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杨再思与杨家将的关系

试论杨再思与杨家将的关系


关键词:杨昌志论文 杨氏家谱论文 当代杨家将与杨再思解释论文 史学论文

天下杨氏,在追念先辈瓜瓞延绵的历史足迹之际,多数人不明白自己是杨再思的后代还是杨家将的后代。难免喋喋不休的争论一番,又很少有人拿出证据说服。其实,杨再思和杨家将“本是同根生,相争何太急”。人文初祖公孙轩辕黄帝为天下杨姓的一世先祖也。到七十八世,杨恩,北魏镇远将军,公元496年迁任河北献县太守。配温氏,生一子,杨钧。七十九世,杨钧,公元?-527年。谥越恭公,是为“越公房杨氏”始祖。配陈氏,生四子,杨暄、杨穆(字绍叔)、杨俭、杨宽。自此14世之后,杨氏就有了杨家将和杨再思两大家族支系的雏形。

杨钧→杨暄→杨敷→杨岳→杨弘礼→杨春高→杨烈端→杨天端→杨飙→杨春→杨 巨源→杨?→杨端
杨晔→杨溥→杨清→杨实→杨昭(杨均17世孙无子)......杨贵迁(过继承嗣杨昭)
杨钧→杨穆(无考)
杨钧→杨俭→杨文伟→杨荣→杨泰→杨恪→杨元政→杨志元→杨成名→杨凌→杨茂谦→杨帐诚→杨临牒→
杨居本杨再思(杨均14世孙)
杨钧→杨宽→杨文纪→杨孝俨→杨弘毅→杨珪→杨冠俗→杨太清→杨於陵→杨嗣复→杨损→杨溥→杨安贞→杨→杨信→杨业(杨钧15世孙)→杨延昭→杨充广(杨钧17世孙)杨贵迁
杨端者,系杨氏92世祖,播州杨氏始祖也。大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废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作为播州州治。此后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沦陷于南诏(公元738-937年间的中国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唐僖宗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并州太原车骑将军杨端率军经四川泸州市、合江县,赤水河而上,径入播州,败占据播州之南诏。
唐廷下诏授端为播州侯,命其“世袭播地,永镇边陲”。端遂主州事,治府白锦堡(今贵州遵义市城南)。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哀帝,改国号为“梁”,端闻讯,“感愤发疾”而逝。其子孙遂家播州,是为“播州杨氏”始祖。
播州杨氏世守播州,历唐、五代、宋、元、明五朝,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播州主杨应龙兵败被斩,计724年。播州杨氏后裔至今已传46世,主要居住在贵州遵义市的田桥桠、大屋基、高炉坡、石格闹、岔河、田桥、北盘江畔等地。由于杨氏世守播州,又与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今天贵州的苗、壮等民族中的杨氏也有许多是这支杨氏的后裔。
明初著名学士宋濂之《杨氏家传》记载,宋景佑初年(公元1035年),金刀老令公杨业六子杨延昭之长子杨充广奉诏持节出使广西,与播州主杨昭(杨端之世裔孙)叙谱,方知同为“越公房杨氏”始祖杨钧之后。恰因杨昭无子,充广便将其长子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宋濂称“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故播州杨氏是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后裔,杨贵迁亦为杨家将之“播州杨氏”始祖。
杨再思者,南北朝时期西魏仪同三司、侍中、夏阳静侯杨俭第十三世孙也。公生于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农历六月初六日,卒于后周显德四年(公元957)农历十月二十六日,这是西南民族节日“六月六”和“杨公祭”的来历。公葬于贵州黎平县长岭岗。唐代末期,王室衰微,天下纷争,藩镇割剧。其时叙州(治今湖南黔阳)南部一带苗、瑶、侗、土家各民族在其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今湖南靖州县城外五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公被推为“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配韩、蒙、马、潘、郑氏,生十子,政隆、政滔、政修、政约、政款、政绾、政岩、政嵩、政权、政钦(俭)。亲立“再正通光昌胜秀”字辈,为天下“七字杨”之共同祖先,后裔遍布全球,是当今全国杨姓各世系中庞大的支派之一。因居靖州,是为湖南“靖州杨氏”始祖。本为汉族,亦被湘西侗族、土家族杨氏尊为开族先祖。
综上所述,轩辕黄帝为天下杨氏的一世祖。从80世祖始,大约公元500年的前后,杨再思和杨家将支系来自共同母体——陈氏。杨再思是80世祖杨均三子杨俭的13代孙,杨家将杨业则是杨钧四子杨宽的14代孙,94世的杨再思是95世杨业的父辈了。
杨再思(杨均14世孙)是杨氏94世的历史人物,亲立“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辈,是为天下“七字杨”之共同祖先。所生十子,政隆、政滔、政修、政约、政款、政绾、政岩、政嵩、政权、政钦(俭),是天下“七字杨”的二世祖,所以凡是“七字杨”,如果以杨再思作为一世祖,后代的“再”字辈,只能是181522ont FACE='宋体'>、29364350576471......世祖。按照这种算法,就算只有七个字辈,也不会把称呼搞错,反而是那些增加字辈的“七字杨”,因年代久远或者宗亲迁徙而混淆老少辈分,弄不清自己到底是杨家将后裔还是杨再思的后裔了。所以“七字杨”百分之百不是杨家将的后代,这一点作为“七字杨”的一定要弄清楚,不要给别人对你有傍杨家将历史威名标榜自我之嫌。
“播州杨氏”,基本上都是80世祖杨均的12代孙“播州杨氏”始祖杨端祖的后裔,但是,到了杨端的5世孙杨昭无子,金刀老令公杨业六子杨延昭之长子杨充广奉诏持节广西,将其长子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宋濂称“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未必恰当实际上,除了97世祖杨昭过继承嗣的杨贵迁的后裔是杨家将之外,应该还有杨均杨端祖的其他的杨氏后裔吧,他们既不是杨家将的后代,也不是杨再思的后代。如果有杨再思的后代在此居住,那也是94世祖杨再思之后才陆续迁入的。故而播州有三支杨氏——杨家将、“七字杨”、非杨家将“七字杨”。至此,杨家将和杨再思世系的关系已基本了然,为日后杨氏族人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少一点纠结,多一分自信,揣着明白不糊涂。

附:参考文献《北宋杨家将与播州杨氏世系《唐末靖州始祖杨再思世系》

《杨氏远祖世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北宋杨家将世系
北宋杨家将与播州杨氏世系
山西代县《杨氏族谱》中所见明昌平侯杨洪家世考实
海龙囤与播州杨氏的故事
王旭:英雄祖先传说与地方社会建构
历史第一世袭官位,历经唐,宋,元,明四朝,共七百多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