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18)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一二等奖作品(一)

纪念一位著名诗人,最好的方式是写诗。为什么?《庄子》有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2015年适逢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始祖黄庭坚诞辰970周年。为隆重纪念中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先贤,传承其文化精神,促进和繁荣中华诗词创作,中华诗词学会主办,江西省诗词学会、北京华夏翰林文化艺术研究院、黄庭坚故乡江西省修水县黄庭坚纪念馆及山谷诗社联合举办了“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大赛自2015年3月开始征稿,8月底截稿,历时近半年,共收到海内外5000多位诗人的数万首应征作品。从地域来看,作者遍及全国所有的省(包括台湾)、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还有一定数量的海外侨胞;从年龄来看,作者面覆盖了从30后到90后的各个年龄段;从身分来看,作者中工农商学兵乃至党政领导干部,各行各业,靡不涵括;从作品的题材来看,缅怀山谷道人之作占较大比重,固是题中应有之义,而吟咏时政,咏怀抒感,托物言志,咏史怀古,模范山水,歌唱爱情等,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从作品的体裁来看,古体、近体,齐言、杂言,长调、小令,各体皆备;从作品的风格来看,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或粗犷豪快,或细腻温柔,或清新隽永,或生动活泼,或幽默诙谐,或辛辣尖锐,也百花齐放,美不胜收。在近若干年来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诗词大赛中,无论就参赛人数、诗词篇数抑作品质量与水平而言,此次诗词大赛都是最成功的赛事之一。

大赛评委会的9名终评评委,以公平公正、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互不通气的状态下,各自对初选入围的2000多首作品,独立评判打分(百分制)。由于是匿名评审,作者的姓名、身分隐去,代之以编号,终评评委给分的唯一凭据,是作品本身的质量。最后,按各位作者的总分高下,评出了一等奖作者2名,二等奖作者5名,三等奖作者15名,优秀奖作者200名。

大赛组委会领导命笔者对这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予以评论。屡辞不获,只得从命。但笔者只是9名终评评委之一,并不能代表整个评委会,因此,下面发表的意见仅为个人的一孔之见。又,每位获奖者的作品,各有其鲜明的个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无论优点或缺点,也都属于其个人,无法代表整个当代诗词创作界。故笔者以为,采用就事论事,一诗(或词)一议的方式,较为合适。兹对此次大赛获一二等奖的作者,各选其代表作一首加以点评。


一、星汉(一等奖作者):癸巳秋参观黄埔军校感赋
我带西风入此门,珠江无语送斜曛。
星辰日月磨心略,南北东西树战勋。
终使红旗多死士,若非白骨即将军。
而今毅魄归何处,岂忍封疆两岸分。

海峡两岸统一,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可谓当代诗词的重大题材之一。这样的题材,如果大题大做,很难驾驭,写不好会流于空泛、抽象、直白,等而下之则变成标语口号。此诗作者聪明地采用了“大题小做”的写作策略,抓住“黄埔军校”这对于国共两党,对于海峡两岸都有重大而特殊历史意义的具体单位来做文章。由此切入,写得实在,写得有艺术形象,写得隽永而耐人寻味。



二、刘童(一等奖作者):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作歌

礌硠振起江西风,少年千里方寸中。
一生鲁直德若是,为诗为书气豪雄。
七岁八岁峥嵘已,丹青辞藻浅深红。
睥睨人间名利客,光如日月何熊熊。
当年应试卓出众,苏子垂青独向公。
高蹈尘寰于万代,前人或少后人空。
脱略形骸游汗漫,闲邀野鹤共倚松。
掉臂不登天子殿,胸中丘壑齐崆峒。
治郡难趋污流势,心系苍生感帡幪。
自持立场抵衰朽,威如金甲之元戎。
身犹刚正情亦孝,病床侍母俯如弓。
哀哉亲死肝肠断,其诚洵可动天翁。
解丧始兼修国史,诬蔑诡谲等鸿濛。
奈何大道一人辟,长哭先帝眠玄宫。
终古贬谪乃高士,但随明月任西东。
辗转河岳磨笔力,崱屴一样拄奇峰。
四方学者咸仰慕,求教望门亘心胸。
撰简当贽纷若海,佳话可堪铭鼎钟。
待召擢拔辞不就,荆南一记旷发蒙。
即令除名加罪状,人事羁旅重复重。
可惜竟逝随流水,宜州坛坫泣烟虹。
门人归葬祖茔侧,功奠虞夏与黄农。
上贤议谥追文节,今者作歌意绪逢。
同悲黍离无人会,天涯性命转飘蓬。
九百七十十世纪,点金换骨多头童。
即言开阖循变幻,银钩铁爪亦雕虫。
一词山谷传天下,一帖松风精灵通。
一章答书动真趣,一诗宏论万朝宗。
何当妙法肃氛壒,从此寂寞非鱼龙。
谨握寸管同黾勉,兴我春秋意无穷。

这首七言古诗笔力雄健,挥洒自如,形象鲜明地写出了黄庭坚坎坷的一生,写出了他耿介刚正的品格,写出了他卓越的文学、书法成就。在诸多缅怀山谷道人的作品中,写得最全面、最高古、最流畅。而出于今年刚30出头的80后作者之手,殊令人惊叹,为中华诗词后继有人而欣慰不已。当然,由于年轻,学养还有待于进一步培植,诗中也有几处小疵。如“佳话可堪铭鼎钟”,“可堪”在诗词中一般用如“岂堪”,而非“可”“堪”同义重言。又如“门人归葬祖茔侧”,作“门人护归葬祖茔”为顺。因为按古汉语表达习惯,“归葬”的应是黄庭坚,而不是他的“门人”。又如“九百七十十世纪”,“九百七十”后略去“年”字,全句就不大通了。

(未完待续)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转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41):2021年第二十三期

每周试玉(235)|嘉宾【张庆凯 禇宝增 张庆辉 陈引奭】

【小楼听雨诗刊】2021年(1-3)月目录

《小楼听雨诗刊》辛丑新春大拜年

今日关注|第三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

今日诗讯:《小楼听雨》诗词平台创作基地在临海博物馆挂牌

完整版|第四届【人间要好诗】大赛初审入围作品公示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17)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念黄庭坚诞辰970周年全国诗词大赛作品集
【钟振振 赏析明清台湾诗词】第五集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2)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4)
钟振振点评当代诗词合辑
钟振振评点当代诗词(1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