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贵族精神的没落:从楚汉之争谈起

秦汉之间,是贵族文化崩坏的时期。

先秦时期,中国和后来的西欧贵族一样,也形成比较好的贵族文化.但秦代以后,新兴的“极/权主义”——“帝王政治”吞没了先秦的文明。秦始皇的过错不在于他统一天下,也不在于他修长城,而在于他建立了皇帝制度

皇帝制度是天底下最自私的制度。这种统治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皇帝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相反,国家是为皇帝而存在。皇帝一个人的意志大于所有臣民意志的总和。一切制度安排,都以皇帝一人的利益为核心。对有尊严、有思想、有气节、敢担当的贵族大加排斥,继而消灭。相反对那些没有尊严、没有思想、没有气节只知一味地追权逐利、不择手段的人群大加赞赏倚重。于是,排斥尊严、思想、气节的流氓阶层最终通吃天下.

没有了贵族,一个社会也就没有了精神旗帜,失去了超越性,也失去了精致和优雅。优雅、高贵无处容身,而不择手段的人更能适应这个严酷的社会。现实主义、贫困文化和流氓文化大行其道。秦代末期的楚汉之争,就是底层文化战胜贵族文化的第一例。其结果就是平民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并且把底层气质注入到最高政治当中。

韩信少年时,穷困潦倒,曾受下乡南昌亭长接济,寄食于其家。韩信虽然落魄,但从他佩剑而且有名有姓来看,他是个贵族。韩信在他家寄食,实际上是做他的门客。

一到饭点,韩信就坦然吃饭,亭长对韩信是有义务的,韩信对亭长也有义务,亭长有事,韩信就要拔剑卫护,必要时,要拿命来换。这碗饭不是白吃的,韩信吃得天经地义。

但是亭长老婆不这么认为,一大早就做好饭自己家先吃了。当他不供养韩信时,其实就是把韩信驱逐了。所以韩信一看没饭就懂了,他会怒。

但是接济他饭食的漂母对韩信是没有义务的。她赐饭给韩信,韩信马上就说“吾必有以重报母”。

这就是对贵族和庶民的区别,对于贵族之间,是讲究契约的,是无限义务的,贵族和平民之间是讲究利益往来的。你滴水之恩,我涌泉相报。

同样,韩信受淮阴少年胯下之辱,韩信日后为楚王却赏他,是因为淮阴少年也是庶民,对他没有道德约束,所以韩信不找他寻仇。

韩信离开项羽投奔刘邦也好,后来想要离开刘邦也好,都是一个原因,不被重用。后来就算实力雄厚,蒯通劝他鼎足而三,韩信也没有听从。

因为韩信的道德观里,他对刘邦有义务的。这就是韩信说的: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这是贵族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项羽祖先是战国时代的贵族,他身上残留着贵族的高贵和高傲,是一个个性分明的伟丈夫。楚汉战争当中,他本有许多机会战胜刘邦,比如耳熟能详的鸿门宴,刘邦能活着出去不是樊哙多厉害,也不是刘邦多奸猾,更不是项羽刚愎自大,这只是源于项羽身上挥之不去的贵族气节,用今天的价值观去解读项羽是不合适的,一手四个二带王炸的好牌打糊了是因为他遇到了从未遇到的流氓文化。

乌江之战更说明了项羽身上难以化解的贵族精神。乌江之战,项羽本有机会逃亡,因为当项羽来到乌江边时,驾船的乌江亭长早早等在那里,一心要营救项羽。他对项羽说,现在整个乌江之上,只有臣这一只小船,请大王立即上船,汉军无论如何追不过江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数十万人,完全可以在那里再成就霸业。然而项羽却谢绝了亭长的好意。他只是请亭长把他心爱的战马带过江去,自己却和随扈亲兵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

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项羽受伤十多处,最终不支,自刎身亡。项羽以战死这种方式,维护了他最后的尊严。如果放弃战斗,举手投降,那就不是项羽了。

而刘邦是一个起自底层的流氓。刘邦从小没读过书,也看不起读书人,他从小游手好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成年后,做了小吏,成天和那些衙役勾肩搭背,好酒及色,又没钱,便跑到酒铺赖酒喝。年近四十,还没成家立业,在朋友帮助下混到了个泗水亭长。亭长主要职掌“逐捕盗贼”,维持地方治安。这个位置倒十分适合刘邦的流氓脾气。

      楚汉战争中,刘邦被杀得大败,带着一对儿女和谋士滕公坐着一辆大车逃跑。为了让车子跑得快点,刘邦好几次把两个孩子推下车,都被滕公又拉了上来,气得刘邦“欲斩之者十余”。为赢得天下不择手段,弃父、弃妻、弃子,盖所不惜。

项羽和韩信都是旧人,他们不懂时代已经变化了,刘邦懂,刘邦是新人。

贵族精神和流氓精神斗争的结果,是贵族精神失败了。贵族太好面子,太讲规则,而流氓则更厚黑。在一个恶化的生存环境中,后者当然更有竞争力。项羽的死,象征着贵族精神的失败。刘邦的胜利证明,项羽式的高贵、矜持、理想主义已经不适于中国,而随机应变、不择手段的卑劣之徒却能脱颖而出。从那时候起,中国式竞争就变成了比谁更痞,谁更赖,谁的脸皮更厚,谁更残忍不在乎。

秦以后的中华社会,因“贵族”的没落,人类精神尽失,全社会大踏步走向了“极端地追权逐利”的低文明旋窝,司马迁概括为 “天下 熙熙,皆为利来;天下 攘攘,皆为利往” 。“正义、仁爱、气节”等高文明被最大边缘化了。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复兴我们的“先秦文化”,我们的“贵族文化”,断代了俩千多年,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族文化与流氓文化
古代的贵族精神
韩信在乌江写了七个大字,项羽看到后长叹一声,自刎而死
刘邦不想他死,他却死了。刘邦为之流泪,因为他是最后的先秦贵族
中国历史概述(九)——楚汉战争
楚汉相争之看项羽和刘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