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齐白石的魔性中分马,中国画也能那么可爱!

?

看齐白石的画时,经常笑出声。

一是因为他的迷之幽默感门条,什么“君子有耻,卖画不论交情,请按润格付钱”,什么“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另外一种情况是他的迷之萌宠,蠢蠢的鸳鸯,瞪眼睛的乌鸦,滑溜溜的蝌蚪,乖乖的小兔子,总能让你会心微笑。但也有让你放声大笑的,比如下面这张迷之搞笑的“中分马”。

齐白石《十二属图》之马

齐白石大概对笔下的动物都充满爱,所以才能画出这么多可爱的动物。

一般人的印象里,国画总是和高洁、淡泊等词儿联系起来,可爱这种形容词一般来说用不上。其实,除了齐白石,中国古画中凡遇到动物,有很多情况是非常萌的。

在古代汉语中,“萌”的本来意思是植物发芽,古代汉语中并没有今天“呆萌”、“蠢萌”等词汇。这些不过是近十年来新出现的词儿。

“萌”虽然在今天成为流行词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就没有“萌”的东西。我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在古人身上一样不少。如果按照今天在中国流行的“萌”的意义来看中国古代绘画,我们会发现古人也画出了很多萌物,不过,由于画法不同,理趣有异,中国古代绘画中的“萌物”,也别有一种幽默和趣味。

多数的萌物,都有一个造型上的特征,那就是————画得像婴幼儿。

那么怎样才能画出萌物呢?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就是——可以将婴儿的特点转移到所画的对象上面。比如你想画一只萌狗,那就可以把狗脸尽量画圆,眼睛尽量画大,身体画肥,总之,把婴儿的特征转移到狗身上,大概就成功了八成。

南宋 佚名 《萱花乳犬图》局部

再比如,你想画一只萌萌的猴子,也可以把婴儿的特征转移到猴子身上——脑袋要大,眼睛要大,额头要大,耳朵最好也要大一号……

萌和不萌,比例不同

北宋 佚名 《猴》

从北宋伊始,直至近代,画猴的杰作不在少数。要想画出萌猴,除了在脸型五官的比例造型上下功夫之外,还可以从猴子的表情上着力。

下面这幅《猫猴图》传为北宋画猴名家易元吉的作品。图中的猴子抱着猫,表情贱萌,这样的猴子在美术史中的确罕见。

北宋 (传)易元吉 《猫猴图》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中,除了《猫猴图》中猴子贱萌贱萌的模样之外,还有法常、华岩、齐白石等人笔下情态各异的萌猴子。

南宋 佚名 《蛛网攫猴图》局部

清 华岩 《写生图册》

近代 齐白石《十二生肖图》局部

前面说了萌猴,只不过是想举例说明中国古画以往不被关注的趣处。古画中的萌物,自然不止猴子,飞禽走兽不可胜举。齐白石在《十二属图》里,就把咱们中国人用来对应十二地支的生肖画得萌萌哒,一起来看一下

齐白石《十二属图》北京画院藏

这套《十二属图》并不是齐白石一口气画完的,起因是他的藏家关蔚山想让他画十二生肖,但齐老爷子说自己没见过龙,实在画不出来啊,于是就谢绝了对方。

尽管老爷子有原则,但架不住关蔚山擅长拉锯战啊,从1940年开始,他每年都锲而不舍地去画店,请画店代他买两三幅齐白石的生肖图,就这么软磨硬泡了四年,终于凑齐了十二生肖,而关蔚山此时也已经和齐白石熟稔起来,俩人成了好朋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齐白石最终还是为友人画出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龙,而这条龙也算是白石老人笔下萌物的代表。

画中黑云翻滚,只有一个龙头露了出来,这条龙嘴里虽然吐着白气儿,两只眼睛却是一派悠闲淡定的神情。典型的白石style。

齐白石《十二属图》之龙

感谢观看、评论、转发。

来源:《晟源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齐白石难得一见最全的《十二生肖属图》欣赏
高奇峰笔下的猴子带有人性化倾向(图)
齐白石的《十二属图》
齐白石12幅佳作历时四年终完成,画作精湛却是“被逼”出来的
齐白石画的十二生肖,让你日日开心
齐白石《十二属图》首次亮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