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师论书画关系:为什么善书者往往善画,而不是善书者必善画?

文/ 童中焘 (中国美院国画系教授、原国画系主任)

由于中国画是以笔画为主要的造型技法和抒写手段,历来都把书法与画联系起来,认为“工画者多善书”(《历代名画记》),反之,“善书者往往善画”。(《林泉高致集》)说“工画者多善书”,是由于画以用笔“取乎象形”,而“指腕之法,则有出乎象形之表者”(《覆瓿集》)。画的笔法,不仅仅满足于形象的表现。

赵孟頫行书《后赤壁赋》

张彦远一再强调“书画用笔同法”,赵希鹄说“书画其实一事”,赵孟頫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有士气?”钱答:“隸体耳”。钱杜解析说:“隸者有异于描,故书画皆曰写,本无二也。”杨维桢日:“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图绘室鉴序》)范玑《过云庐画论》中述邹敬夫的说法:“书之锥画沙、印印泥,谓用力也。折钗股截笔也,屋漏痕收笔也。截则不使笔根着纸,收则笔尖返内,故曰提得笔起,便是中锋。又悬针者笔尖往而不返也,古人论书专在笔尖先行”。近代黄宾虹论画的用笔之法有五:平、留、圆、重、变,也都是以书法用笔作诠析。

赵孟頫《后赤壁赋》局部

历代关于书画相通的论述很多。“六法全于八法通”(赵孟頫题画诗),书画用笔,同出一辙,故善画者多善书。一个画家,如若书法功夫不深,画的艺术水平必然受到限制,还容易流入“匠气”。这在两宋画院一些无名氏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画史上关于“士人画”与“作家画”或“利家”与“行家”之分,也每有基于这一点。


说“善书者往往善画”,而不说“善书者必善画”①,是因为书与画虽用笔一理,然也有不尽同的:“写虽同,而功实异”,画要“取乎象形”,字本身没有象形不象形的问题。画史上关于形神问题争论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书画相通而又不同功的关系常常混淆不清,或者强调一面,忽视另一面。但是,不少画家洞察二者有同有不同的道理,如石涛说:“山川人物之秀错,鸟兽草木之性情,池榭楼台之矩度,未能深入其理,曲尽其态,终未得一画之洪规也。”(《石涛画语录,一画章》)朱同说:“徒取乎形似者,固不足言画矣。一从事乎书法,而不屑乎形似者,于画亦何取哉!”(《覆瓿集》)郑绩说:“画之形如字之文,写字未知某点某画为某字,又何足与论锺王颜柳欧赵苏黄之家法笔法耶?”“画焉而不解为何物,岂复成为绘事耶?”(《梦幻居画学简明》)

画法与书法又有不同的技法因素,历史上有绘画精到而书法不甚佳的,而大书家也不一定能成为画家。如果只讲笔法,忽视形象,不究技法,必是明代王绂所斥的那种现象:“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叠屋,一味颟顸,动日不求形似,岂知古人所云求形似者,不似之似也。彼繁简失宜者乌得同年语哉!”(《书画传习录》)就在这一点上,说文人余事“取玩”,不明法度,没有形象,所以不能算作“当行”、“画手”,不能看作为文人画,道理也是显见的。

米芾《蜀素帖》(局部)

这里还要提到沈颢《画塵》论落款的一段话,他说:“元以前多不用款,款或隐之石隙,恐书不精,有伤画局。后来书绘并工,附丽成观。”诗画融合,书画结合,本是中国画的传统。不过,成为更加丰富和圆满的文人画的诗、书、画结合的形式,大盛是在元以后。画家自题,友朋品题,后人补题,挥洒每侵画位。

米芾《珊瑚帖》(局部)


一种风气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诗画相连的内在因素及气势轻重布置外,尤在于文人画的发展愈来愈文学化,愈来愈与书法因素联系起来。五代两宋的绘画,写境寄情,画中有诗,大都境界己呈;元以后崇尚写意,境在笔墨之外,故每借题识以发画之未发。

以书入画的相对重视,文入画家工于书法,也借题识呈其才情。在一些画上,题与画了无相关的情况也很常见。书不甚佳或书不称画的画家,则仅落“穷款”(只书甲子、姓名)。不是文人的画家(如明四家之一的仇英),自然更要“藏拙”。不过这个元以后的情况却不可以概论元以前画家书法的精与否。两宋院画家题画极少,署名也常隐之树间石隙,其书不称画,或可以理推之;而像擅写枯木竹石的大文学家大书家苏轼,书画大家米芾,或“有余精妍”、被董其昌称为“真宋之士夫画”的赵大年,精于书法的米友仁,“文采风流”的王诜,他们在画上大题长跋的却并不多见,也常常仅有“穷款”,或书诗文题跋于卷首卷尾。

传苏轼《枯木怪石图》

可见沈颢将“元以前多不用款”的原因仅归于“恐书不精,有伤画局”,是没有见到风气使然这一层。若果如所言,则唐、宋间的文人画家,大多难免有书法不精工之嫌了,张彦远“工画者多善书”的识见也便成了大问题。不过,沈颢的话,却为元以前画多不题款,及书法与绘画的工拙实非同步的历史事实作了佐证。

注:①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人如孙太古,今人如米元章,善书者必能善画,善画者必能书,其实一事耳。”其言“善书者必能善画”,再从他所论说“画无笔迹……正如善书者藏笔锋……人能知善书者执笔之法,则能知名画无笔迹之说”,可知是指用笔的方法,即就笔法而言书画其实一事,并不是说字写得好,就一定能够画出好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异同与互补
“须知书画本来同”——浅谈书画同源
明清书画
北宋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里说:“说者谓右军喜鹅,意在取其转项,如人执笔转腕以结字。故世之人多谓善书者往往善画,盖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
书画同源
工画者必善书:画一手好画不易,写一手好字更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