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
一. 教学内容:
高三生物:免疫调节
二. 学习内容:
本周学习抗原、抗体,知道抗原、抗体的特点,本质。理解机体免疫发生的过程,知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相互作用。免疫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对于特异性免疫而言,记忆细胞的形成和作用是其核心。
三. 学习重点:
1. 抗原、抗体的概念,特点
2. 免疫的基本过程
3.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四. 学习难点:
1. 抗原、抗体的特点
2.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五. 学习过程:
(一)抗原
1. 概念: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决定簇:抗原物质表面具有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的特异性,是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2. 性能:
(1)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
(2)反应原性:能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3. 抗原来源:可以来源于人体的内部和外界环境,但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抗原
4. 特点:
(1)异物性:
抗原一般来说都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自身组织或细胞有时也可能成为抗原,如:癌细胞、角膜蛋白等
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异物”,分离抵抗,予以消灭,对自身正常细胞秋毫无犯,否则会出现自身免疫疾病。
(2)大分子性:
抗原分子的相对分子量通常大于10000,如:蛋白质
(3)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
大多存在于抗原表面、也有隐藏于抗原内部
在酶的作用下,抗原内部的决定簇才可起作用
(二)抗体:
1. 概念: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够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 化学本质:球蛋白(一般不溶于水,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
3. 分布: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4. 发现:
能特异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
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
20世纪30年代,统称为:抗体
(三)体液免疫:抗原进入人体后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的过程
体液免疫的三阶段:
1. 感应阶段:
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
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抗原决定簇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 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小部分成为记忆B细胞。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的再次刺激下直接快速的产生大量效应B细胞。
3. 效应阶段:
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粘附,防止感染和疾病
抗体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
(四)细胞免疫:抗原进入机体后由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过程
1. 发生条件:抗原侵入到宿主细胞内部时,体液中的抗体不能直接与这些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人体通过免疫细胞消灭清除这些抗原
2. 三阶段:
(1)感应阶段: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基本相同
(2)反应阶段:
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
小部分T细胞成为记忆T细胞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与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靶细胞)密切接触。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改变导致靶细胞裂解。
3. 淋巴因子:
(1)产生:效应T细胞能释放出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
(2)举例: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3)作用: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
白细胞介素-2:能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增强其他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干扰素:干扰病毒在靶细胞内的复制,激活自然杀伤K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
(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项目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作用对象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
抗原
作用方式
1.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2. 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共同点
1. 是特异性免疫的两个方面,既各自独特作用,又相互配合
2. 都分为三个阶段:
(1)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
(2)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细胞形成
(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3. 都是在抗原刺激下产生
举例
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病毒感染中: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在血液中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作用
【模拟试题】
1. 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机体自身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 外界物质都能成为抗原物质
C. 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 抗原一旦进入人体就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2. 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 抑制病菌的繁殖
B. 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 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3. 记忆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产生于效应阶段
B. 受抗原直接刺激,并且全部分化为效应细胞
C. 记忆细胞能在产生后终生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功能
D. 记忆细胞在抗原再次刺激时起作用
4. 关于白细胞介素的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和组织液中抗原物质结合消灭抗原物质
B. 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
C. 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
D. 增强其他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5. 下列属于效应阶段发生的是(    )
A. B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
B.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并且将其呈递给T细胞
C. 效应T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 记忆细胞接受抗原物质刺激开始增殖、分化
6. 下列关于抗原呈递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抗原            T细胞       吞噬细胞          B细胞
B. 抗原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C. 抗原            抗体         吞噬细胞          T细胞
D. 抗原      吞噬细胞      抗体                      T细胞
7. 下列是抗体的化学本质的是(    )
A. 蛋白质    B. 多糖      C. 核酸      D. 类脂
8. 与淋巴因子、抗体、生长素、醛固酮分泌有关的细胞分别是(    )
A.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腺垂体细胞、下丘脑细胞
B.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垂体神经细胞、肾上腺皮质
C.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垂体神经细胞、下丘脑细胞
D.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腺垂体细胞、肾上腺皮质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 只要接触一次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C. 效应细胞是执行功能的细胞不能继续增殖分化
D. 淋巴细胞可以无需抗原呈递刺激,直接发育成效应细胞
10. 临床上应用白喉抗毒素封闭白喉毒素的活性部位,防止毒素作用与敏感细胞作用以治疗白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和白喉毒素的过程是体液免疫
B. 白喉毒素一旦与敏感细胞结合,白喉抗毒素就无法起作用
C. 白喉抗毒素也可能成为抗原物质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
D. 临床上使用白喉抗毒素越晚越好
11. 抗原的性质包括(    )
A. 异物性   B. 大分子性    C. 特异性    D. A、B、C三项都是
12. 抗体的产生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    )
A. 效应T细胞     B. 组织细胞     C. 效应B细胞    D. 吞噬细胞
13.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
B. 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
C. 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之后,形成效应T淋巴细胞和部分记忆细胞
D. 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14.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有的特点是(    )
A. 产生抗体     B. 产生记忆细胞   C. 导制靶细胞裂解    D.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15. 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见下图),请回答:
(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                        ,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其原因是                              。
(2)如在给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             ,B鼠会             。
(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识别它的是_______                  ___,可以清除它的是__  __       ___。
(4)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        。
(5)特异性免疫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            阶段和       阶段。其中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     和            阶段。
16. 在两种免疫的方式中:体液免疫是靠B淋巴细胞产生的游离于体液中的抗体实现的免疫,如接种牛痘后所表现出的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另一种细胞免疫,它不产生游离的抗体,而是依靠另一种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直接冲击和破坏外来细胞的免疫,如器官移植免疫。下面是有关这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
输入胸腺淋巴细胞
输入骨髓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实验一
×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根据上述实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17. 下图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回答:
(1)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              有密切关系。对病菌的这种吞噬清除作用属于                            免疫。
(2)有些毒性很强的细菌,经过上述过程还不能被清除,只是将内部隐藏的      暴露出来,呈递给       或        ,使之增殖。分化成        。当细菌在体液中活动时,会被相应的      消灭。
【试题答案】
1. C    2. C    3. D   4. A   5. C   6. B   7. A   8. D   9. C   10. D
11. D   12. C   13. D  14. B
15.
(1)注入S疫苗,产生抗体;体内没有抗体;
(2)体内没有产生足够的抗体;死亡;
(3)吞噬细胞、抗体、效应T细胞等;抗体、吞噬细胞、效应T细胞;
(4)免疫预防;
(5)反应;效应;呈递;识别
16.
(1)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
(2)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3)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的淋巴细胞不是T淋巴细胞,而是B淋巴细胞
17.
(1)流动性;非特异性
(2)抗原决定簇;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或效应B细胞;抗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四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1
免疫应答
高效课时作业3-2-3
感觉全中国都知道高考考疫情了
什么是免疫细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