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正确使用成语
【高考导航】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2014年高考也延续了这一考情。从考查形式上看,这一考点的命题依然沿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但是具体设置形式上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

1.判断使用正误类试题减少,而词语选择填空类试题增多。一些试卷不再沿用判断使用正误类题型,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Ⅱ的第13题,将一直延续的判断成语正误的形式改为了选择近义成语填空的形式。

2.综合性考查继续增强。有些地区的高考试卷选择了将实词、虚词、成语结合在一起的考查形式,或选择了两两结合的考查形式。如2014年高考江西卷第3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考查了近义实词、虚词、成语。

3.出现了新题型。如2014年高考北京卷将词语辨析与语段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打破了历年来单独设置语境考查的传统,体现了题型的新颖性和科学性。

2015年高考,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词语运用综合性考查的复习与训练,同时应打好基本功,对常见常用的实词、虚词、成语进行分类记忆,分次巩固。

词语在使用中常见的错误类型有:因望文生义而致误、因误用对象而致误、因不合语境而致误、因感情色彩错位而致误、因谦敬错位而致误等。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因望文生义而导致的错误。

 

【重点全解】

重点 熟语(包括成语)的常见误用类型

类型 因望文生义而致误

指出下面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具体类型及原因。

【调研1】(2014·山东卷)严冬的夜晚,凛冽的北风从后窗缝里灌进来,常常把人们从睡梦中冻醒,让人不寒而栗。

【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而此句中是说凛冽的北风使人冻得发抖,显然不恰当。

【调研2】(2014·大纲卷)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风声鹤唳”形容惊慌疑惧。而此句中用来描写小镇春天的景物,写风的声音和鹤的叫声,显然不恰当。

【调研3】在行贿物品中最具“操作性”的就是玉器书画,这些东西对专家而言有可能是无价之宝,对外行人来说有可能不名一文。

【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名,占有。而此句中用来说没有价值,显然不恰当。

 【方法探究】  
            抓关键语素,看清比喻义

 

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解题时,要想避免望文生义,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1.要正确理解成语中的某些关键语素。如【调研3】中“不名一文”的“名”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占有”之意。

2.要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如【调研2】中的“风声鹤唳”来源于“淝水之战”,本意指风声与鹤的叫声。但是,它在原意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自有的比喻义,指“溃兵听到风声与鹤的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如果再用原意解释就属于望文生义了。

 

3.不用表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和语境,而要抓住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如【调研1】中的“不寒而栗”,表面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发抖的原因是“非常恐惧”,而非“天气寒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语文:“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题型的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真题研究经典范例
2013年语文中考总复习-3:词语
词语成语(2018——2020)
2021高考语文备考训练:正确使用词语
行测逻辑填空五题练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