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备考:高考语文冲刺阶段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

名师指点2015高考语文备考: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

 

  ■变化篇

  默写范围扩大出现新题型

 

  “今年的调整,最引人注意的是名句名篇默写范围扩大,出现默写新题型。”孙喆老师介绍说,2014年《考试说明》虽然列举建议背诵篇目较多,但是用星号标注了30篇作为考试范围,而2015年《考试说明》中的背诵篇目扩大到64篇,范围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50篇,高中14篇。这一变化体现出语文高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今年的范围中有安徽卷多年来没有涉及到的篇目,一轮复习中大多数考生可能没有精心准备,这要求考生下工夫篇篇过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增加了根据语境提示写出名句的新题型,新题型要求考生不仅要能够正确背诵默写60篇课文,还要能够逐句理解文意,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题例示范的变化值得关注

 

  除了考试范围变化,今年的题例示范等也出现变化。

  “题例示范的变化值得关注。”例如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诗歌鉴赏、语基语用、作文各个部分都调整了新题目。议论类文本阅读部分新课标卷、安徽卷例文增加,主观题由4个减少为1个。诗歌鉴赏部分两首诗歌的对比鉴赏已经取消,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只保留了一题。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增加了根据语境提示写出名句的新题型。另外,语言应用、语言表达和作文部分都增加了相应的新课标卷的题例。

 

  今年《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试卷各个板块的题目数量和确切的分值,以前是每一板块大约占整套试卷的比例,比较笼统。如现代文阅读部分,2014年现代文阅读(一般议论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约占22%;2015年的表述改变了,现代文阅读,3题,共9分,考一般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阅读,4题,共24分,考文学类文本。

 

  ■作文篇

 

  要选有话可写的观点写作

 

  “作文审题方法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作文有不同的审题侧重点。”对于审题技巧,孙喆老师将其归纳为三类办法。

 

  首先要有整体大局观,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其次要遵循多向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只要言之有理都不算偏题。面对多个角度和观点,考生还要注意筛选,选择更符合材料整体性的,更符合自己占有的素材和人文积淀的,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否则言之无物也难以得高分。

 

     适当积累高分作文精彩段落

 

  作文如何提高,一些考生觉得背诵范文,记下一些好的句子对写作会有好处。对此,孙喆认为现在的作文题一般都是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和思辨性的,单靠背范文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也有可能因套作、照搬范文而使文章生硬甚至偏离命题。不过考生积累一些高分作文的精彩段落还是很有必要的。

 

  后期如果想在作文方面取得突破,审题当然不能丢,另外,素材的积累和论证的训练也很重要。高三后期如果没有时间进行整篇文章训练,可以每周做一至两次审题训练,以提纲的形式呈现出来,同学之间形成互助小组进行讨论,出现分歧时可以求助于老师。

 

  ■复习篇

 

  每天要坚持阅读半个小时

 

  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可能有的考生觉得已经没有时间和心情去阅读,但孙喆建议阅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什么时候也不能丢。这个时候的阅读必须更有针对性,比如高分作文,比如作文素材,比如经典美文和时文。“学生高三复习紧张,适当的阅读也可以提升他们抗挫折的能力,稳定他们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孙喆建议考生每天饭前饭后十几分钟,睡前十几分钟,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写作能力,也可以提升其他表述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对零散知识进行整合

 

  语文二轮复习的关键是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到一起,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比如字形部分,很多同学投入很大精力,但是由于分散记忆,效果不明显,如果善于整合,“鹊巢鸠占、声名鹊起、门可罗雀、鸦雀无声、欢呼雀跃”,几个词连在一起记,分清在什么情况下用“雀”,什么情况下用“鹊”,恐怕就不容易忘了。再比如成语部分,可以将有两个意思的成语、褒贬意义分明的成语、必须用在否定句中的成语整合在一起记忆。

 

  注意思路分析和题型归类

 

  此外,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答题方略,学生上课时要紧跟老师步伐,注意老师答题思路分析和题型归类。比如诗歌鉴赏,炼字型题目、句意型题目、意境型题目、形象型题目、语言特色型题目、评价型题目、技巧型题目,答题侧重点不同,要注意区分。再比如,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答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时要注意区别:人物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品德、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人物形象特点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核心),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 名师指导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 切块打磨 细水长流
2018年高考全国三套试卷变化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考阅卷老师对高三学生备考的11个建议
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名师点评
2013广东高考语文卷评析
中考结束,暑期学习高中语文的总体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