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论语》中走出的成语(一),一看吓一跳,越看越愣神!

《论语》,可不止是摇头晃脑背不亦乐乎那么简单哟!

 从不同维度解读,

所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

在旁人看来,

我们都是在读同一本书,

但是实际上,

每个人读到的书都是不同的呢~

哎呀,

差点跑题了!

今天,

Gunter老师给大家扒一扒有哪些成语,

是从《论语》里跑出来的。

君子也要问一问出处啊~


一、《学而篇》

【学而时习之】——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行有余力】——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贤贤易色】——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温良恭俭让】——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小大由之】——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二、《为政篇

【众星拱北】——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言以蔽之】——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惑之年】——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岁的代称。《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岁。《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岁的代称。《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犬马之养】——供养父母的谦辞。《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君子不器】——君子不应该成为像器皿一般只具有单一用途的人。《论语为政》:“君子不器。”

【周而不比】——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学习却不读书,就会缺乏信心。《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异端邪说】——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多闻阙疑】——闻:听;阙疑:有疑问的地方要保留。虽然见多识广,有不懂之处,还应存有疑问。指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论语为政》:“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言寡尤,行寡悔】——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论语为政》:“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举直措枉】——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论语为政》9:“举枉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名著】出自《论语》的常用成语及解析一
《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易经的奥秘(8)卦有何用
于丹《论语》心得之七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 真正的意思 是这个个样子的 误会了千年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祥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