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编织田园城市新画卷
编织田园城市新画卷
—— 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掠影
2012-02-23 15:29   张永华 我要评论

  

春节刚过,我们来到商丘市梁园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行点—观堂乡苏堂新村、徐楼新村采访,一栋栋坐落有序、红瓦白墙的“小洋楼”,让人眼前一亮;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喜气时尚。

苏堂村村民苏远柱年前搬进了200多平方米的“小洋楼”,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买来了一台37英寸的液晶电视,一家人聚在一起过了一个最开心的春节。苏远柱说,能住上这样的“洋房”,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苏远柱家出现的变化是观堂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征程中的一个缩影。

“房子新了,道路宽了,排水畅了、环境美了,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采访中我们听到的许多农民的心声。

按照商丘市梁园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观堂乡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以“土地增减双挂钩项目”为契机,积极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该乡通过拆并旧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已节约出土地600多亩,充分挖掘了村庄土地潜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农民建房用地紧张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成为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的先行者。

建的好 思路清晰方向明

观堂乡地处商丘市梁园区西大门,全乡总人口4.5万人,总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属农业大乡,全乡群众收入基本依靠耕作和外出务工。全乡各村普遍存在房屋老化、分布散乱,大量土地闲置。部分村民自行盖起的新房与其他老房之间参差不齐,盖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较为明显,村容村貌凌乱破旧。2009年,梁园区国土地资源部门向省里申报,将观堂乡辖内的苏堂村和徐楼村规划为“土地增减双挂钩项目”。观堂乡紧抓机遇, 着手“双挂钩”项目,开始在徐楼村和苏堂村先行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拆迁是关键。但在农村,群众思想保守,拆掉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房子,且还要自家出资建新房,对他们来说这不是一件小事。

好事怎样办好,让大家拥护?“观堂乡党委、政府很是慎重。围绕商丘市梁园区委书记孟庆勇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提出的“建的好、住的进、拆的下”的九字要求,观堂乡党委、政府首先围绕“建的好”着手,动员村民建设新社区。他们派出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引导,耐心向群众解释建设新型社区的好处。通过拿出新村规划与旧村对比;选出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运用“四加二”工作法,逐步打消村民顾虑,冲破思想障碍。

推进农村社区化,农民是建设主体, “怎么拆,怎么建,要由群众说了算”;“好不好,快与慢,群众参与看着干”。采访中,乡党委书记施玉传介绍,通过新村规划与旧村现状的对比,群众逐渐了解到搬迁新村后生活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拆迁后的土地将通过承包分红的形式返还于民,还能增加群众的收入,群众的思想“坚冰”慢慢融化。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能最简单的思路是除草清污、改水改路,给房子“穿靴戴帽”。这似乎也最容易见成效。观堂乡党委、政府想的远不止这些。乡里聘请来专家规划新村,从选址到布局,再到房屋建筑外观;从道路设计到绿化植被,再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都按照高标准规划。

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模式、统一管理;自找建筑队、以村为单位自选房屋设计样式、自行联户组建、自筹资金的工作模式,让群众充分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来。在新村建设中,采取“建一拆一”模式,在新村建好房屋的家庭,就要拆掉旧村的老房,村中的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发挥带头作用,先建先拆。整个拆建过程中,靠动员、靠吸引,不强行、不冒进。观堂乡的旧村拆建工作开始至今,没有一户因不满拆迁上访的村民。

住的进 安居乐业新生活

拆旧房,住新楼,是村民多年梦想。可也有村民担心:“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钱是硬头货,新建一幢楼十几万哪里来?”村民有顾虑,党委有考虑。商丘市梁园区委书记孟庆勇多次到观堂乡苏堂村、徐楼村调研时,看到新型农村社区有序推进,给予好评的同时明确强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统筹考虑,确保群众都能住的进、住的好;财政、交通等部门要整合资金、项目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观堂乡党委、政府首先自加压力。把争取来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到社区集中使用,不撒胡椒面,确保建设一项、竣工见效一项。先后投资280万元用于苏堂、徐楼新型农村社区内的道路、下水道、水电、卫生室、老年公寓等建设,使社区功能初步完善。投资 150多万元对苏堂、徐楼1700多亩耕地进行中低产田改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农村,素有“搬家穷三年”之说,这是一些本就生活困难的农民在搬迁之初最担忧的问题。观堂乡对这些困难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低收入人群采取了政府帮一些,群众自筹一些的办法;一些暂无能力建造新房的家庭,乡政府帮助贷款扶持。乡里还筹资建设了安置房,用于安置村中的孤寡老人、低保户和不愿与子女同住的老人居住。徐楼新村利用危改资金建造30套住房,每套两间,能安置低收入困难户56人,苏堂新村利用危改资金建20套住房,每套两间,能安置低收入困难户40人,安置房的建设解决了低收入困难户的住房担忧。

据苏堂村党支部书记徐士民和徐楼村党支部书记丁保红介绍,目前苏堂新村已入住85户,徐楼新村已有145户搬入新居。到今年年底,两个农村社区的建设与旧村拆迁工作就可基本完成。

苏堂村村民马付友在村里刚开始建农村社区时并没有报名参加。当时主要是担心住楼房不方便,怕住不习惯。当社区第一栋楼建好时,看到2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既宽敞质量又好,马付友就迫不及待地报了名。

我们参观了苏堂村徐作明的新家,屋子里各色家具、电器一应俱全。说话间,他的老伴苏凤玲从地里干活回来,她笑着说:“以前住老宅,一刮风满院满屋都是灰。现在住楼房严丝合缝,一洗一打扫就很干净,和城里没啥两样。”

乡党委书记施玉传介绍,为了照顾到农民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社区建房时为居民专门建设了地面储藏室,方便农民摆放生产用具;还在社区规划中辟出养殖小区,让传统的产业持续发展。

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民群众带来了生活的便利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但一定程度上也带来生活成本的增加,如何化解群众的生活压力?乡党委书记施玉传说:“‘就业+社保’,解决好农村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观堂乡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交流平台作用,主动帮助村民与本地企业搞好联系,做好村民家门口就业工作。乡里积极开展有特色的对口培训,培训人员近1000余人。鼓励村民创办实体,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为村民提供用工信息,乡里积极向安踏集团、白象面业等我区知名企业推荐用工,已先后帮助3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苏堂新村村民韩建设告诉笔者,他和媳妇都在梁园产业集聚区一家企业工作,两人加起来一个月有五千多元的收入。 “这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啊!”韩建设对眼下的生活非常满意。

新农保、新农合、低保等社会保障让村民生活更加踏实;乡里还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拆的下 节约土地七百亩

在观堂乡徐楼新村的不远处,有一大片空地,这就是旧村搬迁后腾出的350亩土地。轰鸣的推土机正在做地面平整,即将全部复耕。

工业发展要用地,城镇化建设要用地,农业现代化要确保粮食的产量,三者发展都与土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土地是有限的。怎么办?

“观堂乡作为农业大乡, ‘三化’协调发展尤为重要。”乡长王国涛介绍说,苏堂和徐楼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束后,可腾出耕地700多亩,节省出来的土地,复垦后由村集体组织管理,可以用来发展工业、经营商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农业规模效益和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

据了解,观堂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预计规划五个农村社区,一个中心社区。全乡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全部完成后,将腾出土地2万多亩。通过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置换占地指标,实现土地占补平衡,有效破解 “土地”这一难题。

与此同时,观堂乡加大“双违”整治力度,集中力量加大巡查,始终保持对“双违”的高压态势,对顶风乱建,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新农村、新社区、新气象。踏着梁园发展的强劲节拍,商丘市梁园区观堂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脚步铿锵,一幅农村社区的美好画卷正在这个农业大乡徐徐舒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鼓掌」新农村加强版,圆梦新村成国家级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的实施意见
东明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加强群众文化活动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转载
新型农村社区的十大好处
华州区各镇村庄撤销合并详情丨合并后新村命名情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