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地理【解析】

2017届江苏省东海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地理试卷 

一、多选题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建设。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A.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 B.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人口众多,经济发达 D.能源短缺,需求量大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AB

试题解析: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而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需求量小。

2.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国。201412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损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水土流失 B.雾霾严重

C.珊瑚退化 D.海平面上升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CDZ

试题解析:马尔代夫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不易发生水土流失;该国大气对流运动旺盛,且旅游业是支柱产业,环境污染少,基本无雾霭;该国主要有众多珊瑚岛组织,随着旅游业发展,珊瑚退化成为该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使该国面临威胁。n

二、选题r

3.总部位于江苏徐州(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1)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读图,回答下题。

 

1)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考点:区域的含义1

答案:1D2CC

试题解析:1)据经纬度可知,甲国所在经度是西经度,有赤道穿过,应位于南美洲,所以D正确。

2甲国位于南美洲北部,徐州位于东亚我国东部沿海,最近海上航线是跨越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的航线,所以C正确。

4.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2,等高距为200m)进行地理观测。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  

  A160m

  B680m

  C380m

  D1080m

2)位于Q地的观测者18(地方时)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  

  A.由北流向南

  B.由东北流向西南

  C.由南流向北

  D.由西南流向东北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答案:(1D2A

试题解析:(1)由图可知,P出海拔为1860米,又等高距为200米,因此P处闭合等高线数值为1800米,进而得出河流干流西岸第一条等高线为800米,右侧第一条等高线相同,为800米,Q点北部地形为谷底,因此等高线应该向高海拔凸出,因此Q点外围等高线为1000米,可以判读出Q点海拔范围为1000-1200米之间。

2)根据题干可知,此时为春分日,这一天太阳在正西方向日落,因此P点在Q点的正西方向,因此河流流向为北流向南,所以A正确。

5.下图为光照图,阴影部位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B

  C

  D

2地日落时刻是(  

  A16

  B18

  C20

  D22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1B2C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地位于北半球,且纬度最高,所以白昼最长。

2)读图可以判断出地昼长为16个小时,因此地日落时刻是20时,所以C正确。

6.下图为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2)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1C2D

试题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55日没有影子,所以该地在北半球,不可能是北回归线,所以C正确。

2)该地在11°34′N,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11°34′+23°26=55°,所以D正确。

7.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R河段

  A.流量季节变化大(  

  B.春汛明显

  C.河流堆积作用强

  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B2A

试题解析:(1)根据图示纬度的排列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有可能位于非洲大陆或南亚地区;根据题目叙述,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在非洲分布最为广泛,所以本地区为非洲西海岸,该地区1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

2)该地区沿海为热带雨林带,降水季节变化小,R河段为热带草原气带,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R河段流经山区,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河谷呈“V”型;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山区海拔较低,无积雪,所以春汛不明显。

8.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回答下题。

 

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

  B.远离大陆

  C.构造运动强烈

  D.地形复杂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B2C

试题解析:(1)读图,图示科隆岛距美洲大陆较远,与大陆交流少,所以生长着较多特有动物种属,而地处赤道附近、构造运动强烈和地形复杂等都不是形成特有种属的条件。

2)动物的生长受其地理环境的影响,企鹅耐寒,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有温度低的地区,鬣蜥喜暖,该岛地处热带,有温暖的环境。所以是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晰的共同家园,气温日较差大,与两动物共存无关,该岛并不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动物的分布不是垂直分布。

9.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答案:(1D2A

试题解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区域为俄罗斯东部靠近太平洋沿岸的堪察加半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火山频繁,所以B正确。

2)因地壳活跃,地热能丰富且稳定,,纬度高夏季短促,光照时间短,太阳高度小,太阳能不足,根据等高线判断,河流落差小,水量少,无丰富的水能,虽有风能,但不稳定。

10.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下图)。读图,回答下题。

 

1)该省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河流泥沙含量

  B.地形起伏

  C.西南季风强弱

  D.土壤厚度

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答案:(1C2B

试题解析:(1)从图中经纬度值判断,该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所以C正确。

2)该省位于东北地区,进而可以推出该省为吉林省,该省东南部地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多,是因为东南部地区处于长白山山区,降水多,大气中水汽含量多,山区容易形成云雾,而向西北方向,受山地阻挡,降水少;而河流的泥沙含量和土壤厚度对雾的形成影响不大;该省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11.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回答下题。

 

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

考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答案:(1C2D

试题解析:(1)黑龙江的人均GDP水平比河南高,但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比河南小,表中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大于青海和黑龙江,河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但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最大。

2)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出,黑龙江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对耕地的压力最小,且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适合发展生产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青海经济较落后,科技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河南人口对水资源的压力很大,不适合发展耗水多的产业,浙江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较大,不适合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

12.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题。

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A

  B

  C

  D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AC2CD

试题解析:(1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核泄漏物质随北大西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2)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

13.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

  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

  D.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山地易排水

  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

  D.山地云雾多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答案:(1BC2AD

试题解析:(1)读左图可以看出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对照右图,可得出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

2)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地表有一定坡度,有利于排水,但是又要求空气湿度较大,山地丘陵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易形成云雾,有利于茶树生长,生产好茶。

14.下图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土壤更肥沃

  D.水源更充足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考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答案:(1BC2CD

试题解析:(1)根据图示,甲地位于东北平原,丙地位于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纬度低,水热资源充足,但地势崎岖;而东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拥有肥沃的黑土,土壤肥沃,但纬度高,热量不足。

2)乙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地区,该地区农业发展主要的生态问题是风沙、旱涝、盐碱严重,所以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是选用优良的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扩大播种面积,不能提高单产量;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是单产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三、综合题(共6小题)

15.下图是世界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填风向)

2地的气候为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④⑤两地气候类型。

 

4地被称为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1)西南(西)(2)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3

4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试题解析:(1地位于欧洲西部,常年盛行西南风。

2地位于非洲撒哈拉地区,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属于热带沙漠气候。(3地位于亚洲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地中海气候。

4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达尔文在南美洲(下图)考察期间,在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1)说明达尔文看到的地景观的成因。

2)说明达尔文看到的地现象的成因。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2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试题解析:(1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

2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M海域是世界优良渔场。

 

1)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

2)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原料导向型。(2)临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方便。

试题解析:(1)渔产品加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原料、劳动力、市场、交通等方面回答。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

 

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答案: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陆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试题解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可以从降水、蒸发、地形、排水等方面回答。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铁矿资源贫矿多、富矿少。山东省(下图)从巴西等国进口优质铁矿砂,满足省内钢铁企业的需要。

 

1)图中反映了哪些有利于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2)分析近年山东省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答案:(1)有煤炭资源;海陆交通便利。(2)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产能过剩。

试题解析:(1)山东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原料、交通等方面回答。

2)山东省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可以从结构、污染、技术革命等方面回答。

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下图)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

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答案:(1)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2)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试题解析:(1)当地居民支持水电站建设的理由,可以从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等方面回答。

2)当地居民反对水电站建设的理由,可以从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等方面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省丹凤中学2017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
课时测试:中国地理概况
八上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二)
2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农业
2021年山东东营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地理。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题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