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蔚领的方式,打开唐诗的朋友圈

旅游,几乎是古今中外唯一能有共鸣的生活方式了。现在,很多人出门旅游,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打卡纪念。拍张照片,注上“到此一游”,再发到朋友圈,已经成为旅游的标配。

但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没有网络、没有2000万像素的千百年前,古人是如何证明来过呢?

其实,古人要比我们想象的更浪漫,他们的朋友圈就是留下的一篇篇诗词。

就拿中国最“浪”的诗人——李白来说,他的诗就是他行走的朋友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写边塞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写庐山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写黄河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毫无疑问是写长江的。炫拍达人李白玩的地方太多,数不胜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的洒脱开启了中国的诗歌旅游序幕,也给中华文化写下厚重的一笔。但比起他的主动漫游,他的小伙伴杜甫就属于被动游离了。

杜甫在所有诗人中,应该是最不想“折腾”,却偏偏最“折腾”的一个。但是没办法,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比起李白的悠游自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就是这样截然不同的两个人,744年在洛阳相遇,便胜却人间无数。可是,除了在当时的国都长安,二人的交集并不多,直到杜甫流浪到四川成都安居下来。

川蜀大地,因为诗坛的两座高峰,在中华文化之林里屹立不倒。

时光流转,斯人已逝,再去翻开李杜留下的朋友圈,只能是沿着他们的足迹,重走一遍他们的路,不过幸运的是,我们不用拄杖而行,因为有一汽-大众蔚领一起,从广元出发,沿着古蜀道穿越剑门雄关,抵达江油诗仙李太白的故里,到访丹梯千级的青城山,最终到达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

实在难以想像,在没有高速公路的时代,李白如何走过这段路的?遥想李白当年,一身白衣飘飘,腰挂白剑,身上带着一张随时可以消费VIP金卡,就这样来到了四川,翻山越岭,冒着掉下万丈深渊的风险,路上还有吃人的猛虎,即使是风衣飘飘的李白也忍不住要吐槽,写下: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入蜀途中,李白还途经天下雄关——剑门关,这里地势险要,扼入蜀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李白《蜀道难》所绘:“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魄,正是此地。

可惜的是,历经千险抵达成都的李白,并没有想到这里会成为另一位“诗圣”的栖居之地。也许,此时正在河南巩义勤学苦读的杜甫也没有想到自己晚年时会来到青莲居士的故乡,结束自己的一生。

所以,彼时还是热血青年的李白,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转身离开,一路来到了长安,上演了高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故事,只给成都留下一句“秦川得及此间无”。

在李白眼中,成都的居住环境是怡人的,就如同九霄云一般,是一座似神仙居住的乐土。千家万户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像一幅图画,成都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所在的秦川,哪里赶得上这里好?

显然,诗圣杜甫对成都的感情更为深厚,他在成都两度居住,度过了三年九个多月,更留下了200多首描写成都的诗词。为天下之忧而忧心,杜甫晚年躲避战乱来到了成都,一间茅草屋,一床破得晚上漏风的被子,杜甫在看屋顶上的茅草被吹掉之后,晚上都得以天为被了,他还是写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虽然杜甫在成都的生活可以用“窘迫”来形容,但他依然能窥见成都当时的自然风貌,“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也能发现成都的季节交替,城市景观之美好,“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能看到成都的兴旺,“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能感受到成都的风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甚至是成都自古便有的浓厚音乐气氛,他也刻画的淋漓尽致,“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时至今日,在杜甫草堂,还能看到杜诗文字之间洋溢着的鲜活生命。

如果,当时杜甫能安居于此至终老,相信也不会留下什么遗憾吧。

但历史没有如果,李杜的辉煌只能在这里寻找了。

当然,川蜀之美,不只有唐诗的高峰,还有民间传说。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正是起源于蜀内青城山。“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初变人形的白素贞,正是在青城山中修炼,得到观音点化,才有日后的断桥相会。

然而,青城山之美,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青城天下幽”,这座集山、水、洞、廊、林为一体的人间美景,诗人杜甫在游历此地时慨叹道:“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旅游,绝不仅仅是自己看看而已。自然风光是外物,当它们不与人的精神世界相结合,仅是外在的自然状态,而他们的美,却是人发现的。只有人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它们才具有审美的价值。而以李杜为代表的唐诗,是将自己对自然山川以审美的眼光和情趣用诗歌表达出来,才有了横贯千年的壮丽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方来客入青城
散文||成都 成都
五一小长假来了,去成都的车票买好了吗?
青城,隱中隱。
桃熟流丹四川行吟25首
成都,大唐帝国最后的乌托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