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脾胃虚则百病生,脾有五怕,你中招了几个?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脾受损不但会脸色暗淡无光、便秘、筋疲力尽、影响睡眠,时间长了,还会引起器质性疾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泉旺指出,脾的运化功能受损易形成痰湿,痰湿作为病理产物留存于体内会导致多种疾病,也是肺癌、胃肠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的重要病因之一。脾胃虚则百病生,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好脾。

脾最怕这几个字!

脾的好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下面列出几个日常伤脾的坏习惯,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

1
脾最怕:饱

脾胃功能受损主要跟“吃”相关,长期饮食不节,超过脾运化饮食的能力,会造成痰湿内生。因此,不要暴饮暴食,吃饭只吃七分饱,特别是不要过食肥甘厚腻。

2
脾最怕:凉

脾喜燥不喜湿,喜温不喜凉,多喝冷饮或是过食其他冰冻食物容易损伤脾阳,进而损伤脾的运化功能。

3
脾最怕:辣

很多人吃饭“无辣不欢”,辣火锅、麻辣烫、烧烤这类食物通常是热性,容易在体内郁而化火,灼伤脾胃阴液,往往还会产生湿热,故辛辣食物不宜多食。

4
脾最怕:懒

很多上班族长期久坐不动,这样也会伤害脾胃。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有助于将痰湿排出体外,起到理气健脾的作用。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功法都有助于气血运行。

5
脾最怕:忧

中医认为“忧思伤脾”,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思虑过度都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培养兴趣爱好、缓解压力、调节情志,保持身心愉悦。

中医怎样养脾?

俗话说,调理脾胃要三分治七分养,想要保证脾胃健康,就要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小编给大家推荐以下几种中医特色方法,助你养出好脾胃。

1
养生药膳

有许多药食同源之品具有理气健脾的作用,下面推荐2款药膳。

药膳一:理气健脾粥。由陈皮、薏苡仁、山药、大枣、粳米组成。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薏米、山药、大枣可健脾化湿。

药膳二:健脾安神粥。由陈皮、白扁豆、茯苓、莲子(去芯)、粳米组成。陈皮可以理气健脾,配合白扁豆、茯苓、莲子(去芯)可起到化湿安神之效。

2
穴位按摩和艾灸

按摩和艾灸足三里简单易做,两种方法选其一,坚持2~3个月,可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作用。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按摩足三里方法:每天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每次每穴按压5~10分钟,每分钟按压15~20次。注意按压时要使足三里穴有酸胀、发热的感觉。

艾灸足三里方法:每周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艾条温度不宜过高,使局部皮肤微发红即可,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脾最怕这几个字,你犯了几个?
天天晨起没精神,头晕脑胀……你可能是“痰湿体质”
脾虚百病生,长寿的根本是健脾,中医教你正确补脾,养出健康脾胃
雨水养生 | 用好一招,疏肝理气、健脾祛湿
脾胃不和,全身不适?中医养生教你改善消化困扰
百病皆生于气,两味中药,疏肝理气和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