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原茶文化探秘——河南


河南中原人的豪情我们一落地就感受到,以往欢迎领导的架势如今全转向素人,这正宗的河南大鼓听起来很有气魄,立马感受到他们对幸福生活向往的自信和坚守,我们很享受这样的欢迎仪式,一解旅途劳顿,大家心情荡漾。何况从陕西到河南途中我们有幸看到了戈壁彩虹。

河南牡丹、豫剧、少林寺、太极拳、清明上河图是人们熟知的,这里月季香艳、丰厚茶文化底蕴等诸多干货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河洛、汉字、姓氏、根亲、三商、礼仪、中医 、诗词、武术、戏曲、史前、神龙 、政治、思想、名流、英雄、农耕商业科技、医学、宗教、民俗18种文化厚重、多元、经典,是典型的“圣”文化、“福”文化、“魂”文化。中原文化这种独特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魅力,使其在中华文明史上书写了灿烂的篇章。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人口10662万人,重要人口、经济大省。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年,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张衡、杜甫、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

    论喝茶河南人的喝茶量远不如云南、福建、四川、苏杭,但这不影响河南人的喝茶热情。除了信阳,郑州、平顶山、安阳、开封等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喝茶偏好,史上最会喝茶的与陆羽“齐名”卢仝河南宋代开封,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礼仪性、娱乐性的良辰佳节约定俗成,都离不开茶,茶文化成了反映社会文化的多棱镜当时闽北建瓯北苑贡茶就是运往这里,其一路之艰辛唯有茶人知。宋朝时的开封,那喝起茶来才叫一个风雅。淡绿色的汤底,白色拉花,一个头戴斗笠的渔翁泛舟湖上,或就一个单纯的“茶”字拉花咖啡的鼻祖这叫“分茶”,是宋朝时的一种喝茶法。

宋朝有两种茶,一种是“草茶”,一种是“片茶”。草茶是散的,片茶形似茶砖,但无论是哪种茶,喝茶时都需要人把茶叶烘干捣碎,碾成粉末,再将粉末放入茶盏,用热水冲之,拿一支小扫把似的茶筅将茶粉与水充分搅拌融合,然后再喝。这种喝茶法,就是点茶。日本抹茶就是宋代“点茶”来的。

开封还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了“中国茶文化名城”的称号河南很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管喝水叫喝茶,管水瓶叫茶瓶、水壶叫茶壶的特定称呼。有的地方甚至不吃早饭,直接用喝茶代替,待庄稼汉们喝够了茶,方下地干活。河南茶界老大——信阳,喝起茶来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信阳人几乎人人喝毛尖,几百上千块一斤的毛尖,玻璃杯一泡就是半杯,有的恨不得一杯全是茶叶。这种泡法出来的茶,喝不惯的人只觉着又苦又涩,喝的惯的人就觉着浓淡刚好,口舌生津。但对于我这么肤浅的人,只有一个感受,“哇噻,恁奢侈!”

清明谷雨,是信阳茶山最热闹的时节。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里又迎来车水马龙、接踵摩肩的盛况。躬耕茶园的不仅是“茶客”,更多“游客”也对这里情有独钟。

“茶旅融合”,是近年高频词。借助全民旅游的东风,传统茶城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城市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深入信阳毛尖核心产区,走访茶企与茶农,了解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浉河区马家畈村的茶园,春茶已采摘完毕,茶山进入修剪、修复期。我们观察茶山长势后,来到山脚下的德茗茶庄。随着炒制茶叶“沙沙”声入耳,茶沫纷飞,茶香扑鼻。采摘、晾青、优选、生锅、熟锅、理条、初烘、摊晾、复烘、捡剔……信阳毛尖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让采访团对信阳毛尖的独特口感有了更深认识。

守着如此“金贵”的信阳毛尖,茶农是否得到了实惠?企业负责人邱德军,作为带贫企业,他们签订和浉河港镇十几个行政村签订帮扶协议,带动二百多户、四百多名贫困户。“我们定期组织专家为茶农进行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市场信息等培训,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邱德军说。

小小毛尖,带动的不只是农产品的增收。在文新茶园见到不少游客驱车前往,在茶山上的观景台赏景品茗。就如何延长产业链、茶旅融合等问题,采访了浉河区茶产业和茶企负责人。如今在信阳,茶已经成为扶贫、生态、健康、旅游、文化、惠民和名片产业。沿着环南湾湖茶文化旅游精品线,不仅有美景和毛尖,还有美食、体验活动、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吸粉”元素,仅清明节三天,这条线路迎来15万游客。

信阳毛尖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

还有不知名但都是当地人的喜好的茶:桐柏县太白银毫 泌阳县城南的盘古、白云山麓、泌水河畔白云毛峰光山县杏山竹叶青信阳震雷山震雷剑毫光山县凉亭乡赛山赛山玉莲灵山寺灵山剑峰固始县五尖山十八盘黄牙18种茶,叶形美而匀净、色翠、汤浅绿、香味高醇。

走在大小城市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拎着玻璃杯遛鸟下棋的大爷要去跳舞的大妈们,不讲究名贵的茶,也不讲究特别的水,毛尖茶也好,茉莉花碎茶也罢,就是开水随意一冲,直接闷杯里,拧紧盖,拎着上街。浸着泛黄茶渍的玻璃杯,半杯茶叶半杯水,随时口渴随时喝。

相比群众自发的聚堆儿喝茶,河南也有传统的茶馆。平顶山有个叫三郎庙的地方,整街都是茶馆。进村的道路边都挂着“茶”字招牌,周围乡村邻里的人闲了都来这喝茶。

除了开封,安阳人也爱喝茶。喜欢喝茉莉花,喝法同郑州老大爷般豪放不羁,几乎家家都曾有一个泛着黄褐色茶渍的大茶缸,这颜色,十有八九都是“猴王”茉莉花染出来的。

河南茶好景多,每个县市呆上几天也走不完,特色的如太行明珠绝壁长廊万仙山郭亮村崖上人家、

当年开凿崖壁所用工具,用坏了五吨多。

这是路的两个取光口

以下是中原第一奇峡云台山红石峡、北方张家界青龙峡、千年榔榆等。

                     红石峡观景不忘喝茶

       崖柏雕的茶壶一壶多用途


P.  S.河南文旅攻略:

D1开封府→龙亭→清明上河园D2河南博物馆→二七纪念塔D3嵩阳书院→永泰寺→少林寺D4龙门石窟→白园→王城公园→古墓博物馆D5云台山→潭瀑峡→泉瀑峡→红石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北方大省居然曾是中国茶的绝对中心!
“鬼市”上长大的姑娘
(5)一片毛尖醉天下
李旭升‖茶乡的茶香
关于福建省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信阳毛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