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笔记19

韩琮《骆谷晚望》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韩琮于唐宣宗时出任湖南观察使,因秉公不苟,不徇私情,公元858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朝廷对此事采取了纵容的态度。韩琮因而失官,此后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时之作。

骆谷在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通汉中的交通孔道,是一处军事要隘。诗人晚望于此,有感而吟此诗。(据“360百科”)

 

韩琮去职返乡,途中登上高山之巅,一望秦川渭水,感慨何止万端?他是因为“秉公不苟”才被人“驱逐”的,这显然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而“朝廷”居然采取纵容态度,这样的朝廷,还能有什么希望?唐宣宗在位时间为公元847年——859年,距唐哀帝灭亡的公元907年,不到60年。所以唐帝国溃败,灭亡的种种征兆,已经应该非常明显。或者说促成唐帝国灭亡的种种势力,都已经粉墨登场。韩琮对此不会一无所知。但是,看得清时势的明白人,会比一般看不清的人心里更加痛苦。特别是像韩琮这样的“秉公不苟,不徇私情”的人,看见这坏人当道的世界,自己又无力回天,不能力挽狂澜,内心的痛苦,我们现在的人也可以想象,可以理解。

如果我们细细咀嚼韩琮这四句诗,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韩琮的眼泪,品味到眼泪的苦涩:

渭水度秦川,还是一如过去那般美好,可是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哪?渭水还会一如过去那般清澈吗?秦川还会那样五谷丰登吗?百姓还能安居乐业吗?在这“去国还家一望时”,韩琮心中忧思无限。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韩琮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的心情,只好无奈地说“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哪怕看见一枝野花,心里也感到断肠般难受。

还能说什么?此时韩琮的心情,大概就像鲁迅说的:呜呼,我说不出话!脸上,大概是泪眼婆娑。

为了理解韩琮此时的心情,我们或许可以引用李贺的诗来印证一下。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比韩琮早大约三四十年。李贺的诗虽然怪,但这首诗大家都比较熟悉。李贺对时局的感慨,惋惜,都在这首诗里表现出来的,并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名言,还留下“东关酸风射眸子”这样让人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的怪句。我想韩琮此时的心情与李贺是一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绝句·骆谷晚望·韩琮
韩综《骆谷晚望》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韩琮诗鉴赏
《唐诗鉴赏辞典》第七百二十四首《骆谷晚望》(韩琮)
他是苏轼的偶像,发明了胡辣汤,一生为民奔波,终成百代文宗
诗词鉴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