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借助试题评价“六项指标”进行高考作文备考(转载)
 借助试题评价“六项指标”进行高考作文备考     
  摘要:作文试题评价有六项指标: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依据这六项指标,在作文备考中,指导学生表达生活,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传递正能量,突出理性思辨能力,精准审题。
  关键词:生活;特长;理性;审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在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特点时指出:目前,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考试机构对作文试题评价主要依据六条标准: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难易度。[1]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借助这“六项指标”来进行作文备考呢?
  一、可写性——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写性是指试题的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
  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围绕“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该不该举报”话题命题。材料源于2015年5月9日《楚天都市报》的一则简讯,属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二卷围绕“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话题命题,材料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大国工匠”就是201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播放的系列记录片《大国工匠》的内容。
  可见,作文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考生的生活经历及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如果考生只忙于低头读书,陷于题海,能应付这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吗?难道不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据此,我们的对策是: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考生可以有选择的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专题片等。可以有选择的阅读报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时事的文章。
  自然也要阅读生活,以“我”为圆心,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半径。对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要记录、要思考、要表达。
  当然,“可写性”中还包含公平性。高考命题不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全国卷,一定会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考生实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就不难写出洋溢着时代气息的考场作文。
  二、选择性——巧于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性指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文体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前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立意自定”,后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文体自定”。
  从立意角度看,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的立意就呈现出多个角度:如写给小陈,可以点赞,对她举报父亲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可以质疑,批评她举报父亲有违伦理常情;也可以点赞质疑并存。如写给老陈,可以宽慰和劝导,可以批评和指责,可以批评和劝诫,可以分析和说服,也可以几点并存或任意组合。如写给警方,可以点赞,称赞他们依法办事;可以质疑、商榷或批评,指出他们执法不够人性化;也可以几点并存。除此之外还可以写给网友,写给媒体,写给社会公众。
  从文体角度看,2015年新课标全国二卷要求考生“明确文体”。文体可自己选择。
  据此,我们的策略是: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立意选材方面,本着熟悉而独特的原则。要立足材料,重点发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样,相对于其他考生,自己便立足于高原之上了。全国二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面对三个当代风采人物,最关键的是梳理三类人不同的“出彩点”,对接到与自己理想相对一致、领域相对熟悉、思考相对深入的方面,这样便可彰显自己的才情与深度。
  在文体方面,有的考生长于议论,有的考生长于记叙,如若文体自选,便可扬其所长。2015年贵州一考生的作文《“摄影机”如是说》,就以记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张扬了个性,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被评为一类文。
  选择性客观上为那些并非“全才”而在某一方面又有特长的学生提供了用武之地,如果是“通才”自然会锦上添花。
  三、导向性——永远传递正能量
  导向性是指试题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的意向,实际上就是试题潜在的思想性。
  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题用“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新闻事件,二卷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都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渗透了依法治国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试题的教育功能的确得到了彰显。对此,我们复习应考的策略是:立意积极向上,永远传递正能量。
  好文章是靠主旨的光彩照亮的。那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些传递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违背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文字,其作文的等级自然是末位的。
  在文章中很好地传递正能量,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二要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三要有意运用,考场作文一定要“以意为先”。
  思想让文字更为亮丽,亮丽的文字照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
  四、探究性——理性之花最美丽
  探究性指试题要引导考生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就需要考生对“女儿该不该举报父亲”的事件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提出公允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阐述及丰富的论证。二卷让考生在三个当代风采人物中选择“谁更具风采”,题目中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直接反映出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更”字更显思辨能力。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可知: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作文等次的高低。对此,在备考中要加大对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理论上武装自己,掌握人生哲理的一些原理,尤其是有关辩证分析的思想,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说“过头话”;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观点不“近视”;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言理不“一根筋”。
  二是多阅读一些富有理性思辨内容的材料,如故事、名言、警句等。
  三是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锻炼。如果是写记叙文,在讲究形象生动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如叙事类的文章,要着眼于事件所蕴含的思想;写人的文章,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发掘;想象类的文章,也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如果写议论文,论点要能体现考生对生命、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与思考;论据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联系;论证时要注意结构的逻辑层次、事理结合、辩证说理。
  理性思辨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反映了考生对客观事物的尊重,对他人的尊重。
   五、防套性——带着镣铐跳舞
  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多元立意角度的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作答空间,但也出现了虚构和套作的问题。为此,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和二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指令。如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父亲”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的谈问题、讲道理。在内容及文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一是仔细审题,严格按指令要求写作。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一卷,任务是“请给小陈、老陈和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你的看法”。任务的形式是书信体,任务的内容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即用“信”的形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书信其外,思辨其中。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满足,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二是正确处理“限”与“不限”的辩证关系。如新课标全国二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这是“不限”;一旦确定了某种文体,写出的文章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这是“限”。如全国新课标一卷“选好角度”,这是“不限”;但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必须满足“书信其外,思辨其中”的形式和内容,这又是“限”。总之,既要按规定动作跳,又要跳得精彩。
  六、难易度——在准确与别致上下功夫
  难易度指高考作文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易与试题本身是否容易理解有关。
  难于理解的题目常常表现为主旨隐含在材料中,思考的强度大,可开掘的角度多。对于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按“焦点立意”进行写作。
  所谓“焦点立意”就是核心立意,是能覆盖整个材料内涵的立意,是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一则材料尽管角度很多,但有主有次,“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是有等次上的区别的。如新课标全国一卷的立意焦点是“法治理念”,二卷的焦点是“人生价值”。瞄准“焦点立意”写作是“切合题意”的有效方法。
  对于审题难度不大的试题,要在内容上追求深刻,在表达上追求新颖,在书写上追求美观,体现出“别致”的风采。
  一般地说,全国卷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功夫在平时,考生要努力培养自己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思辨能力、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J].语文学习,2015,(Z1).
  [2]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作者简介:薛朝玉(1964—),男,安徽省太和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作文教学。谢涛(1972—),男,安徽省太和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科研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作文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点评2012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
关键词里看中国——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作文试题解析
点评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
素养立意下的高考命题及备考心德体会
高考命题作文的四种类型及教学建议
《2012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预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