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要培养自信的孩子,儿童心理学奠基人,教你3个办法鼓励孩子

在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鼓励孩子的重要性,但是,根据相关研究调查,在中国,90%的家长,并不懂如何正确的鼓励孩子,有“孩子你真棒”敷衍性鼓励的父母,也有“打击型鼓励”的父母,更有“过度鼓励型”父母。

无论属于哪一类父母,首先如果你想要教出自信的孩子,你改变自己的鼓励方式,学习奥地利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正确鼓励的三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了解什么是真正的鼓励?

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鲁道夫·德雷克斯,明确指出鼓励的两层含义:

避免羞辱或者过度保护孩子行为,不使孩子气馁

明确表达出对孩子勇气和自我认知支持

具体细化,借用以下几个错误的例子,解释在大部分家长中存在的错误鼓励方式。

1、羞辱

有这么一类父母,他们担心鼓励肯定孩子,会让孩子得意忘形,骄傲自满,从而不上进,所以从不轻易肯定孩子,而是以“某某更好、你可以做的更好、一次不重要,重要的是下次,还能做到”,要求孩子要做的更好。

现在所谓“虎爸狼妈”,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打击型鼓励父母”,他们认为父母只有严格管教孩子,当孩子取得成绩,要求他们要继续努力,做好更好,当孩子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目标或者效果,化身为暴君似的羞辱孩子,指责孩子太笨了,甚至请出棒棍教训孩子,他们认为这样子的鼓励,孩子才能成材。

2、过度保护孩子

举我朋友娟子的例子,娟子有一个四岁的孩子,为了让孩子避免挫败的情绪,很多时候,当孩子独立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发现孩子没有完成,赶紧跑过来鼓励孩子,帮忙孩子做好,甚至可以称的上“大包大揽代办”,久而久之,孩子吃饭要妈妈喂,孩子穿衣服,要妈妈穿,孩子外面受欺负,只会哭等着妈妈来处理,帮他讨公道,娟子一天到晚,跟着孩子的情绪跑,这样子持续一段时间,娟子疲惫极了,她很困惑,为什么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孩子却不如自己预期自信成长?

其实,正确鼓励孩子是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当你把孩子如同娟子一样,过度保护鼓励,你的鼓励将变成孩子的毒药,孩子将如同被驯养的鸟,一旦放回自然只会死路一条。

3、忽视对孩子自我认知或者能力的鼓励

举个两个常见的例子:

首先,一岁的孩子,正常而言,基本会认生,不愿意让不认识的人抱抱,这是大自然赋予人自我保护本能,但是很多家长面对孩子认生这个问题,有碍于情面,让孩子强行被抱走,弄哭孩子,甚至为了改变孩子认生的毛病,鼓励孩子接受生人,其实,这种鼓励,否定了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给孩子以后留下安全隐患(被骗被拐等)

然后,也有父母,无论孩子做了什么,达到什么目标,永远都是敷衍式的鼓励“你真棒,你太聪明”等比较空洞的鼓励。

我们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在孩子自我认知或能力的提升,遵循孩子的正常发育特点,及时肯定鼓励孩子,不敷衍、不强迫。

第二个办法、选择最佳时机鼓励孩子

很多家长明白要鼓励孩子,但是很多人都在错误的时机鼓励孩子,其实孩子需要鼓励的最好的时机,不是取的成绩的时候,而是当一件事鼓起勇气努力尝试却失败后的时候

错过鼓励的最好时机,鼓励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家长要明白,很多事情孩子努力过后却失败,这并不是孩子无能,而是他的能力还不够,意识到事情做不好没关系,勇气和努力必须得到家长肯定。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当人努力后失败与获得成就相比,哪个更需要鼓励,很多人理所应当选择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鼓励孩子也是一样的,但是大部分家长却陷在误区中,在孩子努力尝试失败后,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发泄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无所适从。

第三个办法:使用正确方式鼓励孩子

鼓励孩子,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其实不然,鼓励也是讲究方法的。

首先,学会人与事分开,

例如当一岁半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父母要学会把孩子生理特点与行为分开看待,行为即孩子想要自己吃饭,生理特点便是孩子能力不足,手部力道不够协调,因此总是会经历好几次失败,才能将饭送到嘴里。

在家长分开评价中,家长就会意识到孩子吃饭能力需要锻炼,就能很容易接受孩子吃饭的脏乱慢,鼓励孩子自己吃饭,而对于孩子而言,能独立吃到自己饭,对这么小的他是一件难得的体会,极大增强自信心,这些事情慢慢积累下来,孩子就会越发自信,而家长也可以省去很多“代办”浪费的时间,得到一个省心的乖孩子。

然后,正视孩子的失败情绪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失败,正如上面例子,当孩子自己喂饭一直失败,感到挫败时,妈妈无需代劳或者催促,其实妈妈可以说:“你没喂进去是很正常的,妈妈小时候也和你一样”“我很高兴你一直在努力喂自己吃饭”。这时候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认可的,拿勺子吃饭技巧虽然还没掌握,但妈妈没有轻视他,并且鼓励肯定自己,而不是“催促”或者“代劳”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正确鼓励到孩子,将鼓励的作用发挥极致,这对于父母,都不是一个轻松地事情,育儿路,其实也是父母成长自修课,希望家长能根据以上3个方法,理解鼓励含义,规避错误的鼓励方式,在最佳时期用正确方式鼓励孩子,如果你还有其他想法需要交流,欢迎留言一起参加讨论,我是职妈育筱娃,育儿路漫漫,筱妈陪你慢慢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长不烦恼: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全40册)
儿童心理学三大奠基人
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的10个养育建议,儿童心理学家重磅推荐
培养孩子的自信只需一招,家长少走弯路
合理的运用绘本可建立孩子的自信
孩子内向自卑,大多源自父母的这3种行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