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作文:十二年高考写作题目回顾(特级教师王大绩)



十二年高考写作题目回顾

 

王大绩

 

 十二年一个轮回,十二年来(2005—2016)高考写作题目,也是一个动态、曲折、进步的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的写作题目,始终居于引导地位。认识这个过程,将是我们对高考写作题目,对写作题目,乃至于对写作教学、写作行为认识深化的过程。

 

 在高考各个科目,各种题目中,写作题目最受关注。考前种种猜测,考后纷纷品评:此优彼劣,一时不绝于耳,网络还会搞搞“民意调查”……热闹一阵之后,语文界内界外,又将顺势转化为对来年题目新一轮猜测:会或应出什么题目,什么范围,什么热点;考生要准备什么材料,明了哪些哲理,选择哪种体裁……如此年复一年。其实,这些猜测和品评多么无谓!难道我们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应试”的层面,就不能和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吗?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写作必须命题。但是,写作命题,无论是传统的“给标题”,后来的“给话题”,以及“给材料”,其实,历年写作同一题——命题人精心命制的写作题目,在懂得写作的考生眼里,都是同样一道题目,都是面向广阔生活洞开的窗子。让我们看看,这些题目是如何相通的。

 

 第一阶段:给话题、给标题为主流样式,给材料题目偶或出现。

 

 1999年高考出现给话题写作题目(《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考试中心首创。在自主命题逐渐扩展的进程中,成为写作题目的主流样式。2005年全国高考共16份语文试题,写作题目计为:给话题9,给标题5,给材料2。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全国一卷)——生活中有多少“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人与事呀。2005年7月12日,奥委会决定2012年夏季奥运会“花落谁家”,当罗格主席宣布“伦敦”时,全场一片唏嘘,巴黎被淘汰真是“出人意料”,可伦敦中选又的确在“情理之中”。伦敦满城欢庆,第二天却出现连环爆炸案,又是“出人意料”;可再一想,这又在世界诸多矛盾纠葛的“情理之中”。一份报纸,一天新闻,无异于一部“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百科全书。一件事或一个人如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那就在现实或历史上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全国二卷),当然也就有理由“忘记和铭记”(全国三卷)了。

 

“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任何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那么,我们面对任何事物当然也就完全可以“安之若素”,但又不能“安于现状”,这不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说‘安’”(北京卷)了吗?

 

“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上海卷)广阔无边。这“影响”,可以是懂得了“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忘记和铭记”、“位置与价值”或是“安定”、“安宁”,乃至于其余所有写作题目所包含的任何一种道理。那么当然,这种种“影响”,也全都可以理所当然地“留给明天”(天津卷)。

 

 有人批评“自嘲”(重庆卷)这个题目:中学生小小年龄有什么“自嘲”?这种批评一头栽进“学生十几年亲身经历”,“学生一天二十四小时个人生活”的思想禁闭室。我们的学生是有文化、有见识的知识青年,即便他还不习惯、不善于从自身的经历中感悟“自嘲”,他也有熟稔的社会生活或见识积累呀——“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不是鲁迅先生的“自嘲”吗?“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不是秋白同志的“自嘲”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不是李太白的“自嘲”吗?“却将万字平戎策,换作东家种树书”,这不是辛稼轩的“自嘲”吗?再推广些,哪个班级、学校、社团、行业、政党和国家不可能或不需要“自嘲”呢?

 

“凤头猪肚豹尾”(江苏卷),这题目乍看好怪异。但自有“提示语”让它意义豁然——命题当然不是只允许写“凤”、“猪”和“豹”。那么,哪篇精彩的文,哪件实在的事,哪位出色的人,不是开头精彩、中间充实、结尾有力的“凤头猪肚豹尾”呢?这个题目与“记一件难忘的事”和“记一位难忘的人”并无本质区别呀。

 

“一件难忘的事”和“一位难忘的人”,当然都是值得“纪念”(广东卷),值得“铭记”的,在现实或历史上有“位置与价值”的。“一枝一叶一世界”(浙江卷)要求谈的是“局部与整体”,“凤头”、“猪肚”、“豹尾”便是“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的“一枝一叶”,而这“一件难忘的事”或“一位难忘的人”之所以值得“纪念”,正因为它们无不是在适当的“位置”上体现自身“价值”,这便是“安于”“一枝一叶”的“位置”吧?

 

 具有“双赢的智慧”(山东卷),自然值得“纪念”和“铭记”,它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也自会有它的“位置与价值”,唯有“双赢”,才可能有真正的“长治久安”,这种“智慧”可能来自“文化生活对你成长的影响”,当然也有“留给明天”的“价值”。

 

 “跑的体验”(湖南卷),每个考生都有丰富的个人经历和认识积累。古今中外,没有“跑的体验”的人,倒也稀罕。班组、学校、社团、政党、国家也都有“跑的体验”啊,这种种体验多么值得“纪念”,值得“铭记”呀!刘翔一跑,跑出了中国人在世界的“位置与价值”;王军霞在万米跑道上,跑出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史诗;西部发展,与东部并肩跑出了“双赢的智慧”;而藏羚一跑,却牵动舆论与良知的多少不“安”……

 

 对于“脸”(江西卷)与“纪念”、“铭记”、“安宁”的关系,还用说吗?镜中我的脸,面前你的脸,梦中他的脸,忆中难以胜数的脸。不唯人皆有脸,动物、植物也各有其脸。形象的脸,抽象的脸,真实的脸,想象的脸。门有门楣,家有家风,人有尊严,国有国格——这不也都是“脸”吗?

 

 网上有人批评“今年花胜去年红”(辽宁卷),说是强迫学生唱“今胜于昔”的赞歌。“歌德”原本未尝不好,更何况这个标题出自欧阳修的一首“浪淘沙”词:“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歌德”已是惆怅词意中翻出的新意。再者,“花胜去年红”,也还可以引出“花而不实”的反思。至于“今年花胜去年红”中“纪念”“铭记”“留给明天”的意义等等,谁都明白。究其实质,古往今来,任何一件进步事物,任何一位上进人物,无不是“今年花胜去年红”:米卢“快乐足球”的“尝试”,使中国足球“今年花胜去年红”;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物理科学“今年花胜去年红”,苏东坡开创了豪放派,使中华词坛“今年花胜去年红”……

 

 “‘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湖北卷)是给材料的写作题目。材料很短,其时后起的“新型给材料写作题目”还没有问世,所以尽管有隐忧,但并未引起特别关注。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可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可能来自“双赢的智慧”,也必然获得一种“安然”。

 

 最后说到给出两个图形的“圆形(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与星形(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福建卷),这也是给材料的写作题目,同样,隐忧但并没有引起特别关注。两个图形,就是两种属性不同的事物。“位置”是“星形”,“价值”就是“圆形”。“意料之外”是“星形”,“情理之中”就是“圆形”。“圆形”可以是“安稳”,也可以是“安于现状”;“星形”可以是不“安”,也可以是不“安于现状”。如果“凤头”、“豹尾”是“星形”,那么“猪肚”就是“圆形”……

 

 2005年高考前,押“和谐”为写作题目的颇有市场。这倒真是个绝妙的猜测——不妨回顾一下,岂只2005年,我们可以追溯历年高考的所有写作题目,几乎无不“和谐”,无不在“和谐”的范围之内。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命题之间的这种相通性,可以说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可以说是写作题目之必然。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都与我们相关。林林总总的书籍文章——从《红楼梦》到《资本论》,哪部哪本哪篇,不是在写最熟悉的人或最熟悉的事?

 

 第二阶段:由给标题、给话题写作题目演变为给材料写作题目。

 

 2006年,考试中心命制的全国卷,首次创始了“新型给材料写作题目”。

 

 全国一卷题目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按照题目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历史形成传统,经由现实萌生时尚引向未来。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远这样奔腾向前。任何一个写作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反映着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更迭与交融。

 

 我们在“2006年6月7日9时-高考考场”这个时空坐标点上,面对“乌鸦模仿老鹰”这一场景,当然会有两种观念:牧羊人“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的传统观念,牧羊人孩子“它也很可爱啊”的时尚观念。依照牧羊人的观念:乌鸦永远是乌鸦,老鹰永远是老鹰;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各行其是,永不发展,永不变化。这是一种传统的静止的观念:龙生龙,凤生凤;唐铁嘴的儿子,当然是小唐铁嘴;刘麻子的儿子,想必是小刘麻子……孩子说它也很可爱则分明在宣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老鹰的乌鸦也不是好乌鸦……

 

 题目又允许“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而可选择的侧面和角度又是丰富多彩、无穷无尽的——每个侧面和角度也都反映着生活的运动,反映着传统与时尚的碰撞、更迭与交融。

 

 寓言涉及的侧面和角度无穷无尽:老鹰的特点(鹫峰顶上、俯冲下来、抓小羊),乌鸦的特点(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山羊),乌鸦的动机(看见、羡慕本领),乌鸦的心理和行为(模仿姿势、拼命练习、觉得很棒),乌鸦失败的原因(身子太轻、爪子被缠住、飞不起来),牧羊人的说法(现实的、静止的、注目结果的观点),孩子的观点(理想的、发展的、注目行为的观点),乌鸦、老鹰的对照,牧人、孩子的对照,乌鸦、老鹰、牧人、孩子的交叉,以及考生可能发现的许许多多的“侧面”和“角度”。至于这些“侧面”和“角度”是否符合“材料的含意”,那只有依据考生在作文中如何阐发或演绎,作具体判断。

 

 但是,很多地方阅卷却公然违背题目要求。例如Y省的高考阅卷《作文评分细则》规定:

 

 根据牧羊人的评论这一局部,可从“盲目模仿必败”、“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自我”、“一切从实际出发”、“理想和现实”等方面立意或将两人的评论结合起来,立足于材料的整体含意可从“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实际”等方面立意,都属于“切合题意”;根据孩子的评论这一局部,从“勇于尝试”、“勇于挑战自我”、“勇于拼搏”、“正视失败”等方面立意和其他立意均“不符合题意”。

 

 据说因为争议和分歧,阅卷中又调整《细则》,肯定孩子观念的也可以认为“符合题意”,但此前阅过的作文不再重评。这里有两个问题:其一,认定“切合题意”、“符合题意”之外的“立意”,简单化地被认定“不符合题意”,与题目要求相悖;其二,中途修改标准,又不重评此前阅过的作文,形成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标准,完全不讲道理。可是,从大规模快速阅卷的实际出发,又很无奈。

 

 全国二卷题目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几乎所有采用这份试题的省、区,在高考阅卷《作文评分细则》里,都将“最佳立意”局限于“阅读”,甚者更局限于“忧思”。完全无视“材料的含意”,也无视题目“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明确要求。

 

 调查材料反映了“图书阅读”和“网上阅读”此消彼长的状况,其含意是什么?就“阅读”而言,纸张和网络,都无非是阅读内容的载体,或曰阅读依托的形式。就现实而言,图书阅读,是一种“传统”;网上阅读,是一种“时尚”。读书阅读,并非从来就是传统;当竹简阅读是传统时,图书阅读曾经是时尚。竹简阅读,也并非从来就是传统;当甲骨阅读是传统时,竹简阅读也曾经是时尚。高中教材里曾有一篇课文《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大致就反映着这一“阅读”载体的沿革过程。如图:图书阅读比率下降,是传统的衰歇;网上阅读比率提高,是时尚的兴起。

 

 这种“传统与时尚”碰撞、交融、更迭的状况,充满在宏观、微观,主观、客观,历史、现实各个领域。购物,传统的方式是商店购物;2006年就有专家预言,十年内,网上购物将占百分之八十份额。机票,曾经是打印机票;现在已全被电子机票取代。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多媒体”、“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取代。“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传统早被“这一回我要自己找婆家”的“自由恋爱”时尚所取代。曾经为人民打下江山的“小米加步枪”,早被“坦克加大炮”取代;弹指一挥间,“机械化”的米格飞机又让位给“信息化”的歼10战机。但是,“小米加步枪”却仍在青少年思想教育中释放着革命传统的巨大能量。天安门对面耸起国家大剧院,大屋顶的宫殿庙宇正淹没在摩天大楼的海洋之中,但保护传统建筑的呼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传媒也经历着这种演变过程,从报纸到广播,从广播到电视,当网络蓬勃兴起后,党中央当即承认网络为第一主流媒体的地位,总书记也亲自到网上和网民聊天……长江后浪推前浪,站在“现实”的坐标点上(或曰:现实的高考考场)审视,我们的衣食住行、学校住宅、城市国家、体制观念,无不体现着“传统”与“时尚”的交融、碰撞的奇妙景观。难道一份“阅读率消长”的调查材料,其“含意”,只在“阅读”,还只允许“忧思”?我记得,讲《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这篇课文时,没有哪位教师忧思,也没有哪本教参忧思;我们充满期待地盼望“口袋图书馆”(即现在习以为常的优盘、移动硬盘)时代到来。当时代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期盼,我们反而一定要忧心忡忡,岂非咄咄怪事?以这种陈旧、武断的方式掌控高考作文阅卷,就没有公正;以这种封闭、狭隘的眼光主导中学作文教学,将葬送孩子!可是,不这样掌控阅卷,又能行吗?

 

 有人说:一则寓言可以联想,因为那是文学性材料;一则调查不宜联想,因为那是科学性材料。科学性材料就不允许联想——这是哪家的理论?

 

 无独有偶,2006年江西卷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目:

 

 与许多动物一样,雨燕的幼年也是在安乐窝里度过的,父母的精心照料让它长得胖乎乎的。有趣的是,雨燕在第一次离巢之前也会减肥:控制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锻炼(拍打翅膀,做俯卧撑)。减肥之后,它们就能展翅飞翔。 

请以“雨燕减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请注意,“雨燕减肥”不是“乌鸦学鹰”,这是一则科学材料。“减肥”的习性只属于“雨燕”,其他动物大多没有这种习性。如果科学性材料就不允许联想,那江西考生就只能去写“雨燕”;可实际上,几十万江西学子大约没有一个痴呆到这等地步!

 

 “给材料”的写作题目,就在制造阅卷混乱的同时推广到全国,其间虽两次更改要求为“选准角度”“选好角度”,但是何为“选准”?何为“选好”?又从来不予说明,也说不明白。这里举两个例子。

 

 先看看2011年北京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

 ……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按要求,写作必须严格审视“材料”,这是写作之“据”。

 

 材料第一句说:“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议论”。这一句可以理解为:一、师生们的议论围绕“鹿特丹世乒赛结束”进行;二、师生们的议论由“鹿特丹世乒赛”引申展开。这样,题目就为考生提供了三个层面的思考背景。生甲的发言,由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的现实展开,谈到竞技体育的固有规律。生乙的发言,着眼于一个国家长期包揽金牌的可能后果,思考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生丙的发言,反对让出金牌的主张,坚持维护公平竞赛的原则与奥林匹克精神。可以看出,前三个发言是由“鹿特丹世乒赛”向外引申展开的。后面的省略号,包括更多同学,也可能包括老师的发言。在材料第一句话提供的背景里,这些议论可能围绕“鹿特丹世乒赛结束”进行,也可能由“鹿特丹世乒赛”引申开去——但是所有发言,都不可能脱离生活,必然与生活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材料中最后发言的是一位老师,他说:“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其中“同学说的”和“一定道理”显然不仅只是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发言和道理,也包括省略号中同学的“发言”和“道理”。“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按:应为‘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可能是对同学的扩展启发,也可能是对前面诸多同学发言的总结。作文题目很关键的是省略号。省略号的六个点代表北京市近十万考生,代表考生的自由、个性和创意。北京卷命题的本质就是“漫谈生活和生活中的道理”。至于“鹿特丹世乒赛”和“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只是一种提示,并不是话题范围的限定。这里,我们尝试把省略号落实一下,那北京卷历年考试题目尽在其中:

 

 生丁: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完全符合体育比赛的规则,无可非议。——2002年题目;

 

生戊:中国队包揽全部冠军是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一个伟大转折。——2003年题目;

 

生己:如果这次中国队丢了一两项冠军,社会也应有包容的心态。——2004年题目;

 

老师:我不同意,中国队如果丢了冠军,很可能影响社会的安定。——2005年题目;

 

生庚:国球的辉煌肇始于北京世乒赛,北京体育馆是北京的符号。——2006年题目;

 

生辛:如同细雨湿衣看不见,我们不应忘记幕后英雄的默默奉献。——2007年题目;

 

老师:中国乒乓球队打法百花齐放,像不像石子沙子水装满瓶子?——2008年题目;

 

生壬:中国乒乓球队的精神就像隐形的翅膀,飞向未来新的胜利。——2009年题目;

 

生癸:中国乒乓球队的胜利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相结合的胜利。——2010年题目;

 

……

 

 岂止北京卷,这一个“给材料”写作题目涵盖了古往今来所有的写作题目。

 

 再看看2012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材料由语文课堂上老师因杜诗引发对“书信”的感慨开始,到“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暂告一段落。一位老师和四位同学的发言都涉及丰富内涵。

 

 老师感慨“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是因杜诗而来;其实,“家书抵万金”,杜甫得到家书也不易。只不过老师之谓“难”,不是“烽火连三月”的原因。

 

 学生甲对老师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书信“不可替代”,但是表哥来信应是特例。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发达,是书信衰微的原因。学生丙认为书信并没有消失,只是“形式变了”。学生丁推而广之,认为“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小而言之,这场谈话是就“书信”的盛衰及其原委而言;广而言之,是就生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委而谈。

 

 题目要求“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来写作,这就完全放纵了考生。因为,前面五个发言,已经既具书信微观之多面,又具生活宏观之广阔,它们都可以是考生选择的角度,都是作文给出的题目。而学生丁的发言之后还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意味着众多考生可以自定角度,这就等于把命题权给了考生。这里,我们再尝试把省略号落实一下,那湖北卷历年考试题目尽在其中:

 

 学生戊:书信是用来传情达意的,其实,传情达意的方式很多,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在传情达意啊!——2008年题目;

 

 学生己:我对书信情有独钟,一封信在信箱里,就像亲朋故旧站在家的门口。——2009年题目;

 

 学生庚: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谁能想到100年后书信会演进到是么样式呢?——2010年题目;

 

  学生辛:‘书’的本意就是‘信’,表哥十年前给我写的那一叠信,就是一本旧书啊!——2011年题目;

……

 

 这一个写作题目同样可以囊括古往今来所有作文题,或者说,它根本就没有命题。这种“给材料”写作题目,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这里应该有语文之外的力量介入。最后皈依“给材料”写作题目的是江苏省,非常可贵,一直到2013年方才失守。就在这一年,“给材料”写作题目实现了全国大一统,并推衍到2014年。这里,仅举全国课标卷为例说明。

 

全国课标一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这是传统;“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新情况”是一种时尚。传统和时尚发生碰撞,引发“激烈争论”。

 

 这种“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或“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的碰撞、交融与更迭,在体育比赛、考试竞争、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体制变型、民族关系、国际事务、思维观念等等领域到处呈现。

 

 如是,“喜欢喂食动物,或者惩处喂食”(2014年全国课标二卷)、“欣赏天汉灿烂,或者霓虹闪耀”(2014年辽宁卷)、“淡忘了老规矩,或者重新整理”(2014年北京卷)、“珍惜黑白胶片,或者数码照片”(2014年广东卷)……都存在着“抵落对方,自己通过”或者“抱住换位,全都通过”的思考和选择。

 

 全国课标二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已经成为不少人的传统习惯;“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针对传统习惯的时尚警示。传统和时尚必将在现实中发生碰撞,指引未来方向。

 

 这种“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或“将依法惩处执意喂食者”的碰撞、交融与更迭,在体育比赛、考试竞争、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体制变型、民族关系、国际事务、思维观念等等领域到处呈现。

 

 如是,“欣赏天汉灿烂,或者霓虹闪耀”(2014年辽宁卷)、“淡忘了老规矩,或者重新整理”(2014年北京卷)、“珍惜黑白胶片,或者数码照片”(2014年广东卷)、“逃避穷乡僻壤,或者创造美丽”(2014年湖南卷)……都存在着“因喜欢而喂食”或者“为保护而禁喂”的思考和选择。

 

 这不由使我想起了200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给出的一则写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非对称图形),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 

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则写作题目给出的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道出了生活的哲理,也揭示了作文的真谛。十二年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断在高考作文题目中演绎。写作题目的提示语说得多么透彻:“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如果没有,历年给材料的写作题目,都在为我们提供。不是吗?

 

狭路相逢,是应该抵落对方,自己通过,还是抱住换位,全都通过?

 

对野生动物,是应该因喜欢而喂食,还是为保护其觅食能力而禁喂?

 

是赞赏眼前的灯火通明,霓虹闪耀,还是怀想月亮初升,天汉灿烂?

 

对北京的老规矩,是任其被人们渐渐淡忘,还是重新提起给予关注?

 

对照片,是珍惜黑白胶片,永恒记忆,还是喜欢数码照片鲜艳清晰?

 

…… ……

 

 这些都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如是,涵盖全部材料立意角度非此莫属。其他角度,都只是材料的某一部分,某一侧面。这没有事么可奇怪的,因为任何写作题目都要求作文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而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对它发展变化的认识也必然是丰富多彩的。

 

 道理是这样,可是,如果所有题目都是一个立意角度,岂不是有些滑稽?那么,就不限定最佳立意角度吧。可是如果不限定,那可能的立意角度就必然呈现丰富多彩的态势。

 

 仅以2014年北京卷写作题目一个小小的局部为例吧——“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为什么“都要跟长辈打招呼”,是体现尊敬,还是解除牵挂?平辈、晚辈或是客人就不要打招呼?长辈是不是也该跟晚辈打招呼呢?如果一家人彼此都该打招呼,那么,这老规矩还有什么意义呢?再有,打招呼应该是何种态度?是发自内心,还是敷衍了事,抑或口不对心,另有所图?再有,这规矩只适用于“出门回家”吗?到学校,见到老师、同学是不是也该打招呼?那么,老师是不是也应该给学生打招呼呢?推而广之,这“招呼”及其象征意义,可以延伸社会、民族、国家、自然……那不成了写什么都行,或者压根就没出题了么?

 

 立足于高考实际,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实,我认为,高考写作题目要力求清晰明确,过于模糊的情景材料,不适合在高考中使用。或问,“给标题”、“给话题”的写作题目,立意和选材的角度不也是丰富多彩的吗?没错,但是写作者必须演绎标题或话题,必须在清晰的标题或话题的牵系之下实现海阔天空。好比摊开一本“旧书”作为情景材料,或者以“旧书”作为标题。我们固然都可以写到纸页、装帧、文字,乃至蠹虫。但以“旧书”作为标题,要求写作者以“旧书”为原点,在作文中合理架构标题与“纸页、装帧、文字、蠹虫”之间的纽带——思维与语言的纽带。而把“旧书”作为情景,等于把“纸页、装帧、文字、蠹虫”直接摊开在写作者面前,它无须也无从架构思维与语言的纽带,也就失去了写作考查的基点。模糊泛化的“给材料”写作题目,提供的不是清晰的展望窗口和思维踏板,势必带来考场写作的失控。

 

 题目失控,就要靠阅卷控制;阅卷控制又不合题理,只能不讲理;不讲理怎么行得通?只好凭借权力。写作水平是思想水平和语言水平的反映,中学写作教学的关注点本应是学生的思想、语言建设。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都转移到对材料和阅卷限定的揣摩上,这极大地损害了中学写作教学。有的大学教授痛心疾呼:中学生作文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我看,如果这判断属实,那么“给材料”写作题目难辞其咎。

 

 给情景材料写作题目的初衷,不能说不好,应该是为了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要求,所以用情景拓展空间。但是这种做法建立在“文题常识观”的认识基础上,把写作题目当成一个圈子,一道常识答题。从这种意义上看,其认识水平与恶搞的“高考零分作文”处于同一层次。

 

 澄清写作题目命制的原理与规律,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为使考生不纠结其中。怎么办?只好要求学生将写作题目清晰化,归结为一个话题,而把材料当做提示语,例如2014年的写作题目:

 

 狭路相逢(全国课标一卷)、喂食动物(全国课标二卷)、美景(辽宁卷)、北京老规矩(北京卷)、照片(广东卷)、创造风景(湖南卷)、窗子(山东卷)、探究学习方式(江西卷)、台词(安徽卷)、处置玻璃碎片(重庆卷)、留下和攀登(湖北卷)、智慧芯片(天津卷)、大学的门(浙江)、选择的自由(上海卷)、站起(四川卷)、青春不朽(江苏卷)、空谷(福建卷)、偿还(全国大纲卷)。

 

 我想,这样的考场作文到会更符合命题的意图,那么,又为什么不由写作题目给定话题呢?

 

 在高考写作题目这里,总是力图变化、翻新,新型给情景的材料作文就是这种追求的产物。材料提供一种生活场景,包括许多侧面和角度,其初衷是为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鼓励同学自由的、有个性的、有创意的表达。当初所说“没有靶心的靶子”就是这个意思吧?但是,多侧面、多角度的情景材料必然造成立意的多样性,而这些腾跃的思维又缺少一个清晰的展开原点,在大规模、高速度的高考阅卷实际中,很难掌控,于是题目相继又加上“选准角度”“选好角度”等附加要求,而何为“选准”“选好”?又相当模糊。各地阅卷规定“最佳立意”、“二等立意”等等,形同要求考生先把材料转化为话题,而话题又秘而不宣。这就在写作考查之前,先横插阅读考查一关,形成写作能力升堂坐殿,阅读能力垂帘听政的局面。完全走到“自由、个性、创意”的反面。其防止宿构、套用、抄袭的功用也很有限。更何况,各地规定的“最佳立意”也并非全面覆盖材料的核心立意。

 

 在教师队伍里,或囿于自我认识水平,或为了顺应阅卷标准,也总是在作文选材、立意上做出许多限制。走出考场,考生忧心忡忡的问题都是:我的作文这样立意偏不偏?我写这个素材行不行?我总回答:“写好了就行。”写作规律告诉我,在立意和选材上,从来没有“行与不行”的限制,只有作文写得“好或不好”的标准。当然我也忧虑,这种“好或不好”的标准,在大规模、高速度的高考阅卷实际中,能不能成为被落实的标准。

 

 这种先把写作题目复杂化,再将其简单化的纠结,根本原因在于“文题常识观”的陈旧观念。在这种观念里,写作题目形同一道常识答题,一个范围圈定。其实,写作题目是面向广阔生活的一个窗口,是写作者思想出发的原点,是纵使思维腾翔的踏板。那么,把写作题目命制得简单清晰是不是更好呢?至于写作者的思维能不能腾翔,思想能不能展开,那是写作教学的任务;写作题目何须越俎代庖呢?

 

 命题人和从教者,应该把兴趣和注意力从写作题目转移到作文教学上来。其实,亘古千秋一话题,古往今来的所有写作题目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具体一点,就是“生活的发展变化”。运动是永恒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不停歇地发展变化,任何写作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带有生活发展变化的基因,都在反映生活发展变化中具有意义。作者在构思某一题目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通过写作,认识提高了一步;读者在阅读这篇作文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不够清楚,通过阅读,有可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作文的意义就在这里。其间,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水平是决定性的。

 

 第三阶段:给材料写作题目面对思考质疑,多种样式重新出现

 

 这种“给材料”写作题目“一统高考”的局面,在2015年终于出现了转机。这一年高考写作题目,虽然仍以“给材料”为主要形式,但重重迷雾中透出光亮。

 

 “给材料”写作题目不失为一种好的命题形式,它适合于写作教学以及竞赛,但不适合高考这种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原因就在于它模糊。写作题目,不是常识答题,而是展示思想思维的原点。任何写作题目,都是面向广阔生活洞开的窗口。作为高考题目,原点和窗口首先要清晰。写作题目,大致有四种形式。给出——问题、标题、话题或材料。“给问题”最清晰;给材料,最模糊。

 

 “给材料”写作题目在高考中做出重大贡献,正是它的模糊性对高考选拔的损害,对中学写作教学的损害,从反面推动了语文界对写作题目本质的深入认识。也正因此,看到2015年高考写作题目中的光亮,我们不无欣慰。

 

 ㈠“给标题”写作题目回归高考语文试卷。

 

 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

 

 北京卷给出两个写作题目,考生可以任选其一。两个题目都是给出标题。这是几年来我们首次看到“给标题”命题的回归。这里只以第①题为例。因为有标题的规定,材料只是对“中华英雄”的一种提示,题目的指向与范围都是清晰的。但是,这清晰,也并未限制学生的思想思维飞翔的空间。

 

 当然,这道写作题目在阅卷可能面临诸多需要澄清的问题:

 

 一、中华英雄的范围:写“盖棺论定”的著名英雄最贴近,写无名英雄,或者现在在世的英雄人物,应该可以;二、中华英雄的定性:写历史有定论,被普遍认可的人物最贴近,写某些有争议的人物,应该也可以;三、中华英雄的真确:写历史明确记载的真人真事最好贴近,写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和虚构的情节,例如写小说《红岩》中的许云峰,在一则文学想象的题目中,也未为不可;四、中华英雄的风貌:题目为英雄定义的两面六点,风貌情感,都囊括最贴近,但英雄风貌和情感不大可能在一天之内全都展现,写某一侧面应该也不违背要求;五、生活一天的界定:写“一天”周期,或日出到日落最贴近,可具体也不会严格界定为24小时,或12小时,只是“一天”不能是“一夜”“一段”或“两天”“多天”;六、英雄一天的选择:写英雄集中呈现英雄风貌的那一天最贴近,但英雄并非每天都是英雄姿态,《鲁迅日记》里记载的每一天,并非都有英雄业绩,但正是这一天天看似平常的日子里,英雄成长为英雄。英雄人物必须“高、大、全”的时代已经过去,就是“高、大、全”的时代,英雄也未必每天都是英雄。那么,写英雄平常、低沉,乃至有争议的一天,应该也可以;七、标题中“我”的限定:写作者本人最贴近。按照题目要求“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标题中的“我”看似必须为作者本人,这与2009年北京卷写作题目《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有所不同。但是,要实现标题中的“假如……生活一天”,“我”就是第一人称的文学想象,而且不能是旁观者,必须是参与者。如是,“我”必须穿越时空,改变身份。例如写第一人称的志愿军战士,亲眼见证邱少云壮烈牺牲的一天;或者第一人称的“陈意映”与林觉民后厅小室新婚的一天;或者“我”是日寇关东军的一名士兵,参加围剿杨靖宇将军的抗日联军,这一天英雄壮烈牺牲,“我”肃然起敬,深深忏悔,应该也可以;八、假想的历史真实:写历史真实贴近,但“假如……”是假想,“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更是时空穿越,那么,若因“我”的穿越改变了历史的既成事实,例如,写“我”和邓世昌在黄海海战的一天,“我”一炮击沉了吉野舰,应该也可以……

 

 每一处的疑问都不会成为阅卷的纠结点——因为标题提供了写作思维腾翔的清晰原点。“假如……”“展开想象”的要求,容纳所有合理的文学想象。不要认为“给标题”“给话题”的写作题目会限制考生的思想和思维——“给材料”写作题目的模糊窗口面对的是广阔的生活,“给标题”“给话题”的清晰窗口面对的是同样的、同一的广阔生活。而后者才切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和大规模快速阅卷的实际。

 

 这样清晰的写作题目,也才更有利于写作教学,有利于因材施教。高考写作的本质是用熟悉的生活,真实的感情演绎写作题目,或者说是构建内容与题目之间的纽带——思想、思维、语言的纽带。写作题目,是写作思维的原点。作文内容距离原点越近,越容易切合题意,却不容易写出新意;作文内容距离原点越远,越容易写出新意,却不容易切合题意。只有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既切合题意,有别具新意的好作文。如是,原点首先要清晰;如果原点是模糊的,那阅卷就只好去限制写作内容了。而这些限制大多是人为的、无理的、违背题目本身、违背“课程标准”、也违背写作固有规律的。

 

 北京卷这个清晰的写作题目,可以说是海阔天空。如果按照文学创作“移花接木”的规律(题目规定的“记叙文”,并不排除小说,小说是文学性的记叙文;题目“展开想象”的要求,更是文学创作的要求了),写任何一个熟悉的人都行,只要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作文中的“我”)的情感”就可以。而要写好一个人物,需要“细节”和“感悟”两个支柱,其中尤以“感悟”至关重要。毕竟,写作的目的是要考生体验中华英雄的伟大风貌和感情,而不是写出哪个人名。

 

 顺便说一下北京卷另一个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这个题目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按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认知规律,对“一物”的热爱,都与“情”关联,也都与“人物”相关联,因此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好感情,乃至与“中华英雄”殊题同归。只是如果不注意题目清晰的界限,直接写“人物”“多物”或写“植物、动物或器物”之外的事物,将不被接受。

 

 ㈡“给问题”写作题目初现高考语文试卷。

 

 全国课标二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给出三个人物材料,要求就“谁更具风采?”做出“思考、权衡与选择”。

  

人物

职业爱好

个性特点

贡献成就

大李

科学家

笃学敏思

矢志创新

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

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

焊接工

爱岗敬业

练就绝活

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

从职高生成为焊接大师“大国工匠”

小刘

摄影师

酷爱摄影

跋山涉水拍摄美景

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题目要求写“更具风采的一个人”,材料给出三个人物,考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从中任选其一,这就等于给出三个题目。选择的理由可以综合每个人物各自的性格、职业特点和特殊贡献、成就,也可以就其一点阐发,这就演变出了更多题目。例如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破解生命科学之谜、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例如老王:爱岗、敬业、练就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从职高生成为焊接大师、“大国工匠”。例如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拍摄美景、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赢得赞叹……这些题目,又可以或分或合。

 

 一份试卷,给出如此众多的题目,而且涉及不同职业、身份、特点、爱好、贡献、成就、地位……

 

 材料给出的三个人物简介都有若干角度和侧面,但“思考、权衡与选择”的理由可以仅就其一,或侧重其一。材料给出的三个人物简介又都很概括,如果写议论文,当然要联想其他人物、事例,以为佐证;如果写记叙文,势必要想象其人的细节、情感,以使充实。

 

 无论选择哪条写作途径,考生都必须以熟悉的生活和真情实感为基础。至于材料中三个人物的高下比较,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因为“不熟悉”就是最好的理由——只要一句话“至于另外两位,很抱歉,我并不熟悉”便可带过。题目给出的材料,如同大海,广阔无边。

 

 值得欣幸的是,在如此广阔无边的大海上,我们看到了灯塔的光亮。这个写作题目,将果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只泛泛要求“选好角度”,那涵盖整体材料的立意角度,无疑是所有“给材料”题目共同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或“心灵的选择”。当然,在问题的统领下,角度依然丰富多彩;但作文必须对“你认为谁更具风采”做出清晰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㈢“写书信”的要求对“模版”提出训诫

 

 全国课标一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材料来自实际生活,展现出真实生活的情景,呈现出与生活一样的广阔多彩;但是它缺少一个清晰的标题。题目要求“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于是呈现一波一波拓展的态势,每一波都很不简单。材料涉及的范围非常宽广。

 

 事情发生的原点是“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的父亲老陈。他的行为涉及到违犯交通法规,危害个人和公共安全的问题;老陈是被动“接电话”,而不是主动“打电话”,原因可能是公务繁忙,也可能是碍于交际和情面,于是,给老陈打电话的某些人也进入“其他相关方”的范围。

 

 接着就是“屡劝”老陈的家人,他们的一再规劝,应是源于亲情,也可能因为对交通法规的重视;“屡劝”无效,应该与方式方法有关,除了规劝,是不是考虑过其他解决办法,这属于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方法的问题。

 

 再后面是女儿小陈这一波重点。小陈“迫于无奈”“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反映出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在亲情与法规矛盾中的抉择;“通过微博私信”表明她本不想扩大知情面,如是,她是不是还有其他更妥善的选择?“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这“生命安全”也可能不仅限于父亲,还包括高速路上的公共安全,其中呈现出“亲情”与“法理”的微妙关系。

 

 接下一波是“警方”。警方“查实”并对老陈进行“教育和处罚”,体现着执法的务实、严肃、认真;及至警方“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扩展到公众领域,事态出现了“转折”,应该是违背了小陈的初衷。

 

 于是又波及广大网友,这就延伸到对网络的评价。众多“点赞”,一些“质疑”,都缘于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由于“心灵的选择”不同,所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再经“媒体报道”,于是激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这样,媒体也被纳入了“其他相关方”,它的责任、良知、作用和后果也成了表明“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的靶子。

 

 以上一波波的扩展发酵,及至成为高考写作题目的材料,和考生产生了密切关联,“相关方”也就包括了考生,进而扩大到命题方、教师方、学校方,乃至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背景了。

 

 题目材料所说“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很有预见。不是有考生把新闻原型“爱心菇娘”搜索出来责备吗:练了三年“模版”议论文,就被你的一条微博私信毁了,你举报什么?就不能给你爸买个蓝牙耳机吗?其实,考生的这些牢骚,完全可以在考场作文中,当然这牢骚更适合写给自己的语文老师,反思一下“模版”作文模式。因为,语文教师也已不是“无关方”了。这正应了鲁迅先生那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所有这一环一环的问题,形同一个个写作题目,一个个思维原点,一张张面向广阔生活的窗口。

 

 某市模拟考试写作题目,曾给出这样一则材料:

 

几个人在一起玩桥牌,甲说:打牌关键是拿有一手好牌。乙说:打好一副坏牌才有意思。丙说:看打牌的才好,没有输赢,却可看人家输赢的戏。丁说:只要抱着娱乐的心态,怎么都好 

题目要求: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题目明明要求就材料引发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并且“立意自定”。材料中甲、乙、丙、丁四个人对“玩桥牌”的看法各执一词。涵盖全部材料的“感悟”,当然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因为它体现着生活的发展变化。一位同学,以“要用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生活”立意。教师说不行,理由是:如果这样立意可以,那所有的写作题目都可以这样立意了。

 

 这位教师其实触及到了给材料写作题目的通病,只是他选择退避,转而带着学生去“盲人摸象”。不错,“给标题”“给话题”的写作题目也反映着生活的发展变化,但它是透过一个清晰的窗口观察、思考、感悟生活,是在一个清晰的题目中演绎这种发展变化。

 

 我们从这则题目看到的光亮是,它要求采用写信的方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这就既需要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允许扩展深化,由表及里、小中见大,揭示事情根本和象征意义。通过写作形式对写作内容做了制约。

 

 这个写作题目,对时下盛行的“模版”写作,是一次训诫。题目给出非常广阔的写作空间,允许考生在“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中选择任何一个对象,表达任何一种“态度和看法”,但书信的形式要求考生细察深思,就具体情节展示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而要从“写作素材大全”里趸来那些上三千年、后八百年的事例套用,怕是有一定难度了。

 

 这则题目,被冠以“任务驱动型”写作题目,风靡一时。2016年,全国9份语文试题,写作题10个,呈多种样式,计为:给话题2,给标题2,给问题1,给材料5(其中,“任务驱动型”1,并且没有情景材料)。可见,高考对“给材料”写作题目在进行新的思考和尝试。详见另文《2016年高考写作题目解读与2017年备考策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将作文的审题进行到底
2016年06月22日:2016年高考写作题目综析㈢
【最新原创】2012年广东卷作文题评议
专家点评: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评析
高考作文审题训练(含2016高考作文题)
最权威!2018年高考作文新鲜出炉,看看你会怎么写?(内有近4年高考作文最全盘点)| 加油考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