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5年授衔仪式,开国十大将的军衔,为何由无衔的总理进行授衔?

1955年9月27日下午,对于众多的革命先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南海的国务院礼堂将星云集,所有的将帅们都在等着佩戴新中国军衔的那一天。

对于他们来说,这不单单也是对革命贡献的肯定,其背后更大的意义在于新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军装。

图片模式

关于军衔制的问题,很多人众说纷纭,可是实际上这个问题早在新中国建国之初乃至抗战时期就已经不断有人提及了。

当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当时人民军队为了抗日大局接受了南京政府的改编成为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当时八路军和新四军也属于南京政府的战斗序列之中,可是当时南京政府却一再地压缩我军的编制,因此最后规定了只有朱老总、彭老总等几位师首长为了指挥军队被授予中将军衔,其余的干部则暂不授予。

1946年,“两党会谈”,之后双方进行了谈判,规定了两党改编军队的内容,而“军衔制”的议程又一次被提及,然而随着老蒋不顾全国人民意愿强行发动内战导致这一次“军衔制”的议题也结束了。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越来越多的领导人深深感觉到了军衔制的必要性,而彭老总也向中央再一次提出了军衔制,在朝鲜和美军谈判的时候他也感觉到了并未实行军衔制的弊端:当时我方谈判代表和美方谈判,对方派出的是中将,而我方则派出了邓华上将,由于没有实行军衔制因此对方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只能称呼邓华将军为“邓将军”,而且为了谈判我们派出了一个志愿军副司令员明显也有些不对等。

图片模式

因此,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之后,关于军衔制再一次提上了日程,实行军衔制, 是我们这支人民军队走向现代化正规化必不可少的一步,除了有军事上的需要之外,也是各国军队的惯例。

于是在朝鲜战争过后,新中国便开始对全军的将帅校尉进行军衔的评定工作,在初步计划之中分为6等20级,在元帅之上还有大元帅一职,不过由于主席坚决辞让大元帅一衔,最终这大元帅也被撤销,在这之后参考朝鲜的军衔制度拿出了第二套方案:6等21级。

也正是因为主席的谦让,在这之后众多的国家领导人纷纷表示不再参与军衔的评定。

于是时光来到了开头那一幕,授衔仪式在下午准时举行,首先颁布的是十大元帅的授衔仪式,十大元帅每一个都为我军的建设呕尽了心血,而且他们的职务也非比寻常,因此十大元帅的军衔由主席亲自颁发。

在十大元帅的军衔之后,是十大将的授衔仪式,不过和十大元帅不同的是给十大将颁发军衔的是周总理。

从授衔仪式来看,大将的授衔仪式就算不是由主席来颁发,由元帅来颁发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都属于军队的战斗序列。

图片模式

可总理已经退出军队多年了,在当时军队之中也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同时自己也并不参加评衔工作,为何大将仪式由总理颁发呢?

人民军队的奠基人之一

总理虽然退出了军队,可是他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领导了重要的“南昌起义”,而这就是我们22年武装革命的开始,为我军的斗争打响了第一枪。

1927年,老蒋在南京另立政府,直接和武汉的汪精卫决裂,外加上北洋的张作霖,一个国家居然出现了3个政府,可见当时的中国有多么的暗无天日。

然而,无论是张作霖还是老蒋亦或者汪精卫,对于党表现出来的精诚团结都深深忌惮不已,在北伐战争之中为北伐军担当开路先锋的一直都是我党具有坚定革命的战士。

这一点上让老蒋或者汪精卫对此深深忌惮不已,最终老蒋在上海发动了“412”,直接导致大量的革命先烈惨死在反动派的嚯嚯屠刀之下。

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总理、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意识到交枪唯有坐以待毙,武装斗争方才有一线生机,中国有4万万农民,如果能发动这些百姓加入到革命队伍之中来那就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为了反抗反动派的暴政,为了挽救中国革命,中央进行改组,同意了“武装斗争”的方式来挽救中国革命,而总理则全权指挥在南昌的起义行动,打响革命先烈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图片模式

1927年7月25日,周总理到达了南昌成立了前敌委员会,准备起义的准备工作。

然而就在起义的紧急关头,居然还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周总理拍板决定起义在8月1日定期举行,自此党的第一支部队正式在总理的带领下诞生,因此周总理也可以说是人民军队的奠基人。

在后来的授衔仪式上,十大元帅在接过军衔之后也转过身向周总理庄重地敬上了一个军礼,并说道:“您也是元帅!”

可见总理在革命先辈心目中的地位。

图片模式

众多将帅是他的学生

当时总理虽然已经退出了军队,并没有在军中任职,可是凭借着总理的威望和在党内的资历,他完全有机会有这个荣誉。

还记得小时候学过关于总理的一篇文章,当老师问课堂上的学生们为何而读书时,总理则响亮地回答:“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的,他做到了并为之终身奋斗。

1917年,总理从南开毕业之后就前往世界各地求学,他先是去了日本,之后又在1920年去了法国勤工俭学,在此期间,他对法国革命运动有了初步了解,并初次认识了“无产阶级”,为了这个目标他开始奋斗终生。

1924年,总理从欧洲回到了国内,受党和孙中山先生的委派,协助建立黄埔军校并出任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

图片模式

黄埔军校在近代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也一度有“东方的西点军校”之美誉,虽然这里是蒋家王朝的摇篮奠定了老蒋统一的基础,可是事实上这座军校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军事人才,我军历史上很多的元帅、大将、上将都出自黄埔军校。

开国十大元帅之中,林总是黄埔四期的,徐帅是黄埔一期的,陈赓大将也同为黄埔一期,聂帅则在当时配合总理的工作也在黄埔军校担任职务。

也正是因为总理的功劳,党在黄埔军校内部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很多的革命先烈在明白了为何而斗争之后纷纷加入到了革命的队伍中来。

大革命失败之后,周总理的革命生涯则更加的丰富了,为了让党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他亲自单刀赴会前往上海在上海组建了“中央特科”多次挽救中央与危难之中;遵义会议之后,总理为主席的复出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红军时期,周总理也曾经一度领导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时候他和朱老总携手作战打退了老蒋的对苏区的进攻。

图片模式

作为新中国的首任总理,总理在政治上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众多的将军甚至元帅都是他的学生,老师为学生授衔可以说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流程不符合

再就是流程上确实不符合,给将帅颁发军衔是一件很隆重以及很重要的工作,因此主席在颁发了十大元帅的军衔之后就暂时退下,大将的授衔仪式由别人来举行。

坦率来说,当时在场的能够给大将们颁发军衔的除了总理还有朱老总和彭老总,他们也都是人民军队的奠基人之一,可是由于他们之前已经参加了元帅的授衔仪式,大将的授衔仪式和元帅授衔仪式之间的间隔比较短,时间很仓促。

而且两位老总已经参加完了元帅的授衔仪式,此时再给别人颁发军衔在流程上显得有些不合适。

因此综合考虑当时唯有总理给在场的大将们颁发军衔是合情合理的,新中国成立之后周总理可是忙坏了,又是担任外交部长,还兼着国防部的工作,在抗美援朝之时更是作为大管家为志愿军输送物资。

图片模式

由此经过多方面考虑,在授衔仪式开始之前主席明确发话了:“大将的授衔仪式必须由总理来主持。”

《海棠依旧》之中周总理面对不舍得脱军装即将前往国外赴任的大使们说道:“这样的军装我还没穿过呢。”一句话,直接让人泪目。

为了革命事业,总理退出了军队不再担任军中要职,如今为大将颁奖也算是弥补了他的一个遗憾吧。

虽然他没有在军中任职,可是在众多将帅之中他的地位不亚于元帅,新中国成立之后能够迅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和周总理卓越的外交才华是分不开的,在人们心中他就是一位“无冕的元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5年授衔,朱老总和彭总都在场,为何要让周总理颁授大将军衔?
是否授予粟裕元帅衔有争议,毛主席同意授予,而周总理力主给陈毅
1955年授衔,给全体将官颁发证书的,为什么是周总理
朱德元帅军衔编号004,那么001到底是谁呢?60年后才得以揭晓
1955年授衔,给全体将官颁发证书的为何是总理,而不是其他元勋?
刘主席建议:陈毅和邓政委没在军队工作,最好不要授元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