选天下之甲卒,随方面而岁更焉。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太祖遂进前而报廙曰:“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今欲使吾坐行西伯③之德,恐非其人也。”

廙著书数十篇,及与丁仪共论刑礼,皆传于世。文帝即王位,为侍中,赐爵关内侯。黄初二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注] ①韦弦:语出《韩非子》“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心缓,故佩弦以自急”,后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②本初:袁绍字本初。③西伯:周文王。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太祖辟为丞相掾属    辟:征召

B.而圣贤引以自匡匡:纠正

C.不当冀州之卒当:充当

D.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隳:毁坏

[[分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必以近察远       然本初以亡

B.亦欲博采必尽于众也皆传于世

C.欲自溃者虽强必败也此重得也

D.而孙权负险于吴归而修德

[[分隔]]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B.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C.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D.殿下可高枕于广夏/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修之旬年/则国富民安矣。

[[分隔]]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刘廙认为自古以来成功者都善于听取意见,因此他愿意向韦弦学习,向太祖进谏。

B.刘廙指出燕国大将乐毅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却不能征服弱小的即墨,因为即墨有合理的谋划。

C.刘廙强调与当年的袁绍相比,虽孙权据天险,而刘备拥巴蜀,但并不比袁绍更强大。

D.刘廙的进谏被太祖接纳,太祖还认为与刘廙是君臣相知,自己必能成就文治武功。

[[分隔]]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圣人不以智轻俗,王者不以人废言。(3分)

译文:

②臣恐边寇非六国之敌,而世不乏才,土崩之势,此不可不察也。(4分)

译文:

(2)对于太祖“欲亲征蜀”,刘廙的态度是什么?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刘廙“善于说理”的一个事例,并简要分析。(3分)

答:

 

[第246页 三] (2014课标Ⅱ,4—7,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二年举进士,除工科给事中。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干没公费。文力遏之,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米价翔踊。文请预发军饷三月,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乃发廪十六万石,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诏不许。文言:“帑藏虚,赏赉自京边军士外,请分别给银钞,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著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后渐添注,或一仓十余人,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 宫 旧 奄 刘 瑾 等 八 人 号 “八 虎” 日 导 帝 狗 马 鹰 兔 歌 舞 角 抵 不 亲 万 几 文 每 退 朝 对僚属 语 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过。逾月,有以伪银输内库者,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瑾恨未已,坐以遗失部籍,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家业荡然。瑾诛,复官,致仕。嘉靖五年卒,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其羡易粟万石,备振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当之当:承担。

C.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著之籍著:彰显。

[[分隔]]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分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韩文为官清正,关注民众生活。他在湖广,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年成歉收,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诸项费用供给不足,他不顾非议,一再提出自己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他援引成例,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尽力遏制权幸。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狗马,不理政事,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冒死谏诤,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逮捕韩文,释放后又两次罚米,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分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文力争乃止。

译文:

(2)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疏入,帝惊泣不食,瑾等大惧。

译文:

 

[第246页四] (2014江西,10—13,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截冠雄鸡志

李 翱

翱至零口①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饮且啄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掬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②,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也。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是以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侣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由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秉精气,义而介者焉。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卷五)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寻其群体。

[[分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     命:指挥。

B.而仰望焉,而旋望焉旋:回头。

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校:较量。

D.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志:记载。

[[分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B.   C.  D.

[[分隔]]

3.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截冠雄鸡“重义轻利”和众鸡“妒贤嫉能”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分隔]]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4分)

译文:

(2)又奚为既来而共恶所呼者而迫之耶?(4分)

译文:

(3)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4分)

译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名句默写
2014年高考真题汇编----名句名篇默写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达标测评卷--名篇名句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同步训练:《名句名篇的识记与默写》
2015高考语文诗文默写一轮课时专练(广东专用)
高考默写常见的名句(附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