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后感的写作》教学设计
课  名 读后感的写作
科  目 语 文 教学对象 高一 课  时2课时
单  位 北京市大成学校 作 者 霍玉安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读一篇文章有了一些感想,把它写出来,就是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是学生初学写议论文的入门文体,如果学生写好的读后感,再学习写其它的议论文就容易多了。读后感一般分读和感两部分,先说读了什么,后说有什么感想,感想由读的内容引发,写作时,写读的内容为感服务,这是一般的思路。“读”比较好写,“感”比较复杂。所读文章内容不同感想不同,同读一篇文章,不同人有不同感想。谈感想要有理有据,要思路清晰。这样初学,因不会写,可以按照一定的模式写,写熟了,就得心应手了。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刚学习写议论文,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校的学生,基本上还不会写议论文,不知道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说理也没说服力,感想也不深刻。为些,我们先设计一套读后感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学,照猫画虎,先学会基本写法,然后再灵活运用。学会写读后感后,再学习其它议论文就容易了。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读后感的基本结构,教会学生写作读后感培。
过程与方法 
养学生写读后感的结构能力和议论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书后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学习写作读后感。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所读材料说理。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说说什么是读后感,然后说说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再用一篇读后感的写作实例,让学生感受读后感的写法,再留作业让学生写读后感。在批阅学生习作基础上,纠正学生的习作的中问题,再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写成比较规范读后感。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我们读书后常常要写读后感,它也是考试常考的一种议论文体。今天我们学习读后感的基本结构。 聆听。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了解本节课内容,做好上课思想准备
二、知识导引
  怎样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写好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如果按下列方法,先掌握它的基本结构,很容易写好。
  一般写法:
叙:(概述读了什么,并选好叙述的角度)
评:(说明有什么感想,即论点。可某一点谈,当然最好是从文章的中心角度谈)
析:(分析论述为什么有这种感想)
议:(论证为什么这种说法正确)
联:(联系实际并对比分析。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现象,一个话题,也可是自己的实际。把实际和读的内容做比较。相同就类比,不同就对比)
结:(照应开头,总结论点,说明写作目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聆听,思考,做笔记。
 
 
  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读后感的常见的写法,为写读后感打基础。
 
 
三、体悟写法
  1.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2.审题立意
可从史蒂芬孙的角度:“失败是成功 之母”或“做事要有信心”。
可从火车角度: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的事物。
可从马车角度:骄傲使人落后
3. 学习读后感的写法。
 
一、叙:开头叙述材料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当时有人驾着一辆马车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漂亮的马车骄傲地跑在前面。而且火车由于没装弹簧,把路基都震坏了。然而史蒂芬孙并没因比赛失败而灰心,他不断改进机车,坚信火车具有马车所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多年过去了,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转动着轮子,而火车却在飞速前进,高速火车每小时可达200公里,试验性火车的速度更为惊人。
1.从史蒂芬孙的角度:“失败是成功之母”叙述。
(1)从史蒂芬孙的角度从手,表现“失败是成功这母”的主题筛选信息。
(2)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用自己流畅语言表述。
示例:史蒂芬孙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开始和马车比赛时失败,但他没有因失败而灰心,不断改进机车,后来,他的改进的火车速度远远地超过了马车。
2.从火车角度:“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的事物” 叙述。
(1)从蒸汽机车的角度从手,表现“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的事物”的主题筛选信息
(2)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用自己流畅语言表述。
示例: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丑陋笨重的机车开始和马车比赛时失败,但这一新生事物有马车无法媲美的前途,100年后,火车飞速前进,远远地把马车甩在后面。
3.从马车角度“骄傲使人落后”叙述。
(1)从马车的角度从手,表现“骄傲使人落后”的主题筛选信息
(2)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用自己流畅语言表述。
示例:漂亮的马车和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比赛,骄傲地跑中前面,但100年后,马车仍按原来的速度前进,远远地赶不上火车的速度。
4.从史蒂芬孙的角度,“信心是胜利的保障” 叙述。
(1)从史蒂芬孙的角度从手,表现“信心是胜利的保障”的主题筛选信息。
(2)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用自己流畅语言表述。
示例:史蒂芬孙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丑陋笨重,和马车赛跑而失败,但史蒂芬孙坚信火车有马车无法媲美的前途,结果100年后,速度远远地把马车甩在后面。
小结:开篇概引材料,说明读了什么。抓住所供材料的重点有目的地概述材料。
二、评:你对这读过的文章的评价,也就是“感”,是你读文章的感想,可以说是全文要谈论的中心,也是你文章的观点。
示例:读后我很有感想:史蒂芬孙不怕失败,在失败中奋起,最后取得成功,不由得想起了我国的一句名谚:失败是成功之母。
三、析: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叙”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分析你为什么持这种观点(为什么有这种感想)。
示例:史蒂芬孙的成功,是因为他在失败后没有灰心。假如他因第一次比赛而灰心丧气,不去找毛病,不去想办法改进,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坐在马车上穿州过府,不知火车为何物呢!没有第一次的失败,又怎会有以后的成功呢!
四、论:对自己的感点,即论点再用一些论据做进一步的论证,使观点更加让人信服。
示例:但是有的人一讲到“失败”,便唯恐避之不及,总想自己不论干什么,都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挫折。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便会发现,真正有成就的人,多是在经历了失败挫折后才取得伟大的成绩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落第之后,愤而著书,才写出《聊斋志异》;著名化学家欧立希经过了665次的失败,才发明了药物666;有“发明大王”之称的爱迪生,一生发明了1000多件新产品,但每一个新发明的诞生,他都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在一次新发明的试验过程中,共失败了8000多次,但他仍然乐观地说:“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8000次失败,起码使我知道了有8000个办法行不通。”由此可见,不怕失败,才有成功的果实,害怕失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或许今天的失败,正预示你明天的成功呢!
五、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叙”部,使“联”与“叙”“藕”断而“丝”连。
示例: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悲观,要正确对待失败,在失败中奋起。像史蒂芬孙一样,不灰心,不气馁,找原因,想办法,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把“漂亮的马车”远远地抛在后面。
六、结:总结论点,照应开头,提出办法。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示例:所以我们学习史蒂芬孙精神,不怕失败,要在失败中不断地总结教训,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
  学习体会读后感的基本结构方法。
1.阅读文题
 
 
 
2.思考立意
 
 
 


3.学习每一步写法。
一、按不同要求叙述材料。
 
 
 
 
 
(1)从史蒂芬孙的角度:“失败是成功之母”叙述材料。
 
 
 
 
 
(2)从火车角度:“新生事物必将战胜旧的事物” 叙述材料。
 
 
(3)从马车角度“骄傲使人落后”叙述材料。
 
 
 

(4)从史蒂芬孙的角度,“信心是胜利的保障” 叙述材料。
 
 
 
 
二、评价材料,提出感想。
 
 

三、分析材料,阐述你为什么有这种感想?
 
 
 
 
 
四、进一论证观点。
 
 
 
 
 
 
 
 
五、联系实际论证论点。
 
 
 
 
 
 
 
六、按要求写一个结尾。 让学生具体感受读后感的写法。
 
四、课堂小结   按叙、评、析、论、联、结六步结构文章,就写成比较规范的读后感了。 总结体会 让学生记住读后感的基本写法。
五、作业 阅读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读后感。
写作提示:
庄宗的角度:
庄宗宠爱伶人失天下的角度:玩物丧志
  庄宗得天下后骄傲的角度:满招损,谦受益
庄宗贪图安逸而亡国:逸豫可以亡身 
庄宗得天下失天下作法不同:事在人为 笔记文题 巩固训练读后感的常见结构。
六、教学设计评价
   本节课是教学生初步学习写作读后感,开始用六步法的模式教学,学生基本能学会这六步。学会了这六步,就掌握了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为以后写议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方法实用。
七、课后反思
学生初学写议论文,不知道如何下笔、如何说理、如何结构文章,我用“六步法”教学生,学生掌握了这六步,就基本上知道如何写读后感了。用这样典型的结构模式教初学者,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学生基本学会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当然,难点是学会说理,特别是如何叙述材料,我在这节课下了很大的工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叙述材料,反复训练,才能让学生掌握。我从四个角度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叙述材料,这让学生认识并学习了叙述论据的方法,避免了抄材料。然后学习分析材料,既训练了结构,也训练了学生说理能力。但因学生是初步学习,开始教师可给一个例子,然后让学生模仿,不然,课堂就比较难流畅地进行。


课  名 读后感的写作
科  目 语 文 教学对象 高一 课  时2课时
单  位 北京市大成学校 作 者 霍玉安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学习了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并进行了实际演练,写了一篇《<伶官传序>读后感》。习作还会出现一些问题,本节课把这些典型的问题进行讨论评改,让学生认识习作中的问题,明确写法,强化基本结构。
二、学情分析
上节作文指导课学生学习了读后感的一般写法,课下作业写了《<伶官传序>的读后感》,老师批阅中发现了学生习作中的一些问题,如叙述不概括,重点不突出,角度不对,不能很好地支持论点,论据不典型,不能支持论点,不会分析材料等等。学生必须认识这些问题并改正,才能写好读后感。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纠正学生读后感写作中出现的毛病,强化读后感写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结构能力和议论说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读书后常写读后感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纠正学生读后感写作中出现的毛病,让学生掌握读后感写法。
教学难点:
    如何使用论据说理写好读后感。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一篇例文和几个写作片段的评改,纠正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毛病,并给学生一些较好的作文片段,让学生体会读后感的结构方法。然后再给学生个性化的读后感范文,让学生了解了读后感的基本写法之后还要发挥个性。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写《伶官传序》的读后感,老师看了之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这节课我们做一下评改。 做好上这节课的思想准备 引起学生上本节课的兴趣。
二、阅读学生习作 1.复习读后感的一般结构。
2.发给学生一篇习作阅读。
不能“玩物丧志”
    ----读《伶官传序》有感
   晋王在临死之前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梁、燕、契丹都背叛了他,这是他的遗恨。庄宗把箭收藏于宗庙,以后他每次出兵打仗,都去庙中请来这三支箭,而且每次都大胜而归。但是庄宗却因为宠爱伶人而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我读后很有体会:祸患常常在微小的事件中积累而来。
假如没有伶人作乱,后唐这个国家可能还会继续强大;假如没有伶人作乱,庄宗也不会落得“泣下沾襟”的下场;假如没有伶人作乱,更不会有庄宗的国破家亡。正是因为伶人作乱,才造成了庄宗的“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下场。由此可见,“玩物”是非常可怕的。
从古至今也有很多玩物丧志的例子。很多原本有着大好发展前景的人,却因为沉溺于玩乐而失去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古时有一个孩童,做诗很了得,父亲就把他带到各个地方去卖艺,因为年龄小而又能做出很好的诗,大人们总是夸他聪明。小孩终于被夸得飘飘然,以为自己有了傲人的资本,开始不再勤奋,好吃懒做,最终难成大器。
如今有些孩子沉溺于电脑游戏中,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以前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天津的男孩由于玩网络游戏上瘾,以为自己是在游戏世界里,写下了长达万字的游戏总结及遗书,最终从22层楼跳下身亡。他在遗书中写道,他会飞行。结果酿成了悲剧。而那个孩子只有11岁。11岁写出数万字的文章,可见这个孩子多有天赋,而他却因为电脑游戏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玩物丧志,害人害己。只因为贪图享乐,连自己的前途都不顾,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做法。身为高三的学生,我们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不要浪费时间,不能只顾眼前的小打小闹小玩小乐而荒废学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1.复习一般结构方法。
2.读习作。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以一篇习作为例,整体感知读习作问题。
三、评改学生习作。
 
  按叙、评、析、论、联、结的步骤逐步评改习作。
 
 
1.评改题目:
(1)说明正确的拟标题的要求。
 最好是自己文章的观点;也可是文章的论题;
(2)评改习作的标题。
(3)给学生较好的标题。
  不能“玩物丧志”。 按叙、评、析、论、联、结的步骤逐步评改习作。
(1)明确拟题方法。
(2)评改自己习作题目。
(3)体会正确的标题特点。  
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给文章拟标题。
2.评改开头“叙”
(1)给出开头的正确方法(投影)
正确的要求:概述材料(不照抄);选好角度;突出重点。
(2)评改习作开头(投影)
不能“玩物丧志”
晋王在临死之前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梁、燕、契丹都背叛了他,这是他的遗恨。庄宗把箭收藏于宗庙,以后他每次出兵打仗,都去庙中请来这三支箭,而且每次都大胜而归。但是庄宗却因为宠爱伶人而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明确:叙述的重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支持感想。
不能“玩物丧志”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为《新五代史-伶官传》做的序文--《伶官传序》,其目的是为了评述伶官受宠幸而乱政的史实,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我读完这篇文章,不禁感到“玩物丧志”)
明确:“叙”的角度不对,不能支持感想。
(3)给出较好的开头(投影)
后唐庄宗李存勖,初登基时为报父仇,励精图治,把仇人一个个打败。一时间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这位大英雄做了国君后却宠信伶人,贪图享乐,最后落得国破身亡、死于非命的下场。
明确:从庄宗的角度,把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作法比较,突出“宠爱伶人”失天下内容,说明“玩物”的 危害。 
(1)学习正确的开头方法
 
(2)评改习作开头
 
 
 
 
 
 
 
 
 
 
 
 
 
(3)看较好开头示例  
从理论上认识正确引述材料的方法。
 
通过修改学生引述材料出现的问题,学会如果正确引述材料。
 
 
 
 
 
 
  体会较好的开头,学会引述材料。
3.引导学生修改“评”。
(1)正确要求:正确,明确,前后一致。评价材料,提出观点,单独成段,简洁明了。
(2)说说下面的“评”有何问题。(投影)
       (不能“玩物丧志”
   晋王在临死这前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分梁、燕、契丹都背叛了他,这是他的遗恨。庄宗把箭收藏于宗庙,以后他每次出兵打仗,都去庙中请来这三支箭,而且每次都大胜而归。但是庄宗却因为宠爱伶人而落得个国破人亡的下场。)
  我读后很有体会:祸患常常在微小中积累起来。
(3)较好的“评”
 (后唐庄宗李存勖,初登基时为报父仇,励精图治,把仇人一个个打败。一时间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这位大英雄做了国君后却宠信伶人,贪图享乐,最后落得国破身亡、死于非命的下场。)
我读后深受触动:庄宗宠信伶人而亡国亡身,可见“玩物”容易“丧志”。
评价材料,提出观点,单独成段,简洁明了。  
(1)明确“评”的要求
(2)评改习作的问题。
 
 
 
 
 
 
 
 
(3)体会正确的写法。  
(1)从理论上认识“评”的方法。
(2)通过评改习作的问题,体会正确的写法。
 
 
 
(3)体会正确的“评”的方法。
4.修改习作“析”部分。
(1)给出“析”正确要求(投影):从材料入手;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分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想。
(2)评改不当的习作(投影)
假如没有伶人作乱,后唐这个国家可能还会继续强大;假如没有伶人作乱,庄宗也不会落得“泣下沾襟”的下场;假如没有伶人作乱,更不会有庄宗的国破家亡。正是因为伶人作乱,才造成了庄宗“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下场。由此可见,“玩物”是非常可怕的。
明确:分析的角度不好,不能很好支持“玩物是非常可怕的”论点。
(3)好范例评点(投影)
  “玩物丧志”是说过多的沉溺于某个事物,容易丧失斗志,丧失进取心。庄宗就是这样,他在取天下时,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得到天下后,宠爱伶人,过分地贪图享乐,失去进取心,以致伶人作乱,他又失去天下。如果庄宗能像取天下那样守天下,不宠爱伶人,不贪图享乐,他能很快地又失掉天下吗?所以说宠爱伶人--“玩物”是祸根。(不能玩物丧志)
明确:从材料入手;由小到大,由个别到一般;析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想。  
(1)学习“析”正确方法。
 
(2)修改有问题“析”
 
 
 
 
 
 
 
(3)感受教师的范例(投影)修改学生习作中“析”的问题,纠正分析材料的错误,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入手由小到大地分析的方法。
 
 
体会正确的“析”的写法。
5.修改论证部分“论”
(1)正确要求:事实论据;真实、典型;对论据进行分析,揭示它和论点的关系。
(2让学生评改习作中证例。
古时有一个孩童,做诗很了得,父亲就把他带到各个地方去卖艺,因为年龄小而又能做出很好的诗,大人们总是夸他聪明。小孩终于被夸得飘飘然,以为自己有了傲人的资本,开始不再勤奋,好吃懒做,最终难成大器。(不能“玩物丧志”)
明确:论据不能把持论点。
(3)修改下面的“论”,使之支持后面的论点。
汉代西南邻国中,有个叫夜郎的国家,自己认为自己的国家最大,对外宣扬夜郎是最大的地方,由此才有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夜郎的骄傲自大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愚昧。(骄傲使人落后)
改文示例:
汉代西南邻国中,有个叫夜郎的国家,自己认为自己的国家最大,对外宣扬夜郎是最大的地方,由此才有了“夜郎自大”的成语。(夜郎国因为满足于自己的现状,骄傲了,不去了解外界,才使夜郎国被汉征服,最后成了汉代的一个郡。)
(骄傲使人落后)
(4)教师给出范例并评点。(投影)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商纣王宠爱妲己而亡国;周幽王宠爱褒姒而亡身;夫差宠爱西施而命归西天;唐明皇李隆基宠爱杨玉环而招来“安史之乱”,使大唐走向下坡路,最后灭亡;南唐后主李煜因沉迷诗画而失去天下。这些败家亡国之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开国皇帝那样理家治国,而是像庄宗一样“玩物”而使江山改姓。一代国君是这样,普通人也是如此。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因为前辈创下了基业,富贵以后,后代子孙养尊处优,玩物丧志,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之中,这样不但保不住他们的富贵地位,还会丧财败家,落得穷困潦倒的下场。(不能玩物丧志)
  从古代帝王说到当今富家子弟,因玩物丧志,支持论点。 
(1)从理论上正确论证“论”的内容。
(2)认识习作中论据的问题。
 
 
 
 
(3)修改习作论证中的不当之处。
 
 
 
 
 
 
 
 
 
(4)感受正确的论证方法。  
(1)正确认识如何说理。
(2)引导学生认识使用论据中的问题。
 
 
(3)修改事实论证中的毛病,学习分析论据,支持论点。
 
 
 
 
 
 
(4)让学生体会正确的说理方法。
6.修改习作“联”部分。
(1)正确要求:联系现实。它包括(一个现象,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话题,个人实际);要典型,有意义;和原材料有可比性(运用比较分析法:类比或对比)
(2)评点下面习作中的“联”。
如今有些孩子沉溺于电脑游戏中,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以前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天津的男孩由于玩网络游戏上瘾,以为自己是在游戏世界里,写下了长达万字的游戏总结及遗书,最终从22层楼跳下身亡。在遗书中写道,他会飞行,结果酿成了悲剧。而那个孩子只有11岁。11岁写出数万字的文章,可见这个孩子多有天赋,而他却因为电脑游戏而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教师点评:能联系当今青少年沉溺电脑游戏的事,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和原材料也有可比性。不足是没能和材料比较分析,叙述较罗嗦。
(3)给范例并评点(投影)
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富裕了。而生活在这富裕家庭中的一些青少年不能珍惜这样好的条件,不去努力学习,反而贪图玩乐,有人逃课进游戏厅,沉溺其中,甚至有人因此而耽误学业,误了自己的前程。这不就是当代的唐庄宗吗?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人想想唐庄宗的下场该省悟了吧,不然,会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落得“泣下沾襟”的下场。
简评:联系当今青年玩游戏,贪图玩乐耽误学业的现实,和庄宗比较,有针对性、说服力。 
(1)理解“联”要求。
 
 
(2)评点习作“联”,体会正确“联”的方法。
 
 
 
 
 
 
 
 
 
(3)体会较优秀的范文。  
(1)掌握“联”的要求。
 
(2)通过点习作,体会如何联系实际。
 
 
 
 
 
 
 
 
(3)通过范例,引导学生明确联系实际内容,学会联系实际的方法
7.引导学生学会结尾(非重点)
(1)正确要求:总结论点;照应开头;提出解决办法。
(2)评点习作中的“结”尾(投影)
玩物丧志,害人害己。只因为贪图享乐,连自己的前途都不顾,这是一种多么愚蠢的做法。身为高三的学生,我们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不要浪费时间,不能只顾眼前的小打小闹小玩小乐而荒废学业,耽误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教师点评:总结了论点,照应了开头,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说明了写作的目的。
(3)看典范的“结”。
所以我们要牢记庄宗宠爱伶人而亡身的历史教训,珍惜当今的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居安思危,不可玩物丧志,要把我们的学习搞好,学好本领,为实现我们的美好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能玩物丧志) 
(1)阅读“结”的要求。
(2)评点习作。
 
 
 
 
 
 
 
(3)体会较好的“结”。
   
(1)明确“结”的要求。
(2)通过评点习作,体会“结”的方法。
 
 
 
(3)通过范例,引导学生体会“结”的方法。
四、小结 投影:
1.评改习作中“六步”中重点是“叙”和 “论”,在这两步中同学们常犯毛病。
2.这“六步”的顺序可调换,同学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换。
3.希望同学们在掌握这“六步”法的基础上,发挥个性优势。看投影:牢记读后感的基本写法的六个字,并体会每一步的正确要求,理解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六步法”。牢记“六步法”,把握读后感结构。
五、学习范文 给出个性化的读后感范文,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写法后,发挥自己的个性。
不能玩物丧志
    ――读《伶官传序》有感
是后唐主李存勖,初登基时为报父仇,励精图治,把仇人一个个打败。一时间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可这位大英雄却贪图享乐,宠爱伶人,最后落得国破身亡、死于非命的下场。(叙)
我读后深受触动:“玩物”容易“丧志”。(评)
“玩物丧志”是说过多的沉溺于某个事物,容易丧失斗志,丧失进取心。庄宗就是这样,他在夺取天下时,能卧薪尝胆,励精图志,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得到天下后,宠爱伶人,过分地贪图享乐,失去进取心,以致伶人作乱,他又失去天下。如果庄宗能像取天下那样守天下,不宠爱伶人,不贪图享乐,他能很快地又失掉天下吗?所以说宠爱伶人--“玩物”是祸根。(析)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商纣王宠爱妲己而亡国;周幽王宠爱褒姒而亡身;夫差宠爱西施而命归西天;唐明皇李隆基宠爱杨玉环而招来“安史之乱”,使大唐走向下坡路,最后灭亡;南唐后主李煜因沉迷诗画而失去天下。这些败家亡国之君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开国皇帝那样理家治国,而是像庄宗一样“玩物”而使江山改姓。一代国君是这样,普通人也是如此。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因为前辈创下了基业,富贵以后,后代子孙养尊处优,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之中,这样不但保不住他们的富贵地位,还会丧财败家,落得穷困潦倒的下场。(议)
中国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富裕了。而生活在这富裕家庭中的一些青少年不能珍惜这样好的条件,不去努力学习,反而贪图玩乐,有人逃课进游戏厅,沉溺其中,甚至有人因此而耽误学业,误了自己的前程。这不就是当代的唐庄宗吗?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人想想唐庄宗的下场该省悟了吧,不然,会在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落得“泣下沾襟”的下场。(联)
所以我们要牢记庄宗宠爱伶人而亡身的历史教训,珍惜当今的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居安思危,不能玩物丧志,把我们的学习搞好,学好本领,为实现我们的美好志愿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学生读范文,体会读后感的基本格式并体会范文的个性特点 引导学生把握读后感的基本写法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六、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习作中的问题,回去修改自己的习作。 笔记 通过修改习作,强化读后感的写法。
六、教学设计评价
  本节课重点修改了学生习作中的问题,给出教师的范文,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中同典型问题,明确正确写法,强化“六步法”的读后感的写法,教学效果良好。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针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地进行评点或修改,让学生认识了自己习作中典型问题,并做修改,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范文,通过评点、修改、读范文,比较分析,学生掌握了读后感的基本写法,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这样的课,备课量较大,需要在认真批阅学生作文的基础上,找出学生作文的典型的问题,并拿出典型的例子打印出来让学生修改,感到不足的是,学生的习作中例子还不十分典型,课堂上学生修改的也不十分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型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
做学生“心灵的使者”
作文《难忘童年》说课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