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难得一见的明代篆书作品:许初《秋兴八首册》


篆书是汉字古代书体之一,是后世各书体发展的源头,并在先秦时期经过多样化的发展,呈现了多种风貌,有的端庄严谨、有的自然烂漫。到了秦代,国家统一,小篆为国家正体字,书写逐渐形成以李斯小篆为篆书发展的主流。斯篆线条均匀、结字端庄、体势工整、笔画圆劲,为历代篆书典范。此后,各种书体出现,小篆逐渐成为小众书体。小篆书法,汉魏晋唐,乃至宋元,仍以斯篆为宗。元代复古书风兴起,在赵孟頫的影响下篆书又得以掀起微澜。

明代篆书承元代篆书之风,继续发展。在赵孟頫复古观念及其对篆书挖掘研究的影响下,在明代把篆书作为书学铨选制度的一种,受到明律政策上的支持下,整个篆书队伍发展较为强大,涌现了一大批专攻篆书的书家。许初就是其中之一。

许初,生卒不详。字复初,一字元复,号高阳,庶子泉头散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1522-1566)间以县学生序贡授教职,擢南京太仆寺主簿,迁汉阳府通判。工篆,庄整而秀,兼善楷、草,法二王。亦工大书,不轻与人书。又能刻印。平日喜好诗文、篆刻和书法,常与文彭、文嘉往来,也和诗人王世贞是翰墨之交。嘉靖三十一年(一五五二)尝题仇英送朱子羽令铅山图。《明史》有传。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许初的传世之作《篆书杜甫秋兴八首》。

许初《篆书杜甫秋兴八首册》
纸本篆书 约27.4×28.9cm 14开 隆庆三年(1569)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简介:
 明·许初书。纸本。篆书。凡十四开,每开字数不一,共四百八十七字。每幅均27.4cm 。第一开横29.3cm。第二至十二开均横28.9cm。《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省《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七)。这件册页是为文嘉好友王绍冈所写,作於隆庆三年(1569)。许初选择以篆书写杜甫《秋兴八首》,在当时较为特殊。全册虽然用篆书写成,实际上混合了楷书的用笔,并未固守一定的笔法,起收笔时的藏锋用笔,让点画如缀小圆珠,显得生拙又有趣味。

释文: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繫故園心。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碪。杜少陵秋興一。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柤。畫省香罏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州前蘆荻花。秋興二。
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汎汎。清秋燕子故飛飛。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秋興三。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軍馬羽書遲。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秋興四。
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滿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麟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秋興五。
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織女機絲虛夜月。石鯨麟甲動秋風。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關塞極天唯鳥道。江湖滿地一漁翁。秋興六。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迴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秋興七。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閣峰陰入渼陂。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皇枝。佳人拾翠春相問。僊侶同舟晚更移。綵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大学2018级书法学本科篆书创作教学结课展示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记录的承载者「文字」—从头漫谈欣赏(四)
看看几千年前的篆体字,再对比现在的简体字,你能认识多少个
习篆感悟
篆书二十四品【19】
怎样临习金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