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腔隙性脑梗死——体检报告中的热词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去体检机构或医院做健康体检时,虽然结果基本都是正常的,但体检结论中经常会出现一句这样的话:“头颅核磁诊断腔隙性脑梗死,请到神经内科就诊。”大多数人都会被这一项诊断结论噎的如鲠在喉,我这么年轻就得了脑梗死了?我也没啥症状啊?我以后会不会瘫痪啊?一连串问题随之而来。首先我想向大家说明的是,腔隙性脑梗死与我们常说的引起严重神经系统症状脑梗死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很多脑梗死的锅,腔隙性脑梗死背不起特别是体检中发现的腔隙性脑梗死,几乎所有患者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有些医院影像诊断结论还会描述为脑内缺血灶。另外有一些轻度脑白质病变或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会可能会被误诊为腔隙性脑梗死,不过这属于医学专业问题,为防止非医学专业的读者们迷惑,本文暂不做过多论述。


(箭头所指即为腔隙性脑梗死)


1、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

▼▼▼


在没有CT和核磁的时代,发现脑内病灶的惟一方法就是对已逝世的人脑进行病理检查(又称尸体解剖),此方法虽然听起来有些惊悚,但却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因此腔隙这个词最早是从尸体解剖中来的。1838年法国医师Amedee Dechambre在巴黎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记录了脑内小空腔的现象,他把这些小空腔用法语命名为lacunae,中文翻译为“腔隙”。1843年另一位法国医师Durand-Fardel也在论文中用腔隙来描述脑内的小空腔,同时他还记录了空腔的体积约为小豌豆到扁豆大[1]。1965年美国麻省总医院的Charles Miller Fisher系统的分析了腔隙,他推测这些小空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脑内小动脉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因此又称作腔隙性脑梗死,同时他也指出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不会伴随临床症[2]。有多少人脑内有腔隙性脑梗死,目前并没有权威性研究成果,特别是由于各个研究选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段不同,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就会出现较大的差距。但是大多数研究显示,中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在20%~55%,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每增加1岁,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增加3%~8%[3-4]。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吧,如果把健康的脑子看作一块豆腐,那年龄就像是低温,只要时间足够长,早晚会把脑子变成布满小空腔的冻豆腐。因此腔隙性脑梗死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注定会出现的一种改变,体检中即使发现了也不要过于紧张。



2、腔隙性脑梗死的成因

▼▼▼


通俗的讲,腔隙性脑梗死主要发生在脑深部组织内,脑表面的皮层下比较少。这是因为脑表面皮层有较丰富的软脑膜血管构成网状的侧枝循环来相互代偿,所以小的腔隙性脑梗死较少发生;而深部白质内只有独立的终末小血管,相互之间联系不多,所以该区域的小动脉发生堵塞后很容易出现梗死情况。所以说,脑小动脉硬化较重的人,好发腔隙性脑梗死。因此可以引起脑小动脉闭塞的因素都会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出现。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高血压,基础血压升高会引起脑小动脉硬化,会显著增加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概[5]心脑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脑血管狭窄、糖尿病、高血脂也会增加腔隙性脑梗死发生。比较有趣的是少量饮酒可以降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当然这并不是鼓励大家饮酒,长期饮酒还可引起人体其他部位疾病的发[6]。吸烟与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也没有显著相关性,这并不是说吸烟有益,对个体讲,吸烟已经明确会逐渐加速脑动脉硬化的进程,如不吸烟,则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的时间将延迟或病灶数目可能减少。



3、腔隙性脑梗死的危害

▼▼▼


虽然绝大多数孤立存在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现时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如果把时间扩展到整个生命的维度去观察,腔隙性脑梗死不断增多,多个病灶可能发生融合,就会预示着许多神经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比较明确的疾病包括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1、腔隙性脑梗死导致脑卒中发生率增加。这里所说的脑卒中就是指确实会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脑梗死,一项对于2684名健康人群跟踪平均6.3年的研究显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未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升高3.66[7]2、腔隙性脑梗死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增加认知功能障碍通俗的讲就是智能下降,严重会导致痴呆。研究显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正常人群高2~3倍,同时在已经出现痴呆患者中,如果影像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那么痴呆程度会更加严[8]3、腔隙性脑梗死还会增加各种类型精神情绪异常发生率。一项对于年龄大于60岁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研究发现,抑郁症发生率可以达到40%~50%[9]



4、发现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怎么办?

▼▼▼


虽然腔隙性脑梗死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危害,但是却可以预示着人体最重要的退行性疾病——动脉硬化从“生病阶段”进入到了“发病”的阶段,同时还可能引发很多疾病的出现,因此需要加以重视。如何来应对腔隙性脑梗死出现,首先要尽量避免所有危险因素,如前文提到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虽然吸烟和饮酒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需要尽量降低摄入。


同时由于腔隙性脑梗死与脑血管病高度相关,因此也可以作为脑血管病的一个预警指标,一旦发现我们建议应该进行脑血管病筛查,确定后及时防范,虽然该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延迟它的发展速度和发病的程度。对于脑内血管,我们建议做核磁脑动脉成像检查排除颅内血管狭窄。同时如果人体颈部血管出现狭窄,也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比较方便的筛查方法是颈动脉和椎动脉超声检查,很多较大型医院还可以通过颈部血管磁共振成像筛颈部血管疾病。由于超声、核磁影像检查对于操作者有较高的要求,如果进行脑血管病筛查,推荐大家到较大型医院或脑血管病中心进行检查更为可靠。



也许我们可以把腔隙性脑梗死的程度看作记录大脑年纪的年轮,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规律健康体检,就可以拨慢大脑时钟的进程,让人们的智慧保持更长时间,让我们健康的大脑延迟几年从豆腐变成冻豆腐。就像高晓松的歌《越过山丘》所描述的意境那样,设想如果我们能越过山丘,遇见20年后自己,除了留给那时的你努力打拼世界的回忆之外,记得还要为他留下一个健康聪慧的头脑。


作者注:本文参考了1843年至今有关腔隙性脑梗死的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和临床指南,同时还得到了国内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大家,李宝民教授和田成林教授的悉心审阅和修改,希望能为各位读者带来更为精准的脑血管病防治指导,祝愿各位读者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 参考文献 

[1] DURAND-FARDEL,M.: Trait du Ramollissement du Cerveau, Baillihe. Paris: 1843.

[2] FISHERCM. LACUNES: SMALL, DEEP CEREBRAL INFARCTS. Neurology. 1965. 15: 774-84.

[3] Waldstein SR, Siegel EL, Lefkowitz D, et al.Stress-induced blood pressure reactivity and silen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troke. 2004. 35(6): 1294-8.

[4] LongstrethWT, Dulberg C, Manolio TA, et al. Incidence, manifestations, and predictors ofbrain infarcts defined by serial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elderly: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Stroke. 2002. 33(10): 2376-82.

[5] FanningJP, Wong AA, Fraser JF. The epidemiology of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asystematic review of population-based cohorts. BMC Med. 2014. 12: 119.

[6] MukamalKJ, Longstreth WT, Mittleman MA, Crum RM, Siscovick DS. Alcohol consumption andsubclinical findings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in older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Stroke. 2001. 32(9): 1939-46.

[7] BokuraH, Kobayashi S, Yamaguchi S, et al. Silent brain infarction and subcorticalwhite matter lesions increase the risk of stroke and mortality: a prospectivecohort study.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 2006. 15(2): 57-63.

[8] VermeerSE, Prins ND, den Heijer T, Hofman A, Koudstaal PJ, Breteler MM. Silent braininfarcts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cognitive decline. N Engl J Med. 2003.348(13): 1215-22.

[9] Avdibegović E, Bećirović E, Selimbasić Z,Hasanović M, Sinanović O. Cerebral cortical atrophy and silent brain infarctsin psychiatric patients. Psychiatr Danub. 2007. 19(1-2): 49-5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1
这类特殊的中风竟然没症状!快看你中招了吗?
Silent MR 脑有所依
何为脑动脉狭窄?狭窄了有何症状表现?脑动...
预防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
它占脑卒中的两成,却是近六成脑卒中致死的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