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舌尖上的美食——项城市孙店镇干煸盘龙鳝

干煸盘龙鳝是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的另一特色美食。孙店干煸盘龙鳝是招待宾朋亲友的一道上等菜,具有麻、辣、咸、鲜、香、甜六味俱全,美味可口的特点。外形卷曲自然、形态优美、外焦里嫩。

干煸盘龙鳝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选用天然生黄鳝,鳝鱼颜色呈黑褐色,加上红辣椒,经过泡、烫、炸、煸炒等工序炮制,口感独特,色香味俱全,深受百姓喜爱。

干煸盘龙鳝具有“辣而不腻,麻而可口”等独特风味,色泽鲜亮,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源于清末年间,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系崔家绝学。

具体做法是:泡,烫,炸,煸炒。

泡:用清水泡养黄鳝,以清除黄鳝体内脏物,需3~5天,要不断换水,至清水不浑浊;

烫:用70~80摄氏度的开水把黄鳝烫死,但开水不可太热,否则易把黄鳝烫烂;

炸:把烫死后的黄鳝放在热油锅炸,尤其以香油炸最好,温度控制在80——90度,时间10分钟——15分钟为宜,炸至色黄皮酥、外酥里嫩,手捏有熟感,闻有熟香味,形状自然弯曲,然后倒入漏勺沥油。

煸炒:油炸后,立即用辣椒、麻椒以及其他佐料一块煸炒,炒至黄鱔膨松、轻易拨开即可,以至味辣味麻味香,沁人心脾,充分调起人们的食欲,随后颠翻出锅,装盘即成。

历史传说

孙店干煸盘龙鳝据传起源于清末慈禧年间。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月,慈禧太后四旬寿典之时,各地和在朝官员纷纷献礼祝寿。时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户部左侍郎袁保恒乃项城人,为博得慈禧太后的欢心,整日为祝寿之事愁眉不展、郁郁寡欢。其祖母郭氏十分疼爱孙子袁保恒,看到他心事重重的样子非常心痛,便试探询问到:“为何事发愁”,袁保恒便把心事告知祖母。郭氏听后,稍加思考对孙子面授机宜:“慈禧太后尝遍宫廷御宴和三珍海味,但没有吃过地方小吃,你何不用项城名吃为其祝寿,让她欢心”。一语惊醒梦中人,保恒便命随侍身边的侄儿袁世凯回到老家项城遍寻“家乡名吃”。

袁世凯回到家乡,与父亲袁保中一道四处寻找名厨。在寻访中听说孙店崔家饭馆的“干煸盘龙鳝“很有名,父子俩人便车马来到孙店(当时为孙湾店渡口,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径直到崔家饭馆先行品尝。吃后,父子俩觉得风味独特,很是好吃,堪称一绝。于是便把崔家饭馆老板崔世昌高薪聘用,带到京城。

寿宴上,“崔家干煸盘龙鳝”技压群吃,深受慈禧喜爱,龙颜大悦。于是,慈禧把崔世昌留在宫廷,封为御厨。随后,召见袁保恒,对其封赏。保恒便把祖母郭氏的主意和慈心奏于慈禧,慈禧很是感动,特别恩赐郭氏匾额、如意、文绮,从此袁家走上官宦世家的顶峰,以至于后来袁世凯称帝。

“干煸盘龙鳝”从此成为崔家的家传绝学,后经崔家历代传人的不断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写进家传菜谱。

现在,“干煸盘龙鳝”不仅走进了孙店镇大小饭店,也相继走进周口、郑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大中城市,开设分店经营“孙店干煸盘龙鳝”。“干煸盘龙鳝”每年为孙店带来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慕名前来品尝鳝鱼的客人达到10万多人,全镇年加工鳝鱼3万多公斤,销售收入500多万元。

(项城市孙店镇党政办  崔剑平)

(责任编辑:高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周口小吃--干煸盘龙鳝
香哈小吃(自贡4)
盘龙黄鳝,如何能做到外酥里嫩神似盘龙,看小二详细制作
麻辣干香的盘龙小黄鳝,堪称一绝,吃一次就忘不了了!
周口项城市8大推荐美食,这些地方美食值得你的品尝
山东快书---《武松打店》孙镇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